緬甸新樓盤怎麼樣
㈠ 玉門的環境怎麼樣綠化帶多嗎氣候怎麼樣是否真像人們所說的房價那麼低新樓盤的房價在多少
玉門環境一般。這邊主要是乾旱和風沙大啊,氣候不好,現在改善了,但是改善了也還是不好的。房價低是有原因的。除了氣候原因,人的原因也很大,因為人口流失比較嚴重。
㈡ 為什麼成都天府新區不修在城北發達的成德綿經濟圈,而修在南邊
以前經常去成都,不得不說,天府新區往南走是必然!
金堂、青白江、德陽一線,是成都平原的核心!是國家18億畝農耕地紅線以內的地方。國土部估計審批就不會通過。而成都南邊兒不同,龍泉山脈過去,全是丘陵。
並且,成都背面和德陽距離太近,對比看看現在的天府新區,成都背面無法容納這么大的面積。要知道德陽本身就夠小了……
成德綿是不需要設立專門的新區,成綿高速、成綿高速復線、成綿樂城際鐵路、高鐵等交通非常的發達。再去看看成綿高速堵車盛況,就知道成德綿經濟交流根本不用在設立新區來帶動。
而成南片區不同 ,成南一向是成都經濟薄弱環節。畢竟一直以來成都的經濟活躍區域都是在城北區域。
成南接壤的幾個城市經濟活力也遠低於城北接壤的德陽甚至隔著德陽的綿陽,所以就經濟發展帶動而言,成南設立新區更有利!
很多人收,設立天府新區,是為了讓成都第二國際機場「天府機場」沿線不太荒蕪。
天府機場在簡陽附近,距離成都市區50公里。
雖然天府新區是2014年審批通過,而天府國際機場在2015年審批通過,但是成都人都知道,天府機場其實申請時間很早,一直在成南尋找合適的地方而已。
成都各區域經濟分區挺明顯的,例如城北方向重工,西北向化工,城西製造業。天府新區定位是高 科技 、高新技術行業。
並且天府新區還擔當者帶動川南區域,聯動重慶的重任。
城北發展了多年,銜接德陽,並且人口稠密,屬於「拆不起」范圍。連舊城改造都害怕的區域,去設立新區……
成南大都是農村,丘陵地帶,拆遷成本、征地成本比城北低了很多。
別的不說,最近兩年天府新區的樓盤讓 成都主城的樓盤價格都不容易亂漲。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第一南邊離機場近,交通是第一大優勢。天府新區主要承接技術和服務類,要知道以後發展這兩樣是重要引擎;這些產業佔地要求並沒有那麼高,而南邊地形基本是一馬平川,開發建設起來,效率會更高!而周邊配套像酒店、超市、醫院、銀行、學校又比較完善,免除了很多後顧之憂!再來說北邊,很多設施很陳舊了、急需改造,改造可是個大工程,耗時、耗錢;其次北邊工廠多,環境不太好,這與新興產業不符。所以天府新區選址南邊而不選擇北邊!
最主要是基於用地的考慮,天府新區規劃面積600平方公里,如果是向北發展,必然在新都、青白江、金堂和廣漢之間佔領大量的基本農田,這么大的土地指標,在全省甚至全國不容易通過,而南邊則多是丘陵荒地,不屬於基本農田,便於徵收拆遷,大幅降低開發成本。
另外就產業基礎上講,當時的雙流的航空、龍泉的 汽車 製造,高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條件比新都和青白江更好,更容易快速的發展和提升。
事實上,看這兩年成都北部的交通現狀、北改的落幕和德陽互通的滯後,也證明了當初的選擇的正確。
天府新區是以國家的戰略,首先,天府新區為副省級單位,與大體量的四川省省會城市-成都市,是平起平坐的級別,全稱現在應該叫四川天府新區,大部分土地都是成都的轄區,所以有的時候叫成都天府新區。
成都的主戰場是在向東向南發展的,改變了成都千百年來固有的圈層城市模式,圈層城市模式在城市還為中小城市的時候,發展城市是最為經濟的,但到了城市需要向更高級別的奮斗的時候,圈層城市模式的交通受到嚴重的制約,所以在十多年前,成都就提出了成都向東向南發展的口號,為什麼要向東向南發展呢?因為成都的東南面為成都的丘陵地帶,是不適宜土地耕種的,向東向南發展的好處還在於,把西邊和北面沃野千里的,富庶的成都平原,留與子孫耕等等好處。
現在簡陽市也回歸了成都,成都更可以大展拳腳,穿越昔日的東郊龍泉山脈,成都城市的發展主戰場,延伸到了龍泉山脈以東,廣闊的丘陵地帶,成都高新東區。
昔日的東郊龍泉山,將打造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從傳統的圈層城市模式向一山兩翼的城市模式邁進,龍泉山以西為傳統的中心城區,也就是五環路以內,龍泉山以東為成都新城區,將著力打造淮州新城,簡州新城,天府空港新城。
如此,更契合了成渝經濟群,特別是成都和重慶相向發展,為打造中國強有力的成渝經濟區圈,而埋下伏筆。成都已經在向世界城市邁進。
成都北邊是成都發展比較早的區域,且位於四川經濟最活躍的成德綿經濟帶。成都天府新區優先考慮的確實應該是城北,而最後卻落戶城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成渝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成渝城市群規劃提出以後,成渝城市群的定位是全國第四大城市群,要建設未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群。在這種大背景下,四川原來的一號工程----成德綿一體化,開始為成渝城市群讓位。而成都、重慶相隔甚遠,且重慶在成都東南方向,因此,成都大力開發東南方,開始與重慶進行對接。這種情況下,天府新區落戶城南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成都北上期望低於預期。
成都當然還是想往北發展的,北邊基礎更好,地形更好,同時北邊的綿陽、德陽基礎也不差,且更方便成都北出秦嶺、前往中原。但是,成都以北腹地太短,德陽對成都也存在競爭關系,協調難度較大,成都往北只能到達廣漢邊界。這里的限制條件主要存在德陽一方,大概當時德陽也想憑自己條件成長為大城市吧。不過現在......
三,成南高新區取得巨大成功。
高新區在城南取得的成功,不僅給城南奠定了巨大的產業基礎,還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並吸引了大量人口,成功把城南推向了成都的熱門區域。同時,高新區的成功,也是天府新區落戶城南的強心劑。
四,天府新區在南,可以有效帶動川南、川中大多數城市的發展。
天府新區如果在北方,對綿陽、德陽等少數城市是有益的。但是天府新區在南方,則川南、川中等城市密集地帶都會隨之受益。
五,城南開發成本更低。
城北因開發時間早,城市化水平較高,再開發難度較大。而城南開發晚,大部分區域是未開發的處女地,開發成本較低。
也是這些原因,天府新區最終落戶城南。後來加上成都與資陽的合作出奇順利,簡陽也為成都所代管。天府新區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了。
原因大概有二
第一,成都以北的廣漢德陽一直到綿陽一馬平川,土地肥沃,這里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產地,到處都是大面積的農田示範保護區。糧食安全關系國家安全,是不容被突破的底線紅線。而向南以丘陵為主,土地相對貧瘠,沒有農田保護區等限制,正好開發工商業 旅遊 業。
第二,成都是中國西部具有國際戰略地位的城市,南向發展最有利於經廣西到南海,或經雲南緬甸等找到印度洋出海口,當成都找到並打通南邊出海口,就意味著我國大部分海運貨物可以徹底繞過馬六甲直接運往中東和歐洲,航海里程大幅縮短,這對於成都乃至四川吸納全國物流,人流,信息流都是戰略性的大手筆,如果出海通道打通,將會開啟一段西南地區的大繁榮時代。
其他的方面還有很多,但是這兩個原因是比較重要的。
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打造成德綿經濟圈喊了很多年,綿陽在做強自己,德陽在積極向南融入成都,為啥成都市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向北發展?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原有的城市格局問題。成都城市格局奠定多年了,北邊主要發展物流商貿產業和工業,包括自貿區也在北邊的青白江,而南邊主要發展高端服務業。由於北門有太多的商貿物流中心,而天府新區的定位是再造一個新成都,實際上是以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 科技 產業為主,兩者並不匹配。如果強行在城北打造天府新區,那將要付出巨大的拆遷改造成本。
一、基本農田保護
這就要聊聊關於基本農田的事了,作為全國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18億的耕地紅線絕對不讓碰,「能源、糧食、國防」是國家三大安全支柱,其中糧食安全又極為關鍵,而成都平原是糧倉,是土地最肥沃的區域之一,不管怎麼發展,作為命根子和基本國策的基本農田一定要保護好。
而相反,南邊多丘陵,除了眉山、新津部分沖積平原外,絕大多數的丘陵地區並不適合糧食耕種,充分利用這些國土資源進行城市建設就是最好的資源配置。
到這里,就非常清楚了。不是因為北部不好,反而是因為太好,所以作為糧倉進行重點保護罷了。再加上和北邊相比,當時南邊的城市發展都不算特別好,以建設帶動區域發展,這無論對成都還是對四川整體經濟的發展都是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的。將區域城市進行聯動,既是內在需要,也是發展必由。
二、政策原因主導
天府新區最早是有北部和南部兩個方案的。南部方案將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以及資陽、眉山部分地方納入。而北部方案,則是將高新西區、新都區、青白江區以及彭州、廣漢等地納入,從資源利用上南部佔有明顯的優勢,並且當時的德陽並不願意把廣漢這一沃土劃出去,在這一塊爭論了很久,最終也就導致了南部方案從各個角度而言,都完美勝出。
除此之外,當時整個方向的調整還跟政策有關,這里就不展開說了,方向的調整、規劃的調整很多都是宏觀層面的。
三、地震帶原因
08年發生地震以後,原本認為不會有高風險的龍門山斷裂帶讓整個成都市政府驚醒,為了避免再次遭遇災害,往東南方向發展成了必然的選擇。西北方向成了主控方向,用來發展農業是再適合不過的區域了
四、城市化進程較早
提問者就說過:成都北邊經濟發展比較好。是的,成都早期就是從北邊開始發展的, 這也是「北改」進展緩慢的原因,城市化發展早,隨著時間推移,老舊房源就多,動遷壓力也大,從成本角度考慮,寧願另闢蹊徑在無人區域進行新建,也比拆了重建成本要小好多。
最後,其實大方向很早就定了。
按照國務院1999年批復的《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1995年至2020年)》,成都城市規劃的路徑清晰可辨:結合周邊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發展基礎和發展潛力,充分利用南面、東面發展空間大的優勢,重點朝南向、東向拓展,進一步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優化生產力布局,實現促進國土空間高效利用。
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科技 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高度國際化的大都市!
成都正北,是彭州,什邡等城市,多丘陵,配套主要是物流、商貿!而南邊原本就有高新區!一馬平川,配套完善,定位匹配!
天府新區,提出的目標是」再造一個新成都」,和成都成為中國第六大中心成都目標一致!
恕我直說重點是拆遷大隊長被雙規了,北改資金全部被新當家拿去南邊去了,為了劃清界限,然後城南一發不可收拾。不然其實城北也還是可以的。比如當年說的2019新火車北站竣工,再看看現在沒變樣,是因為換人換班子。不是當年大隊長站錯邊成都比現在發展更合理吧大概
㈢ 兩個兒子拖後腿,老乾媽這搜商業巨輪將何去何從
陶碧華經營的老乾媽,可以說是風靡中國的開胃小吃,每年營銷達到了近50億元,並且能夠暢銷國外市場,可見其影響力之大。但最近老乾媽的企業經營出現了巨大的問題,第一代創始人陶碧華已經年過七旬,開始退居二線,他的二兒子掌控企業51%的股份,他的大兒子獲得企業49%的股份,但是兩個兒子都不成才弟。
多虧老人家陶碧華親自掌舵,這才穩住了形勢,但辣椒醬市場中老乾媽的競爭力越來越弱是不爭的事實。陶碧華終有退隱江湖的那一天,這兩個不成器的兒子給老乾媽企業集團留下了非常大的隱患,陶碧華一生堅持的四不原則,不貸款、不參股、不上市、不融資已經被她的兒子們打破。
㈣ 買房子的時候都需要注意些什麼事項啊
買房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只考慮價格會影響到購房者的判斷能力。而理性買房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以下3大誤區不重視的話,可能會影響居住體驗
正確看待房價問題。
價格便宜對購房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同一個區域中價格低的房子位置一般較為偏遠、交通不便、配套不完善、朝向不好。
同一個小區內價格偏低的房子一般存在戶型不好、朝向不好、樓層不好的問題。那價格高的房子就是購房者的選擇么?
其實不盡然。說到底還是要根據購房者的實際需求出發。例如家有老人和兒童,應該側重於低樓層,通風採光較佳的房屋;
家裡有出行工具,那麼對於公共交通的需求量就沒有那麼大;剛需購房者經濟能力有限,對於上下班的通勤便利性需放在首位等。
一般而言,買房還是要重視地段的選擇,在房價和舒適度上取一個中間值,這樣既能保證生活質量,又能找到價格相對低的房子。
2.戶型究竟有多重要
談到買房,戶型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隨著市場上戶型越發多樣、獨特,很多新一代的購房者都會過於追求個性。
然而有時候過於奇特的房屋雖然造型漂亮,但居住舒適度卻不盡如人意。
對於毫無經驗的年輕購房者來說,一定要按耐住「躁動」的心,還是要中規中矩一些,具體可參考四大定律。
形狀定律:奇形怪狀或缺角的房屋盡量不買,方正的戶型是好選擇,長與寬的比例一般介於1:1.5之間較好。
採光定律:多面採光、坐北朝南,南北通透的戶型較好。
面積定律:兩居室客廳要>20㎡,三居室客廳要>24㎡。主卧要>12㎡,次卧>10㎡。
有效定律:浪費面積越多越不利於居住。例如:走廊或通道過長、戶型不方正造成的邊邊角角等。
3.物業一點也不重要嗎?
物業問題是很多購房者在選房過程中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認為物業的作用不大的看法是不正確的。物業不僅僅是小區環境的管理者,更是保證居住安全的重要監控者。
購買二手房可以直觀看到小區的物業水平,而新房多為期房,很難判斷物業水平,購房者可以從物業公司的品牌、口碑入手。
我們常說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買合適的房子關鍵點在於多思考勤行動,保持理性避免沖動陷入各類購房誤區。
㈤ 我的論文《金融危機下珠三角製造企業的應對之策》誰會指點一下,謝謝
這篇論文應該分成這樣幾部分
第一、珠三角地區製造企業的特點
第二、金融危機對珠三角製造企業的影響。
可分為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
第三、應對之策
寫篇本科畢業論文夠了,如果在畫幾張圖,列寫數據就更好了,再貼點資料自己整理組織一下去,有問題給我信息,字數有限
金融危機下的珠三角中小企業如何轉危為機
主持人:說完12月5日出台的22億安排的政策以後,當時在這個會議上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會議上也是提出廣東省中小企業要在五個方面取得新突破:一、創新企業管理體制,必須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之前汪洋書記還說過,目前珠三角倒閉的企業都是落後生產力的代表,廣東省中小企業家族式的管理,會不會是導致企業無法提高競爭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呢?面對這個問題幾位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嗎?
王先慶:我先說說。
主持人:好的。
王先慶:我認為這個問題要這么探討,中小企業目前是非常復雜,應該是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專家、不同的領導說的話都不一定一致。汪洋書記的說法是一種說法,中小企業要在五個方面取得創新,要創新這是不錯的,肯定是應該在體制、市場、技術各方面創新,但是首當其沖的是不是就一定是企業管理體制的創新呢?我覺得這個就要有一個選擇。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是體制創新重要,但是在企業生存的過程中,市場是救命的,市場創新最重要的。因為管理體制是關繫到財富的分配,能力的激發,管理體制往往體制不好就壓抑創造性、壓抑積極性,而導致企業有問題。
在經濟困難的時期,這個問題反而成了進一步的問題,第一步的問題往往是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競爭的對手發生變化,以及整個深層的基礎發生變化,這個時候管理體制的創新能否放在第一位呢?我想應該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問題。重要的應該是市場的創新,你不是說擴大內需呢?這才是主要的,應該是市場的創新,與此有關的市場理念、經營方式、經營模式這些的創新才是主要的。過去我們一味的、盲目的依賴於某幾個市場,特別是把80%—90%都穿透某一個區域,這都是市場部成熟的做法。剛才江會長說的要進行模式的改進,我也是這么看的。
主持人:王教授的看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首當其沖的應該是市場的創新,江會長對於這樣的觀點有什麼自己的見解嗎?
江東臻:我談一些想法,現在我們的中小企業應該是兩類企業,一類企業是怎麼活下去的問題,另外一類企業是怎麼在這種危機背景下找到自己的發展機會,做得更好。
現在很多的企業非常困難了,怎麼活下去,剛才王教授已經說得很好,應該把市場放在第一位。我認為他們怎麼活下去呢?我給他們開了四劑葯方。首先還是市場問題,要想辦法把產品賣出去,銷售是最主要的。第二,現在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這一塊比較薄弱,所以一定要做好財務管理,防止資金鏈斷裂,很多企業死掉了就是因為資金鏈斷裂,缺乏財務上的風險管理。第三個方面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企業要善於穩定自己的隊伍、穩定軍心。第四,企業在這種背景下要好好學習,抓緊充電,找出不足,彌補短版。
中小企業如何在挑戰與機遇雙重背景下發展得更好呢?我個人的看法是要鍛造五把寶劍,實際上就是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設計全新的商業模式;二、很抓自主創新,培養核心能力;三、進行品牌建設,實現持續發展;四、進行並購整合,拓展發展空間;五、加強三才培養,確保發展後勁。
第一是進行戰略調整、設計全新的商業模式對眾多的企業都非常重要,特別是現在這種背景下,面對困難的中小企業,對自己的發展思路要做幾個方面的調整。即從外向型向以內為主的內外兼顧型轉變;從兩頭(研發、市場)在外到自主創新、自控渠道轉變;從給人加工到自創品牌轉變。通過三個轉變,設計全新商業模式,去開拓市場。
什麼叫商業模式,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一種可以復制的賺錢方法,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如果還用以前老的模式去做,在很多企業都面臨著生存困難的背景下,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必須重新定位。如果我們能夠用全新的模式運作我們的企業,結果肯定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一個可能就是做成全國老大,做不成全國老大就做區域老大,做地區老大、城市老大都可以。如果做不成老大,能夠活下去,也是不錯的。
第二是搞好自主創新。這里所說的自主創新是廣義的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品牌創新、管理創新、價值創新等。
企業依靠自己的能力創建強勢品牌,搭建自主生態系統,無疑是一條最為艱辛的出路,但也註定是一條價值最大化的出路。在金融變局的時代里,意味著更多的「危」與「機」,如何充分地把握住每一個難得的歷史契機做到始終領先一步,是選擇這條道路成敗的關鍵。
即使在受到人民幣升值沖擊最大的服裝產業,我們也依然能看到李寧集團、安踏集團等成功案例。安踏的成長歷史其實是中國服裝產業演進的歷史縮影,也是中國服裝產業生死轉型的成功模式之一。
安踏原來也是幫別人代工的,97年的金融風暴之後他們發現這種模式發展下去不行了,他們開始做自己的品牌、建自己的渠道。現在做到了中國運動服飾的第一品牌了。珠三角的運動服飾這一塊非常非常的落後,沒有幾個知名的品牌。
第三個方面就是品牌建設。中小型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必須在品牌上做文章。沒有品牌的產品是無法長久的,企業賺錢也是暫時的。認為中小企業不需做品牌、沒法做品牌是極端錯誤的觀點。中小企業應該而且完全可以做品牌,只要把握住六個步驟即可解決品牌問題:
第一,提煉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對企業來說是一把標尺,是企業價值的體現!如海爾的「真誠到永遠」,好迪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迪斯尼的「為人們帶來快樂」 。正是企業價值觀的體現。中小企業一般可以做到。
第二,做好品牌定位(將產品形象打入消費者有限的心智階梯,讓消費者記住它。這里有兩個關鍵點:明確產品的身份、確定產品的消費對象)
第三,塑造品牌個性
第四,設計品牌標識
第五,傳遞品牌精神
第六,分清五個區別
即與名牌的區別,與銷量的區別,與廣告的區別,與商標的區別,與產品的區別。分清楚了這五個區別,中小企業就可以在運作品牌的時候把握好品牌的大方向和小細節,做到有點有面,系統地、聯系地、發展地去看待品牌的問題。如果能夠系統地以六步簡單品牌運作法則為指導,中小企業在操作自己企業品牌的時候,一定能夠收到如魚得水、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什麼可口可樂的總裁說,我們全球的工廠即使全部燒掉,只要品牌還在,我們很快又會建起一個強大的可樂帝國。形象地說明了品牌的威力。
第四是並購整合的問題,在金融變局的情況之下,尤其在我國企業進入高成本運營的背景下,企業的成本都在上升,而銷售價格卻無法輕松地提高,這就使得企業的利潤被攤薄、被吞噬。當企業的成本上升、利潤被壓制的時候,往往是並購行為大幅度增加的時候。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企業要做並購的話,那機會就來了,很多企業做不下去了,我手頭有錢就可以把它收購了。我了解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白雲區解放庄路,有一個老闆做一個酒店,裝修都花了350萬,拿下了十年的經營權,每天都有七八千純收入,十年下來這個酒店能夠賺2000萬。但他借了別人的錢還不起,現在要賣出去還賬,只賣220萬。要是有錢的話,把它買下來,肯定是件好事情。這就是並購,自己去買別人是機會,讓別人來買掉自己,也是一個機會。然後把拿到的錢去投其它不錯的產業,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出路。
整合就是與龍頭企業建立聯盟,成為產業鏈中龍頭企業的配套企業,並努力形成戰略互動。這來源於對自己的產業定位,如果將龍頭企業定位為產業集群中的主要推動力,與之配套就是將自身定位為輔助推動力。
這種模式下,通過質量、效率與服務的競爭,成為龍頭企業的主要上下游配套資源,除了會獲得更加穩定和健康的發展,也會使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
按照世界級企業發展的規律,其所形成的「群居價值鏈」是其核心競爭力。龍頭企業通過帶動一大批中小企業在研發、設計、分銷、零售、服務各個環節進行配套服務,將形成巨大的商機。
如果我們把企業比喻為一個碎片,那麼,這個碎片的價值和能力都很有限,當風暴來臨的時候,就會被吹走。而初級的整合就是將這些碎片凝聚成一塊磚頭,或者一塊瓦片,使企業的價值得到質的提升。最高級的整合就是將這些磚頭瓦塊搭建成一棟房屋,一座宮殿,從而實現價值飛躍,而且能夠遮風擋雨,抵禦各類重大的金融風險。
第五是「三才」的培養。珠三角中小型企業普遍具有三缺症狀:缺少管理人才;缺少品牌人才;缺少技術人才。導致缺少三種人才的原因是當前的環境所造成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業的老闆造成的,沒有一套成熟的機制來接納這些人才,尤其是家族企業最為典型。因此,企業解困過冬,必須要做好三種人才的聚集,即使不能全部具備,至少應該有兩個以上,才能有助於企業的整體提升或轉型。
主持人:這是江會長對金融海嘯中中小企業如何轉危為機亮出的五把寶劍。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兩位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武林秘籍,面對金融海嘯中小企業如何思考本身,怎麼樣做到轉危為機呢?
張新穎:我覺得剛才王教授講的關於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要適度,也不是說要在這個階段非要做創新的管理制度,什麼叫創新的管理制度,比如說要適合中國的狀況,中國是一個家族式的,也應該是非美國式靠股權激勵制度,出一種適合自己的管理體制,這個提法也沒有太大的問題。至於汪書記說產業要升級換代,這一點也沒有錯的,現在目前珠三角倒閉的企業,大量的沒有升級、沒有換代,我認為這個提法應該是片面的。
王先慶:我非常同意你的說法。
張新穎:因為有行業的問題,你做紡織業,你管理再好也會遇到問題,你做北美市場現在北美市場萎縮得這么厲害。你做的話,也會遇到問題的。
王先慶:你說到很專業的問題。一輪的經濟周期中,總有一部分企業倒閉,倒閉的這一部分企業中,不一定是落後的,往往是先烈,某一個行業的領頭羊在初期的開拓過程中,自己先死掉了,並不是落後的代表。倒閉的企業中,應該是1/3是落後企業,1/3本身就是幼小企業,還沒有成長到很頑強的時候,1/3是由於種種的原因,比如說你講的資金鏈突然一下子斷裂,是由於風險控制或者什麼管理的原因。這種倒閉的企業中,無論是風險控制還是什麼的?剛才他說了一個核心的專業問題,那些衰退的行業,處於周期的行業,無論多麼先進,行業不行的話,這個行業就該休息了,行業老化了,它就應該倒閉,不是落後與先進的定義,不適於這種說法。
主持人:為我們重新解讀了這一句話,可能要更加全面的加上一些注釋,這句話才可以成立。
張新穎:我們不知道汪書記在什麼場合、什麼背景說的,也許在他在那個場合說是對的。
主持人: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張新穎:我個人這么認為的,現在廣東所謂家族式的管理企業也要升級,做一些創新,是不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全部都要做家庭式的企業了,在中小型企業裡面,家族式的企業還是有很強的生命力的。
王先慶:這一點我開始也提到過,說嶺南文化特色。因為廣東人歷代祖先從全國各地來的,來了都互不認識了,他信不過其他人。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整個系統的信用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市場都是充滿著欺詐,職業經理人的素質都沒有建立起來,這個情況下是國家的問題,不是短期一兩年能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中小企業的家族式管理反而是一個中國特色,是有頑強生命力的,因為西方國家沒有這種東西,沒有家族的理念,就沒有中國牢固的親情關系,這是中國文化的優勢來的。
張新穎:還是要創新。
王先慶:創新是經營理念,你適當的分工,有結合現在的制度,但是中國家族式的管理理念中,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蘊含著中國特色的文化。所以我們一方面說升級轉型,但是卻不能盲目否定這種東西,否則我們對西方國家那種是一種盲目的肯定。所以我這個同意張總的。
張新穎:雷曼兄弟是有現代化的管理體制,花旗也有現代化的風險控制手段,因為這是金融海嘯引起的,不是理解為制度上的。巴菲特很多姊妹,都是親戚,巴菲特的錢都是親戚湊起來了,現在的大公司都是親戚,都是妹夫什麼這樣那樣的,所以這個是私有化,在傳統、早期的私有制經濟條件下還是現代的高度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加速式管理,批判應該是保持一種理性的分析方式。
珠三角在金融危機中醞釀出新的生機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周文林、李永升、梁鋼華)從大洋彼岸席捲而來的國際金融危機,正在讓珠三角星羅棋布的出口外向型中小企業感受前所未有的寒意。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次金融危機在帶來沖擊的同時,珠三角在凜凜寒意中也醞釀出許多發展的新契機。
困難層層疊加 珠三角聲聲喊冷
香港上市企業合俊集團旗下的東莞合俊玩具廠的倒閉,被一些媒體解讀為美國金融危機沖擊下珠三角面臨困局的典型寫照。這家僱傭了近7000人、國際著名玩具商美泰在華重要代工企業一夜倒下,讓珠三角企業的命運格外被關注。
在珠三角加工貿易的腹地之一東莞虎門,大街上仍然車水馬龍,似乎看不到絲毫蕭條之象,但當地物流企業的興衰或可折射不少端倪:前幾年虎門因加工貿易而興的物流企業超過200家,現在已縮至100多家。
面上的統計數據也顯現企業日子難過:在日前閉幕的廣交會上,成交額同比下降17%,這是有中國外貿出口「晴雨表」之稱的廣交會所近年來所罕見的。「以前廣交會通道上都是人頭攢動,行走困難。而本屆廣交會一眼就可以從通道看到對面。」一位參加廣交會的客商說。
「目前珠三角企業可謂雪上加霜。但需要澄清的一個誤區是,目前這些企業遭遇的困難,並非都是由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而是多項因素疊加導致的。」深圳社科院院長樂正說,「可以這么說,那些本身就缺乏資金、技術、訂單的企業,原本就可能會倒掉了,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一來,只是加速了這一趨勢而已。」
「這次金融危機也暴露出珠三角企業內部的一些問題。」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說。廣東的市場集中在歐美,其中美國市場佔40%左右,因此美國出現問題,廣東受影響就要比長三角大。其次,珠三角的加工貿易比重高,廣東的出口佔70%,也比長三角高。最後,廣東的外貿出口自主創新能力不高,由於缺乏自主品牌、自有技術,導致附加值低,應對風險能力低。
體質有好有差 企業走向分化
雖然許多企業喊冷,但從數據上看,珠三角企業的情況並非想像中那麼悲觀。
根據廣東省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9月,廣東全省關閉企業5.6萬家,新開業則達9.2萬家,新開工企業數量實際上是在增長的。但從增幅看,關閉企業數比去年同期增加25%,新開工企業數量與去年持平。
「從整體上看,當前企業因各自情況不同而在金融危機面前呈現分化。」 樂正說,1/3因前幾年就進行了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或者多元化經營,因此目前沒有受到明顯沖擊,有的甚至藉助市場洗牌,還擴大了市場份額;另外1/3則生產正常,通過收縮戰線、提高生產效率等方式,可以繼續生存;而另外一部分企業由於規模小,無資金以及缺少品牌和技術,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有可能被淘汰。
從困難企業面臨的困難看,首要的是融資難。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企業面臨資金斷鏈的危險。企業普遍反映難以從銀行貸款。而由於缺乏幫助中小企業過冬的具體操作細則,當地銀行普遍採取了觀望態度。
企業另一個困難是訂單減少,不確定性增加。往年這個時候,美國聖誕節的訂單,已簽到明年上半年甚至是全年。但今年的情況明顯不同,基本就簽到年底或明年初。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國內企業出口的影響仍未到最嚴峻時刻,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對珠三角的企業將是最關鍵的考驗期。
凜凜寒意各方求變 重重危機孕育契機
流是否倒閉而擔憂,相當於額外給承租廠擔保,扭曲了經濟效率。所以現在很多房東根本不
願意出租物業,不然就收很高的抵押品,實際上就跟銀行緊縮信貸一樣,這種政策使得本
來不穩定的企業,經營未來會更加艱難。 (1)
由於房東的補償能力有限,實際上大部分的欠薪是由各鎮政府在出,這種財政的壓力非常
巨大。合俊玩具廠的倒閉就使得樟木頭鎮政府出了2400萬,幾乎把它一年的財政盈餘給耗
光了。隨著出口形勢的加速惡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倒閉,政府需要堵的窟窿越來越大,而
經濟形式不好已經使得政府的稅收和賣地收入大幅減少了,所以我們預期政府的這種做法
最終將被迫放棄(實際上目前政府償付的也主要是規模較大的工廠倒閉員工的工資,對於
小廠的倒閉,由於員工行不成談判能力,往往就被迫疏散了)。
由於工廠的倒閉不斷增加,廠房閑置的情況也不斷上升,公路兩旁閑置的廠房成片成片,
很多打出"低價招租"的廣告牌。(2)租金價格也出現了很大的下降,去年高峰時每月每平方米
10元左右的價格下降到目前的7-8元,下降幅度20%-30%(我們從深圳關外龍華了解的
情況也是一樣,以前的龍華廠房沒有空置的,但現在任意一條路上就可以看到不下10條的
招租廣告,整棟包租的價格從2007年10月前的14元/平以上下跌到目前的10元/平以下)。
與製鞋、玩具、紡織服裝大量倒閉相對應的是電子廠目前倒閉得比較少,主要還只是裁員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電子廠固定資產投資比較大,老闆直接跑路損失很大;緬甸、越南等
地的電子行業配套尚未完成,產業轉移的范圍還不大。具體的情況我們下次去電子重鎮清
溪作進一步了解。
治安惡化
治安混亂一直是東莞頭痛的問題,隨著工廠的倒閉和失業人口的增加,社會上閑散人
員也越來越多,為了生存,很多就鋌而走險,因此治安壓力越來越大了,治安狀況也不斷
惡化。警察朋友介紹,今年他們轄區的立案率比去年上升了100%以上,他們每天都在忙
著處理各種案件,幾乎天天都要加班,即使周末假期也不能離開,隨時可能要回來處理突
發事件。
目前東莞正在進行禁摩行動,造成警民的矛盾特別大,抗法行為時有發生。雖然摩托車具
有不安全性和容易導致搶劫的特點,但是東莞各鎮地域跨多大,摩托車確實是符合東莞當
前發展規模的重要運輸工具,強行禁止對其經濟也會有不小的影響(很多靠摩托車運輸貨
物的小商販被迫停止經營)。禁摩對治安的改善有些作用,但是也導致了開車搶劫的增加
,其惡劣程度比摩托搶劫更嚴重,通常是將人從路邊直接拉到車上,洗劫一空後扔下去。
海關情況
我們黃埔海關和龍崗海關的朋友就進出口等情況進行了溝通,主要的情況如下。
出口企業倒閉非常嚴重,追繳所欠關稅非常困難。下半年來黃埔海關每天接到申請停止出
口的企業每天達到20-30家,是去年的好幾倍;龍崗海關監控的出口企業數量從去年年中
的5500家減少到目前的3500家,減少了2000家。由於來料加工企業進口材料需要補繳關稅
或者退貨,海關接到工廠的申請停止出口的報警後,海關立即攜帶槍支去查封工廠追繳稅
款,不過通常是要麼就是工廠早已被工人、供貨商哄搶一空(原材料被搶走,機器設備被
搬走、嚴重的情況連廠房都被拆了),要麼就是工人、供應商等將工廠團團圍住,看誰搶
得快,供貨商往往還僱傭武警、部隊人員去搶貨,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海關即使帶槍封廠
也不一定能追回多少(海關朋友給我們描述的情況是,海關人員帶槍去封廠時往往對人群
喊:" 不許動",結果下面持槍的武警或者部隊把槍對准他們,說"你們也不許動")。
重要出口產品數量已經下降。從黃埔海關今年前9個月出口的鞋帽、玩具數量已經出現下
降,幅度大約在5%左右,從金額上看並沒有明顯下降,主要是美元貶值的因素,按照美
元口徑沒有下降;從來料加工企業的訂單和進口原材料來看,今年9月份以來惡化的非常
嚴重,預計明年的出口情況將非常差,黃埔海關出口金額不排除出現負增長的可能;目前
出口沖擊最嚴重的鞋帽、玩具和服裝,占出口一半以上的機電產品下滑也開始出現,大規
模惡化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出現。
關稅征繳力度很難得到提升。近幾年關稅的大幅提升與出口形勢大好分不開,但也與海關
加大征繳力度和緝私力度分不開,並且隨著關稅的降低,走私情況也在減少,因此,從征
繳力度上提高關稅的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在深圳、東莞等進出口大關,征稅效率已經是
非常高了。從這點我們也可以延伸到除關稅外的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的徵收,過去
幾年的高速增長除去經濟增長的本身原因,稅收征繳力度加強應該也貢獻了很大一部分,
繼續增加的難度應該越來越大,這樣看來在未來經濟下滑的情況下,稅收的增長更加值得
擔憂了。
海關朋友也和我們講述了收入下降的情況。海關開始降薪,基層海關下降幅度10%-20%
,省級機關下降了20-30%,當然這些都是以福利形勢發放的工資,下降這應該與關稅收
入增長放緩直接有關;至於灰色收入,他們都笑嘆海關現在已經管得非常嚴,誰出事誰負
責,現在都已經成了清水衙門了。
關於公務員減薪的情況從其他渠道也獲得一些,原來公務員也是周期性行業,這點衷心佩
服我們的政府機關部門。東莞警察的收入水平連續幾年出現下降;北京銀監會工資下降約
20-30%,降為與普通公務員一樣;上海銀監會公務員工資幅度下降超過40%。
零售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零售數據的增長近期大幅放緩,現實中的零售情況更為嚴重。
某家電連鎖企業廣州區經理一直是我們調研的對象,去年5月和11月我們對他進行了2次調
研,這次我們又對他進行了回訪。
去年5月時的銷售情況非常好:五一廣州地區(指除深圳外的廣東地區)銷售增長150%,
銷售收入從去年的1.1億增加到今年的2.6億;2007年,公司對於成熟單店的目標是銷售收
入增長30%,從廣州的情況看,實現起來難度並不大;廣州地區2006年底有21家店,今年
計劃開到50家;多渠道銷售部大約2005年開始運作,當年實現幾個億的銷售,2006實15億
的銷售,2007年目標是翻番。
去年11月的情況仍然很不錯,但已經沒有前期那麼樂觀了:國慶期間廣州地區同比銷售增
長約50%;預計房地產商的精裝修占家電銷售比例超過20%,樓盤成交量放緩將對家電銷售
構成沖擊。
今年我們調研的情況則顯得悲觀了。十一期間廣州增長約20%,都是由新店貢獻,老店同
店零增長;今年廣州地區銷售目標是40億,比去年增長約30%,到10月底銷售情況約為32
億,後2個月淡季預計實現銷售目標非常難,其中空調銷售同比下降;為了實現銷售目標
,各分公司往往會與廠商通過"走貨"形式來完成(廠商和家電連鎖都達到各自的銷售目標
,實現"雙贏",廠商走貨需要給家電連鎖大約1.5%的費用),以往年度銷售目標容易達到
,走貨金額占銷售收入大約6-7%,今年的銷售難度很大,預計走貨量會達到10%-15%,這
也將拉低公司的毛利率;房地產成交量大幅下降對家電銷售構成很大沖擊,今年廣州團購
部面對房地產商銷售僅600多萬元,只有去年全年金額是3000多萬元的2成左右。
東莞傢具城的老闆(寮步鎮最大的傢具城)也向我們反應了經營的困境,他的傢具城開了
6年了,今年的經營情況是最差的,由於新房銷售下降和裝修減少,他的店今年銷售減少
了約30%,現在積壓的存貨無法處理;廣州天河北格力專賣店今年銷售也出現了下滑,大
家都在為工程單竭力競爭,主要原因也還是新房銷售下降了。
㈥ 你身邊悶聲發財,買車買房的人都是做什麼的
做生意的,有個女性朋友,蠻漂亮的,90後,結婚生寶寶了,寶寶6歲,同齡人,自己做生意的,特別能吃苦,晚上10點開車去自己拿貨,開到批發市場然後在車里睡覺,等待批發市場開門,批發市場一般4點半左右開門,然後就去拿貨,自己拉著貨各種跑各種拿,批發場有很多棟,一個人拉著比自己還高的貨到每個檔口去挑貨,特別佩服她,然後拿到中午,又開差不多4個小時的車回程。然後還去學做甜品,開了一個綜合工作室,人又善良,所以有很多客戶去她那裡。最敬佩的是她的行動力,說學什麼就去做什麼,有什麼想法都大膽的去嘗試,很少抱怨,還樂於助人,希望她以後越做越好,生意興隆,上天一定不會虧待她這種人。
㈦ 現在最新的緬甸局勢怎麼樣了
在老街西北部爆發2次沖突,在西南部某村莊沖突1次
㈧ 雲南省騰沖縣適合外地人生存嗎
騰沖的生活消費不高,早點4、5元一碗是餌絲,稀豆粉3元一碗,打計程車6元在縣城裡基本就夠了(當然指的是熱鬧的地段范圍內),一年花多少錢還要看你的消費水平。如果租房子的話老式住宅,木房子那種,單家獨院的還在縣城中心繁華地段的話一年8000左右吧,得看房東和房子的狀況不同會變。如果是新建的現代的住房,我知道的,有2、3間房間,帶衛生間,廚房不知道有沒有,大概12000左右一年吧。反正租房價格不一定,還得你找,但總體不會太貴。
暫住證不太清楚。
治安倒是挺好的。不要看我們這邊是靠經緬甸的邊疆縣份,但是治安沒問題,不要想得太復雜,真的挺安全的。而且始終是生活在邊疆的人,比較淳樸,很善良。
騰沖這邊氣候真的是超級好的,很濕潤,是個適合人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