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為什麼要扣押永曆帝
A. 明朝其實是被緬甸滅掉的,是緬甸國王把永曆皇帝送給清朝吳三桂的,最後滅掉明朝的其實是緬甸
從狹義上來說,這是正確的。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永曆政權滅亡。永曆帝流亡緬甸,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發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次年將永曆帝獻給吳三桂。永曆十六年(1662年,清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永曆帝在昆明遭絞死,終年40歲。死後廟號昭宗,謚號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清乾隆年間上謚號出皇帝。但真正把明朝滅掉的應該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者。
B. 永曆皇帝在緬甸有多慘
永曆皇帝在緬甸的情況:永曆皇帝被安排到城外的一塊空地,緬甸分配一些木料、草料給永曆帝君臣蓋起了一間間茅草屋,就這么居住下來。永曆帝甚至拿出自己的玉璽換取糧食填飽肚皮。
永曆皇帝在緬甸的處境時很窘迫的,因為是逃跑,所以沒有帶很多的錢財和干糧。而他的隊伍又浩浩盪盪,足有2000人之多,吃飯和居住就成了大問題。
永曆帝生平
南明的永曆帝朱由榔,他是萬曆皇帝的親孫子,也有個桂王的稱號。但自從崇禎皇帝朱由檢上吊自盡後,南明政權又被打的七零八落,可控制區域只剩下湖廣、雲貴等一部分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1646年,朱由榔只能登基稱帝,此時的他沒有軍隊和民心,所以南明在清朝的軍事打擊之下一直被擊退。
C. 永曆帝逃往緬甸,清廷都想放棄了,吳三桂為何非要出兵擒拿呢
吳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歷史人物,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三姓家奴”。身為明將先是答應降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又馬上反悔繼而降清。降清以後,在康熙年間又反清,發起了三藩之亂,為了自己的利益,可謂是個反復無常的小人,有些類似於今天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但是吳三桂不同意了,他見清廷對在緬甸的永曆帝不是那麼積極以後,在順治十七年二月上了一道有名“三患二難”疏,力主發兵緬甸,以求擒獲永曆帝,達到一勞永逸。
清廷內部經過商議以後,覺得吳三桂的主張也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於是同意吳三桂發兵緬甸,並且由戶部拔銀三百三十萬兩。
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吳三桂率領大軍前往緬甸,要求要求永曆帝等人,緬甸國王自然不會為了永曆帝與吳三桂發生戰爭,於是將永曆帝等人交出。
D. 緬甸的一場內部政變,為何成為宗主國大明最後的催命符
一、緬甸王的他弟弟莽白,自己帶兵進了首都,將他的哥哥給刺殺了。然後自己奪得了皇位。然後清朝的大軍吳三桂的捎信給莽白,信中所說如果不將永曆帝送出來,大軍就會踏入緬甸將其滅亡,莽白天看了信之後就答應了。因此一場內變就這樣毀滅了明朝。
四、法院不在雲南,以及他家族第11代統治雲南的巨大權力,向清朝投降,仍然繼承公爵,享受繁榮。但是,他沒有。他知道南明就要死了,他已經准備好了奪取這個國家。緬甸是大明的附庸國,應該尊重這個主權國家。然而,時代已經改變,現在,流放的緬甸國王不再禮貌,甚至忽視它。
E. 吳三桂為何定要將南明永曆帝趕盡殺絕
吳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個重要歷史人物,他在山海關時的選擇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而後人之所以不齒吳三桂,不僅僅是因為他引清軍入關,導致華夏淪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受明朝國恩,卻忘恩負義、將已經逃亡緬甸的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擒獲,並殺害在昆明街頭。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天地君親師是倫理之重,而吳三桂年紀輕輕便被賦予遼東總兵之重任,深受國恩,崇禎皇帝沒有負他,他卻負了明朝和天下。
永曆帝朱由榔原是明朝藩王——桂王,萬曆皇帝的孫子、崇禎皇帝的堂弟,崇禎皇帝失國之後,殘明勢力相繼擁護明朝藩王建立了弘光、隆武政權,但是這兩個政權僅僅堅持一年便被清朝擊潰。1646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登基稱帝,年號永曆。永曆皇帝登基之後,南明在清朝的攻勢之下依然節節敗退,所幸有清廣東提督李成棟的反正和大西軍余部孫可望、李定國的聯明抗清,永曆帝才得以(名義上)率領南明堅持抗清十餘年,直到1659年被清軍趕到緬甸。
但是隨著清廷的進攻,雲南處於戰亂之中,幾年恢復的經濟已經被消耗殆盡。據洪承疇在順治十七年的奏本所載:
三月初五日,又准雲貴總督臣趙廷臣手札,內開:雲南近狀大不如上年。每市斗米一石實賣至二十五六兩,沿途窮民有死於道途溝澗,死於寺廟破屋,死於山路田野,死於旁溪曲徑,甚有母食其女,子棄其父,慘不忍言。
而吳三桂也在奏疏之中提出了他的解決辦法——「臣徹底打算,惟有及時進兵,早收全局,誠使外孽一凈,則邊境無伺隙之患,土司無簧惑之端,降人無觀望之志。地方稍得蘇息,民力稍可寬紓。一舉而數利存焉。」吳三桂認為,只有徹底解決了緬甸的永曆帝,及早結束雲南的戰事,才能徹底解決「三患兩難」。
1661年,吳三桂率軍進逼中緬邊境,逼迫緬王交出永曆帝,緬王在清軍的威脅之下只能將永曆帝交給吳三桂,吳三桂將永曆帝押回昆明,最終被吳三桂處死在昆明。吳三桂在《渠魁不翦三患二難疏》中敘述的原因是一些客觀存在的情況,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吳三桂絞殺永曆帝的真正目的還是為了向清朝邀功,以顯示自己與明朝皇室劃清界限,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清廷的信任,才能為自己謀求更多的政治利益,至於為民著想,不過是一塊遮羞布而已。
F. 永曆帝逃往緬甸,清廷都想放棄了,吳三桂為何非要出兵擒拿呢
畢竟吳三桂是前明降將,當初降清,也是為了對付李自成,所以才降了清朝攝政王多爾袞,清朝對他的信任是有限的,不是兵力吃緊,實在是對於南方鞭長莫及的話,也不至於讓他擁兵自重,並且鎮守雲南的。
所以吳三桂打算以永曆帝作為投名狀,來表示自己對清廷的忠心,以達到世鎮雲南的目的。
清廷自然是投桃報李,在吳三桂擒獲永曆帝以後,晉封其為親王,表示對他的進一步重用。
當然清廷這樣做,也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畢竟開國初期,久經戰事,國家已經殘破不堪,財政亦是困難,所以才允許野心勃勃的吳三桂在雲貴一帶獲得半獨立的地位。
等到康熙帝親政以後,出於集權想法,自然不會容忍吳三桂這樣半獨立存在的異姓王。所以康熙十二年,康熙帝撤藩,吳三桂自感被清廷所騙,亦是不甘心放棄自己苦心經營十幾年的大好局面,於是便是造反了。
而吳三桂之前主動擒獲永曆帝的行為,終究在這個時候爆發了出來,可謂是搬起了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吳三桂打著“興明討虜”的旗號造反的,清廷直接將吳三桂當年的“三患二難”奏疏公布天下,使吳三桂在政治上再難占據優勢,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G. 明朝最後一個君王流落到緬甸,住茅草屋,究竟活的有多慘
南明的永曆帝朱由榔本是萬曆皇帝的親孫子,在他登基時,明朝已經是強弩之末。他沒有根基和軍隊,不得已逃到了緬甸。緬甸國王給他蓋了一個茅草屋接濟他,因為清軍虎視眈眈,緬甸國王不敢對他太好。後來緬甸國王開始向永曆帝要錢,最後,永曆帝為了填飽肚子,還交出了自己的玉璽。
最後,為了基本的生活,永曆帝交出了自己的權力象徵,也就是玉璽。但是整日在漏風漏雨的茅草屋裡,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的永曆帝沒有逃脫命運,最後還是被抓,並在雲南一帶被處死了。
H. 明末時永曆帝逃到緬甸後被吳三桂抓獲,請問清朝廷為什麼一定要殺死永曆帝何不招降這位明室後裔
永曆皇帝是吳三桂殺的。
吳三桂為什麼要殺永曆帝
永曆帝和他的母親、妻子既已成了吳三桂的階下囚,是生,是死,他們無法知道,他們等待著最後的結果。在度日如年的日子裡,只有悲哀和眼淚伴隨著他們。然而,最後的命運很快就降臨到他們的面前!
據與明史專家彭勇教授交談得知,清軍中有一甲喇章京軍官,暗中聯絡一些滿人,准備劫持永曆帝,逃往陝西,奉為君主,「以成不世之功」。但由於處事不慎,走漏了消息。吳三桂非常恐慌,迅速逮捕了密謀起事的11名首犯,以最殘酷的磔刑處死。為防止夜長夢多,再生變故,吳三桂加速了對永曆的處置決定。
吳三桂上書清廷,直言如將永曆帝押送北京,可能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奪的危險。經清廷批准,就地正法。吳三桂遂於4月14日,將朱由榔及其眷屬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執行絞刑。王皇後就在被清軍押解的途中,想著一代皇後,就這樣屈辱而死,心實不甘,與其受辱而死,不如悲壯而死。於是她與馬太後互相勉勵,在檻車中自相扼喉而死。壯哉!烈女皇後。就在她們斷氣的那一刻,天降大雨,山川也為之同悲!
I. 在藩屬國緬甸南明永曆都受到了什麼樣的待遇
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崇禎倉皇之間上吊身亡了,大明宣告滅亡。不過由於老朱家枝繁葉茂,所以明朝宗室又先後在南方成立了數個朝廷,依然沿用“大明”國號。
為此,莽白發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許多不甘受辱的女人被迫自殺。恐怕自從北宋靖康之變後,中原朝廷幾乎沒有受過這樣的屈辱了。
可以說在緬甸的永曆帝是度日如年,不過緬甸王也並沒有趕盡殺絕,反而把永曆等人交給了吳三桂,可是,吳三桂並不是來接他回家的,而是來送他上路的。
J. 緬甸一場政變為什麼會成為大明的最後催命符
公元644年,清軍攻破山海關的大門,崇禎皇帝見大勢已去,不得不自殺。弘光帝、永曆帝等明朝皇族宗室相繼在南方建立政權,以延續明朝,稱為南明。據史書記載,永曆皇帝對內得到了李定國、沐天波等忠臣的支持,對外得到了葡萄牙和緬甸國王的支持。然而,一次政變直接導致了南明政權的滅亡,究竟是什麼呢?
緬甸士兵隨後追到皇帝的住所,幾乎殺死了他所有的追隨者。這場政變被稱為是「咒水之難」。之後,緬甸國王看到永曆帝大勢已去勢,毫不猶豫地將其獻給吳三桂,最終南明朝政權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