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怎麼叫新年
A. 緬甸新年習俗
緬甸潑水節是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為緬歷新年,類似我國的春節。
潑水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通常歷時三到四天。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相互潑水,表示除舊迎新。潑水節期間,不論男女老幼,都不會因為被潑水而不高興,因為潑水節的水象徵著吉祥幸福。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緬甸怎麼叫新年擴展閱讀
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類似我國的春節。潑水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通常歷時3、4天。
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潑水,表示洗舊迎新之意。講究的人,用香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普通人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澆。小孩用水槍向大人噴,也不會被責罵。
緬甸潑水節的來歷傳說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年,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緬王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舊除污,迎新接福。我國雲南省的傣族與緬甸東北部的撣族,也有潑水節的傳統。
B. 查資料,了解各國、各民族的過年的習俗。
1、巴拉圭:不食煙火
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將年終最後5天定為「冷食日」。這5天,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庶民百姓,都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時鍾聲響後,才能開始點火烹煮佳餚,大擺宴席歡度新年。
2、越南:禁止喝湯
越南北方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燒香、磕頭,並打一桶水煮年飯。煮好後,先祭奠祖宗,然後全家吃年夜飯。吃這頓飯時,絕對禁止喝湯。他們認為,喝了湯,種下的莊稼就會受澇。
3、保加利亞:打噴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亞人家裡吃年飯,一定要打噴嚏。當地習俗認為,第一個打噴嚏的人會給全家帶來一年的幸福。於是主人走向自己的農場,將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隻羊,第一頭小牛,或第一匹馬駒牽過來,送給第一個打噴嚏的客人,這個噴嚏打得有多值!
4、巴基斯坦:紅粉圖額
在新年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
5、印度:不笑而哭
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4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印度一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
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6、泰國:潑水
泰國傳統的新年是公歷4月13日到16日。期間,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
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
7、德國:跳下椅子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
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
8、義大利:午夜狂歡
在義大利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人們湧向街頭,燃放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午夜時,家家戶戶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C. 各個民族過年的習俗
白族春節習俗:白族人民過年的活動饒有風趣。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內外打掃得乾乾凈凈,不讓灰塵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守歲過年。午夜以後男女青年爭相挑水,以象徵勤勞和幸福。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過上花蜜般的甜日子。節日期間,白族人民有耍燈龍、舞獅子、跳舞蹈等傳統文娛節目。白族人民過新年,還開展一項傳統的活動—━「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達一百多米。這項具有千餘年歷史的活動,帶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強悍性格。
藏族春節習俗:藏族人民過年,是按照自己的歷法過藏歷年。藏歷和漢族農歷相近。藏歷年一般是在漢族春節過後的幾天內來臨的。在除夕前一天,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臟水污物往西邊倒掉,讓那些臟東西跟著太陽落山而除掉,以示辭舊迎新,盼望人丁興旺,萬物生長。
除夕這天,要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人們穿著艷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們喜歡吃的食物是油餅、奶餅、血腸、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婦女們僦先去河邊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徵全家吉祥,健康長壽。接著,家家戶戶都在醒目的紅桌上擺上象徵性的供品「竹素其瑪」。「竹素其瑪」即是元寶式的長形大彩盆(類似漢族地區的五穀斗),在一頭裝滿麥粒,另一頭裝滿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點,並在上面插上幾束染了顏色的麥穗和青稞穗,祝望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歡樂的人們在擺著「竹素其瑪」的屋子裡,圍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贈獻哈達,盡情唱歌跳舞,慶祝新春。
春節期間,親友和鄰居之間,都互相拜年,互贈哈達,祝願愉快幸福。並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廣場上和原野中更是熱鬧非常,青年們聚在一起舉行賽驪和射擊比賽,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比賽結束後,大家圍在一起,點起篝火,彈唱團結祝福歌,跳起「鍋庄」、弦子舞,狂歡入夜。
傣族新年習俗: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歷大約是農歷清明節以後的第七天。節日期間,傣族同胞舉行熱鬧非凡的潑水、賽龍船、放高升活動。潑水活動是傣族人民過年的最高潮,也是傣歷年中最精彩的場面,因而通常稱做歷年節為「潑水節「。
這一天,人們互相潑水,用水表達真誠的友誼,純潔的愛情,心中的祝福。潑水有文潑水和武潑水之分。文潑水是對長者,舀起一勺凈水,說著祝福的話,拉開對方的衣領,讓水沿著脊樑流下去。被潑的人高興地接受祝福,不得跑開。武潑水則沒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頭迎臉地潑。被人潑的水越多,說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潑的人越感到高興。
壯族春節習俗:壯族人民除過春節外,還在正月三十日再過一個「晚年」。兩個節日同樣隆重。節日的早晨,天色將明,婦女們奔向河畔、井台擔取新水,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過去,有些地區,取回新水後立即過秤,和同量舊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預示有豐收年景。節日期間,有年男女聚集在村處路旁或山坡上對唱山歌。有時竟要連唱三晝夜。在個別地區,青年男女在節日期間還喜歡分隊舉行拋綉球(用各色布縫制,四角和底部綴有五綹流蘇,中間系彩繩。球心充以谷糠,重約半公斤的活動活動。
蒙古族的小年和大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蒙古人民的「小年」。這一天是送「火神爺的年火」日子,家家戶戶在「灶神」龕前燒香。供獻牛、羊肉、黃油、奶皮、乳酪、奶餅、糖果等供品,名之曰「齋灶」。這一天最講究全家團聚,吃團圓飯,喝團圓酒、特別熱鬧。晚上即送社神上天,人們要把事先准備好的柴草或牛羊糞塊,用火點著,再從各種供品中取出一點,扔進火堆里,助火燃燒。這時全家對著火焰向火神爺禱告。一般在臘月十五日前各家各戶都要把牛羊宰好,除了留下自己食用,還要准備些肉送給親友。同時要為大人小孩做一件好看的蒙古袍服,買新靴子,新帽子,購置奶桶、氈子、鍋碗、盆勺等用具,然後把節日騎乘的馬調養好。春節,蒙古人稱為「白節」、「大年」、是蒙古人傳統節目,時間在農歷正月初一。居住在農村、城市、工礦區的蒙古族過春節的習俗同漢族差不多,但牧區有很多不同的特點。除夕之夜為「守歲」,合家老小席地坐在蒙古包中的矮桌周圍,桌上擺著一盤香噴噴的肉類、奶食品,以及糖果、香煙、美酒等物,有的還要在矮桌上供一張大紙,紙上寫著祖先的名字。午夜,開始飲酒吃年飯,或吃除夕餃子。按規矩團圓之宴要多吃多喝酒、肉,食器要擺得滿滿一席。如吃不完也要剩得越多越好,象徵新的一年裡吃喝不盡、年年有餘。家裡的年輕人,要向長者敬「辭歲酒」。特別有意思的是全家共吃一塊由酥油、糖、白面烙成的大圓餅,這叫吃新年餅,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離,永久團圓,永遠過甜甜蜜蜜的日子。除夕之夜要耍「嘎拉木」(玩羊骨頭)、說書、唱歌、跳舞,通宵達旦,熱鬧一宿。過大年,按習慣還要拜年,大年三十晚上為辭舊歲禮,初一早上為迎新年,晚輩給父母和老人叩頭、敬酒、獻哈達,祝老人們身體健康,晚年幸福!老人們擁抱孫子,並斟上一碗鮮奶,祝願子女們幸福,象牛奶一樣純潔。解放前,有些家還要請喇嘛到家念經,消除新年的不祥之災,祈求新年家道興隆。全家扶老攜幼去喇嘛廟焚香膜拜,求活佛保佑。大年初一早餐後,男女盛裝,三、五成群向浩特(村鎮),挨家串戶給親友拜年。客人進屋首先向長輩叩頭拜年,祝願老人身體健康,年豐人壽。按習慣由主人衫的女婿向各客人逐個敬酒,每敬必喝,或邊喝邊唱,邊唱邊舞。在村寒或擇一塊草地賽馬、角力、賽駱駝等。
D. 緬甸什麼時候過春節
緬甸沒有春節這個節日,但緬甸的華人都過春節。
緬甸的華人,不論宗教信仰如何,每年都在一起歡度春節。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飯,飯後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人們穿上新衣走親串戚,分居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同賀新年,「恭賀發財」。
2019年,在中緬文化周期間,中緬兩國舉行了跨國春晚。「中緬情·合家歡」新春聯歡晚會在緬甸仰光天網電視台演播大廳舉辦,中緬兩國藝術家聯袂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跨國春晚。緬甸聯邦議會人民院副議長吞吞亨、宗教事務與文化部部長昂哥、仰光省首席部長漂敏登和緬甸國家廣播電視局局長敏推等緬方政府官員一同觀看了演出。
(4)緬甸怎麼叫新年擴展閱讀:
跨國春晚具體內容:
中緬聯合舉辦新春聯歡晚會,旨在以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弘揚傳統友誼,推進共同發展。表演在歌舞《相親相愛》中拉開帷幕,晚會舞台化身承載兩國人民「共飲一江水」情誼的帆船,以融合兩國多民族特色歌舞表演為主題,寓意兩國人民「胞波」情深。
兩國藝術家分別表演了各具民族風韻的景頗族歌曲、佤族歌曲、影子舞、踢裙舞蹈、木偶舞和孔雀舞等節目,為現場觀眾帶來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當晚緬甸天網電視台演播大廳內高朋滿座,高潮迭起,掌聲不斷。晚會錄制完成後將於2月4日中國農歷除夕在緬甸國家電視台和天網電視台播出。
E. 緬甸新年習俗
緬甸緬甸人在每年的陽歷四月上旬過新年。除夕晚上也是全家守歲。當首都響起隆隆炮聲,其他城鄉隨之也炮聲四起時,新年便來到了。緬甸人是用潑水來慶祝新年的,所以,新年也叫潑水節。他們潑的水是用貝葉浸泡過的。貝葉是緬甸古代佛教徒用來抄寫經文的樹葉,據說它可以驅邪治鬼。泡過貝葉的水被稱作聖水,潑灑在大地上、人身上,將會驅走一切妖魔鬼怪。節日期間,男女老少都身穿漂亮衣服,去參加潑水、舞會等活動。此時,也正是青年男女們談戀愛的好時候。假如遇到稱心的人兒,就用聖水向那人迎頭潑去,對方如果也樂意,雙方便手拉手肩並肩地到幽靜的地方談情說愛,訂下終身。
F. 世界各地過年習俗
印度: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4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印度一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這真可謂天下奇事,但他們的人生哲理,使人聽起來也頗有感觸。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日本: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鍾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鍾」,鍾聲停歇就意味著新年的來到。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泰國: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歷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節日里,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
德國: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裡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是文明古國,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相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朝鮮: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怪,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節,朝鮮的婦女穿戴一新。元旦當天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綵衣,進行盪鞦韆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為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為勝。也有在高處掛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為冠軍。
新加坡:農歷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夜待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結束後方能就寢。過年時,城市裡有社團組成的舞龍、舞獅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節日的氣氛。
英國:在英國,公歷元旦雖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義大利:在義大利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人們湧向街頭,燃放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午夜時,家家戶戶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伊朗: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G. 其他國家的過年習俗
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
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
H. 世界各國的新年日期是什麼
新年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
而在中國,由於實行兩種不同的歷法,新年有不同的定義。按照公歷,每年的1月1日為元旦。按照農歷,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新年。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生日為紀元,每年佛歷五月(公歷4月14日至16日)為新年。尼泊爾、不丹的新年也都在4月。
泰國把「宋干節」即求雨節(在5月13日至15日)作為新年。
埃及人把「夏至」(基本在6月22日)即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上漲的這一天當作元旦。
衣索比亞以8月11日為新年,這時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
緬甸以10月中旬的「跨朵節」為新年。
印度有些地方以10月31日至11月4日為新年,稱為「和利節」。
菲律賓把民族英雄保塞·黎薩爾就義的這一天——12月30日作為新年。
(8)緬甸怎麼叫新年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新年食物
中國:過年吃餃子,湯圓,火鍋等。
日本:日本將每年年末的最後一天(公歷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相當於中國的「除夕」。在日本,在新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蕎麥面。一碗面被稱為「年面」,足可見它的地位。
韓國:過新年的時候團圓飯少不了的就是「五穀飯」——用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除了吃飯還要喝湯——年糕湯。韓國人把過新年吃的食物統稱為「歲餐」,韓國有個說法,吃了這米糕片湯才算長一歲,不吃就不算長大。
西班牙:新年最傳統的活動在新舊年交替之際,隨著12聲鍾響吃下12顆葡萄。過新年葡萄的每顆還有不同的含意,分別代表「平安」、「和睦」、「避難」、「祛病」等。在第十二下敲響時要把十二顆葡萄吃完,便預示著來年12個月平安喜樂。
美國:美國人是將聖誕節作為一年新的開始,在這一天,烤火雞的聖誕晚餐少不了的傳統美食。除了烤火雞還有烤熟的玉米粥,有時候會在上面放一層奶油和果料,香甜可口,滋味豐富。
法國:法國人過新年喝酒可不是助助興這么簡單,他們有一個說法:家中的酒瓶里不能剩酒,要不然會認為明年就要走厄運。為了祈求來年好運,好多人在新年前夜就把家裡的酒喝光了,喝得酩酊大醉也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
德國:德國人的年夜飯中通常會搭配扁豆湯、豌豆等豆製品,因為他們把豆類當做是財富的象徵,多吃豆,明年財運滾滾來。除了吃豆有財運,他們還相信在口袋裡裝些魚鱗會有好運,因此魚在德國的年夜飯上也很受歡迎,當然,像香腸、馬鈴薯、德國啤酒、也是慶祝新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俄羅斯:俄羅斯人喜食熱食,愛吃小包子和肉餅等,其中餡餅就是俄羅斯人的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餡餅有著豐收、健康、等美好寓意,配著魚子醬果醬。由於俄羅斯氣候寒冷,俄式菜餚口味較重,用油較多,典型美食有烤鴨或烤鵝、乳酪、黑魚子醬、香腸、燒雞塊、黃油麵包。
希臘希臘人在過新年時,一家人會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做新年蛋糕,叫特大號麵包。當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就開始切蛋糕。有意思的是在蛋糕里要放進一枚硬幣,如果誰吃到了這枚硬幣,那麼誰就會在新的一年裡賺大錢,行大運。
I. 緬甸過年是什麼時候
緬甸沒有春節這個節日,但緬甸的華人都過春節。
緬甸的華人,不論宗教信仰如何,每年都在一起歡度春節。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飯,飯後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人們穿上新衣走親串戚,分居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同賀新年,「恭賀發財」。
2019年,在中緬文化周期間,中緬兩國舉行了跨國春晚。「中緬情·合家歡」新春聯歡晚會在緬甸仰光天網電視台演播大廳舉辦,中緬兩國藝術家聯袂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跨國春晚。緬甸聯邦議會人民院副議長吞吞亨、宗教事務與文化部部長昂哥、仰光省首席部長漂敏登和緬甸國家廣播電視局局長敏推等緬方政府官員一同觀看了演出。
(9)緬甸怎麼叫新年擴展閱讀:
跨國春晚具體內容:
中緬聯合舉辦新春聯歡晚會,旨在以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弘揚傳統友誼,推進共同發展。表演在歌舞《相親相愛》中拉開帷幕,晚會舞台化身承載兩國人民「共飲一江水」情誼的帆船,以融合兩國多民族特色歌舞表演為主題,寓意兩國人民「胞波」情深。
兩國藝術家分別表演了各具民族風韻的景頗族歌曲、佤族歌曲、影子舞、踢裙舞蹈、木偶舞和孔雀舞等節目,為現場觀眾帶來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當晚緬甸天網電視台演播大廳內高朋滿座,高潮迭起,掌聲不斷。晚會錄制完成後將於2月4日中國農歷除夕在緬甸國家電視台和天網電視台播出。
J. 緬甸主要有什麼節日
緬甸的主要節日具體如下:
1、獨立節:1月4日,紀念緬甸1948年1月4日獨立日。
2、聯邦節:2月12日,紀念1947年2月12日昂山簽署《彬龍條約》決定成立緬甸聯邦。
3、農民節:3月2日,紀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勝利。
4、建軍節:3月27日,初為抗日節,1955年改為建軍節。
5、潑水節:4月13日前後(緬歷新年)。
6、工人節:5月1日。
7、烈士節:7月19日,紀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將軍等人遇難。
8、民族節:12月1日。
(10)緬甸怎麼叫新年擴展閱讀
緬甸的風俗禁忌: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頭。婦女的筒裙被視為不潔,嚴禁晾曬在頭部以上的高度,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走過。進入佛教寺廟和參觀佛塔時應脫鞋、脫襪,不應與僧侶「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隨意碰觸僧侶袈裟或身體。
進入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場所前,應事先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如對方不歡迎非信徒進入,請勿強行參觀。此外,緬忌諱隨意撫摸兒童頭部,用腳做指示、踢東西或觸碰人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緬甸佛塔和寺廟遍布各地,拍照時需注意是否有禁止拍照標識。佛教齋戒月(公歷八、九、十月,緬語稱瓦期),不舉行婚禮、遷居等喜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