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族團結政府軍方什麼態度
Ⅰ 2022年5月緬甸回國怎麼辦
需要隔離15天。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截止2022年5月10日。需要隔離15天。在緬甸回國需要單獨隔離十五天,居家隔離十五天,要無異常,隔離結束以後就正常了。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百分之六十,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2021年2月1日,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當前,緬甸多座城市出現大范圍通信中斷。緬甸軍方發表聲明說,根據憲法條款,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4月16日,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宣布成立民族團結政府,溫敏任總統。
Ⅱ 緬甸軍方是親中還是反中
當然是果敢族武裝了 ,因為果敢地區大部分是漢族,在緬甸屬於少數民族了,外來做生意的緬甸其他地區的商人比較少,相反,內地的商家倒是挺多,在果敢在部分地區都能收到中國移動的信號,緬甸通信信號覆蓋的倒是很少,果敢也一直都是民族自治區,現在果敢族武裝的頭彭家生以前是果敢地區主席,五年前被政府軍趕下台...歷史上明朝據說有一支皇族因為戰亂來到這里,直到現在仍然有人自稱是皇族後人,不過果敢地區一直被當地的幾個大家族控制著。有一些方面可以看出他們是親中的,當地的小學課本是在內地買的,書上寫的首都當然是北京了,老師教的時候還得現解釋...
在東盟國家中緬甸因為受到西方的制裁,所以對中國的倚賴也比較大,所以和中國軍隊的關系還可以.
中緬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六十年代,兩國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精神,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為國與國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範。長期以來,中緬堅持睦鄰友好,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合作,雙邊關系穩步發展。
緬甸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緬甸政府是一個民族主義政府。
Ⅲ 從緬甸的歷史來分析緬甸為何會持續內戰七十年可以講講嗎
最近很多人在問這個緬甸的歷史,緬甸啊還真的是很有意思的,給大家說一個吧,那就是緬甸話說前後已經打了70年內戰了,這是什麼概念了,我的天啊,那麼為什麼會一直持續這個情況呢?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些問題也都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值得大家來學習的,下面囧囧給大家簡單分析。
緬甸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一萬年輕就有人類活動,九世紀向唐朝進貢。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前後經歷蒲甘王朝、東吁王朝、貢榜王朝。到了1824年和1885年之間英國對緬甸發動三次戰爭佔領緬甸,1886年緬甸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後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這是緬甸的簡單歷史。
所以到現在就形成了緬甸政府軍打不贏少數民族的軍隊,少數民族的軍隊也推翻不了緬甸政府軍,雙方就這樣一直消耗著,是不是打個小戰爭,也就這么回事了。
Ⅳ 緬甸為什麼會走上軍政府道路,結合近現代史談談
緬甸軍人政權的產生、運轉和走向
關鍵詞: 緬甸 軍人政權 產生 運轉 走向
緬甸地處中南半島,背靠中國大西南,是中南半島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約5300萬人(2004年),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有40多個民族,其中緬族是其主導民族,約占總人口數的70%多。首都現在為內比都(2006年由仰光遷入),全國有七個省、七個邦和兩個直轄市。緬甸資源豐富但卻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緬甸還是一個軍人執政的國家,從1962年3月至今,軍人已在緬甸連續執政45年多,成為二戰後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軍人政權。【1】
軍人政權是由軍隊控制國家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的一種政治統治形式。這是發展中國家常見的一種政治現象。軍人政體是介於傳統政體與現代政體之間的一種過渡政體。軍人團體以軍事力量或以軍事力量相威脅,通過流血或不流血的軍事政變推翻君主制政體或以議會文官政府以及其他形式的形體而獲得政體,並依靠軍事力量來維持專制制度。
一、緬甸軍人政權的產生
軍人政體的產生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革命性的軍人政權, 另一種是保守性的軍人政權【2】,緬甸軍人政權正是後一種形式。議會民主制在緬甸實施的初期就一直面臨著巨大的困難:西方式政體吸納政治參與的程度與社會的實際參與水平發生矛盾;文人政府軟弱無力;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官僚階層結黨營私,統治集團內訌不斷,腐敗成風,社會貧富分化嚴重等等。這一系列問題使剛剛成立的新政府幾乎無所作為。
緬甸獨立初期的政治體制受外來影響很大,具有明顯的模仿性和搖擺性,這與緬甸民族資產階級的畸形發展是分不開的,其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緬甸獨立初期民族資本的貧乏和對國際資本與市場的依賴。另外,獨立初期的緬甸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發展極其不平衡,也為緬甸未來的政治不穩定埋下了種子,尤其是在緬甸這樣一個民族勢力嚴重對立並導致武力沖突不斷的國家裡,軍人政權的情強人統治也就應運而生。
緬甸國父昂山將軍在日軍的幫助下於1941年在泰國組建「緬甸獨立軍」並於1942年初隨同日軍攻入緬甸。之後日軍不履行讓緬甸獨立的諾言,卻准備成立效忠於日軍的傀儡政權,於是,昂山將軍又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緬甸光復,英國殖民者又卷土重來,於9月重新佔領緬甸。昂山在1947年遇刺身亡,緬甸人民在其繼承人德欽努的領導下繼續獨立運動,1948年英國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從此,緬甸以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的身份出現在國際舞台上。
獨立以來的緬甸,其政治制度幾經變化,1948到1962年基本上實行以吳努為首的資本主義的多黨議會制度。1962年,內溫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吳努政權,成立革命委員會。1974年,頒布新憲法,成立人民議會,組建了「社會主義綱領黨」,內溫任黨主席,定國名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因經濟惡化,全國爆發遊行示威,黨主席內溫和總統吳山友辭職,吳盛倫被選為主席和總統。【3】
緬甸曾經實行過西方議會民主制度,1948年1月,緬甸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並且脫離了英聯邦,但在政治體制方面,仍然選擇了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度。獨立前夕制定的緬甸聯邦憲法規定,緬甸實行「三權分立」,聯邦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聯邦政府為最高行政機關;最高法院為聯邦最高司法機構。
但是,緬甸的議會民主制從確立之日起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錯綜復雜的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執政集團的內訌,使政府總理吳努頭痛不已。1958年9月,吳努不得不將權力移交給國防軍總參謀長奈溫將軍。1960年2月吳努再度執政後,緬甸局勢繼續惡化。1962年3月2日,奈溫以防止國家分裂為由發動政變,推翻吳努政府,終結了緬甸的議會民主制。
1988年,9月18日,以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隊接管政權,成立軍人執政的國家,命名「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宣布廢除憲法,解散人民議會和國家權力機構。23日將「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緬甸聯邦」由於治理不當和腐敗導致的經濟蕭條,國內反政府的活動持續不斷,1992年,丹瑞大將接替蘇貌執政,1997年改「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
二、緬甸軍人政權的運行
戰後執政時間最長的軍人政權,從1962年3月至今,軍人已在緬甸連續執政45年多,成為二戰後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軍人政權。緬甸軍人的執政可以分為三個不同階段,即1962年~1974年間的直接統治、1974年~1988年間的間接統治、1988年至今的軍人與政黨競爭體制。
在政治統治方面,1962年政變成功後,軍人直接掌握了國家政權,由17名高級軍官組成的革命委員會成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奈溫最初的考慮並非由軍人直接執政,而是建立大眾政黨體制,但由於當時的政黨不願意與軍人合作,於是奈溫領導的革命委員會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政治制度,規定國家一切權力歸革命委員會所有,革命委員會主席奈溫既長期擔任軍隊的最高領導人,同時履行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總理)的職權,具有充分的立法、司法和執行的權力。為了加強政權建設,奈溫於1962年 7月4日成立了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革命委員會全體成員自動成為該黨的第一批正式黨員。1964年該黨成為緬甸惟一的合法政黨。【4】
由於軍事機關和純軍事方法不適應管理國家,奈溫決定採用比較正常的國家政治和行政體制,並從1971年開始了從完全的軍人統治向立憲軍人統治的過渡。1973年12月,全民公決以高票通過新憲法草案,1974年1月3日,革命委員會正式頒布新憲法,規定緬甸的政體為人民議會一院制,人民議會閉會期間,由國務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國務委員會主席即為國家總統。1974年3月,已退出現役的奈溫被選為國務委員會主席(即總統),山友當選為國務委員會副主席,盛溫任總理,革命委員會宣布解散,正式將權力移交給人民議會——「還政於民」。但實際上,奈溫政府仍是軍政權,因為政府最高層的官員多在軍隊中服過役,軍人1974年以後仍全方位參與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理。
雖然新軍人政權一直強調不會長期執政,並於1990年5月在時隔30年之後舉行了新一輪大選,但卻拒絕交權給在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的全國民主聯盟,並多次軟禁該黨領導人昂山素季。緬甸新軍人政權也因此長期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軍政府最近在政治方面的作為就是響應「路線圖」計劃,緩解政治壓力。東盟的路線圖分三個階段:(l)迅速釋放昂山素季;(2)軍政當局同全國民主聯盟和少數民族代表進行對話,建立相互信任關系,促進「國民和解」;(3)通過東盟、美國、中國和歐盟等對緬甸表示關注的第三勢力給予緬甸側面支持,實現民主化,包括保證全國民主聯盟的政治自由和制定新憲法。最終實現的時間計劃為緬甸作為東盟主席國的2006年。
2003年8月30日上午,緬甸總理欽紐在接見各部門負責人、軍區司令、非政府的社會和經濟團體協會代表時,就緬甸未來發展政策走向發表講話,對緬甸民主化作出了具體安排。其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步,重新啟動1996年臨時中斷的國民大會;第二步,召開國民大會,逐步開始各項工作進程,建立一個真實的、有充分秩序的民主制度;第三步,按照國民大會制定的基本原則起草新憲法草案;第四步,舉行全民公投,通過憲法草案;第五步,舉行大選組成議會;第六步,按照新憲法召開議會;第七步,由議會選舉產生的國家領導人和議會組成的內閣及權力機構領導國家邁向現代化的、發達的新民主國家。這可以看作是對路線圖計劃重要環節的具體化。
然而,欽紐只不過是前台干實務的人物。國家軍政大權仍掌握在丹瑞大將手上。丹瑞交出總理職位,卻保留了國防部長、三軍司令和全國最高決策機構「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等要職。欽紐之所以被推到前台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為人文質彬彬,素來給人以溫和派的印象,對內外可起緩沖的作用。不過,未來的緬甸政治激流不可能容許他長期中庸騎牆。如果他執行的和解任務失敗了,欽紐的政治生涯也許就此告終。欽紐上將如今在「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內已不再擔任任何職務。從目前的情況看,他很可能步吳奈溫的後塵,屆時脫下軍裝,參加競選。
在經濟領域內,在奈溫執政的26年間,緬甸由東南亞自然資源最好、發展水平位居東南亞前列的國家成為了落後的國家之一,1987 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緬甸國內也出現對軍人政權不滿的聲音。曾於1961年~1971年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吳丹,生前就堅決反對軍人政權。從1988年3月開始,緬甸持續爆發大規模的反奈溫政府示威遊行,奈溫被迫辭去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主席職務。
現在,新軍人政權放棄了僵硬的計劃經濟體制,宣布實行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商貿。目前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 %。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5】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
在民族問題上,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關系錯綜復雜、民族問題普遍存在,民族因素在國際政治中有著廣泛的影響。民族構成的復雜,民族壓迫現象較為嚴重,民族間的互不信任、歧視、仇恨、沖突十分嚴重,各民族之間的戰爭連續不斷。新軍人政權改變了以往政治高壓和軍事圍剿為主的策略,改為以政治安撫、經濟輸血為主,從而使多數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與政府達成了政治和解。
在政黨和社會團體方面,1988年9月18日,以蘇貌為首的緬甸國防軍又一次發動政變,推翻了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政府,建立了新軍人政權。在政治領域,新軍人政權組建了「國家治安建設委員會」(1997年11月改名「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作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主要政府官員以及法律的制定和頒布均由該委員會負責。該機構的主席兼任政府總理,直到2003年8月才單獨任命另外的高級軍官擔任政府總理。新軍人政權宣布實行多黨制。緬甸政黨的數量在1989年 3月達到最高峰的233個,但真正有影響力的並不多。到1990年5月大選時,只剩下93個政黨,目前還有九個合法政黨,其中七個是少數民族政黨。
緬甸現有第二大黨民族團結黨,最大民主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少數民族政黨撣邦民主聯合會;最大群眾團體緬甸聯邦鞏固與發展協會(鞏協),系軍政府培育扶植的半官方組織,此組織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爭取群眾以抗衡反對派民盟的勢力。【6】
在處理與最大反對派的關繫上,軍政府施以鐵腕對策。1988年,緬甸爆發全國性反對軍政府、要求民主的運動。素季積極地參加到了這一民主浪潮之中。 9月27日,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成立,素季出任總書記。她在出任該職後更加活躍,四處演講宣傳,為即將舉行的全國大選做准備。民盟也隨之迅速壯大,成為全緬最大的反對黨。這一切引發了緬甸軍政府的警惕,最終在1989年7月20日以煽動騷亂為罪名對素季實行軟禁。
昂山素季在緬甸的影響並沒有因其被軟禁而消失。1990年5月全緬大選,民盟大獲全勝,贏得了議會495個議席中的392席。但軍政府對此不予承認。這樣,民盟在緬甸爭取民主的努力日益具體化為兩點:要求軍政府釋放素季;承認1990年大選結果,將政權歸還給民盟。而西方各國也以這兩個問題指責緬甸政府侵犯人權,對其實行制裁,施加更大的壓力。
軍政府於1990年舉行了大選,昂山素季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絕對優勢。在正常情況下,她應該成為國家總理,但選舉結果被作廢,軍政府拒絕交出政權。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回響,她於1995年7月被釋放。【7】她被多次阻止會見她的政黨支持者,並在2000年9月再次被軟禁。2002年5月6日,她在一次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由聯合國主持的秘密協商後被釋放。然而,她在2003年5月底再次被捕。經歷一段時間的關押和9月的一次手術之後,她繼續在仰光遭到軟禁直到如今。2004年3月2日,聯合國緬甸事務特使伊斯梅爾在緬甸看望了緬甸民主派領袖昂山素季並與緬甸總理欽紐舉行了會談,再次試圖促使雙方展開會談。昂山素季,成了緬甸軍政府最頭疼的人物。
三、關於緬甸軍人政權未來走向的預測
軍人政權是發展中國家社會發展和政治發展不成熟的體現,緬甸軍人政權當然也不例外。它是利弊共生、優劣互見的政治形式。從政治發展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角度來看,它有壓制民主、加劇對抗、專制沒落的弊端,同時有強調秩序、整肅社會、集中權力和發展經濟的特定優勢。從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階段來看,軍人政體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它對於政治參與的限制,對於超過政黨進行政治動員的嘗試,對於階級合作的鼓吹以及對於行政效率和政府廉潔的倡導,在一定程度上壓制或推後了許多社會政治問題的爆發,贏得了發展經濟、安定社會的寶貴時間。盡管軍人政權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軍政府集權政體的長期存在和延續導致權力過度集中,必然導致權力失衡,其專制集權的性質是與社會進步、政治民主的歷史潮流相背離的,民主化的趨勢不可抗拒。面對國內外的壓力與挑戰,外來的緬甸軍政府可能走向何處呢?我的預測是緬甸軍政府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自己的「新政」。
首先,緬甸軍政府會加快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以爭取更大的民意來繼續鞏固自己的統治。經濟發展是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發展經濟的首要條件是國際的和平和國內政局的穩定。政治穩定與政治變革、政治變革與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緬甸當前最重要的是能夠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和平與穩定的國內環境。經濟發展對政局穩定的反作用。幾十年來國際上的實踐證明,只有持續、平衡的經濟發展,才能穩定政局。經濟發展對維護政局具有積極的作用。【8】
緬甸爆發「袈裟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油價大幅度上漲影響了普通民眾的生活,但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軍人長期統治導致的社會壓力需要釋放以及軍政府對民生問題的忽視。因此,目前緬甸局勢雖已基本穩定,但是動亂的根源並未消除。另一方面緬甸這次的所謂「袈裟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媒體炒作起來的,緬甸局勢並未惡化到失去控制的地步。參加遊行的僧侶最多時也只有全緬僧侶總數的1/20,遊行只發生在仰光、曼德勒、實兌、帕科庫等少數大中城市,而且以往緬甸歷次反軍人統治運動的主力之一——大學生並未加入其中,緬甸三大政治力量之一的少數民族也沒有與反政府運動形成呼應,軍人、警察、公務員以及軍政府扶持的最大社團——緬甸聯邦鞏固與發展協會仍然忠於軍政府。此外,目前緬甸多數民眾已厭倦政治斗爭,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領域。只要軍政府在今後一個時期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軍人統治的危機並不像西方媒體渲染得那樣嚴重。
其次,緬甸軍政府在政治改革方面可能會主動機智地與各大政治力量盡快達成妥協或共識,以便是自己在未來的國內政治格局當中占據主導地位。緬甸新軍人政權一直在按自己的步驟推進2003年8月制定「七步走民主路線圖」。該「路線圖」主要包括:重新召開1996年以來處於休會狀態的國民大會;由議會選舉產生的國家領導人和政府以及其他中央機關,將領導人民把緬甸建設成一個現代、發達和民主的國家。就在開始出現抗議遊行的9月3日,緬甸政府宣布歷時14年之久的制憲國民大會勝利結束,將組織一個班子按照大會制定的新憲法原則起草憲法全文。根據新憲法的原則,軍隊在各級議會中必須擁有25 %非選舉產生的議會代表名額,三軍總司令是緬甸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在國家陷入危機時可以接管國家政權。這些原則已得到參加國民大會的少數民族代表及其他階層代表的認可,這表明暫時沒有一支力量可以取代軍人來管理這個國家。
再次,緬甸軍政府迫於國際壓力可能會對最大反對派民主聯盟作一些低姿態讓步。由於爆發的「袈裟革命」導致國際社會更加關注緬甸的民主和人權問題,緬甸軍人政權極有可能在與反對黨民盟領袖昂山素季舉行對話的同時,仍按原計劃在2008年進行新憲法的全民公決,並在2009年舉行新的大選。但無論如何,軍人不會因此退出政治前台,在較長時間內仍將主導緬甸政局的發展。
2001年9月底,91歲的奈溫病情嚴重。軍政府最高領導層為了防止在奈溫過世後對局勢失控、談判夭折、軍隊分裂,所以加快了談判的進程。這才是5月6日素季獲釋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而總結過去的斗爭經驗與教訓後,民盟也意識到必須在現實政治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妥協,以漸進方式實現緬甸民主。所以,在談判中,民盟及昂山素季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也作出了讓步:民盟同意放棄要求軍政府承認1990年大選結果的一貫原則立場,同意與軍政府組成3年到5年期的聯合過渡政府,並根據在此期間通過的新憲法舉行大選。一旦民盟在大選中獲勝,保證不會運用法律追究軍政府的所作所為,昂山素季本人亦不在新政府中任職。
民盟同意在憲法中明確規定軍隊可在議會中擁有25%的席位,三軍總司令有權任命其繼任者和指定參加議會的軍隊代表,總統與三軍總司令級別平等,在得到總統授權的情況下,三軍總司令直接領導國家安全事務。 為了使談判得到全社會的認可,軍政府從2001年5月開始與其他合法政黨會談,並成立了包括奈溫在內的54人政治協商委員會。【9】
軍政府原計劃在2002年3月份結束與民盟的談判,此後組建過渡政府,待新憲法制定完畢後舉行新的大選。這也就是說,緬甸軍政府考慮在2005-2007年間完成向民選政府的過渡。如果這一計劃能夠按部就班地得到實現,苦苦追尋民主多年的緬甸將最終走上民主政治的軌道。
最後,緬甸軍政府內部在對待一些問題上尤其是對民盟的問題上分歧嚴重,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軍政府還要處理好統治集團內部的關系,防止發生內訌給反對派機會可趁。已故奈溫將軍,從2000年10月開始極力推動軍政府與民盟談判,但後來雙方的談判似乎又陷入僵局,民盟與軍政府對對方的不滿情緒又有所抬頭。但當時隨著奈溫年歲漸高,軍隊內部的分化也開始顯露痕跡。所幸內溫去世後軍政府內部沒有發生大的震盪。
Ⅳ 緬甸軍政府怎麼上台的
1948年3月4日,緬甸獲得獨立以來,實行的是多黨民主議會制。19 62年,奈溫將軍推翻了吳努政府,開始實行由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一黨執政的一黨制。1988 年9月18日,緬甸軍隊接管政權以後,成立了以蘇貌大將為首的軍政府,取消舊的人民議會 和國務委員會,成立了新的國務委員會,宣布解散原來的社會主義綱領黨,廢除一黨制,實 行多黨議會制。 目前,緬甸主要 民主黨派大約有10個,最大的是全國民主聯盟,國父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季為該黨主席。 其次是緬甸民族團結黨,由原綱領黨重新組建而成。第三大民主黨派是撣邦民主聯合會。19 90年5月,緬甸舉行多黨制民主大選,大選結果,大大出乎緬甸軍政府的預料,以昂山素季 為首的緬甸民主聯盟在大選中獲勝。但軍政府以必須先制憲才能交權為由,拒絕交權。緬甸 人民與軍政府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和激化。1992年4月,丹瑞大將取代蘇貌大將上台,在國內採取了較靈活的、務實的、寬松的政策,取消了實行長達數年之久的宵禁,實行大赦,釋放了大批政治犯(約9997名)。對外執行睦鄰友好政策,先後同孟加拉、泰國和印度緩和了邊界上的緊張局勢,加強了雙邊關系。
目前制憲大會已經召開了近7年半之久,但至今仍沒有達成一致,仍在斷斷續 續召開,結束遙遙無期,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會議。軍政府答應,待國民大會結束、新憲法制 定後,緬甸將按新憲法規定的程序再次舉行大選,然後,軍政府將把國家政權移交給大選獲勝者。近年來,軍政府一面用軟硬兼施的辦法,將各個民主黨派逐一瓦解、摧毀,一面組織 成立了「緬甸聯邦鞏固和發展協會」,作為自己的後備力量。軍政府為未來舉行新的大選打 下了基礎。
Ⅵ 緬甸政府採取什麼這來推動未來發展
隨著緬甸總統之爭告一段落,緬甸的國內政局逐漸走向清晰。雖然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緬甸國內的大局是人心思定,國際社會對於緬甸的轉型也多有支持與期待,但是民盟仍然面臨不小的考驗。未來民盟如何推進「經濟發展、政府改革與國內民族和解」這三大任務,將是緬甸國運興衰成敗的關鍵。
民盟掌舵不會改變緬甸謀求和平發展的國家策略
雖然外界對於民盟上台之後,緬甸的國家戰略仍然存在諸多疑慮,但從目前來看和平與發展將是緬甸最重要的主題。作為東南亞最大也曾經是歷史上最強的國家,緬甸淪落到如此積貧濟弱的地步是所有緬甸人都無法接受的。這也是鞏發黨在投入了大量金錢來討好選民之後,仍然在大選中一敗塗地的最重要的原因。即便是最受惠於鞏發黨政策的公務員階層、軍隊家屬,也同樣希望能夠通過換將的方式來解決國家的發展問題。
這樣的一種「人心所向」既是民盟最大的資源,也給了民盟最大的壓力。它一方面讓心懷不滿的官僚集團、軍方勢力、少數民族武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破壞國內的和平穩定,一方面也讓民盟的執政面臨著快速改善國內經濟狀況、提高民生水平的壓力。只有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經濟發展成績,民盟才能為自己進一步增強合法性基礎,才能為進一步的體制改革乃至軍隊國家化的嘗試做好准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緬甸軍方在今天的態勢有點像埃爾多安上台前土耳其的軍方,只要它願意它隨時可以重返政治舞台的中心,隨時可以發動政變、撤換總統。它之所以能夠甘於雌伏,除了外界制裁與缺乏道義基礎之外,最大的理由就是執政成績太差,自己都覺得自己干不下去。土耳其的埃爾多安這是把握住了危機中的機會,通過卓越的政績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並一步步馴服了軍方。昂山素季能否走一條類似的道路,關鍵就在於其能否讓緬甸獲得快速的經濟發展。正因為此,民盟不會因為在意識形態上親近美國,就會採取對中國的疏遠策略。這是因為美國人在情感上和民盟很近,但是在投資上和緬甸很遠。民盟更可能採取更為開放與靈活的姿態,以最大的可能吸引外國的投資,而在這其中中國的投資不僅將是最主要的,而且由於中國的投資主要集中於電力、港口、公路、鐵路等事關緬甸經濟起飛基礎的領域,它也將是最重要的。由於自身沒有歷史包袱且相對干凈,民盟將在與中國的合作中邁出更大的步伐,許多鞏發黨時期擱置的工程(比如密松項目),都很可能重新啟動。
昂山素季將面臨官僚集團、軍方勢力與少民武裝的嚴峻挑戰
雖然吳廷覺當上傀儡總統,在許多中國人看來是一個非常不嚴肅的政治鬧劇,昂山素季兼任部長似乎也有走下神壇之嫌,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昂山素季在國內的威信。昂山素季以傀儡總統行垂簾聽政的方法,基本上得到了緬甸國內各方的認可,而且也符合緬甸長期以來高層人物垂簾聽政的習慣。坦率而言,昂山素季並不僅僅是民盟的領袖,而是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整個緬甸的國家偶像。她不僅對一般民眾擁有很高的號召力,而且也得到了緬甸公務員階層、鞏發黨中低層黨員和軍隊中下級軍官士兵的廣泛支持。一些鞏發黨官員雖然對民盟抱有比較強烈的懷疑甚至敵意,但對於昂山素季仍然充滿敬意。在昂山素季在內比都進行的政權交接斡旋中,現任政府的高級官員與軍方的核心人物都對昂山素季表現出了合作甚至恭順的態度。雖然緬甸軍方與少數民族武裝手裡有槍,對昂山素季的許多政策並不買賬,甚至暗中杯葛,但昂山素季及其父親昂山將軍,在緬甸軍方與少民武裝的中下級軍官、士兵中擁有極高的威望。這讓激烈的武裝暴亂或是軍事政變很難順利的發生。
然而即便如此,昂山素季面臨的仍然是一個潛流橫涌的爛攤子。一方面,緬甸的國家機器存在普遍的裙帶、腐敗、人浮於事、官僚主義盛行的現象。如果想讓這部機器動起來,成為發展的推動機,就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意味著要裁撤機關、精簡編制、嚴肅法紀,而這無疑將對政府公務員階層尤其是許多從軍方退役在政府里吃紅利的部級老幹部,構成嚴重的沖擊。更糟糕的是,民盟雖然有改造政府的決心,但是卻並不具有充分的執政經驗與足夠的人才儲備。這讓緬甸未來的政治體制改革充滿了變數與風險。另一方面,軍隊仍然是緬甸政治當中的最主要力量。雖然外界的壓力以及昂山素季刻意的籠絡與贖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軍方政變的危險,但是軍隊利用自己在國內少數民族問題上的高度自決權,卻可以隨時打打停停以謀求自身的利益。緬族與少數民族的深刻矛盾,曾經讓昂山素季的父親喋血官邸,今天的昂山素季也未必能夠擺脫這樣的危險。此外,少數民族武裝也是昂山素季面臨的大問題。緬甸政府軍隊戰鬥力羸弱,難以在軍事上消滅少數武裝,這讓緬甸的北部地區實際上長期處於割據的狀態。雖然目前尚沒有少數民族武裝公開提出獨立建國,但如何開啟政治對話、重建中央對民族地方的統治,卻仍然任重而道遠。更為關鍵的是,部分少數民族武裝控制區域毗鄰中國,一旦戰端重啟,緬甸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必將大受影響,而這將嚴重影響緬甸的經濟發展。
中國將在緬甸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更大的競爭
由於緬甸豐富的資源、敏感的戰略位置以及可能的發展前景,日益開放的緬甸正在吸引日益多元的外國投資。這一方面意味著,發展中的緬甸將為中國企業提供越來越多的市場機遇;一方面也意味著,傳統上中國一家獨大的態勢將會為多家激烈博弈的局面所取代。從目前來看,日本、韓國、東盟將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而印度、歐洲也有可能在未來擴大其對緬甸的影響。
從目前來看,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基礎建設方面,主要包括:密松等系列水電站建設、皎漂經濟特區項目建設(含深水港、公路、鐵路)、中緬石油管線、礦產開發以及北部山區的林木砍伐等。在緬北克欽、瓦邦、果敢地區,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占據毫無疑問的統治地位。日本的影響力則主要體現在媒體、通訊、金融、公路、汽車(主要是二手走私汽車)等方面。在緬甸南部日方投資了迪拉瓦特區以及泰緬邊境土瓦特區的建設,在這一地區日方已經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除此之外,東盟、韓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在緬甸的金融、通訊、地產等項目上的投資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盡管很多的中國人對於緬甸與中國的黏附性下降而深感不滿,但坦率來說,這種比重的下降和總量的上升是同時發生的。這並不意味著緬甸會在民主化之後走上一條親西方遠中國的道路,而只是意味著隨著緬甸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中國與緬甸的關系也將向正常狀態進行轉變。中國人其實並不應該擔心這種正常狀態,因為在正常狀態下,中國經濟的競爭力仍然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事實上,緬甸人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昂山素季所言,緬甸無法選擇鄰居,也必須和鄰居搞好關系
Ⅶ 克欽族的沖突
2012年2月,據路透社報道,由於政府與叛軍的武裝沖突,緬甸一萬多人逃亡至中國雲南省地區尋求避難,這有可能引發人道主義危機,並讓中國陷入復雜的外交困境。據悉,難民多為婦女兒童和老人。
如今,中國政府容忍難民營的存在,但並沒給出官方認可。
緬甸政府與該國最強大的反叛組織「克欽族獨立軍」發生沖突,致使克欽族逃往邊境地區。
報道分析,此次沖突可能不利於緬甸就說服歐美國家取消對緬制裁一事所做出的努力。歐盟和美國都以緬甸政府同少數民族武裝組織達成和平協議作為取消制裁的前提。
沖突的強度已經減弱,緬甸境內救援組織稱所有的難民營都缺乏飲用水,部分營地痢疾橫行。救援組織還是擔心會有更多人逃離,使本已嚴峻的局面進一步惡化。 緬甸擁有大約6千萬人口、135個大小民族,其中第一大民族緬族占總人口的65%,自緬甸11世紀中葉形成統一國家後一直居於統治地位,19世紀,英國殖民者先後發動3次侵緬戰爭並於1886年正式在緬甸建立起殖民統治。
英國人一開始即對緬甸採取「七邦七省」分而治之的政策,有意識地把一些軍政要職逐步讓給克倫、克欽和佤族等少數民族,並挑撥各少數民族與緬族的關系,誘發了緬甸民族分離主義的抬頭。而另一方面,克欽等緬甸少數民族中的大部分人也拋棄了傳統的拜物信仰,改信基督教,與英國人合作對付緬族人。
根據2009年的統計,緬甸有約5913萬人口,主要有緬族(約佔69%)、撣族(約佔8.5%)、克倫族(約佔6.2%)、若開族(約佔5%)、孟族(約佔3%)、克欽族(約佔2.5%)、欽族(約佔2.2%)、克耶族(約佔0.4%)等。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緬族、克欽族、克倫族、撣族和孟族等族有文字。
緬甸自1948年獨立以來一直為民族矛盾、民族沖突所困擾,民族問題貫穿於獨立至今的整個歷史進程,成為影響緬甸政局、經濟發展乃至國際關系的極為重要的因素。可以說,緬甸是世界上民族問題最為復雜的國家之一。有觀點認為,緬甸民族問題的發展進程可分為3個階段:1948-1962年吳努執政時期為產生階段;1962-1987年奈溫統治時期為全面激化階段;1988年蘇貌軍政府上台至今為逐漸緩和階段。
由於克欽獨立武裝的士兵以前長時期的戰爭和未來可能的戰爭,「克欽政府」在軍隊建設上從來沒有鬆懈過。按照「克欽政府」的規定:男子從13歲起就必須當兵,且終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後不在軍隊里也只能算「休假」,有戰事發生就必須馬上回來;每戶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須3名參軍,有3或4名子女必須兩名參軍,有兩名子女必須一名參軍;如果沒有男子就招女兵。
按照克欽獨立組織的統計,克欽獨立軍軍力號稱佔到了克欽總人口7%,並宣稱都是基督教徒(相信他們從上帝領受的愛,期待和平,不再有仇恨,不再有戰爭)。不過據知情人士介紹,實際上克欽軍總兵力不超過1.5萬人,分為5個旅,加上各種政府工作人員也只有3.2萬多人;也有說法稱只有8000人。
針對復雜的民族問題,緬甸新總統吳登盛2011年3月30日在聯邦議會發表演說時,呼籲各民族加強團結,攜手協作建設新的現代化民主國家。吳登盛說,緬甸需要依靠政治、經濟和國防力量來建設國家。民族團結是重要的政治力量,需要以愛國精神加強各民族團結,「和平之橋已經架設,歡迎持不同意見的人前來合作」。 2013年1月初,緬甸北部克欽邦戰事再次升級,緬甸官方電視台1月3日引述國防部的消息承認對克欽獨立軍發動空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月2日呼籲緬甸政府確保平民安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敦促緬甸政府與克欽軍停火,並開始和平對話。克欽武裝人士1月3日表示,強大的軍方不會受到緬甸政府的限制,他們的軍事行動很可能打消西方對緬甸民主進程的期待。
緬甸政府軍指責克欽獨立軍攻擊政府運輸車隊,在克欽獨立軍總部拉雜一帶發動較大攻勢。此前,緬甸當局一直不承認對克欽獨立軍發動空襲。緬甸總統吳登盛辦公室主任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緬甸軍隊沒有進攻克欽,軍用直升機和飛機飛往克欽是為駐扎在那裡的、被切斷後勤補給的政府軍提供給養。」不過,克欽當地的高層人士卻披露,戰斗升級已經是一個多星期前的事,「政府軍每天都要派至少2架武裝直升機編隊或噴氣戰斗機對克欽獨立軍總部駐地發動攻擊。」這名高層人士表示,緬軍試圖對突然進駐拉央一處臨時基地的部隊進行武器彈葯和糧食補給,而那裡距離克欽獨立軍總部駐地拉雜僅一步之遙,克欽獨立軍感到威脅,因此拒絕允許政府軍的補給車隊進入,由此導致雙方沖突升級。
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相互指責對方首先採取軍事行動,造成了沖突的升級。《緬甸新光報》3日發表文章,指責克欽獨立軍不斷破壞公路、鐵路運輸,攻擊警察哨所,並表示緬甸軍隊沒有主動發起進攻。文章還說,緬甸聯邦政府致力於民族和解,到目前為止已經同10隻少數民族武裝簽署和平協
緬甸克欽獨立軍士兵議,同時和克欽獨立軍進行了11次和平談判。2012年10月30日,由於克欽獨立軍軍事將領拒絕出席會議,導致雙方談判無果而終。政府軍在12月30日的行動是為了清除KIA進攻政府軍事補給線的據點。文章表示,在進攻中緬甸軍隊使用了「空中掩護」,此外政府軍還繳獲了大量彈葯。
拉雜位於中緬邊界處,對面就是中國雲南省邊境城市盈江。盈江縣那邦鎮和保山市騰沖縣的當地居民證實:「能看到武裝直升機在向克欽進攻。還有的克欽人逃到我們的村寨去親戚家裡避難。」據稱,在2012年12月28日和2013年1月1日,分別有2架緬軍戰斗機在攻擊克欽武裝時盤旋在盈江縣那邦鎮和保山市騰沖縣上空。2012年12月30日18時30分,還有3發緬軍炮彈落入盈江縣那邦鎮,損毀了一幢民居。
Ⅷ 緬甸軍隊不受總統指揮嗎
1962年,奈溫將軍推翻了吳努政府,開始實行由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一黨執政的一黨制。
1963年初緬甸軍政府對地上眾多新老緬族政黨,如反法西斯自由同盟、聯幫黨、聯合工人黨等,進行黃鼠狼給雞拜年的「誠邀和談」,半年後就追殺圍剿無赦,大規模屠殺各政黨領袖。
1988 年9月18日,緬甸軍隊接管政權以後,緬甸政治迎來了短暫春天。成立了以蘇貌大將為首的軍政府,取消舊的人民議會和國務委員會,成立了新的國務委員會,宣布解散原來的社會主義綱領黨,廢除一黨制,實行多黨議會制。 緬甸主要民主黨派大約有10個,最大的是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國父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季為該黨主席。 其次是緬甸民族團結黨,由原綱領黨重新組建而成。第三大民主黨派是撣邦民主聯合會。但是好景不長。
1990年5月,緬甸舉行多黨制民主大選,大選結果,大大出乎緬甸軍政府的預料,以昂山素季 為首的緬甸民主聯盟在大選中獲勝。但軍政府以必須先制憲才能交權為由,拒絕交權。緬甸人民與軍政府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和激化。
軍政府悍然廢除聯邦憲法,那是1947年組成緬甸聯邦大家庭的唯一條約,殘忍殺害與拘禁各邦各族領袖,致使簽約的撣族、克倫族、克欽族、欽族、孟族等悲痛無比,憤怒抗爭。1963年,軍政府「邀請」撣邦獨立軍、撣邦解放陣線、克欽獨立軍及吉仁自衛隊等到仰光協商和平。至該年11月,軍政府賊喊捉賊,祭出「捍衛聯邦,反對分裂」大旗,至今一直在有組織的燒殺搶劫眾土族村莊,大打種族滅絕內戰,並用強奸少數民族婦女為戰爭手段——這些使得各族人民更深惡痛絕大緬族沙文主義、賊喊捉賊的卑鄙行徑與野蠻的強迫同化政策,以及要把內戰打到底的禍國殃民做法——這就是緬甸半世紀來大民族欺騙、屠殺眾小民族,眾小民族為求自保而堅持自決權的主要根源。
制憲大會已經召開了近7年半之久,但至今仍沒有達成一致,仍在斷斷續續召開,結束遙遙無期,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會議。軍政府答應,待國民大會結束、新憲法制定後,緬甸將按新憲法規定的程序再次舉行大選,然後,軍政府將把國家政權移交給大選獲勝者。近年來,軍政府一面用軟硬兼施的辦法,將各個民主黨派逐一瓦解、摧毀,一面組織 成立了「緬甸聯邦鞏固和發展協會」,作為自己的後備力量.
Ⅸ 最近緬甸戰爭怎麼樣
雖然世界在提倡和平發展,但還是有很多的國家不停地發生戰爭。戰爭分為對內和對外,很多人其實都明白只有和平才能穩定的發展。在沒有對外戰爭的情況下,應該是注重發展自身,提高綜合國力。但還是有些國家國內局勢動盪不安,民族之間不團結,經常發生內部戰亂。而我們的鄰居緬甸就已經發生了70年的內戰,至今戰火都還沒有停止。
民族之間的矛盾導致了緬甸發生了70年的內戰還不停息,更加說明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只有平等才能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團結,只有團結才能發展,國家才會進步,人民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Ⅹ 2022緬甸回國最新處罰
需要隔離15天。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截止2022年5月10日。需要隔離15天。在緬甸回國需要單獨隔離十五天,居家隔離十五天,要無異常,隔離結束以後就正常了。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百分之六十,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2021年2月1日,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當前,緬甸多座城市出現大范圍通信中斷。緬甸軍方發表聲明說,根據憲法條款,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4月16日,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宣布成立民族團結政府,溫敏任總統。
一、自2021年8月31日零時起,自緬甸搭乘航班赴華乘客,須在登機前進行3次核酸檢測和1次血清抗體檢測。第一次核酸檢測須在登機前第14天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在登機前72小時內進行。第三次核酸及血清抗體雙檢測在登機前48小時內進行,考慮到緬甸實際,第三次仍按現有模式由維多利亞醫院在仰光酒店進行采樣檢測。為確保檢測結果准確科學,最後兩次核酸檢測須在不同機構交叉進行,因此第二次核酸檢測不得在維多利亞醫院進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