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多少緬甸人
① 世界各國人口排名
截止到2020年4月14日,世界各國人口排名:全球 230 個國家人口總數為7,585,204,179人,其中中國以 1,400,050,000 人位居第一,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以 1,354,051,854 人位居地球第二。
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俄羅斯。
這3個人口超2億的國家分別為位居第四位的印度尼西亞(2.68億);第五位巴西(2.12億);第六位巴基斯坦(2.03億)。在1億內的4個國家分別為奈及利亞(1.99億);孟加拉國(1.67億);俄羅斯(1.44億);第十位是墨西哥(1.32億)。
在世界前十位國家人口數排名中,人口在3億內的,僅有美國一國,2億多有3個,在1億—2億內的,有4個國家。(1)山西有多少緬甸人擴展閱讀
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億9538萬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比2017年末增加530萬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從年齡結構看,2018年中國大陸0-15歲(含不滿16周歲)總人口為2億4860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8%;16-59歲(含不滿60周歲)總人口為8億972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64.3%;60周歲及以上總人口為2億494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9%。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
② 山西人在國外的有多少
不多,大概幾千人
③ 中國有緬甸人有多少中國有緬甸人嗎
緬甸過去就是中國屬地,後來獨立出去的,中國當然有緬甸人,人數不詳,邊貿互通有無,通再人民幣,手機都用中國移動·信號。
④ 中國哪個民族的人口最多
中國漢族人口最多。
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或地區的主體族群。佔中國大陸人口92%,佔新加坡人口74%,占馬來西亞人口24.5%,佔中國台灣人口98%。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夏民族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漢族形成的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漢族在中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1990年的統計,中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則分別為37.58%和2.05%。
(4)山西有多少緬甸人擴展閱讀:
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統計,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總數為126583萬人,其中漢族11594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91.59%,少數民族10643萬人,佔全國人口的8.41%。
與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1692萬人,增長了11.22%,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萬人,增長了16.70%。由於不平等的計劃生育政策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建國初期的約96%下降為今91.59%,各少數民族人口的比重由上升為8.41%。
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下同),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有18個民族,他們是: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布依、滿、侗、瑤、白、土家、朝鮮、哈尼、哈薩克、傣、黎等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為1600多萬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民族
⑤ 「五胡亂華」中的五胡分別是現在哪些地區的族人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
1、匈奴
漢朝南北匈奴分裂時,北匈奴可能遷往了歐洲,建立了匈奴汗國,從而導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遷移,間接的滅亡了西羅馬帝國。隋唐以後,不再有記載。
2、羯
後趙被冉魏滅亡後,羯族作為俘虜幾乎屠殺殆盡,僅剩下一萬餘人投降了東晉。
3、鮮卑
鮮卑族建立政權後,部落大都解體,人民多轉向定居農業生產,隨著封建化進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但是鮮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當年鮮卑族的漢化政策總體而言並不是特別成功,一些鮮卑族先是漢化後來又胡化。經歷後來的歷史進程,到隋朝時期,鮮卑族作為一個民族最終消失。
4、羌、氐
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幾支,在唐初年間被松贊干布統一建立了吐蕃王國,消失在歷史中;另外南遷的一部分在雲貴高原形成六詔,最終統一為南詔。南詔滅亡後分裂為各個民族;其餘的繼續南遷,與緬甸當時的各族共同書寫了緬甸歷史。
(5)山西有多少緬甸人擴展閱讀:
五胡亂華過程: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
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占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前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310年,晉懷帝永嘉四年,劉淵死,其子劉聰殺太子劉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劉聰部下石勒,殲晉軍十多萬人於苦縣寧平城,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並大肆發掘陵墓、焚毀宮殿,史稱「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等。
313年,劉聰毒死了晉懷帝。懷帝侄司馬業(或作司馬鄴),在長安登基,是為晉愍帝。
316年前趙劉曜攻長安,俘虜晉愍帝。
317年晉愍帝被殺,士族王導、王敦等,扶植晉朝遠房宗室司馬睿,在建康登基,是為晉元帝。歷時五十一年的西晉滅亡,東晉開始。
⑥ 中國現在多少人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漢族人口佔91.51%,少數民族人口佔8.49%)
大陸13億3972萬4852
香港約713.63萬 (2012年8月)
澳門約55.2萬
台灣約2316萬
一, 廣東 1億430萬3132人
二, 山東 9579萬3065人
三, 河南 9402萬3567人
四, 四川 8041萬8200人
五, 江蘇 7865萬9903人
六, 河北 7185萬4202人
七, 湖南 6568萬3722人
八, 安徽 5950萬510人
九, 湖北 5723萬7740人
十, 浙江 5442萬6891人
十一, 廣西 4602萬6629人
十二, 雲南 4596萬6239人
十三, 江西 4456萬7475人
十四, 遼寧 4374萬6323人
十五, 黑龍江 3831萬2224人
十六, 陝西 3732萬7378人
十七, 福建 3689萬4216人
十八, 山西 3571萬2111人
十九, 貴州 3474萬6468人
二十, 重慶 2884萬6170人
二十一,吉林 2746萬2297人
二十二,甘肅 2557萬5254人
二十三,內蒙古 2470萬6321
二十四,上海 2301萬9148人
二十五,新疆 2181萬3334人
二十六,北京 1961萬2368人
二十七,天津 1293萬8224人
二十八,海南 867萬1518人
二十九,寧夏 630萬1350人
三十, 青海 562萬6722人
三十一,西藏 300萬2166人
「難以確定常住地」464萬9985人
軍人230萬整,不是實數
外國人加入中國籍:1448人,佔比0.0001%
其他未識別的民族:640101人,佔比0.0480%
境外人口100萬出頭:
其中外籍人口近60萬(韓國十二萬多,美國、日本各有六七萬。第四是緬甸有近四萬。第五是越南三萬多。第六是加拿大近兩萬),
經商的20萬,
學習的20萬,
就業的20萬,
定居的20萬,
探親的10萬,
其他目的的10萬。
⑦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哪個省區人口最多哪個省區人口密度最大
第六次人口普查 山東總人口達9579.3萬人(圖)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國家統計局29日發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2號),廣東省常住人口達到104303132人,成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省。東部地區佔全國人口比重比10年前上升2.41個百分點。
廣東人口唯一過億
山東人口規模居次
公報顯示,廣東省常住人口為104303132,是全國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佔7.79%,成為我國人口數量唯一一個過億的省份。
我國另外兩個人口大省是山東和河南,常住人口分別為95793065和94023567,佔全國常住人口總數的比重分別為7.15%和7.02%。
從公報顯示的情況來看,廣東是目前唯一一個常住人口過億的省份。排名前三的人口大省中,廣東省常住人口的比重在過去十年中上升了1.16%,山東和河南的比重分別下降了0.02%和0.29%。
東部人口比重
上升2.41個百分點
東部地區佔全國總人口比重上升,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比重下降。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東部人口佔全國常住人口的37.98%,比2000年上升2.41個百分點;中部佔26.76%,下降1.08個百分點;西部佔27.04%,下降1.11個百分點;東北佔8.22%,下降0.22個百分點。
西藏自治區的常住人口為3002166,佔全國常住人口比重為0.22%,是全國常住人口數最少的省(市、區)。
現役軍人
為2300000人
公報解釋,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且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且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公報顯示,我國現役軍人為2300000人。此外,還有4649985人難以確定常住地。
人口往東部遷移
是個雙贏的事情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指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沿海發達省份的常住人口佔全國人口比重增加,內陸欠發達地區常住人口比重下降。這也就是說,更多的人口從內陸西部往東部發達地區遷移、流動,這是個雙贏的事情。
除了按省份公布常住人口外,國家統計局還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現役軍人人數230萬人,難以確定常住地人口人數465萬人。
東部人口多和經濟結構有關
廣東、浙江、北京的常住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原因是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增加比較快。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陸傑華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廣東一躍成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省,與此關系也特別密切。而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快速增加的原因,和經濟結構有直接關系。廣東和浙江的製造業、服務業都比較發達,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北京的情況略有不同,主要是服務業比較發達,對人員的需求量大。
外籍人口數量反映商貿往來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我國首次調查在境內居住的境外人員。在我國境內居住的外籍人員數量排名靠前的,包括韓國、美國、日本、緬甸、越南、加拿大等。其中韓國、美國、日本排名前三。
陸傑華分析,這基本反映了我國和這些國家之間的商貿、文化等方面的往來密切程度。我國和美國、日本之間的商貿關系尤為緊密,韓國在我國境內居住的人員數量此番排名第一,除了商貿關系外,陸傑華認為,和近年來到我國學習的韓國人員眾多不無關系。據《法制晚報》
大陸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超百萬
在華「老外」韓國人最多
據新華社電 數據表明,居住在大陸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超過了100萬。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將居住在大陸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納入普查范圍。在這次普查中,1020145名居住在大陸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接受了登記。
這次人口普查首次將居住在大陸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納入普查范圍。包括在普查標准時點在大陸居住三個月以上或能夠確定將居住三個月以上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但不包括出差、旅遊等在境內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根據數據,居住在大陸並接受普查登記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234829人、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21201人、台灣地區居民170283人,外籍人員593832人。
按國籍分,在我國境內居住的外籍人員數量排在前十位的國家是:韓國120750人,美國71493人,日本66159人,緬甸39776人,越南36205人,加拿大19990人,法國15087人,印度15051人,德國14446人,澳大利亞13286人。在我國境內居住的其他國家人員181589人。
統計報告指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02萬人中,以商務為目的204962人,以就業為目的201955人,以學習為目的202482人,以定居為目的186648人,以探親為目的100113人,其他目的123985人。
全國常住人口
前十位省份數據
地區 人口數(人) 2000年佔全國比重 2010年佔全國
比重
廣東 104303132 6.83 7.79
山東 95793065 7.17 7.15
河南 94023567 7.31 7.02
四川 80418200 6.58 6.00
江蘇 78659903 5.88 5.87
河北 71854202 5.33 5.36
湖南 65683722 5.09 4.90
安徽 59500510 4.73 4.44
湖北 57237740 4.76 4.27
浙江 54426891 3.69 4.06
1300多萬人
還沒有戶口
新華社電 針對社會關心的我國勞動力供給量問題,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國勞動力資源人口為92148萬人,比10年前增加了近1億人。
「至少是『十二五』期間,應該講勞動力供應總體是充裕的。但是確實從2013年以後,我國的勞動力資源會逐步下降。」馬建堂在接受網路在線訪談時說。國家統計局人口專家預測,中國未來10年每年適齡勞動力資源都能穩定在9億人左右。
人口專家介紹,勞動力資源人口指的是年齡在16歲至59歲之間的人口。
此外,馬建堂還透露,這次經過普查員努力,全國登記到沒有戶口的人有1300多萬,約佔全國總人口1%。
⑧ 山西有多少人口
348.5萬人。
山西省與內蒙古、河北省、河南省、陝西省接壤,面積約15、67萬平方公里。山西省和其他省級行政區的接壤非常有特點,不是大山就是大河,不是大河就是大城牆。
山西與內蒙古的邊界非常好劃分,基本上是以明長城為界,北屬內蒙古,南屬山西。和河北省的邊界也非常簡單,以巍巍太行山為界,東屬河北,西屬山西。
和河南省的邊界山水相連,晉豫交界的西頭是黃河,黃河北岸是屬於山西的中條山,東頭是王屋山和太行山。
⑨ 漢族人除中國外,還分布在哪些國家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除中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
*中國
中國大陸
台灣
香港
澳門
漢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國,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0.56%,分布於各個省份;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
地區 人口 占該地區百分數
中國大陸 1,201,809,000 (2005年) 90%
台灣 22,436,000 (2005年) 98%
香港 6,554,000 (2005年) 95%
澳門 462,000 (2005年) 97%
總計 1,231,261,000
漢族在其他部分地區也是當地的主要民族,新加坡(77%)、檳城(馬來西亞)(56%)。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民族之一.
大洲/國家 人口 占該國百分數、占海外漢族人口的百分數
亞洲 28,800,000 (1998年) 48.1%
柬埔寨 150,000 (2003年) 1.2%
印度尼西亞 7,300,000 (2003年) 3.1%
日本 175,000 (2003年) 0.1%
朝鮮 50,000 (2003年) 0.2%
韓國 100,000 (2003年) 0.2%
寮國 50,000 (2003年) 1.0%
馬來西亞 7,000,000 (2004年) 30.0%
緬甸 1,300,000 (2003年) 3.0%
菲律賓 1,500,000 2.0%
新加坡 3,400,000 (2004年) 76.8%
泰國 7,300,000 (2003年) 12.0%
越南 2,300,000 (2003年) 3.0%
北美洲 5,020,000 (1998年) 14.5%
加拿大 1,200,000 (2004年) 3.69%
美國 2,400,000 (2000年) 0.8%
歐洲 945,000 (1998年) 2.6%
俄羅斯 680,000
法國 300,000
英國 247,403 (2001年) 0.4%
大洋洲 564,000 (1998年) 1.5%
澳大利亞 454,000 (2003年) 2.5%
紐西蘭 115,000 (2003年) 2.8%
非洲 126,000 (1998年) 0.3%
南非 100,000 (2003年) 0.2%
總計 35,175,000 100%
漢族在全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2005年的統計,漢族人口為118295萬人,占總人口的90.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漢族占總人口比重91.59%。
中國各省(區市)漢族比例列表
(按高低排序,根據全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省份 比例
江西 99.73%
山西 99.71%
江蘇 99.67%
陝西 99.50%
上海 99.38%
安徽 99.37%
山東 99.32%
浙江 99.15%
河南 98.78%
廣東 98.58%
福建 98.33%
台灣 98.00%
天津 97.36%
河北 96.00%
北京 95.70%
湖北 95.66%
四川 95.02%
黑龍江 94.98%
重慶 93.58%
甘肅 91.31%
吉林 90.97%
湖南 89.79%
遼寧 83.98%
海南 82.71%
內蒙古 72.24%
雲南 66.59%
寧夏 65.47%
貴州 62.15%
廣西 61.66%
青海 54.49%
新疆 40.61%
西藏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