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縣有多少人在緬甸
『壹』 黃梅縣擁有一億元的人嗎
擁有一億的黃梅人大把抓,但都不住在黃梅,在黃梅的大老闆都是混的不是很牛B是土包子,或者說只有老闆的架子沒有老闆的實力。真正有實力的老闆混省城混北上廣深,偶爾回來了解看看談談黃梅就行了。
『貳』 湖北黃梅面積多大
1997年,黃梅縣面積1071平方千米,人口94.3萬。轄10個鎮、13個鄉:黃梅鎮、孔壟鎮、小池鎮、下新鎮、停前鎮、五祖鎮、大河鎮、濯港鎮、蔡山鎮、黃梅縣新開鎮、獨山鄉、長嶺鄉、杉木鄉、柳林鄉、苦竹鄉、王楓鄉、白湖鄉、張河鄉、李英鄉、分路鄉、王埠鄉、徐港鄉、劉佐鄉。境內有1個國營原種場。縣府駐黃梅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966416人,其中(12個鎮、11個鄉):黃梅鎮103392人,孔壟鎮75713人,小池鎮64431人,下新鎮8318人,大河鎮34521人,停前鎮39489人,五祖鎮25853人,濯港鎮56803人,蔡山鎮63924人,新開鎮64536人,獨山鎮30227人,分路鎮53498人,柳林鄉18417人,杉木鄉44734人,長嶺鄉21129人,苦竹鄉33377人,王楓鄉37230人,白湖鄉23617人,張河鄉33773人,李英鄉24418人,劉佐鄉20225人,王埠鄉27711人,徐港鄉21823人,龍感湖農場37175人,張湖農場2082人。 2004年底,黃梅縣總人口982100人。轄黃梅、小池、孔壟、下新、大河、停前、五祖、濯港、蔡山、新開、獨山、分路12鎮,杉木、柳林、苦竹、劉佐4鄉。共有33個居委會、488個村委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黃梅縣轄12個鎮、4個鄉。共有33個居委會、495個村委會。 2004年底,轄12個鎮、4個鄉,33個居委會、488個村委會。
『叄』 湖北黃梅縣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
黃梅是革命老區。黃梅革命史在鄂東史、湖北史中占據重要地位。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黃梅縣享有「小莫斯科」的榮譽稱號;土地革命時期,黃梅是鄂豫皖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時期,黃梅抗日根據地既是新四軍五師的重要活動區域,又是溝通華中、華東聯系的橋梁和紐帶;解放戰爭時期,黃梅人民為支援劉鄧大軍建立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為支援渡江戰役斗爭英勇,貢獻巨大。可以說民主革命時期黃梅紅旗不倒,斗爭不斷。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聞名全省,影響全國;一些著名黨史人物可圈可點,極具影響。帥榮、胡大榮、周學義、趙正洪四位將軍就是黃梅的驕傲。黃梅有4人曾任省委書記,他們是江西省委書記沈建華、滿洲省委書記李子芬、湖北省委書記趙辛初、安徽省委常務書記桂林棲。而眾多仁人志士更是拋頭顱灑熱血,浴血疆場,捨生取義。李子芬、吳致民、宛希先、宛希儼、鄧雅聲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據不完全統計,黃梅有名烈士達3000多人,無名烈士多達10000多人。在犧牲的先烈中,地師級以上的近20人,建國前的37任縣委書記就有20多人為革命英勇犧牲。可以這樣說黃梅的土地是紅色的土地,黃梅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黃梅的歷史是厚重的,底蘊是豐富的,地位是突出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些重要的黨史人物,重大的黨史事件,豐富了黃梅的歷史寶庫,鑄造了黃梅的歷史豐碑。
從1924年8月黃梅地方黨組織建立,到1949年5月黃梅全境解放,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斗爭中,黃梅地方黨組織發展如火如荼,革命武裝斗爭風起雲涌。黨領導著黃梅人民,為反抗外來侵略和壓迫,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朽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前仆後繼.英勇斗爭,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革命道路,譜寫了燦爛輝煌的歷史篇章。
1、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192l.7—1927.7)
大革命時期,黃梅黨組織經歷了創建和發展組織、農民運動蓬勃高漲和大革命轟轟烈烈的戰斗歷程。
1923年秋,是黃梅現代史上第一個金色的秋天。黃梅人民的優秀兒女宛希儼、吳致民、李子芬等在上海、南京、武漢讀書的黨、團員學生,把革命的火種帶回黃梅,從此黃梅的土地上有了共產黨人的戰斗足跡。他們於1923年12月建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黃梅小組,並在團員中發展黨員。1924年8月黃梅縣第一個黨組織——中國共產黨黃梅小組在縣城建立,選舉李子芬為黨小組組長。
黨組織在大革命的洪流中迅猛發展。1925年3月建立中國共產黨黃梅特別支部,下轄13個支部。1926年5月建立中國共產黨黃梅地方執行委員會(相當縣委一級的組織),書記熊映楚,下轄5個區委,38個支部。這是湖北第一個縣委級的黨組織,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個縣委級的黨組織之一。1927年5月改稱中國共產黨黃梅縣委員會(簡稱黃梅縣委),縣委書記邢家鎮,黃梅縣委下轄5個區委,41個支部,有黨員3000人,成為當時湖北全省黨員最多的縣。
在黃梅地方黨組織的領導下,黃梅縣群團組織發展很快。1924年8月,建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黃梅支部。1925年3月建立了團黃梅特支,後發展建立了黃梅團地委和團縣委。1926年3月建立了黃梅縣婦女協會,7月建立了黃梅縣農民協會,11月建立了黃梅縣總工會。還先後建立了黃梅縣平民教育促進會、黃梅青年讀書會、少年黃梅學會、黃梅縣青年團體聯合會、黃梅縣兒童團總隊和黃梅縣人民自衛團等群眾組織。此外黨組織根據上級指示,在國共合作時期,還幫助國民黨於1925年5月建立了國民黨黃梅縣黨部(這是湖北最早的一個國民黨縣黨部)。
在黨團組織的領導下,黃梅的工人運動、農民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蓬勃發展,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黃梅的農民運動。蔣家咀是黃梅農民運動的發源地。1924年10月,黨組織派在縣城八角亭高等小學讀書的程鶴林等3人,回到家鄉蔣家咀創辦貧民夜校,秘密成立農民研究會。1925年3月改稱農民進德會(下轄3個分會,有會員600多人),並建立黨支部(這是黨在黃梅農村建立的第一個支部)。他們廣泛發動群眾,與地主惡霸進行斗爭。農民進德會在斗爭中發展壯大,遍及黃梅農村。1926年7月發展建立黃梅縣農民協會。1926年10月,北伐軍進入黃梅,進一步推動了黃梅農民運動的發展。一時間,黃梅的農民運動風起雲涌,波瀾壯闊,縣農協下轄8個區農協.會員總數達10萬,成為湖北省農民運動最高潮的區域,因而在湖北全省乃至全國影響很大。當時方敏玉曾代表省農協出席第一次全國農民代表大會,程建勛、鄧雅聲等6人出席湖北省農民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程建勛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鄧雅聲被選為省農民協會秘書長。活躍在黃梅領導農民運動的黨團骨幹李子芬、熊映楚、石炳乾、鄧雅聲先後被調到省里工作,成為湖北省黨、團、工會、農會等方面的負責人。1927年6月漢口《民國日報》(國共合作時期為我黨掌握的機關報)在刊載《黃梅農協之報告>的按語中說:「黃梅農民運動發展甚速……,會員人數已達10萬,其中有女會員4000餘人,尤開湖北農運之先河。」所以大革命時期,黃梅號稱「同志三千,群眾十萬」,一度享有「小莫斯科」的榮譽稱號。
2、土地革命時期(1927.7—1937.7)
土地革命時期,黃梅黨組織經歷了組織武裝暴動、創建蘇區和蘇區喪失後堅持斗爭的戰斗歷程。
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又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一時間「黑雲壓城城欲摧」,白色恐怖的陰雲籠罩著黃梅。邢家鎮、汪士國、馮文華等縣委、縣農協的主要領導英勇犧牲,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但黃梅革命的優秀兒女沒有被嚇倒、被征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派吳致民到黃梅,恢復黨組織,建立中共黃梅臨時縣委。9月正式建立中共黃梅縣委員會,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秋收暴動。10月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秋收暴動,全縣各地數以萬計的農民手執梭標、大刀、長矛,打著燈籠火把,潮水般湧向縣城和各地土豪劣紳的庄園,一夜打土豪48處。農軍游擊隊四處出擊,殺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地痞流氓,領導農民開展抗租、抗債、抗稅、抗捐斗爭。1928年6月,周為邦、張獲伯不幸遇難,革命一度處於低潮。1929年上半年吳致民幾次來黃梅巡視工作,傳達中央和省委指示,並於6月建立黃梅中心縣委,領導黃梅、廣濟、蘄春、蘄水四縣的工作,黃梅因而成為蘄黃廣地區革命斗爭的中心。9月,黃梅中心縣委重建鄂東游擊大隊。12月,取得了攻打黃泥塘、王家倉團防的勝利。1930年春,縣委領導建立了黃梅縣特務隊、黃梅縣第四中隊等革命武裝,再次發動和組織了全縣總暴動,並先後奔襲大河,血戰孔壠,智取一天門,巧占古角山,收編國民黨潰部70餘人。6月,黃梅縣暴動委員會(後改為赤衛隊總部)成立,並第一次攻打縣城。7月,成立黃梅縣革命委員會。8月,建立黃梅縣蘇維埃政府,第二次攻打黃梅縣城。9月,配合紅八軍四、五縱隊攻開宿松縣城。黃梅北部山區建立了「四山」(古角、壠坪、小溪、考田)革命根據地,南部黃廣邊湖區也建立丁湖區革命根據地,赤區佔全縣農村的三分之二,農民赤衛隊員達5000餘人。革命力量的迅速發展,為紅十五軍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紅十五軍奉命北上,國民黨反動派調集大批正規軍「圍剿」黃梅蘇區,黃梅革命軍民與敵拚死搏鬥!許多人壯烈犧牲,僅壠坪山的太平洞就犧牲軍民數百人。在縣城北邙山,國民黨反動派一次就屠殺83位革命志士,當時天降大雨,烈士的鮮血混合著雨水順街一直流到十字街口,真可謂血流成河,慘不忍睹!不久黃梅蘇區告失,縣委、縣蘇維埃政府解體,上級決定黃梅黨組織疏散、隱蔽,一部分同志轉入地下,後來在紅二十八軍便衣隊的指導下,堅持三年游擊斗爭,一部分同志離開黃梅,到贛北和皖南開展革命活動。
3、抗日戰爭時期(1937.7—1945.8)
抗日戰爭時期,黃梅黨組織經歷了恢復組織、抗日救亡,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和奪取抗日勝利的戰斗歷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黃梅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組成抗日統一戰線,奮起抗擊日寇的侵略。8月,建立抗日統一戰線,成立了黃梅縣抗敵後援會。1938年4月,成立了黃梅縣青年戰時服務團。5月,建立中共黃梅臨時縣委,領導黃梅人民開展抗日斗爭。
1938年8月,日寇從水陸兩路攻佔黃梅,拉開了進攻大武漢的序幕。IO月,黃梅縣少年抗日先鋒隊在縣城福音堂召開大會,宣告成立。12月,黃梅抗日總隊第四中隊成立。1939年1月,中共黃梅縣委員會正式成立,下轄5個區委,並在各大區委建立了分區委和中心支部。2月,日軍二次進攻縣城,第四中隊奮起抵抗,一直堅持到舊歷年的除夕。蔡山區抗日聯隊和各地區聯隊,多次抗擊日軍,粉碎其向北部山區的掃盪。4月,中共鄂皖地委在黃梅縣土橋建立,6月18日,在地委的領導下,以黃梅的抗日地方武裝為基礎,在蔡山周宣成立了新四軍江北游擊第八大隊。這是鄂東地區三支較大規模的抗日武裝之一,全大隊有500餘人槍。八大隊建立不久,國民黨反動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在6倍於我軍的頑軍圍攻下,遭致令人痛惜的失敗。八大隊除少數指戰員突圍外,大部分力量被打垮。1939年6月27日,敵人將28位被俘的八大隊指戰員,押解到小溪山烏珠尖用機槍殺害,這就是黃梅革命史上有名的「烏珠尖慘案」。
反革命的淫威撲滅不了黃梅人民的抗日怒火。1940年12月,劉西堯、張體學、趙辛初等率領新四軍鄂東挺進支隊東進鄂皖邊,黃梅又開始建立起抗日武裝。1941年1月,籌建了中共黃宿邊工委。4月,成立新四軍黃梅獨立第四營,6月,收編漢流大爺黃海棠部隊。7月,建立中共黃廣邊工委。9月,獨四營派30名戰士在連長洪忠的帶領下,奇襲白湖渡,全殲日軍小分隊25人,俘虜偽軍一個班,繳獲步槍60支,輕機槍2挺,子彈十幾箱。10月,取得了小溪山大捷,打死日軍48人,繳獲步槍40多支,機槍2挺,小鋼炮一門,子彈多箱。11月,一舉摧垮吳祥國民黨縣政府,懲治頑固派縣長童靜安。1942年2月,獨立第四營發展壯大為獨立第二團。8月,再度建立中共黃梅縣委,獨二團改編為挺進十八團。1943年1月,全殲國民黨縣自衛大隊。2月,成立新四軍黃廣邊獨立營。7月,鄂皖邊中心縣委建立。9月,周宣大戰,重創土匪盧自朝,進一步鞏固了湖區抗日根據地。至此,我地方武裝以黃廣邊、黃宿邊、黃北區為中心,控制了全縣農村的廣大地區,為打開新四軍五師和七師之間的通道,配合華東、華中戰場的作戰,加速抗日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1945年8月,日寇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4、解放戰爭時期(1945.8—1949.10)
解放戰爭時期,黃梅黨組織經歷了收縮轉移,恢復發展、建立解放區,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和奪取最後勝利的戰斗歷程。
1948年2月,劉鄧大軍轉戰北上,離開大別山根據地。國民黨桂系軍隊向大別山根據地大舉進攻,革命形勢迅速惡化。為保存實力,縣區幹部大部分集中轉移,黃梅革命斗爭處於黎明前的黑暗、艱苦時期。1949年3月,四野大軍揮師南下,解放黃梅縣城。隨後,黃梅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為解放黃梅全境,支援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努力奮斗。在4月20日的渡江戰役中,黃梅先後出動700多隻船,大批船工隨船參加了渡江作戰。黃梅人民為渡江戰役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僅小池、孔壠一帶幾天時間就籌集木船300多條,大米300多萬斤,銀洋12000多塊,鞋3000多雙,柴草80萬斤。1949年5月8日,黃梅全境懈放。至此,黃梅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代。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黃梅縣始終紅旗不倒,火種不斷,斗爭英勇,貢獻巨大。歷史有力地證明,黃梅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肆』 黃梅縣總人口是多少
截至2010年,黃梅縣總人口880586人,黃梅縣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各少數民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