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和非洲哪個更容易統一

緬甸和非洲哪個更容易統一

發布時間: 2022-12-16 00:40:49

① 緬甸為什麼到現在沒有統一

我們知道,二戰日本投降撤出東南亞後,緬甸就藉助民族解放的契機,脫離原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獨立。但是幾十年過去了,幾乎所有周邊國家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緬甸,時至今日,連國家統一都還沒有實現,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緬甸究竟存在什麼問題,為什麼幾十年來,緬甸都不能統一
(網路配圖)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打內戰的國家並不少。只是和緬甸不同的是,這些國家基本上是政府軍和反政府軍之間的對抗,而緬甸除了緬族控制的中心區域外,只要有一定實力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軍隊。小小的一個緬甸,反政府的少數民族武裝多達十幾個。

這些地方武裝,不僅輪流和緬甸政府過招,逼急眼了,他們還聯合起來和政府軍對著干,使緬甸政府的統一理想頻頻破滅。

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還是要追溯到歷史上,英國對緬甸殖民統治期間產生的遺毒。

一、緬甸政府對政治權利​的剝奪造成內部民族危機。

緬甸自古以來,就是個多民族國家,多達130多個民族。其中緬族占人口總數的70%,另外30%為其它少數民族居民。

英國在佔領緬甸時,曾遭到了緬族人強烈反抗。疲於應付的英國人,想出了以緬治緬的統治思路,那就是扶持少數民族勢力來打壓緬族,通過在克欽、克倫、果敢、佤族等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使他們擁有高度自治權利,幫助他們建立軍隊,給他們武器和經濟支持。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樣一來,高度自治的少數民族實力大大增強。

等到英國殖民統治結束撤出緬甸,緬族掌權後,開始回收少數民族手中的權力及軍隊時,這些土司老爺們就不答應了。以前各自為政,相安無事,憑啥以後要受你管轄。最終,雙方只能在戰場上論高低。於是打打停停,一直打到了現在。

緬甸究竟存在什麼問題,為什麼幾十年來,緬甸都不能統一
(網路配圖)

二、緬甸政府對歷史移民的態度激化了外來民族矛盾

當年英國人為了打壓緬族人的影響力,從同為殖民地的孟加拉和印度大量移民到緬甸的若開邦。我們知道,緬族人信奉佛教,而移入的孟加拉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教。

這幫移民進入緬甸後,因為信仰差異,屢屢和當地的緬族人發生民族矛盾沖突,大量搶奪土地和政治資源。據當年英國駐若開邦的移民幫辦史茂特記載:「阿拉幹人(緬甸人)正被來自孟加拉的人擠走,他們不得不向東遷移。」

英國人在日本佔領緬甸時,在若開邦組建了一支由羅興亞人組成的「孟加拉V支隊」武裝力量,用來阻擋日軍。

但是這支軍隊並沒有攔擊日軍,而是對當地的緬族人進行種族清洗式的大屠殺。據緬甸和英國資料記載,V支隊屠殺了若開邦10多萬緬甸人,僅靠近孟加拉邊境的一個小鎮,就有3萬多名佛教徒被殺,民族仇恨進一步升級。

緬甸軍政府掌權後,非常擔心,如果承認當地佔主導地位的羅興亞人的身份,貧窮的孟加拉會有更多的移民進入。到那時,若開邦將完全成為羅興亞人的天下,遲早會被分裂出去。

1982年吳奈溫上台後,緬甸政府制訂《緬甸公民法》,明確羅興亞人為非法移民。不承認他們的身份,為了同化羅興亞人,緬甸政府搗毀了若開邦的清真寺廟。佛教徒對羅興亞人的人身迫害,政府也不聞不問。這使得羅興亞人對緬甸政府的仇恨不斷升級,反抗愈加強烈。

緬甸究竟存在什麼問題,為什麼幾十年來,緬甸都不能統一
(昂山將軍)

三、緬甸政府以大緬族為中心的沙文主義路線不得民心。

早在1947年2月,帶領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昂山將軍,在撣邦彬龍鎮,與克欽族、佤族等少數民族舉行了會議,達成建立統一緬甸聯邦的共識。少數民族擁有高度自治、相互平等的權利,這就是有名的《彬龍協議》。

六十年代緬甸奈溫軍政府上台後,否認《彬龍協議》合法性,意圖用軍事強權統一緬甸,實行中央集權的黨政軍聯合獨裁統治,推行大緬族沙文主義。緬族利高於一切。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少數民族公民,淪為飽受歧視的二等公民。最終導致以緬族主導的軍政府,與地方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多年來,緬甸軍政府在各方努力下,也曾多次和少數民族武裝達成停火協議。但很快又重新開戰。究其根源,如果雙方不能建立相互誠信,在民族矛盾和政治矛盾之間達成共識。消除民族歧視和不平等,保證各民族之間擁有等同的公民身份和政治公權,那麼,想從根本上停止內戰亂象,幾無可能。

② 緬甸寮國和非洲國家,哪個發達一點

非洲那麼多國家,有比緬甸寮國好的,也有差的。

③ 緬甸和越南哪個亂

緬甸,和越南,哪個亂?緬甸現在很亂,前一陣子,才軍事政變,把總統抓起來,現在是軍隊,執政,社會非常亂,越南自從南北統一後,把美國趕走,就很太平,到現在都很好,國內很安全,各方面都好

④ 比較緬甸和印尼在獨立以後追求國家統一做法的異同並加以評述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早在1044年就形成了一個統一國家,在此後800多年的歷史上,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19世紀20年代,控制了印度的英國,把觸角伸向了緬甸。1824年到1885年間,英國先後三次發動了對緬甸的侵略,使緬甸一步步淪為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英帝國的實力遭到削弱,面對緬甸人民的民族意識的覺醒,英國殖民當局,選擇了行政改革。1922年6月,英國議會通過《緬甸改革法案》,決定在緬甸實行「兩元制」,把政府部門分為「保留的」和「移交的」兩類。許多緬甸上層人士在殖民地議會中當選議員、擔任部長。這是英國殖民者對緬甸人的一種妥協,也成為緬甸人最早的民主體驗。緬甸人開始學習英國—這個最古老的議會國家,如何實行民主政治,但是他們並不滿足在英帝國陰影下生存,而是謀求國家獨立的道路,昂山將軍就是其中最偉大的戰士。

⑤ 朝鮮、緬甸和非洲國家,哪個好

非洲,當然在我們印象中非洲和難民有關,其實不然,中國現在還不如南非、幾內亞那些國家,當然窮的還是佔大多數。至於朝鮮,還停留在我國改革開放那個水平!緬甸嘛,局勢不是很穩定(當然要比朝鮮好多了),開放程度也較低

⑥ 買紅木傢具,緬甸花梨和非洲酸枝哪個好

緬甸花梨比較好,因為緬甸花梨屬於國標紅木,製成的傢具才能被稱為是紅木傢具。

一、看基本要素是否具備

一件品相俱佳的紅木傢具形、韻、藝、材是基本要素,同時滿足創意好、料好工精、磨光潤澤。款式造型好不好主要看其形態美不美!好的紅木傢具造型讓人百看不厭。

除了造型好外,毛料和製作工藝特別重要。因為木紋是不同的,顏色的深淺也是不同的,所以好品相的紅木傢具要求毛料要精,要選用顏色相同、紋理一致的木料,在做工上要求越細致越好。磨光達到不少於2500磨,磨光越細的傢具往往會散發出一種誘人的美感。

二、看榫卯結構是否符合標准

榫卯結構在中國的運用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紅木傢具的一大特色,也是紅木傢具的靈魂。做工精良的紅木傢具必須採用傳統的榫卯結構,而非採用半榫卯結構或半榫加膠水等欺詐現象。

三、看木紋是否自然

紅木材料木紋自然構成,在製作時首先對傢具進行「對花、拼花」工藝。因為雜亂紋理的傢具往往直接影響其價值。因好的工藝師在製作時往往對每一件傢具進行木紋「拼對」達到紋理自然、感觀舒適。

紅木傢具等級

《紅木製品等級》標准日前正式出台,並將於2013年3月起正式實施。據了解,該標准將紅木製品分為國家特級、一級、二級、不合格級,並頒發紅木製品等級證書。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今後可以像買翡翠區分A貨、B貨、C貨一樣,參照紅木製品等級證書選購紅木傢具。

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紅木流通專業委員會已經研究制定《紅木製品等級》的實施細則,2013年3月,首批試點范圍將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和紅木產業聚集區;2014年,將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2015年1月1日,將在全國實施。

由於長期以來沒有產品等級標准,導致紅木製品在生產和經銷時無章可循,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生產企業沒有統一的等級標准,無法嚴格做到質量的控制和管理;銷售商賣紅木產品時全憑一張嘴,更有甚者以次充好,坑害消費者。

⑦ 為什麼東南亞像印度、印尼、越南、寮國、緬甸,非洲的國家寧願變成外國的殖民地,也不願意被元朝佔領

你這里有誤解。元朝和蒙古帝國是兩回事,元朝只是蒙古帝國分裂後的一部分,最大最核心部分。那些西征都是鐵木真的子孫後代或將領做的,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沒有誰會心甘情願給外族統治的,開頭都是經過很痛苦的抗爭的,那些國家最終沒有給佔領,有很多原因。
像東南亞這些國家,主要依託氣候和地形。東南亞是熱帶雨林國家,氣候高溫多雨,地形多山多叢林,而蒙古人來自蒙古高原,習慣寒冷乾旱的氣候,對於東南亞的氣候很不適應,兩次打越南,都是由於水土不服,運輸困難,減員嚴重,徒勞無功,不得不放棄。
元朝和緬甸也打過幾次,最後結果大多是獲勝,蒙古人對東南亞的氣候是恐懼的,他們對那土地興趣不大,也只滿足要求緬甸稱臣而滿足。
當時也沒有印尼這個國家,上面只是些鬆散的小國。蒙古人和宋人、及其他仆從軍遠征東南亞,但蒙古人除了不適應熱帶氣候,還有個弱點,就是不善海戰,不知天時。蒙古人靠陸戰起家,對海戰了解很少,而且勞師遠征,後勤補給是個很大問題,兵力也有所不足,最終失敗。說到底,蒙古人發動戰爭,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只是一時沖動,或侵略的慣性,其實他們對那些地方興趣不大,只要受挫折,見不到取勝希望了,他們就會放棄。
非洲跟元朝沒關系,那是蒙古帝國。也僅僅是埃及而已,13世紀的蒙古鐵騎所向披靡,令所有的歐亞國家都聞之色變,說噩夢都不為過。蒙古帝國皇帝蒙哥死於中國四川,旭烈兀的大哥忽必烈和弟弟為爭奪皇位打了起來,旭烈兀不得不帶領主力軍離開敘利業歸國,只留下5000兵給怯的不花,留守敘利亞。怯的不花的聯軍2萬人(5000蒙古精銳外加15000敘利亞士兵組成)與忽都思率領的馬穆魯克騎兵2萬人戰於艾因賈魯平原。結果,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在此次戰役中被全殲,怯的不花被俘身死。蒙古大軍失敗原因,一是馬穆魯克騎兵本身就非常強悍,而且有備而戰,靠智計取勝,先是假裝敗逃,引誘蒙古大軍進入山谷,馬穆魯克大軍埋伏偷襲,三面合圍,而蒙古大軍給打了個措手不及,加上地形不利,無法發揮蒙古騎兵戰術優勢,國王忽都思舍親率大軍沖鋒,徹底激發馬穆魯克大軍士氣,戰鬥力翻倍;二是怯的不花誤判形勢,不聽部下勸告,堅持一貫作風,死戰不退,就是不下令突圍;三是那15000雜牌軍中途逃跑,導致怯的不花寡不敵眾,最後給徹底包圍而全軍覆沒。這場戰役,蒙古騎兵的真正實力並沒有表現出來,而馬穆魯克大軍雖然贏了,但傷亡也相當慘重。
此戰影響巨大,怯的不花失敗後,馬木魯克大軍在忽都思的帶領下,迅速收復敘利亞,收復聖城耶路撒冷。不過,當忽都思繼續向前,想收復蒙古西征軍在中東、西亞佔領的更多的土地時,就無法辦到了。
最終的結果是:馬木魯克保住了埃及,阻止了蒙古西征軍繼續向非洲挺進,他們拯救了伊斯蘭文明,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⑧ 緬甸是什麼時候統一的

1753年,瑞波平原(伊洛瓦底江和欽敦江之間)的緬族首領壅籍牙派兵多次南下討伐孟族人,終於再次實現了全緬甸的統一,建立了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

1824年,英國對緬甸發動了第一次掠奪戰爭。緬王放棄對阿薩姆、克車和曼尼坡的宗教主權,被迫議和,將若開(阿拉干)及附近島嶼劃歸英國管轄。1852年,英軍又一次佔領緬甸南部沿海地區,將勃生、勃固、若開、德林達依合並為緬甸省,歸印度聯合省管轄。1885年,英軍發動第三次侵緬戰爭,輕取京都曼德勒,生俘錫袍王。英軍繼續北進,隨即佔領了整個緬甸北部。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從此整個緬甸淪為英國的海外殖民地。日本在1942年佔領緬甸。隨著日本的戰場失利,日本表面上同意讓緬甸獨立,但實質上仍在背後操控新成立的傀儡政府。於是緬甸國父翁山在此時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二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後來,英國議會終於在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

在此之後,緬甸的發展較之前穩定,政府也高度注重文學藝術的發展,設立了國家歌舞團,1953年前後在曼德勒、仰光成立音樂舞蹈學校,如緬甸國立藝術文化大學等,整理、發掘古代樂舞資料,舉辦各類舞蹈音樂比賽。在仰光和曼德勒的文化大學內設有音樂系和舞蹈系。1993年後,緬甸國內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傳統藝術比賽,包括舞蹈、音樂、戲劇、話劇等,規模宏大。由於緬甸對宮廷舞蹈、戲劇舞蹈的保留完整,因此緬甸的舞蹈傳承和發展較為系統。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