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瑞麗邊界緬甸是什麼民族
⑴ 瑞麗是什麼民族
瑞麗是一個地方,雲南的德宏州了``主要是傣族和景頗族,還有阿昌等少數民族```
⑵ 緬甸有哪幾種民族
緬甸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1983年,緬甸政府宣布,緬甸境內共有135個民族,主要 有8大支系,即緬族支系、克倫族支系、撣族支系、若開族支系、孟族支系、克欽族支系、欽族支系和克耶族支系。但按照目前我國學者和世界上大多數學者的意見,緬甸民族大約有50個。緬甸政府實際上是把上述8大民族支系內的所有民族全部按照獨立的民族來計算的。
按照大多數學者的意見,緬甸境內的土著人種是散居在緬甸南端的人數不多的屬於澳大利亞 人種的尼格利多人。其餘緬甸境內的種族均是從中國大陸遷徙到緬甸境內的,屬於黃皮膚的 蒙古人種。按照語言譜系分類法,可分成三大語族,即屬於南亞語系的孟高棉語族、屬於漢 藏語系的藏緬語族和漢泰語族。屬於孟高棉語族的民族有孟族、佤族、布朗族、德 昂族等。屬於藏緬語族的民族有緬族、若開族、克欽族、欽族、克倫族、克耶族、那加族 、傈僳族等。屬於漢泰語族的民族有撣族、布朗族、勃歐族等。
孟高棉語族人是最早進入緬甸境內定居的人群。他們的先民是定居於我國華南和滇西一帶的 百濮族群。大約公元前2000年前後,孟人進入緬甸境內,在紅河、湄公河、湄南河、錫當河 、薩爾溫江河口一帶向西逐步擴展,一直到孟加拉和印度南部定居。定居在緬甸的孟族人主 要集中在下緬甸一帶。
藏緬語族人是我國古代氐羌部落的一支。公元前4世紀,秦朝征服了中國的西部,迫使大批 羌人遠離故土,從中國的西北陸續南遷。公元1世紀前後進入我國雲南和緬甸境內,定居在 緬甸中部和伊落瓦底江三角洲一帶。也有一說緬族人是9世紀進入緬甸的。
漢泰語族人源自我國百越族系,進入緬甸的時間要晚於孟高棉語族系和藏緬語族系。大約在 公元之初或公元1世紀以後進入緬甸境內。定居在緬甸東部和東南部。
緬甸的主要民族共有8個,即緬族、克倫族、撣族、若開族、孟族、克欽族、欽族和克耶族 。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其他為緬甸的少數民族。
⑶ 瑞麗和哪國交界
雲南德宏州的瑞麗市,是一個中國和緬甸交界的城市,這里的口岸是中緬之間最大的口岸。
瑞麗,位於雲南省德宏州,東連州府芒市,北接隴川,西南、西北、東南三面與緬甸相連,甚至出現非常罕見的一村寨兩國現象。
瑞麗特點
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毗鄰緬甸的木姐市,是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這里年平均氣溫21 ℃ ,森林覆蓋率達55.02%。
瑞麗是個多民族聚居地,有漢族、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等等,其中傣族是瑞麗世居民族,人口最多,分布在瑞麗的各個鄉鎮村。傣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以後日歷,其中潑水節傣歷新年,也是他們最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
因為與緬甸交界,又是邊境貿易區,非常多緬甸人到瑞麗務工,有些人長期居住在瑞麗,有些人則每天往返於中國瑞麗和緬甸木姐之間,特別是非常多緬甸年輕女人到瑞麗當服務員,售貨員,街上隨處可見緬甸女人。
⑷ 瑞麗的人口民族
2011年末,全市總人口(含在瑞麗居住半年以上中國籍人口)20萬多人,其中城鎮人口11.97萬人。在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7.68萬人,其中傣族5.52萬人、景頗族1.34萬人、德昂17899人、傈僳族840人、阿昌族441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78人。
傣族
傣族為瑞麗主要的世居民族之一。分布在瑞麗江沿岸的姐相和弄島、勐卯三鄉鎮.瑞麗傣族多數為土著,部分由異地遷入,因地區差別,該區域內傣族大體上分傣勒、傣卯和傣德三個語支。傣勒意為上方之傣,即從北部或東部遷入的傣族。生活習俗及住房與潞西等地的漢族相近,亦稱為漢傣,主要聚居地在勐卯鎮。傣卯,即世居本地的後裔,仍保存著傣族的古樸習俗,喜居干欄式帶曬台的竹樓。傣德,意為下方的傣族,即從緬境內遷入瑞麗的傣族,亦稱「水傣」,習俗與傣卯接近。主要居住在瑞麗江沿岸的姐相鄉、弄島鎮和勐卯鎮。傣卯和傣德有名無姓,憑血緣關系攀親,特別以母系血緣為重,名有奶名和帕嘎名。傣勒除了和傣卯、傣德用奶名和帕嘎名外,因習漢文需取學名,學名帶姓。瑞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使用的傣文為「黎托哇」和「黎洞滿」,其中,傣勒習漢文或「黎托哇」傣文,傣卯習「黎多滿」傣文,傣德習「黎多滿」傣文和緬文。
景頗族
景頗族起源於青藏高原,是氐羌族的後裔。大約在一千多年前,景頗族先人沿金沙江、怒江和恩梅開江往南遷徙,直到17世紀逐漸定居在德宏一帶山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景頗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景頗語支,文字都用拉丁字母拼寫(有景頗文與載佤文兩種)。「景頗」一詞出自景頗支語支,其原意解作「人」,現意既是景頗支系的自稱,也是載佤、龍峨、勒期、波喇等支系,總稱「崩用景頗」。居住在瑞麗的景頗族,以載佤支和景頗支為主。其方言有景頗方言和載佤(龍准)方言兩種,有少量的勒期和龍峨方言與載佤支相近。景頗族是瑞麗的主體民族之一。2008年,全市景頗族人口13816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8.2%。主要分布在從東到西的一帶山區,西起於與緬甸隔河相望的等嘎,東止於潞西遮放,與隴川相連的勐力。從各支系的分布情況看,景頗支主要居住在等嘎、雷弄、戶蘭;龍峨支主要居於勐秀、南京里;勒期居於勐力、南京里;載佤支的人數較多,分布於戶育、班嶺、弄賢、等扎、勐典、戶瓦等地。
景頗的菜餚,「舂菜」可謂一絕,因其別具一格頗受人青睞。
景頗族服飾。在我國56個民族的服飾中,景頗服飾是比較耀眼的,特別是女裝。景頗姑娘把搶眼的色彩都盡收其身,紅紅的統裙是姑娘的巧手織就,各種富有民族氣息、民族特色的花紋和圖案巧織於上;黑底的上裝綴有許多潔白的銀泡、銀片、銀墜,格調明快。這是盛裝中較為傳統的一種,其他便裝及新式盛裝,在目瑙縱歌盛會上可盡收眼底。
景頗族的婚姻,屬單方向的姑舅表優先婚。即舅家的女兒是姑媽家的兒媳。相反姑媽家的女兒,就絕不能嫁給舅家的兒子,這是景頗族血不倒流的婚姻規則。他們的婚姻通常以姓氏為基礎,並不局限於家庭,這就形成了景頗社會中的姑爺種與丈人種的關系。景頗族娶親的形式約有5種,明媒正娶叫「迷奔」,拉親叫「迷確」,搶親叫「迷魯」,訂幼子親叫「迷董」,悄悄偷來後再議婚的叫「迷考」,其中「迷奔」是最合乎禮儀最為正統的嫁娶形式。
景頗人待客,客人進家,留食留宿,視如家人,親切無間。景頗人的禁忌很多,過去到景頗族家中去玩,進門後脫鞋上樓,入屋內後不能久站著不坐,不得隨便出入供祖和神靈的鬼門;不得隨便摸別家門前的祭樁,不得隨便摸別人肩上佩掛的長刀和槍;不準在官廟、神樹附近打槍、砍樹和大小便;不能在人前放屁,否則認為對人不禮貌;不經主人允許,不入主人的卧室,未經主人允許,不得隨便掏看別人的挎包。騎馬入村寨須下馬,祭祀官廟期間全寨休息不勞作,以示對神靈的敬意,此期間外村寨的人來訪只能進不許出。
德昂族
德昂族是瑞麗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戶育鄉的芒海、廣宋、雷公,勐秀鄉的廣卡、雷門、南桑,勐卯鎮的賀南毛等村寨。居住地多在海拔900~1000米的盆地邊沿和亞熱帶的半山坡林中,居住較為分散,其村寨多夾在傣族、景頗族、漢族的村落之間。德昂族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語支,德昂語又分為「布雷」、「汝買」、「若進」3種方言,但沒有文字。德昂族以農耕為主,種水稻、玉米、薯類等。擅長種茶,是瑞麗山區最古老的茶農。住房為竹木結構的桿欄式,竹子是建房的主要材料,主樓上住人,樓下關養牲畜或貯存糧食、農具。青年男女戀愛自由,婚姻有一定自主權,但必須遵守同姓不婚的原則,有的村寨仍保存姑舅表婚習俗,實行一夫一妻制。男子服裝多為藍黑色大衿衣,大腳褲,繞包頭,青年多用白色,中老年用黑色,有紋身習俗。婦女裹黑布包頭,多穿藏青色或黑色對襟短上衣,衿邊鑲兩條直紅布,並釘上大方塊銀扣,下擺用彩色小絨球裝飾,著長裙,喜戴大耳墜、銀項圈、銀耳筒,腰系漆紅、黑、黃、綠諸色藤篾腰箍。中年以上男女多嚼檳榔。信仰巴利語系佛教的「左底」和「多列」教派,信教人家不飼養豬、雞、鴨、鵝,解放後有所改變,開始飼養豬、雞等。以大米為主食,飲食清淡,好飲濃茶,常以燒火煨茶招待客人。由於宗教信仰與傣族相同,故許多風俗都與傣族相同,主要民族節日是潑水節。此外,還有「開門節」和「關門節」,做「擺」等宗教節日。
傈僳族
傈僳族是瑞麗山區僅次於景頗族、德昂族和漢族的又一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瑞麗市勐秀鄉的等扎村委會和戶育鄉的班嶺、班養等村寨。居住地多分布在山區和半山區,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但不通用,一般多使用漢文。傈僳族先秦時期氐羌,漢晉時屬「叟」的一部分, 「栗粟」一詞最早見於唐代樊綽《蠻書》,宋稱「施蠻」、「順蠻」,元明清稱「力些」、「傈僳」等。自稱為「傈僳」。傈僳族屬於唐代烏蠻部,與彝語集團中的諾蘇,納蘇、聶蘇的部落在古代有一定親緣關系,其後發展成一個獨立的民族。
婦女服飾與怒江一帶的傈僳族服飾大體相同,頭戴用貝殼、料珠串成的帽子,身穿右襟上衣,麻布長裙,收腰的淡色短衫及深色夾襖。掛上貝殼,料珠、銀幣、瑪瑙串成的項鏈,服飾做式精細,圖案美觀。而男子服飾一般戴黑藍包頭,穿麻布長短褂,喜佩長刀或短刀。生活習俗受漢族、景頗族影響,已無多大差別。傈僳族傳統的民族節日是「闊時節」、「刀桿節」。節日期間,傈僳同胞盛裝雲集,舉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漢族及其他民族
漢族是瑞麗境內人口僅次於傣族的主體民族,屬漢藏語系。遷入瑞麗始於明代「三征麓川」之後,當時為鞏固邊防,陳用賓在勐卯建關築城,並大興屯田,留下部分亦兵亦農的漢族戊卒。清代到民國,特別是滇緬公路開通,商業興起後,部分漢族商賈來到勐卯。1949年後,為開發邊疆,開辦國營農場,大批漢族從湖南、四川、河南、貴州等內地遷移到瑞麗。最典型的是1958年「大躍進」修水庫,從保山白廟水庫遷移一批農民到瑞麗落戶。1968年「文革」期間,又從保山、施甸、龍陵等地抽調了一批「貧宣隊」落戶瑞麗,至此,瑞麗漢族人口猛增,遍布全市各地。由於瑞麗漢族的先民祖籍多為內地,漸入邊區,故習俗大致與內地相同。其他少數民族因人口較少,故不綴述。
⑸ 緬甸是什麼民族
緬甸是克倫族、克耶族、克欽族、孟族、撣族、緬族、若開族、欽族等民族。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⑹ 雲南瑞麗市的村落是和緬甸交界嗎
是的。
瑞麗位於雲南省西部,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處於東經97. 31′~98. 02′,北緯23. 38′~24. 14′之間。其東連芒市,北接隴川,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
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瑞麗還是中國17個國際陸港城市之一,也是中緬油氣管道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6)雲南瑞麗邊界緬甸是什麼民族擴展閱讀:
瑞麗交通線網以國省干線公路為主動脈,以縣鄉等農村道路為支脈,以運輸站場等樞紐為節點,形成大通道網、骨架網、支線網和國邊防公路「三網一路」。
在骨架交通網路的基礎上,公路網路連接鄉鎮、建制村、旅遊景點、較大少數民族村落、特色農業產業區、特色工業區、重點自然村。
已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為主線,以市區為中心、市鄉公路為支線的東聯畹町、芒市至昆明,西聯緬甸芒允至八莫,南聯緬甸木姐、南坎至臘戌和仰光,北聯隴川、騰沖至保山的公路輻射網路。
⑺ 雲南瑞麗邊境是哪個國家
雲南瑞麗邊境的國家是緬甸。瑞麗市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西南部,地處橫斷山脈高黎貢山余脈向南延伸的部分,瑞麗的西北、西南、東南三面均與緬甸毗鄰。
雲南瑞麗邊境是哪個國家
瑞麗市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縣。
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瑞麗市為中國通向東南亞、南亞經濟圈最為活躍的經濟區域之一,它是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
⑻ 瑞麗是中國的還是緬甸的
瑞麗是中國的,而不是緬甸的。瑞麗作為雲南省的邊境城市,毗鄰緬甸。
瑞麗,位於雲南省西部,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其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瑞麗是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
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瑞麗還是中國17個國際陸港城市之一,也是中緬油氣管道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8)雲南瑞麗邊界緬甸是什麼民族擴展閱讀:
瑞麗的歷史沿革:
瑞麗市,古屬「勐卯」傣族土目領地。
公元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勐卯安撫司;公元1952年,共產黨領導的政府廢除勐卯安撫司、瑞麗設治局,設立瑞麗縣。
公元1992年6月,撤銷瑞麗縣、設立縣級瑞麗市;同年12月,成立瑞麗市邊境經濟合作區、弄島經濟開發區。
公元2000年8月,在姐告鄉設立姐告邊境貿易區;公元2002年7月,撤銷弄島經濟開發區。
公元2011年6月,雲南省農墾總局將所屬的瑞麗農場、畹町農場移交瑞麗市;瑞麗農場下轄勐卯、賀腮、弄島、雷允、卡蘭、莫里6個辦事處55個生產隊,畹町農場下轄9個生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