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新娘一般要准備什麼
❶ 去緬甸找老婆需要什麼條件
需要一定量的資金和充分的心裡准備。
老婆,丈夫對妻子的稱呼,也指陪伴老公一起變老的女人。最初的含義是指老年的婦女。不同的人對老婆有不同的稱呼,如古代皇帝稱老婆叫梓童、宰相稱老婆叫夫人等。
後來王晉卿詩句有雲:「老婆心急頻相勸」,指「老婆」老是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後來稱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另有同名歌曲及電影。
老婆與「老公」這類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愛長久」的願望。在我國民間,夫妻之間常互稱「老公」、「老婆」。這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此稱呼最早出現於唐代,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時,有一位名叫麥愛新的讀書人,他考中功名後,覺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了嫌棄老妻再納新歡的想法。
於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恰巧,對聯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從聯意中覺察到丈夫有了棄老納新的念頭,便提筆續寫了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
以「禾稻」對「荷蓮」,以「新糧(新娘)」對「老藕(老偶)」,不僅對得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饒有趣味,針鋒相對。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愛心所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
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乃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也揮筆續寫了下聯:「老婆一片婆心。」這個帶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世代傳為佳話,從此,漢語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這兩個詞,民間也有了夫妻間互稱「老公」和「老婆」的習俗。
之前有人說,「老公」「老婆」的稱呼,是先在港台等地流行起來後,才傳進大陸的。其實,老公,老婆的稱呼在大陸古已有之。《水滸傳》中便有稱丈夫為老公的說法。
如《水滸傳》第四十五回:潘巧雲對裴如海說:你且不要慌,我已尋思一條計了。我的老公,一個月倒有二十來日當牢上宿。
我自買了迎兒,教他每日在後門里伺候。若是夜晚老公不在家時,便掇一個香桌兒出來,燒夜香為號,你便入來不妨。
至於稱妻子為老婆的例子,古書中亦不勝枚舉,《夢筆生花,杭州俗語》中有:「打老婆,罵老婆,手裡無錢買老婆。」《蜃中樓》雜劇:「你就是怕老婆的烏龜了。」《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這個怕老婆的人,從不敢多走一步。」港台地區的流行稱呼,也是源於內地的。
❷ 景頗族婚俗
景頗族婚俗習慣是當青年男女深深相愛後,經過一定的禮儀,雙方閃定了彩禮的數目和結婚的日期。屆時,女方請媒人、舅父和親朋好友把新娘送去成親。舉行結婚儀式時,要請歌手來演唱(結婚歌),並按歌中演唱的習俗和程序舉行儀式。(結婚歌)是景頗族的許多關於婚姻方面的古老傳說,它概括了婚姻習俗的全部內容,也含有對新郎新娘祝賀和祝福的內容,實際上是一部口承的景頗族婚姻習俗史。
景頗族,中國雲南世居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19209人。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又分別稱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稱「景頗」、「載瓦」、「喇期」、「浪峨」。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古浪、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緬甸有克欽邦,克欽族即中國景頗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景頗族婚俗簡介:
明媒正娶是景頗族青年男女結婚的主要形式。當青年男女深深相愛後,經過一定的禮儀,雙方閃定了彩禮的數目和結婚的日期。屆時,女方請媒人、舅父和親朋好友把新娘送去成親。舉行結婚儀式時,要請歌手來演唱(結婚歌),並按歌中演唱的習俗和程序舉行儀式。(結婚歌)是景頗族的許多關於婚姻方面的古老傳說,它概括了婚姻習俗的全部內容,也含有對新郎新娘祝賀和祝福的內容,實際上是一部口承的景頗族婚姻習俗史。
新娘進院時,要舉行過草橋儀式;在六蓬棒升草上拴一隻孵蛋的母雞,由新郎牽著新娘從這個草橋上跨過去,以象徵將來家業浴量,豬有一千頭,雞有一萬只。新娘過了草橋,要走過屋檐溝,才能上竹樓。一般情況下,給機關報娘上竹樓的梯子應該是新做的。進了竹樓,新娘受到寨子里長輩們的歡迎,要舉行庄嚴、隆重的迎新娘儀式,並對新娘致以深深的祝福,使新娘感到全寨人都在歡迎她和關心她。這些過程完成後,新娘進入洞房。這時候,姑娘和小夥子開始聚集在新郎新娘身邊。他們一邊祝賀、嬉鬧,一邊喝酒吃喜糖,氣氛極為熱烈。
婚禮的高潮是請歌手來祝福新郎新娘;新郎新娘來到祭祖宗的屋子,旁邊站著男女歌手,聚集著參加婚禮的賓客,屋子裡擺著各種祭品,接著歌手一個個輪流演唱。他們用歌聲贊揚了新郎的勇敢、新娘的美麗祝福新娘新郎早生子女、幸福美滿等。每個歌手的演唱都贏得人們的陣陣歡呼,給婚禮增加了無限的情趣和熱烈的氣氛。當晚,親朋好友和全寨的鄉親都要來喝酒,吃飯。之後大家又唱歌又跳舞,往往要嬉鬧和歡娛到天亮。
另一類屬於自由戀愛結婚的形式,好男女青年戀愛後,在公房等處發生性關系,致使女方懷孕或生下孩子,這樣需正式結婚,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男方給岳父岳母送一份有限的彩禮,再宴請親戚朋友,其餘一切婚禮的程序和儀式可免除。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於男女感情很深,但雙方或一方的父母不同意這門婚事,這對情侶只好採用這種方式,達到正式結婚的目的。
還有一種形式是搶婚。就是小夥子邀約幾個夥伴,把新娘搶回家,再舉行婚禮。這種形式在景頗族的婚姻形態中,為數最少。景頗族普遍流行婚後新娘不落夫家的習俗,新娘往往於婚禮結束後即回娘家生活,直到懷孕或生了子女才到夫家長住。
在景頗族的婚姻習俗中,寡婦再嫁的比較少,而轉房則較為普遍。按照轉房習俗,弟可娶嫂,兄可娶弟媳。不只在平輩間,就是在上下輩之間也允許轉房,如叔伯可以娶侄媳婦,侄兒可娶叔伯母。但通過轉房得到的妻子不能算正室,因為她結婚時,曾和原夫祭過祖宗,跨過草橋。
樹葉情書羞答答
雲南山區的景頗族,男女青年的情書,往往不是用文字寫成的,而是以樹葉代信,不同的樹葉,代表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意思,這是約定俗成的。白花樹葉代表"想念",黃豆樹葉代表"好好的(別牽掛)",小黑豆樹葉代表"一心(祗愛你一個)",竹葉代表"悄悄地(來幽會)",蕨葉、酸母葉代表"一定要來(赴約)"等等。把代表一定含義的樹葉按不同的順序排列起來,就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比如按照白花樹葉、黃豆樹葉、小黑豆樹葉、竹葉、蕨葉、酸母葉的順序排列下去,那麼,這一疊樹葉"情書"所表達的意思便是:"我一心思念的人祗有你一個,我們應該好好地面談。最好是悄悄地來,一定不要失約"。
這種樹葉"情書",祗能用大芭蕉葉做"信封",即用大芭蕉葉把疊放有序的樹葉包裹起來,紮成一個小包。傳遞這種"情書"的"綠色郵差",大都是小夥子或姑娘的知心朋友。"情書"傳遞出去以後,如果對方有意,也會用樹葉"寫"一封回"信",並會如期赴約;如果對方無情,也可能寫一封回"信",不過,這"信"卻是芭蕉葉包著的一堆雜亂無章的酸把葉、野枇杷樹葉、白樹葉、香柏枝葉等,意思是說:"小夥子(小姑娘),你說的話太多了,再多也是空的,我不和你談情說愛"。
偷偷卜卦未婚妻
進行干脫總時,男子先暗取意中姑娘的幾絲頭發或布絲等物,請董薩(巫師)卜卦確定是否能結婚,再由父母請「勒腳」(男方寨里的媒人)與「強通」(女方寨里的媒人)聯系,並向女方父母提親。提親時送去絲織品種、雞蛋、酒等禮物,若女方收下,即表示同意婚事。過後,男方再送去議定的聘金,決定婚期。
瀟灑自如"干脫總"
在景頗族人民中最為流行的戀愛方式是「干脫總」,即串姑娘,干脫總一般是在公房裡進行。男女青年進行"干脫總」時,可以幾個男子「串」一個女子,也可以幾個女子「串」一個男子。在公房裡,他們通常是雙雙對對、各得其所地圍著火塘柔聲細語,訴說衷情,相互之間不受任何拘束。待到夜深人靜,情侶們便依儇在一起,沉浸在甜蜜的夢景之中。
新婚夫婦"干脫總"
景頗人的結婚儀式比較復雜。結婚的那天,新娘來男方家,新婚夫婦喝過「交杯酒"後,由男方家長向新娘講述家史。隨後,新郎的母親將一隻項圈套在新娘的頸上,新娘到屋內火塘邊休息。傍晚,新娘要先洗澡,並且親自用容器從河裡盛清水、置於室內,由董薩念經後,將兩個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如雞蛋沉入水底不動,則認為吉祥。午夜,新婚夫婦還可以約上青年男女到"公房"或村外戀愛的場所進行最後一次公開的"干脫總"。新郎和新娘都可以同他們已往的情人進行最後一次的"戀愛"活動。次日清晨,新娘帶上新做的粑粑回娘家去釀酒,新郎得等到酒釀好後,才能接妻子回家。
新娘漫步過"草撟"
景頗族的婚禮各地大致相同,但也因居住地域不同而稍有差異,有些地方的景頗人結婚時,至今仍沿襲一種新娘漫步過"草撟"的習俗。"草撟",景頗語叫"棒棒呵",實際上是一個長約十尺寬約尺許的草堆。草堆旁邊放有大小不一的石塊。"草撟"系新娘過門前特意布置的。新娘駕臨之後,先由兩位盛裝的少婦迎出村寨,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上前攙扶,徑直走到已布置好的"棒棒呵"面前。遇到"草撟",兩位少婦即撒手不管,讓新娘獨自從草撟上走過。祗要走過"撟"頭,新娘就算是男家的人了,而且意味著新娘在家是一個勤勞能乾的姑娘,到了婆家也必將繼續保持勤勞能乾的本色,成為一個勤勞賢淑的好媳婦。
走過"棒棒呵"之後,新娘又由先前的兩位少婦攙扶著,走到竹樓前,坐在新郎父母的對面,與新郎同坐一排,接受寨中父老長輩們熱情洋溢的祝賀。之後,新郎端上一小竹杯米酒,送到新娘嘴邊,讓新娘一飲而盡。新娘也隨之端上一小竹杯米酒,送到新郎嘴邊,讓他一飲而盡。景頗人結婚過"草撟"儀式,來自古老的傳說:古時候,景頗族總領寧貫娃的妻子扎相是龍王的嬌女兒,未嫁前,住在大海里的小島上,白天出來,晚上回海島去。為了把扎相娶來長住,寧貫娃敲、鑼打鼓,舉行了過"草撟"的儀式,去掉了龍女身上的邪氣,保留了龍女的美德。從此,景頗族青年結婚,為求個吉利,新娘都須履行跨過"草撟"的儀式。
婚禮上闖"三關"
景頗族婚禮,有的在下午舉行。槍鳴三聲,迎親的隊伍回來了。走在隊伍前面的(勒腳)肩扛一隻紅木箱,另一個是"長統"(女方媒人)用簍背著新被褥,中間是伴娘們簇擁著新娘。新娘夾在另外三位姑娘中,四人打扮得一模一樣:上身穿無領黑色斜襟短衣,戴著大耳環,手腕上有銀鐲,頸上掛著大銀牌和數十個雪亮的銀泡,還有一圈套銀鏈從胸前直達背後,腰上系著幾十條用藤子製成的黑腰箍。下圍紅底鄉花筒裙,腳穿皮鞋,羞羞答答,不言不語,來到了一道路障前。
新娘在將到新郎家的路上,要越三道路障。事先,由村子裡的孩子們拾來樹枝、竹條、舊籬笆等,設置障礙,並分工把守。第一道路障,由一群女孩子把守。這時迎親隊伍中的"長統"走出來,鄭重其事地倒竹筒里的水酒給小姑娘喝,並送上一些喜糖和喜錢,但姑娘們仍不滿足,一個勁地喊:"不準新娘過、"正當"糾纏不休"時,伴娘們簇擁著新娘從另一頭越過了路障。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阻攔。第三道路障是一些三四歲的娃娃。不同的路障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但有一點,都是對新娘的一種良好祝願。
有的地方,新娘將要進入新郎家時,新郎家大門口要栽上香蕉樹,意味子孫後代昌盛。同時還要栽上甘蔗,意味著新生活節節甜。在喧鬧聲中,新郎拉著新娘的手,通過香蕉和甘蔗林 喜字撟進入洞房。
❸ 緬甸婚嫁風俗
1、充滿佛教色彩。
緬甸是一個佛教國家,緬甸人的婚禮充滿佛教色彩。緬歷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的三個月內是緬甸僧侶的安居期。在僧侶安居期內,僧侶不能到寺廟外活動,緬甸人也不許結婚,因此婚禮時間要選擇在緬歷四月十五日以前和七月十五日以後舉行。
2、依照緬甸歷來的習俗,在婚嫁之前,雙方要經過一段很長的「相互認識」的階段。
假如一個小夥子想娶某個姑娘,他便將心事告訴自己的父母,然後男方派人去女方家提親。如女方父母不反對這門親事,青年人便在一起生活。但這不等於開始夫妻生活,只是「認識階段」。二、三年後,如果青年男女雙方發現對方初衷未變,才考慮結婚之事。
3、婚禮財產
新娘在婚後仍是獨立自主的,保留自己的姓,對自己的財產有所有權,萬一離婚,她可以帶走。
4、婚禮布置
舉行婚禮時,地上鋪上席子,一對青年人席地而座。他們面前擺著鮮花、水果、煙草、棕櫚葉。所有這些都是象徵著家庭將來的幸福與和睦。後面的架子上,擺著各種禮物:器皿、鏡子、茶具以及其他家用什物。
5、婚禮主持
整個婚禮由新娘的姑母主持,新郎新娘、新娘的雙親和客人們都恭順地聽從她的吩咐。新郎新娘在席子上坐了一會後,就彼此掌心相對著搭起手來。
然後,新娘的一個朋友就用一根綵帶捆兩只手繫上,再從花瓶里拿出幾朵花,用花莖向新婚夫婦灑水珠,祝福新家庭多子多孫,這時,婚禮即告結束。
❹ 緬甸可以試婚嗎
這就是緬甸的結婚習俗,要先試婚一個月,可以接受的話才算正式結婚旅遊能見到各國不同的風土人情,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緬甸的結婚習俗,緬甸人對於婚姻和我國不同,他們會先「試婚」然後在結婚,試婚過程時間有長有短,如果在試婚期間情侶覺得不合適,可以隨意選擇分手。這樣的做法有點像「談戀愛」,但是不同的地方在於,試婚的時候兩個人是要住在一起的。
有一些人認為,婚前和婚後的差別是很大的,這也是為啥許多姑娘會抱怨,丈夫婚前和婚後就像是兩個人一樣,試婚就是為了測試兩個人究竟適合不適合生活在一起,在兩個家庭長大的人,生活習慣和方式都不一樣,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以後,說不定能夠相互磨合,雖然是住在一起,但是兩個人是沒有夫妻之實的。緬甸人把試婚當做是青年男女的「認識階段」,直到大概幾年之後,雙方父母才會考慮讓孩子結婚。當地的習俗是,如果一個男生相中了哪個女生,就會把自己的心意告訴父母,父母會去女方的家中「提親」,女孩和女方家長沒有意見,同意以後會象徵性收取一點「定金」,這對情侶就可以共同生活了。
【(4)緬甸新娘一般要准備什麼擴展閱讀】試婚期結束以後,兩個人還希望繼續在一起,就可以接著談真正結婚的事了。我們都知道緬甸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他們把佛教色彩也帶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去過緬甸旅遊的小夥伴經常在大街上就能看見各種佛教建築,佛教的氣息在緬甸是非常濃厚的。當地每年的4月中旬到7月中旬這三個月比較特殊,這是緬甸境內僧侶的「安居期」。所謂安居期的意思是,在這段時間中,僧侶們只能老老實實待在寺廟中,整日念經參佛,不能到寺外參與任何活動,在僧侶們的安居期內,緬甸人也不允許結婚,所以當地人結婚只能挑選7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之間的時間。根據當地的時間,每年10月份是整年當中白天最短暫夜晚最長的月份。
當地人習慣在這個時間結婚,婚禮也是充滿了佛教元素的。大婚之日會安排新婚夫婦坐在鋪著席子的地上,並且在他們的面前擺放著鮮花、水果、煙草和棕櫚葉等等,這些東西就像我國會在婚床上放置棗、花生和龍眼等東西一樣,不但有祝福新婚夫婦婚後生活幸福和睦的用意以外,還暗示他們早生貴子。緬甸的婚禮司儀一般會邀請新娘的姑姑主持,整個過程都要聽從她的安排,不僅僅是新婚夫婦,所有到場的嘉賓包括雙方父母和親朋好友都得對她恭恭敬敬的。一系列的流程結束之後就象徵著婚禮圓滿成功。有些國家在婚後,女方要改婆家姓,比如日本,婚前跟娘家姓,婚後就要跟著丈夫姓。
在緬甸沒有這樣的說法,新娘即使在婚後也有自己的自由,不但會保留自己娘家的姓氏,自己帶來的嫁妝也是完全歸新娘所有,她擁有絕對的支配權,這也是對女性的一種保護,如果以後鬧掰離婚了,新娘也能把屬於自己的財產帶走。就這點來說,緬甸的婚姻對於女性還是起到一部分的保護作用的,當然了我們不能盼著一對新人走向離婚,對於新婚夫婦來說我們都是抱著祝福的態度。
❺ 和緬甸女孩結婚,想知道都需要什麼手續,流程怎樣女方需要做什麼,男方需要做什麼聽說需要到緬甸駐中
1.首先你要先辦好自己的護照和單身證明(民政局開),帶上單身證明到戶口所在地級市公證處開具中英文兩頁公證書,帶上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單身公證書、健康證(防疫站體撿)、簽證(昆明緬甸大使館辦)
2.緬甸女孩所在地相關政府部門開女孩子的戶籍證明,婚姻證明。然後到內比都緬甸政府外交部、民政部門辦理來中國的合法手續,拿到全部合法手續後在到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申請女孩子來華的簽證和婚姻認證手續。成功後可來中國男方所在地省民政廳辦理結婚證,在憑結婚證到男方所在地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辦理新娘居留簽證。
由於本人每次只要輸入數字就被系統自動刪除的原因就不提供中國駐緬甸大使館電話,你自己網上搜索。大體上就是這樣,緬甸體制並不是十分完善很多法規也有可能隨某地或某位領導而有所改變你隨機應變,不能按我說一層不變搞拿來主義。祝你成功
❻ 我要去緬甸,尋求建議
前面這位朋友說的,在緬甸會英語的不多。這個說法並不確切,其實只要你的水平ok那一般的交際就不會有問題,緬甸多數老百姓都會一些英語的。
航班等具體情況寫在下面,請參考!-真累啊我用拼音打的!!
***緬甸概況
△面積
緬甸因其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古時被稱為「黃金之地」,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毗鄰孟加拉、印度、中國、寮國和泰國,領土總面積約為六十七萬六千五百七十七平方公里,相當於美國得克薩斯整個州的面積,或英國和法國領土面積的總和,南北跨度兩千零九十多公里,東西超過九百二十五公里。沿印度洋的海岸線長達兩千八百三十二公里,森林面積占總領土面積的一半以上。
△氣候
緬甸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全年分為三季:暑季、雨季和冬季。平均氣溫北部高地21℃,為最低,中部地勢較低地區32℃,為最高。
△人口
緬甸聯邦共有4900萬人口,擁有135個種族群落,主要有克欽族,克雅族,克耶族,欽族,孟族,緬族,若開族及撣族等。
△宗教文化
90%的緬甸人信仰佛教,其餘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泛靈論。緬甸有著自己的獨特文化,居民保持著尊重老人的優良傳統,家庭成員之間關系密切。
△服裝
純棉、輕便的服裝,全年皆適宜。在涼季參觀北部地區時,建議穿開襟毛衫和小馬夾;在雨季最好帶上傘。穿便鞋或拖鞋會比較方便,因為參觀佛塔和寺廟時要求衣裝得體,赤足(脫去鞋襪)。遊客最好不要穿著熱褲或短褲。
△語言
官方語言是緬甸語,英語應用也很普遍。
△經濟
在經歷了二十六年的社會主義中央計劃經濟之後,緬甸經濟正向市場經濟轉型。在國內和對外貿易中,政府鼓勵和發展私有成分,在幾乎所有的經濟部門中都允許外商投資。農業仍然是經濟的主要成分,以農基工業為基礎的緬甸工業優先發展中小企業。從長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緬甸有著巨大的潛力。
△旅遊
緬甸四個主要的旅遊中心是:首都仰光、緬甸王朝的最後京都和緬甸的文化中心曼德勒、緬甸考古地址最豐富的景點蒲甘和人們用腿劃船的茵萊湖。
△時差、電力
比北京、新加坡、香港時間晚一小時三十分鍾。230伏交流電,50赫茲
△營業時間
銀行 9:30-15:00 周一至周五
辦公室 9:30-16:30 周一至周五
商店 6:00-22:00 周一至周五
△緬甸食品
緬甸的基本食品主要是米飯和咖喱,拌有沙拉的魚醬有許多種形式,米飯、其它菜餚與湯一起食用。米粉和魚湯做成的魚粉湯,椰子、雞肉咖喱加面條做成的椰奶面條都是緬甸人最喜歡的早餐和便餐食品。
緬甸也盛產海鮮,在仰光和其它城市中大部分的緬餐和中餐館中,螃蟹、對蝦、龍蝦和其它貝類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菜餚。
典型的緬餐館供應肉類和蔬菜食品,大部分的緬甸餐館還可以做中國菜和印度菜,其它風味的亞洲菜包括泰國、越南、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風味的菜餚在緬甸也可以品嘗到。西餐主要是在賓館飯店中才有,在仰光有一些餐館提供義大利菜。
緬甸有許多茶葉店,在仰光和曼德勒有幾家快餐中心和快餐吧。
△購物
由於仰光的免稅店、零售店、超級市場和便利店中貨物品種繁多,進口的或本地的都是統一標價,所以購物的真正樂趣就只能在著名的昂山市場中才能獲得了,在那裡購物簡單而有趣,還可以還價。昂山市場位於仰光市中心,有兩千家店鋪,出售各種各樣獨特的當地特產和昂貴的貨物,包括黃金珠寶、銀器、工藝品、漆器、油畫、傳統木娃娃、曼德勒絲綢、特色肩帶手提包、食品、化妝品和裁縫手工做的衣服,都是可購買的貨物。
緬甸的工藝品大多是手工製造的,價格合理,是最好的紀念品,漆器、木雕和牙雕、掛毯銀器、銅器、絲綢和棉織品、以及傳統服裝、肩包,都是受歡迎的物品。在緬甸珠寶中心和其它有許可證的珠寶商店中可以買到世界聞名的緬甸紅寶石、翡翠、藍寶石和珍珠。
昂山市場的店鋪每天上午九點半營業至下午五點,星期一和政府公告的假日除外。
△娛樂
傳統音樂和舞蹈(格勒衛皇城飯店、大湖飯店、雅達那公園、龍瑪蕾餐廳)
音樂酒吧、卡拉OK、迪斯科舞廳等。
△緬甸風俗禁忌
緬甸人習慣每天吃兩頓飯,上午十點吃一頓,下午五點吃一頓,早起洗澡後,只喝杯茶,吃些點心或炒米飯、煮豆等充飢。緬甸人的主食是米飯、面條。副食有雞、魚、蝦、雞蛋、豬肉以及洋蔥、空心菜等。緬甸人不吃牛肉,不買活雞、活魚吃。吃魚只喜歡吃淡水魚。緬甸人每餐必吃的一個菜是炸蝦醬, 他們說:「沒有魚蝦醬,就不吃飯。」緬甸的飲食有六大特點:辣味濃、油膩大、炸食多、拌菜多、酸菜多、椰子和棕糖食品多。
緬甸人一般不在星期二出門辦事,認為在這一天出門辦事,一次不能成功,至少辦兩次才行。如在星期二有急事要辦,出門前,邁出幾步之後,必須再退回屋內,然後才上路,以示反復兩次。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星期二把事情一次辦成功。送物:緬甸人崇拜佛教,樂善好施,但送給他人物品時,有一定的規定。一般來說,送物必須在星期一到星期六期間,星期天忌送他人物品,尤其禁止把衣服、沙籠送給別人。在星期一,緬甸人禁忌送牛給他人或向他人借牛使用;星期二,禁忌把木頭、竹子等送給別人;星期三,禁忌把稻穀贈給他人;星期四,禁忌向他人索借金銀製品。此外,緬甸人還禁忌在星期二、五、六借錢給別人。用手在緬甸、印度,有一個禁忌常會被初到者忽視,即當地人把左手看作是低下的、不潔凈的。這是因為他們上廁所時用左手(緬甸的廁所里,不論檔次高低,都有洗手設施,或是面盆,或是水龍頭,亦或只有一個筒易水池,加上一把水勺),所以平時送茶、上菜、接物、遞東西都不允許用左手,見面時更是禁忌用左手握手。
男人必須當和尚。緬甸的男人雖然生活悠閑,但他們一生必須出家一次,出家次數不限,時間可長可短,有的終身當和尚,更多的則是幾年、幾個月甚至一兩個星期。除信仰因素外,出家的理由也千奇百怪:窮人為了有個地方吃住,富人為了長命百歲,體弱者為消災去病,強壯者為福上加壽,運氣好要當和尚高興些日子,運氣不好也要當和尚去去晦氣,婚前為婚後幸福要出家,婚後為重溫婚前獨身生活也要去做和尚。
△婚俗。依照緬甸歷來的習俗,一個小夥子想娶某位姑娘,要將心事告訴自己的父母,他們便到女家去,告訴女方的雙親。如果老人們都同意這門親事,年輕人便在一起過日子。但是這不等於就開始了夫妻生活,這還是「認識階段」。兩三年後青年男女雙方初衷未變,這才談到舉行婚禮的事情。緬甸人婚俗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婚禮沒有宗教色彩,婚後新娘獨立自主,不更改名字,對自己的財產擁有所有權,萬一離婚可以帶走。經濟上平等。因此,在這個號稱"亞洲第一女權國"有這樣幾句俗語:"和尚是瘦的時候好,水牛是胖的時候好,男人是聰明的時候好,女人是出嫁的時候好。"
緬甸是非常注重禮節的民族,行止坐卧、進食、就寢、接待客人都有一整套的禮節。對老年人特別尊敬。緬甸人多行合十禮,在外交場合行握手禮,在重要場合,城裡人均用刀、叉、勺進食。緬甸佛家人絕對不能殺生,但可以食肉滋養身體,這是與其他佛國所不同的。緬甸以烏鴉為神鳥,不能捕捉和傷害,牛在緬甸也被視為神物,任其遊逛,不得傷害。
*********以上是在網路中搜索到的資料匯總。
因為搭乘航班去緬甸的遊客人數不多,自今年5、6月份航班銳減。
現在中國到緬甸的航空路線是國航周四和周日的兩個航班,北京8:30到仰光13:55(當地時間)是CA905,仰光14:55回北京22:30是CA906,在雲南昆明經停一小時。建議訂購OT票,打折多一些(折扣率視各地市場行情),國內轉機有很大優惠,從我們當地到北京只收取100元的機票費用。
個人建議最好隨團前往,畢竟出了國境人生地不熟。安全問題暫時看還okay,就是去了之後你會發現緬甸的落後加上自然災害頻發導致的貧窮在社會各個角落都體現的出來。
當然不管在哪裡都不缺少富人,仰光局部地區也會很繁華。
去的話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1、那裡很熱,40多度。2、環境,有些地方尤其公共聚集區氣味會很難聞-人多汗味就多。3、吃的不一定習慣等等吧。
btw,辦理簽證需要預留5個工作日的時間。
回答被採納的話,可以分享7月份緬甸最新照片,保證不忽悠!
%%%%%%補充回答:城市裡方便,郊區肯定有影響,涉外酒店ok
❼ 緬甸人的喜好和忌諱
緬甸人全民信佛,對和尚要尊敬,不得褻瀆。交往時候不得拍摸對方頭部,不得穿鞋進入寺廟。不要和緬甸人談論若開問題。
❽ 你了解緬甸嗎緬甸結婚習俗都有哪些呢
緬甸這樣一個十分重視宗教信仰的國家,可以說像結婚這樣的傳統風俗習慣是和一些宗教習慣密不可分的。再加上緬甸生活著多個民族,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結婚習俗。因此提到緬甸結婚習俗就不得不提到緬甸的宗教文化和他的民族文化。
【婚禮習俗】
緬甸結婚習俗中有很多關於婚禮的細節方面的要求,比如舉辦婚禮的時間。受到佛教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他們一般會避開星期二做事。因此對於婚禮的日期也是很慎重的。在每年的4月15至7月15這三個月是不能舉辦婚禮的,因為這個時間佛教僧侶安居期間。婚禮一般會安排在男方家舉行,新人身著緬甸傳統服飾參加儀式,會提前搭好舉辦儀式的檯子,兩家的親戚朋友都會受邀前來為一對新人送祝福。還需要請當地比較有身份地位的人來住持婚禮。
❾ 娶緬甸老婆需要什麼手續
法律分析:1.首先你要先辦好自己的護照和單身證明(民政局開),帶上單身證明到戶口所在地級市公證處開具中英文兩頁公證書,帶上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單身公證書、健康證(防疫站體撿)、簽證(昆明緬甸大使館辦)
2.緬甸女孩所在地相關政府部門開女孩子的戶籍證明,婚姻證明。然後到內比都緬甸政府外交部、民政部門辦理來中國的合法手續,拿到全部合法手續後在到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申請女孩子來華的簽證和婚姻認證手續。成功後可來中國男方所在地省民政廳辦理結婚證,在憑結婚證到男方所在地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辦理新娘居留簽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一條 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千零四十六條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第一千零四十八條 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完成結婚登記,即確立婚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一千零五十條 登記結婚後,按照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❿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服飾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拓展資料
緬甸人: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總人口5141.9萬(2014年),主要民族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民族: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其中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
宗教:
緬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入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參神拜 佛,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能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舉動,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入寺廟當一段時間 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後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民風淳樸、 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