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的宮殿什麼樣

緬甸的宮殿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2-25 09:56:01

A. 緬甸最後一個皇宮,佔地面積400萬平方米,相當於5.5個故宮嗎

我國是世界上發展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之一,而且在古代無論是經濟還是技術層面,我國發展都十分突出,因此前人也給我們留下了諸多寶貴的建築與遺跡,其中就包括一些知名的宮殿,這些宮殿在如今看來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也是值得當今建築師苦心鑽研的設計。 時間一直在不斷的流逝,古人都已經不存在,但是古人留下的痕跡卻依舊存在,而我們就能從這些遺跡中找尋到歷史的痕跡。皇宮是古代皇室居住的地方,受制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修建的皇宮都很大,不過這也給了後人見證歷史的證據。緬甸也有著皇室,而且修建的皇宮也不少,其中一個皇宮更是面積大的驚人,相當於5.5個故宮大小,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宮。

在戰爭結束之後,緬甸政府根據之前留下的影像資料和圖紙,在原來的廢墟之中又重建了曼德勒皇宮,不過只恢復了89個主要的大殿。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曼德勒皇宮就是修復之後的曼德勒皇宮,它在整體的風格上還是保留了以前的傳統建築風格,所以,除了沒有歷史韻味之外,曼德勒皇宮算是重生了。

B. 古代緬甸國王官邸的建築風格具體表現形式有哪些

所有的宮殿都有高高的城牆、炮塔和橋梁,以起到保護大門和大門通道的作用。這些城牆(9米高,底部寬3米)不但用來阻擋來犯的敵人,還用來保護統治者不受到義憤填膺的臣民的進攻。此外,城牆還從裡面用土堤來支撐,土是挖壕溝時挖出的。城牆還有48個多層屋頂的塔樓,塔尖是金色的,還有其他築城工事,這些工事呈對稱等距分布,相互之間距離為200米。

C. 關於各國的皇宮

世界各國最著名的皇宮:
英國:白金漢宮、克拉倫斯宮、布萊尼姆宮、溫莎堡(夏宮)
挪威:肯辛頓宮
丹麥:阿美琳堡王宮
日本:東京皇城
摩納哥:摩納哥王宮
汶萊:努洛伊曼皇宮
西班牙:西班牙皇宮、馬德里皇宮、阿爾罕布拉宮
瑞典:德羅特寧霍爾姆宮
荷蘭:荷蘭王宮、澤斯特宮
泰國:泰國皇宮、遲塔拉達宮
美國:白宮
法國:凡爾賽宮、愛麗舍宮、盧浮宮、楓丹白露行宮
伊斯坦布爾:貝勒伊宮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彼得宮(夏宮)
柬埔寨:柬埔寨皇宮、女王宮(即班迭斯雷寺)
奧地利:霍夫堡宮、美泉宮(即舍恩布倫宮)、海爾布倫宮
土耳其:托普卡普皇宮、貝勒伊宮
中國:布達拉宮、故宮
緬甸:曼德勒皇宮
越南:琅勃拉邦皇宮寺院、建化皇宮
德國:無憂宮、霍夫堡皇宮
韓國:昌德宮(樂宮)、景福宮
尼泊爾:帕坦古皇宮
葡萄牙:佩納宮
奧斯曼帝國:馬巴恰皇宮、托普卡匹皇宮
義大利:那不勒斯王宮
朝鮮:安鶴宮(遺址)
古阿波美王國:阿波美皇宮,位於貝南南部
印度尼西亞:日惹王宮
克諾索斯:克諾索斯王宮(米諾斯王宮)

北京故宮世界面積最大

各大洲皇宮排行榜不知道

D.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皇室建築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皇室建築,古今中外最為人們所熟悉的莫不過,故宮、凡爾賽宮、白宮了。



當然還有,貝勒伊宮位於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等等,這些皇室建築是一個民族文化和藝術實力的體現,值得每一個人尊敬。

E. 緬甸曼德勒皇宮城牆局部坍塌,導致其坍塌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緬甸媒體的報道,導致緬甸曼德勒皇宮城牆局部坍塌的原因是因為長時間降雨讓城牆滲水,然後導致坍塌的。

在東南亞,雨水真的就是古建築的天地啊。很多東南亞的古建築基本上都是被長時間的降雨破壞掉的。這次的緬甸曼德勒皇宮城牆也是一樣。雖然我國不是東南亞地區的,但是在今年的山西暴雨下,我國山西的很多古建築也因為雨水別破壞了,降雨真的是古建築的一生之敵啊。

三:那我們如何防範滲水呢?

很簡單,塗蠟和規劃用來排水的下水道。像我國的故宮等這些大型宮殿,其實宮牆都是塗蠟的,而且每年都會塗一次,像故宮,明朝皇帝在建造的時候就考慮了滲水積水這些問題,早就已經規劃好了相應的排水管道。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故宮可以安然無恙這么久的原因。當然,還離不開我國古建築工作者每年辛苦的修繕

F. 曼谷大皇宮,探尋你的精彩

文/攝影  風之舞

到曼谷不去大皇宮,如同到北京不去故宮。

大皇宮,一座富麗宏偉、極具傳奇神秘色彩的宮殿,不僅有輝煌的建築藝術與文化,而且還有一尊玉佛帶來的神奇故事。為了探尋你的精彩,我來了……

1434年,一陣電閃雷鳴之後,人們在清萊府山腳下一座為雷電擊毀的佛塔中,發現了一尊渾身塗滿石灰的佛,貌似一尊再普通不過的泥塑佛像。後來,因為佛鼻尖上的石灰剝落,人們「順藤摸瓜」,一尊世所罕見的玉佛才呈現在世人面前。

清萊是泰國北部邊境的府,西北與緬甸接壤,東北與寮國相連,這里山青水綠,有著經久不去的神秘氣息,著名的「金三角」,便在清萊以北40多公里,而如今曼谷大皇宮玉佛寺中那尊引人矚目的玉佛,相傳正是當年清萊佛塔中被發現的那一尊。

這裡面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且游且說。

大皇宮緊鄰湄南河,是仿照故都大城的舊皇宮建造的,曼谷王朝開國君主拉瑪一世登基後,於1782年把首都從吞武里遷至湄南河東岸的曼谷,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為規模宏大的大皇宮建築群。

一道高約5米、總長1900米的宮牆環繞著大皇宮。皇宮的建築風格主要為暹羅式,庭園內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樹影婆娑,滿目芳菲。

進門以後,隔著東側一大片綠色草坪,就可以看見對面的皇宮金頂。據了解,曼谷王朝從拉瑪一世到拉瑪八世,均居於大皇宮內。1946年拉瑪八世在宮中被刺之後,拉瑪九世便搬至大皇宮東面新建的集拉達宮居住。現在,大皇宮除了用於舉行加冕典禮、宮廷慶祝等儀式和活動外,平時對外開放,成為泰國著名的游覽場所。

大皇宮開放的景點集中在東北角。等到了這一區域的大平台,大家都感到眼睛不夠用!裡面的建築金碧輝煌,而且非常集中,真是太壯觀了。

這里著重對由西向東並排排列的「樂達納舍利塔」、「藏經樓」和「碧隆天神殿」 三大建築逐一分解。

樂達納舍利塔是由拉瑪四世建造的,用來收藏佛祖的胸骨舍利。這座塔外面的金片是拉瑪五世後來鑲貼上去的。純金的光澤使這座充滿弧線美的圓塔在柔美中透出剛勁和威嚴,在陽光下金光閃閃,格外引人注目,也因此而成為大皇宮的標志性建築。

塔身四個方向均有突出部分,上有塔籠,上面各有一座小塔。舍利塔內,又有一座供奉佛陀舍利的小金塔。

「藏經樓」位於大平台的中間,建於一世皇,年代更為久遠。藏經樓是柬埔寨風格的建築,用數十根巨大的金色柱子支撐,藏經樓裡面有一部金片製成的藏經。從藏經樓下面往上看,看不見上面的尖頂,只能看見下面金色的柱子。

藏經樓旁邊還有一座小巧逼真、充滿著柬埔寨風情的吳哥窟模型。一位小男孩騎在父親的肩上好奇地看著它。

東側紅色翹檐、頂上有一座塔的建築是「碧隆天神殿」。 碧隆天神殿呈十字形,塔型是柬埔寨式,又稱高棉塔,神殿四周圍繞著12個角柱,柱頭皆以蓮花裝飾,是皇室宗廟,因此也稱先王殿,裡面陳放著拉瑪一世至五世皇的紀念像,並僅於每年4月6日開放。

殿前有2座金佛塔,是拉瑪一世為紀念雙親所建,塔基有20個托塔的猴子。可惜人太多,根本無法取到全景,只好從網上借用一張全景圖(下圖來自網路)

托塔的猴子甚是吸引人。瞧,它們雙手上舉、努力擎住塔身的費勁樣,叱吒猙獰,栩栩如生!

看完了這三座恢弘的建築,就該進玉佛寺看玉佛了。

話說當年玉佛在清萊被發現後,驚動了相鄰的清邁城主,他下令迎請玉佛至清邁供奉。可運送玉佛的大象卻不給他面子,走到經清邁和南邦城的岔路時,突然不聽指揮,轉嚮往南邦城的道路前進……

清邁城主只好將玉佛供奉在南邦城中三十多年,後由另一位城主從南邦城請至清邁供奉,在那裡存放了84年。

到了猜亞雀陀王出任清邁城主時,鑾巴邦城(今寮國境內)發生王位之爭,猜亞雀陀王帶兵前往平定,並於1552年迎請玉佛至鑾巴供奉,後迎至萬象供奉,玉佛供奉在寮國共計226年。

1778年吞武里時代,當時曼谷皇朝的拉瑪一世出任大將軍,領軍北上,征服萬象,遂迎玉佛至黎明寺中供奉。後拉瑪一世在曼谷建立新都,於1784年迎請玉佛至玉佛寺供奉。

說了這么多,真的該到玉佛寺里一睹那倍受尊崇、頗具神秘色彩玉佛的「芳容」了。

建於1784年的玉佛寺,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其面積約佔大王宮的1/4。寺內大雄寶殿,殿頂有3層木製重檐,屋脊高聳,屋檐低垂,藍色屋瓦飾以紅黃色邊框,邊檐上有龍首、龍鱗、鳳尾等構件裝飾。殿外層殿壁和四角型立柱上飾滿了彩色玻璃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像彩色的鱗片競相閃耀、璀璨奪目。

玉佛供奉的大雄寶殿內,是不允許拍照的,所以只能在進殿前用長焦看個大概。

玉佛由整塊翡翠雕琢而成,通體蒼翠,寬43.8厘米,高66厘米,於11米高的金色的禮壇之上,跏趺而坐,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頂戴皇冠,呈祥定式。

王室依照泰國一年熱、雨、涼三季,為玉佛製作了三季錦衣,按季節為玉佛更換錦衣,更換錦衣的儀式,須在良辰吉日由國王親自主持,以保國泰民安,每年5月農耕時節,國王還要在玉佛前主持儀式,祈求豐收。(下圖來自網路)

還在感慨玉佛寺的氣勢恢弘、玉佛的神奇祥瑞。一座泰西合璧的「節基殿」已在眼前。

節基殿是大皇宮里規模最大的皇殿,建成於1876年拉瑪五世在位時代。拉瑪五世從小接受英式教育,講一口流利的英語,16歲便登上王位,繼位後多次出訪歐洲國家,深受西方文化影響,被認為是現代泰國的締造者。

「節基」含有「神盤」、「帝王」的意思,也是曼谷皇朝的名稱。此殿的基本結構屬於英女皇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藝術,殿頂卻有三個屬於泰國傳統建築的方形尖頂,是泰西建築藝術精華完美結合的典範。

……

一次大皇宮之行,留下了滿滿的記憶。

讓我感慨萬千的是,泰國的藝術匠師們,以豐富的想像、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方法,集泰國早期先朝建築、繪畫、雕刻和裝飾藝術之大成,並吸收了亞洲和歐洲文化的精華,將大皇宮創造成為泰國建築史上最完美、規模最大、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王宮,也是世界建築和藝術史上的奇葩。

還有泰國人對佛教的信仰。據說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曼谷」本身的字義里就含有「佛教之都」的意思。泰國也是信仰佛教人口佔全國比例最多的國家,全國有90%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

時光總是如此匆匆,精彩只能駐留心中。最後從這扇門回望一下大皇宮,真的不想與你說再見。

G.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緬甸的曼德勒皇宮,面積是故宮的5.5倍,為何名氣上還是不如故宮

曼德勒皇宮位於緬甸的境內。這座宮殿在二戰時被毀,現在我們所看到曼德勒皇宮是當地政府重新修建後的。這座皇宮的建築面積是非常的大,相當於我國故宮的五倍多。曼德勒皇宮的建築以大紅色和大黃色為主,整體的建築布局給人一種尊貴大氣貴重的感覺。故宮是世界聞名的古建築。故宮是明代著名古建築,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築之一。至於兩者名氣,與多種因素有關。


不過緬甸的曼德勒的知名度也在逐漸增長,緬甸作為東南亞國家也越來越知名。

H. 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皇宮

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皇宮是上陽宮。

上陽宮是唐高宗時期興建的皇宮,大致面積約8平方公里,相當於11.1個北京故宮,史稱「萬方朝謁,無不睹之」,乃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皇宮。由於上陽宮過於宏大,其修建者韋弘機被彈劾免職。

上陽宮是在隋代十六苑的基礎上耗時三年建成,位於東都洛陽西北側的洛水高岸,由司農卿韋弘機負責建造。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均曾於此設朝聽政,唐代宗李豫出生於此;安史之亂時,上陽宮被嚴重破壞。此後大唐政治中心遷回長安,東都洛陽地位隨之下降,上陽宮亦逐漸荒廢,直至唐德宗時廢棄。至宋代,被稱為「上陽故宮」。

上陽宮建築奢華,風景秀麗,被譽為"人間仙境",備受唐代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的吟誦。唐朝詩人王建有詩贊曰:「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白居易亦發出「瞻上陽之宮闕兮,勝仙家之福庭。」的感慨。

I.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是哪個

活在當代的我們,經常會看到電視上一些關於封建社會的電視劇情,有的劇迷看完之後還會由衷地感慨生在這個時代真好。隨著歷史進程的發展,世界上有很多的封建社會國家逐漸走向資本主義社會,或者是社會主義社會,但是那些封建王朝還是給我們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文物古跡、歷史遺產。

說到歷史遺產,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國著名的故宮了,它是我國歷史上保存得比較完好的遺址,同時也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過的地方,非常有歷史價值,還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不過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不是我國的故宮,而是緬甸的一座宮殿,由於面積巨大,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宮”。

不少去過的驢友都表示,緬甸這座皇宮雖然沒有歷史圖片上的華麗,但是也不遜色,是一個可以了解緬甸歷史的好景點。你覺得我國故宮和緬甸皇宮相比,哪個更好遊玩呢?

J. 緬甸曼德勒王宮建造的背景是什麼

曼德勒的締造者曼桐於1853年成為緬甸國王,他立刻決定以建造新宮殿來慶祝自己登基。據傳說,國王是在夢中得到「納特」的指示而確定建造城市和新宮殿的地點。國王夢見了在伊洛瓦底江畔有個山丘。早上國王召見了祭司、學者、智者和星相家徵求意見,他們立刻翻閱了古籍,認為國王的選擇無可爭議。星相家還確定了新首都奠基的吉日——1857年2月13日。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