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秀寨在緬甸哪個省
『壹』 什麼叫一寨兩國
我來回答雲南省德宏州與緬甸相鄰,德宏州瑞麗市的銀井寨就位於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國境線將整個村寨一分為二,中國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形成了「一個寨子分屬兩個國家」的獨特景觀,寨中的國境線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瑞麗市西南約11公里,有一個世界少有的邊境人文地理景觀小寨--銀井。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矗立寨中,國界線從該寨中央蜿蜒劃過,是個典型的「一寨兩國」邊境地區。
從瑞麗至弄島的公路將同一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寨中的國境線以竹棚、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因此,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裡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邊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神聖的國境線而渾然不覺。寨子里的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他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井水,同趕一場集,和睦相處。
在這里,無論是中國還是緬甸,邊民們常常往返兩國,做著名副其實的「跨國生意」。更為奇特的是,除了「一寨兩國」、「一田兩國」和「一橋兩國」等情形外,瑞麗江畔的屯洪村和隔江相望的緬甸賀雙寨都各有一家農戶家中矗立著國界碑,過著「一家兩國」的奇觀式生活。
『貳』 一半在國外,盪個鞦韆就能出國,中國最奇特的村子在哪兒
中國這個最奇特的村子位於我國雲南省的瑞麗市,而村子的名字則是叫銀井寨。由於銀井寨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國和緬甸的分界線上,所以銀井寨也被迫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半位於我國雲南省瑞麗市境內,而另一半則是在緬甸境內。
銀井寨除了有瓜棚、水渠等構成的國界線外,還有很多十分豪華的國界線,例如由5086枚玉石組成的“玉石國界線”,其中白色的部分是中國國境,而黃色部分是緬甸國境,每年來銀井寨旅遊的人都會來到這個地方打卡。除此之外,銀井寨還有一座玉石打造的橋,而這座橋也是橫跨了中緬兩國的。
『叄』 一村兩國,小孩每天都出國留學,是哪裡
這個村莊就是坐落於中國和緬甸交界處雲南省的銀井寨,整個村寨一半是中國,一半是緬甸,村民分為兩個國家的國籍,因此有一寨兩國的稱號。
『肆』 雲南一戶奇特房子,卧室在中國,客廳在國外,現狀如何
在我們的印象中,出趟國就必須得辦簽證,乘飛機是難免的。但其實不然,在我國邊界的某些地方就可以輕松實現一秒跨越疆土。中國和緬甸接壤,歷來便是山水相連的友鄰,曾一同經歷過風雨,所以兩國人民之間情比金堅。本著與鄰為友的外交原則,中國和緬甸都不約而同地遵守著互助互惠的友好原則,所以我國與緬甸臨界處的雙方百姓都是一派和睦相處的畫面。在雲南與緬甸交界的地方,人們可以看到兩國人民一同生活,一塊趕集的美好畫面,甚至還能見到一院通兩國的奇景。雲南一戶奇特房子的卧室在中國,而客廳在緬甸,主人天天跨國生活,好不有趣。
結語
當然,這里也會有解決矛盾糾紛而設立的調節法庭,據說這里調解成功率高達97%,這也是兩國人民可以和睦相處的原因之一了。如今,這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兩國人民友好生活,一起在創建更加美好的明天,成為了中緬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見證
『伍』 這個房子忒有趣,去廚房做飯等於是出國
大家都知道,出國 旅遊 需要辦好簽證。在我國有這樣一個村寨,村民平時在村內走動,就在兩國交界處,「一不小心」就會出國。村中有這樣一座房子,睡覺的房間在國內,廚房卻「遠」在國外——緬甸。每次去廚房做飯都相當於出國做飯了。
這個村在雲南省瑞麗市,名叫銀井寨,這里算得上是「一寨兩國」的地理奇觀。這個村子被中緬國界一分為二,國內這邊名叫銀井寨,那邊叫芒秀。國界線從村中的水溝、村道以及竹籬中穿過。這邊的瓜藤很可能跑到那邊結果,那邊的鴨子很可能跑到這邊下蛋。
村內有一個房子,廚房在緬甸那邊,主人每天在緬甸做飯,吃飯時端到國內來吃。吃完飯又「出國」洗澡,洗畢又回國睡覺。每天在N次的「出國」「回國」中度過。
原來,其實這些現象是很正常的。村寨內部的人員是可以這樣隨意出國回國的,但是對於村寨以外的人員,是必須簽證才能行的。之前,銀井寨與芒秀寨原來就是同一個村寨,只是國界線正好從這個村寨穿過。
事實上村民們在生活中沒有收到什麼影響,緬甸的小學生可在中國這邊上學,放學了就回國;銀井寨這邊的村民也可以到緬甸那邊購物遊玩,隨時也可回國,這些村民不必簽證。
本來就屬於同一個寨子,只不過中緬兩國分界線正好將這個寨子一分為二。對於銀井寨芒秀寨的村民也來講實在沒什麼特別之處,緬甸的孩子可以過來中國這邊的邊防小學上學,下了課又回緬甸。而中國的村民可以隨意到緬甸一邊購物 旅遊 ,再回中國。
有機會的話,大家也可以到這樣的村寨去 旅遊 哦。
『陸』 中緬邊境的「一寨兩國」是指什麼它有何奇特之處
首先,一說到一寨兩國,我們都會感覺像一個制度,比如中國的一國兩制之類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呢,是雲南省德宏州和緬甸相鄰,然後德宏州瑞麗市的銀井寨就位於緬邊境71號界碑旁,然後國境線把兩個村寨一分為二,在中國這邊的呢,被稱為銀井,在緬甸那邊的則被稱為芒秀,所以呢,也就成形成了一個寨子,分屬兩個國家的獨特景觀,在這個寨子里的國界線呢,是以竹籬,村道還有水溝,土埂為邊界的。
唉,說的我都想去看了,感覺好風景好優美呀。希望大家在暑假或者是寒假的時候,對它有興趣的可以過去看一看哦。
『柒』 雲南省什麼地方和緬甸街道交界
雲南瑞麗的銀井寨和緬甸街道交界,緬甸一側的叫芒秀。
雲南瑞麗的銀井寨和緬甸街道交界,緬甸一側的叫芒秀。
『捌』 一井兩國在哪裡
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中緬邊境地區的「一寨兩國」,每年都會吸引五洲四海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這就是一座橫跨兩個國家的橋,走過這座橋,就「出國」了,正所謂「一橋跨兩國」。
寨中的國界線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因此,中國的瓜藤不知不覺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母雞溜進中國居民院子里去生蛋,早就成了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的事了。為銀井傣寨里的「一寨兩國」水井。一口水井,兩國老百姓共飲,和諧相處,世代相承,傳為佳話。
『玖』 瑞麗有什麼景點
瑞麗景點:
1、姐告
姐告系傣語,意為舊城,是中國雲南省的最大的邊貿口岸。
如果說瑞麗是一隻艷若天仙的美麗孔雀,那麼姐告是鑲嵌在孔雀屏端上的艷麗雀丹,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這里有實施「境內關外」特殊監管模式的姐告邊境貿易區,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給遊客增添了無限的神秘感。
這里有馳名中外的「中緬街」、「瑞麗口岸國門」、「天涯地角」、庄嚴神聖的「界碑」、「月島」、「南撥河民族村」、「姐告傣族文化歷史長廊」、「免稅店」等著名景點。
2、瑞麗邊貿街
雲南最大、最熱鬧,也是最有特色的邊境集市。
在瑞麗市內有一條長達1公里多的貿易集市街,被人稱為「邊貿街」也叫興市街,位於瑞麗市西北,佔地面積達3.2萬平方米。
這里賣貨的大多是中緬邊民,每天人流如潮,各種貨物琳琅滿目,而且多有本地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紡織等工藝品,各種中外小吃、名特菜館數不勝數,是雲南最大、最熱鬧,也是最有特色的邊境集市,到瑞麗的旅客都喜歡前去游覽一番。
3、莫里熱帶雨林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位於瑞麗市東北20公里處,是集熱帶雨林、宗教聖地、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熱帶雨林景區。
據佛經的記載,佛祖在躲避世界的修行、大象和猴子等的靈性和演出中,都能感受到動物的語言。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最原始的熱帶雨林的風採的感覺最純粹的自然的感覺,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真正的野生動物。
而且,這里是天然的大氧壩,旅遊地區的負離子濃度高達1立方厘米,森林裡的植物殺菌素對人體健康也有很大的好處。
4、大等喊
大等喊是位於瑞麗市區南10公里處的一個傣家村寨。
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遠看修竹點翠,近視柚樹成林,幢幢傣家竹樓掩映在竹林之中。
尤其是柚樹花開季節,香氣彌漫,枝頭掛滿碩果,加上婆娑的竹林、如傘的榕樹,令人神往。密林深處的等罕寺,始建於清乾隆間(1736―1795),正殿為干欄式建築,重檐歇山頂,殿前有亭閣兩府。民族村已成為旅遊勝地。
5、銀井「一寨兩國」
瑞麗市西南約十一公里的世界屈指可數的邊疆人文地理景觀小寨——銀水井。
著名的中緬邊境71號們站在國境,路標,該寨中央蛇行,典型的「兩國的邊境地區寨。感覺想跺腳兩國?到這里你踏步不同國家的國土珀琉斯。
6、姐勒大金塔
姐勒金塔,傣語稱「廣母賀卯」,意為在壩子馬頭的塔,其位於雲南瑞麗市東北5公里處,是瑞麗最古老的佛教建築。
姐勒金塔主塔高十餘米,周圍環列小塔17座,佛龕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周圍供奉著麒麟。
大金塔造型頗具緬甸風味,金光閃閃,陽光下熠熠生輝,造像精美,建築奇特,佛教文化濃厚,是佛教聖地,更是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