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有哪些品牌衣服
㈠ 11月去緬甸穿什麼衣服
1、11月份氣候怎麼樣
20-27度左右。緬甸屬熱帶季風性氣候,一年可分為涼、干、雨三季,11月份的時候屬於涼季,平均氣溫在20-27度左右,天氣晴朗,陽光充足。 2、11月去緬甸穿什麼衣服
夏裝+薄外套11月份的時候,緬甸氣溫還是比較高的,出行只需要帶上夏裝和薄外套即可,但是要注意坐夜車大巴、火車等交通工具,要帶上長衣長褲,或是稍厚的外套,因為這些夜車往往把冷氣開到最大,會讓人感覺很冷。參觀佛塔時,需要注意著裝,上身不能過於暴露肩、胸、肚臍等部位,下身不能露出膝蓋以上部分,最好穿長褲和保守的短袖衫。另外因為無論是進入佛塔寺廟還是水上工坊都需要經常拖鞋脫襪,游覽參觀時最好穿上拖鞋,這樣穿脫比較方便。 3、11月去緬甸旅遊合適嗎
合適。緬甸全年可分為涼、干、雨三季,最適宜旅遊的是涼季,即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間,11月份也屬於涼季,這時天氣晴朗、陽光充足,也是旅遊的旺季,最適合出行。 4、11月去緬甸有什麼好玩的
在仰光大金塔前聆聽裊裊梵音
仰光的瑞光大金塔是可以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一起,被譽為「東南亞三大古跡」的著名景點。宏偉壯觀的大金塔表面貼了厚厚的金箔,全部都是虔誠的信徒捐獻出來的。在緬甸,男女老少,不管身份地位,都會將所得積蓄換做純金葉供奉給大金塔,人們把這看做一種榮耀。因此,大金塔每天都有很多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信徒前來朝聖,在前年古塔和佛祖面前,安心靜坐,耳邊偶爾想起裊裊梵音,彷彿穿越千年,給你的心靈帶來一絲絲平和與寧靜。在曼德勒烏本橋前賞最美日落烏本橋是一座百年歷史的古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全柚木構造橋梁,是每個旅行者在緬甸必去之地。烏本橋最美的時候正是日落時分,夕陽西下,柔和的余暉灑向平靜的東塔曼湖,橋上行人熙熙攘攘,構成一幅美麗的剪影畫面。包上一條長尾船,船夫盪著在湖中滑行,並會非常專業將你帶到一些超美的取景地點,拍下屬於你的永恆記憶。在蒲甘高空上欣賞佛塔林日出如果要問最好的欣賞日出角度是哪裡,清晨的熱氣球絕對是絕佳的選擇之一。Balloons over Bagan公司提供熱氣球飛行服務,在遊客當中非常受歡迎。當你有幸等到一個一個無風無雨,雲層不厚的時刻,在熱氣球中看著萬佛之城逐漸的離開自己的腳下,身旁的陽光溫暖的灑在身上,那種感覺,絕對會令你終生難忘。在茵萊湖畔觀單腳劃船的漁夫茵萊湖上單腳劃船的茵達族漁夫絕對是景區的一大奇觀。穿著籠基的漁夫們,一隻腳穩穩立於窄窄的小木舟一端,另一隻腳繞在單木槳上,以肩膀和單腳轉動木槳劃船,雙手則撒開一個雞籠狀的漁網來捕魚,這種獨特的劃船法可以解放漁夫的雙手。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劃船方式已經成為茵萊湖的一道亮麗風景,不過這僅限於男人,女子劃船還是要雙腿盤坐在船尾以手持槳。更多關於11月去緬甸穿什麼衣服,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67746161800708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㈡ 緬甸人穿什麼服裝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
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
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2)緬甸有哪些品牌衣服擴展閱讀
緬甸人只有在極為正式的場合才會穿著西式的套裝、套裙和皮鞋。在日常生活之中,絕大多數緬甸人都喜歡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緬甸男子的著裝通常為:上穿對襟無領長袖短外衣,下穿以方格布縫制而成的類似於筒裙的沙籠,並且在正面用結子束好。
在他們的頭上,往往要裹上一塊素色的扎頭巾,名為「崗包」。緬甸婦女的著裝則大多是:上穿斜襟長袖短衫,內襯白色胸衣;下穿花布長身筒裙,並且在側面束住,但不用腰帶。她們的上衣往往透明或者半透明,出門在外時大多還要披上一條彩色披巾。
緬甸婦女很愛梳成又高又光的發髻,並且對各種金首飾倍加青睞。在緬甸的一些地區,婦女以脖子細長為美。於是那裡的女孩子自小開始,便不斷地往脖子上面套銅環,以便促使自己變得頸長。
由於天氣炎熱之故,緬甸人一般都不穿鞋襪,至多穿上一雙拖鞋罷了。緬甸的警察執行公務時頭戴鋼盔,婦女們臉頰上往往要塗上一塊用以裝飾的植物粉漿,人們不分男女老幼出門時大多挎上一隻布包。
女用筒裙與男用筒裙不同,常有一乍左右寬的黑色或紅色群腰,裙長也比男群長,穿時使裙底邊觸及腳面。赤足穿人字帶或其他各式拖鞋,也有穿高跟鞋鞋者。在正式場合則必穿料質較厚或精緻的長窄袖上衣,有的為表示更加鄭重則在上衣之上又加披各式紗巾或其他披巾。
著各種首飾,頭帶鮮花。不論年長年幼,不論居家出門,緬甸女性都喜歡在頭上戴鮮花。一般緬甸代表團出國訪問,男子往往在平時著西服,但逢對方接見、宴請等正式場合又換上了民族服裝。
緬族人的服飾與東南亞各國以及西南許多民族的服飾有不少相似之處,緬人的服飾在歷史的長河中先後曾有過不少的變化,但由於獨立以來歷屆政府都強調維護民族文化傳統,抵制西方文化的影響,所以現在仍較好地保持了它的古老傳統與主要特色。
㈢ 緬甸翡翠品牌哪種最好都有什麼牌子
比較有名的品牌好像都在雲南,畢竟雲南與緬甸相毗鄰,而在雲南有名品牌有七彩雲南、密支那珠寶、意綿綿。在網上有很多銷售網點,誠信可靠,信譽也很高,我很多朋友都愛去那買,我現在把地址告訴你,你可以去看看 www.aabcl.com裡面有各種緬甸翡翠的介紹。保證都是正品A貨,都有鑒別證書的,放心購買吧,價格也絕對適中,樓主在裡面一定會選到自己喜歡的款式的。
㈣ 探路者沖鋒衣吊牌寫的是緬甸製造怎麼回事
探路者沖鋒衣吊牌寫的是緬甸製造可能是探路者沖鋒衣是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新研發產品,可能是在緬甸生產的。
㈤ 緬甸購物必買清單是哪些
緬甸購物必買清單有以下幾個:
1、玉石。曼德勒是最有名的玉石交易場所。由於緬甸北部是翡翠產地,而曼德勒又是玉石集散地,很多中國的珠寶商都會不遠萬里前來采購。這個市場規模很大,可以說是一個玉石批發市場,不過接受零售,攤鋪數量眾多,選擇品種也非常廣泛。由於這個市場相當有名氣,因此也成為曼德勒旅遊的一個觀光景點之一。
4、特納卡
緬甸特納卡,又叫「水粉」,是用thanakha樹的樹干磨粉,加水成糊狀塗在臉上,可以滋潤皮膚、防曬,效果還不錯,當地男女老少都用。大約500基亞一瓶。
㈥ 緬甸都有哪些不可錯過
緬甸不可辜負的美食介紹
香蕉煎餅
香蕉煎餅是一種緬甸人茶餘飯後最喜愛吃的美食之一。濃濃的奶香伴隨著香蕉的甜美是一種不可錯過的享受。將牛奶和切好塊的香蕉放進料理機裡面打成香蕉奶昔狀,牛奶和香蕉的美味第一次結合。其次在打好的奶昔中放入麵粉中攪拌均勻。再放入鍋中煎上薄薄的一層。咬上一口,牛奶的香味和香蕉的甜味在味蕾中迅速化開,緬甸之旅有了一份香蕉煎餅,多一份滿足,多一份享受。
發酵茶葉沙拉
也許緬甸最出名的食物就屬茶葉沙拉了。緬甸人常把茶葉當做甜點吃,但有時候茶葉也會作為茶葉沙拉的原料出現。
做這道菜,需要把酸且微苦的茶葉和撕成片的捲心菜、切片的番茄、炸得香脆的豆角、堅果和豌豆手工混合在一起,再潑上蒜油,和切好的辣椒和大蒜。這道菜非常百搭。它既可以是一道小吃,一碟開胃菜,也可以和一盤米飯搭配在一起成為一頓飯。
魚粉湯
魚粉湯,整碗湯濃稠化不開,吃起來鮮濃爽口。把魚骨頭剔除,用香茅和生薑魚腥味去掉,在放入炒好的馬豆煮湯,魚粉湯的米粉融入魚湯當中,盡收魚湯的鮮美。伴菜是入口香的油炸香蕉樹芯。
炸素菜
炸素菜是一種健康美味的美食,用料沒有固定,一般採用的都是時鮮的蔬菜,經過油炸的素菜香脆可口,比如葫蘆瓜就是一種常見的炸素菜,另外豆芽也是十分常見的炸素菜,不同的是,葫蘆瓜比較甜,而豆芽比較香脆。這時候再蘸自家調制的辣醬,酸甜辣三個味道融合在一起,味覺瞬間醒來,久久不肯停下口中的美食。
緬甸咖喱飯
到傳統的緬甸餐廳吃飯絕不僅僅是一頓飯的事,更是一次絕妙的烹飪體驗。
如菜名所示,咖喱是最主要的元素。但是在你點了單之後——通常是一盤多肉多油的咖喱飯,周圍有豬肉、魚肉、蝦、牛肉或者羊肉——一系列似乎無窮無盡的小菜就會隨之上桌。
這些包括米飯、餡餅沙拉、一小碟油炸蔬菜、一小碗湯,和一大盤新鮮的半熟蔬菜以及香草,吃的時候配著蘸醬。
撣式米飯
在緬甸語中叫做nga htamin(魚飯)的這種撣(緬甸信奉佛教的主要民族之一)式小吃結合了與姜黃根一起烹制出來擠在盤子上的米飯和一片片淡水魚,以及蒜油。油汪汪的魚飯通常與韭菜根、生蒜瓣、炸豬皮搭配在一起,成為一道辛辣好吃、香噴噴的小吃。
緬甸特產介紹
木雕
緬甸的木雕很出名,最珍貴的要數由柚木,黑木,還有花梨木這樣名貴的材料的雕刻而成的工藝品,體態與木紋肌理渾然天成,加之雕刻師們以恬靜、圓滿的內心世界面對生活去創作,賦予了木雕盎然的活力。
緬甸木偶
緬甸的木偶戲非常有名,從仰光到曼德勒,再到蒲甘,都有木偶戲的表演,而曼德勒更是出產木偶戲大師的城市。關於木偶戲來歷,一說從中國南部傳入,一說貢榜王朝波道帕耶王時劇務大臣吳多首創。
籠基
緬族的服飾與中國雲南傣族相似,不論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稱「籠基」,女裙稱「特敏」。男人穿的顏色深,大多是格子,女人的則是五花八門,爭奇斗艷。仰光到處都有籠基賣,一般4000基亞一條,最好的會到25美金一條。仰光的昂山將軍市場是籠基的海洋,可以買布請他們當即做,只需要幾分鍾和1000基亞左右的加工費。
漆器
緬甸漆器以式樣精美,做工精湛聞名於世。據史料記載,漆器製作起源於12至13世紀的緬甸。緬甸當地有大量手工業者從事製作漆器這種傳統的手工藝,盡管製作漆器的程序復雜,但在緬甸勞動者眼裡,它們卻是千姿百態、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
特納卡
特納卡,雲南人管它叫「水粉」,是用thanakha樹的樹干磨粉,加水成糊狀塗在臉上,可以滋潤皮膚、防曬,當地男女老少都用。小瓶的隨身攜帶裝在路邊小店和一些guesthouse都有售,大約500基亞一瓶。
手制雪茄
雪茄是茵萊湖最具特色的手工業之一,水上村落中有很多雪茄作坊。煙葉中摻有棕櫚糖、丁香、肉桂、羅望子等香料,抽起來味道比香煙要溫和得多,卻也豐富得多。煙卷則由一種樹葉製成的紙包裹,不含任何人工合成劑。
緬甸旅遊小tips
1、不要觸摸人的頭部,因為頭部是被認為身體最神聖的部位。
2、要用右手拿東西,比如食物、禮物、金錢等,將左手放在右胳膊肘下方。
3、進入宗教場所須注意穿著,不能穿短褲、緊身及或無袖衣服。
4、到寺廟參觀要記得必須要脫下鞋,包括通往山頂佛塔的台階,表示對佛祖的尊敬。
5、女士紗籠不要晾掛在高過人頭處,內衣褲不要晾在陽台、院場等顯眼位置。
6、不要與當地人談論緬甸政治狀況。
7、不要亂扔垃圾。
8、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
9、緬甸是個佛教的國度,生活中的各種禮俗都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在仰光的大街小巷,花間樹叢,常可見到各種鳥在追逐嬉戲,原因在於當地人養成了不殺生的習俗,他們視烏鴉為「神鳥」,對其倍加愛護。他們對牛也敬若神明,在鬧市遇上「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迴避讓路。
10、緬甸人忌諱9、13和尾數是零的「補」數(10、20、30、40、50、60、70、80、90)等數字。
11、在緬甸砍價後不要不買,這樣會導致他們非常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