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陸龜前肢腫脹怎麼解決
1. 緬甸陸龜不健康怎麼辦
緬甸陸龜是亞熱帶的陸棲龜類,棲息於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喜暖怕寒。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少,夜晚活動多。當環境溫度為22-33°C時,龜的活動量、進食量較大, 17-20°C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當12-15°C時,龜食蘋果,但有消化不良現象。每年的6-9月為活動、攝食旺盛。8月遇長期乾旱後,突然下雨,龜喜在雨水中爬行,顯得非常興奮,有的低頭飲水,有的停在沙土上。若遇黃梅季節,連續陰雨數天,龜多數棲息在人工建的洞穴或遮陽篷下。10月上旬溫度達17℃左右,龜的活動緩慢,有的一天也未見爬動,溫度低於11°C,龜進入冬眠狀態,若長期處於低溫5-7°C左右,易患病。翌年4月下旬溫度16°C時,龜出蟄, 19°C時已能正常攝食,且消化正常。 緬甸陸龜有固定的棲息場所。若將其移到距原棲息地3米遠處,且拐彎,第二天清晨龜仍在原地。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溫順,未發現互相撕咬,但有搶食現象。
在野外,緬甸陸龜食花、草、野果及真菌、蛤愉(一種軟體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喜食瓜果蔬菜及瘦肉類,如菜葉、蘋果、西瓜、葡萄、番茄、香蕉、瘦肉、蝸牛。不食魚肉、豬肝、牛肉。緬甸陸龜對紅色較白色敏感,喜食紅色的食物,如西紅柿。
體重500克左右可鑒別性別。雌性龜的腹甲中央平坦,無凹陷,尾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後部邊緣較近;雄性龜的腹甲中央凹陷,年齡大的龜腹甲凹陷的程度越大,尾長且粗壯,泄殖腔孔距腹甲後部邊緣較遠。在繁殖季節,雌、雄龜的眼、鼻周圍的殼趨向粉紅色,爪呈灰色。
緬甸陸龜一般在5月開始交配,7-8月是交配旺季。雄龜發情時,尾隨雌龜,當雌龜停歇時,雄龜爬到雌龜的前方,伸長頭頸,不斷地上下點動,並不時地用嘴觸動雌龜的頭,阻止雌龜爬動,當雌龜停止爬動時,雄龜及時繞道雌龜的後面,爬上背甲,前肢懸空,後肢落地,用尾部抬動雌龜的尾,雌龜後肢略抬起,交配進行,交配需6-10分鍾。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緬甸陸龜於6、7、9、11月產卵。卵白色,長橢圓形,殼較其他龜殼厚。卵長徑43-47.8毫米,短徑34.1-36.7毫米。卵重35.6-38.1克。
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適應力強。成體(體重1000-2000克)龜較幼體(體重60-80克)易飼養。新引進的龜一般不主動進食,需經一段時間的馴化後方能主動覓食。首先,為龜准備大小
適宜的紙箱或木箱,放在人少的地方,使其適應新的環境,同時觀察龜的糞便。其次,在環境溫度為19-30℃時,每天將食物放在龜的嘴前方,食物最好是香蕉、黃瓜、西紅柿,因為香蕉、黃瓜有香味,西紅柿是紅色,易引誘龜進食,且大多數緬甸陸龜喜食這些食物。若環境溫度低於20℃時,可加溫或使其冬眠(適應健康的龜)。對連續1周拒食的龜採取填食方法。將龜豎立,拉出用鑷子掰開其嘴,將黃瓜等食物塞人口中,然後放下龜,住其自己吞咽,若自己不吞咽,可用鑷子將食物推至食道深處,首次填喂的食物量寧少勿多。對患腸胃病的龜應採取肌肉注射的方法
緬甸陸龜的餌料簡單,瓜果、蔬菜等植物類均可,小型昆蟲及瘦肉類也可。餌料投喂前需洗凈並消毒,以防有殘留的農葯及有害物質。一般每天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以龜能食完為
宜。當初春、深秋季節,由於溫度不穩定,可每2天投喂1次,即使龜有食慾,也應少喂或不喂。
冬眠前,對龜進行體檢,觀察糞便、進食、體質狀況,不健康的龜不能讓其冬眠。用電熱器加溫,使環境溫度保持在22-25°C左右,正常餵食並用葯物治療。將健康的龜放置室內朝南處,飼養箱內增加沙土,也可增蓋棉墊,環境溫度保持在10℃左右,使其自然冬眠。
冬眠中,除必要的每周查看外,應盡量少驚動龜,以免龜受驚而影響冬眠的質量。冬眠的後期,由於環境溫度不穩定,忽高忽低,有時環境溫度雖達19-22°C,龜也進食,但夜晚時溫度將下降,易引起龜腸胃不適。所以,晝夜溫差不超過4-6℃時,方可給龜餵食。
緬甸陸龜是一種很好養的入門級陸龜,但是好養並不能說就不會得病,因為緬甸陸龜市面上基本上都是野生的,所以緬陸的飼養要先從挑龜開始。
本人認為購龜要選在3月至9月之間,其中以5、6、7、8月為宜,挑龜時要要選那些活潑,好動的,將龜拿起要感覺到跟龜大小成比例的分量,盡量挑選一些沒有內傷和外傷的龜龜。
買到家後要先泡澡,因為緬陸在運回家的過程中由於驚嚇和緊張會撒尿和便便,味道很濃厚,泡澡最好用35至40度的溫水,在泡澡的過程中為其清理身上的污垢,一般需要40分鍾至1個小時的時間龜龜會排便,仔細觀察龜龜的糞便,看看是否拉稀和寄生蟲,如出現以上情況請參見底下的龜病治療方法。
這時要為龜龜布置新家,本人建議龜箱里的設備包括5.0UVB,加熱毯或陶瓷加熱器,UVA加熱燈,龜窩,水盆,食盆和溫濕度計。如果你家的溫度不用加溫或稍微加溫就能到30度左右當然可以減免或不用加熱毯,陶瓷加熱器和UVA加熱燈,加熱毯我是選擇壁掛方式,因為龜龜的體溫是通過呼吸進去的溫度決定的,放在下面不能很好的提升龜龜的體內溫度。緬甸陸龜是一種喜歡高濕度的龜類,濕度要保持在50以上,如果濕度不夠可以選擇放置水盆,放一些小型植物,定時噴水等方法,如果濕度還提不上去可以選購霧化器提高濕度。當然如果你家有充足的空間和很高的室溫也可以採用散養的方式進行飼養。
布置好後可以將你的龜安頓進去了,剛進新家的龜會有一些緊張,這時不要急於給龜龜餵食,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有可能你的龜會有一些內傷,急於餵食會引起一些不良後果,先讓龜龜適應環境。大約2、3天後可以給龜龜喂一些蔬菜類食物如:油麥菜,白菜,黃瓜,野菜,芥菜等食物,也可以喂一些如西紅柿,香蕉的水果,不過不要多喂,一星期喂一回足夠了。
以上都做完了就要調理龜龜的生活了,要注意的是白天和晚上要有溫差,一般白天30度左右,晚上保持在25度左右,晚上盡量關燈,如果怕溫度下來可以開夜燈,白天要把把窩撤走,因為緬陸很懶如果不撤的話他會一天都待在裡面。剛進的緬要勤泡澡,一般一天或兩天一次,等他養成了在水中排便的習慣可以改為隔兩天泡一次。
下面介紹一下龜病的治療:
1.脫皮,流眼淚
出現以上情況就說明你的飼養環境太幹了,要趕緊提高濕度。
2.流鼻涕
流鼻涕說明龜有感冒現象,請提高飼養溫度,在泡澡和餵食時可以喂少量的土黴素。本人飼養的緬陸還沒發展到過得肺炎的狀況,所以得肺炎的治療不得而知,不過緬陸不太容易得肺炎,如出現感冒請及時治療。
3.拉蟲
新進的緬陸會有拉蟲的情況,這時需要驅蟲,10厘米以下的緬陸喂1/6片腸蟲清,10厘米以上的喂1/4片,25厘米以上的喂1/2片。有些緬陸不會出現拉蟲現象,但飼養一段時間後會發現體重沒有增長反而會減輕這也證明龜的體內有蟲,請及時清蟲。一般清一次就可以,如果清完還有可以再清第二次。但相隔時間不可太短,要不然會對龜的腸胃產生刺激。
4.拉血
出現拉血時,說明龜有很嚴重的內傷,在泡澡後會發現龜的腹甲和身上有紅斑,這時將金黴素眼葯膏塗在紅斑處,多喂一些高纖維的食物,增加泡澡次數,一般都可以治好,非常嚴重的另當別論。
5.爛甲
殼底下有白斑,用力下壓有濃水流出。用刀片將壞死的殼剃掉,用雙氧水消毒,抹金黴素眼葯膏,每天重復,注意不要感染。
6.外傷
不嚴重的外傷可以先清潔傷口,後抹紅黴素或者氯黴素,兩者不可混用,要用只能用一樣
2. 有關緬甸陸龜的問題呵呵大神們幫幫忙
中文正名: 緬甸陸龜 拉丁學名: Indotestudo elongata 中文俗名: 黃頭陸龜 黃頭象龜 緬陸 陸龜 象龜 金頭象龜 英文名: Eiongate Tortoise 保護等級: 我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收錄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2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爬行綱REPTILIA =>龜鱉目 TESTUDINATA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陸龜科Testudinidae =>緬甸陸龜屬 Indotestudo => 緬甸陸龜 Indotestudo elongata 地理分布: 國內僅分布於廣西、雲南。雖然在其他省市的農貿市場、寵物市場上常有緬甸陸龜出售,但它們並不產於本地,大多數是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再分散到各地。在國外,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至越南、馬來半島地區,包括:尼泊爾、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等國。 識別特徵: 成體背甲長20cm左右。頭中等,頭頂具一對前額鱗及一枚大的、常分裂的額鱗,其餘鱗片小而無規則;吻短,顎緣呈細鋸齒狀。背高而甲長,脊部較平;臀盾單枚,向下包。腹甲大,前緣平而厚實,後緣缺刻深。四肢粗壯,圓柱形;前肢5爪;指、趾間無蹼。尾短,其端部有一爪狀角質突,雄性發達。生活時,頭淡黃綠色;體黃綠色,每一盾片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四肢褐色,有不規則黑色斑點。 外部形態特徵: 頭部呈淡黃色,頂部有排列對稱的大鱗,吻鈍,上喙略勾曲,鼻孔處為粉紅或淡黃色。背甲高隆,前後緣不呈鋸齒狀。每塊盾片中央有大黑斑塊,腹甲前緣較厚,後部缺刻較深。四肢呈圓柱形。表面有大塊鱗片,呈灰褐色,趾、指間無蹼。北京市場所說的象龜皆為這種龜。 生活習性: 緬甸陸龜是亞熱帶的陸棲龜類,棲息於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喜暖怕寒。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少,夜晚活動多。當環境溫度為22-33℃時,龜的活動量、進食量較大,17-20℃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當12-15℃時,龜食蘋果,但有消化不良現象。每年的6-9月為活動、攝食旺盛。8月遇長期乾旱後,突然下雨,龜喜在雨水中爬行,顯得非常興奮,有的低頭飲水,有的停在沙土上。若遇黃梅季節,連續陰雨數天,龜多數棲息在人工建的洞穴或遮陽篷下。10月上旬溫度達17℃左右,龜的活動緩慢,有的一天也未見爬動,溫度低於11℃,龜進入冬眠狀態,若長期處於低溫5-7℃左右,易患病。翌年4月下旬溫度16℃時,龜出蟄,19℃時已能正常攝食,且消化正常。 行為: 緬甸陸龜有固定的棲息場所。若將其移到距原棲息地3米遠處,且拐彎,第二天清晨龜仍在原地。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溫順,未發現互相撕咬,但有搶食現象。 食性: 在野外,緬甸陸龜食花、草、野果及真菌、蛞蝓(鼻涕蟲)。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喜食瓜果蔬菜及瘦肉類,如菜葉(除大蒜,大蔥,韭菜,辣椒等辛辣食品還包括菠菜不可投喂)蘋果、西瓜、葡萄、番茄、香蕉、瘦肉、蝸牛。不食魚肉、豬肝、牛肉。緬甸陸龜對紅色較白色敏感,喜食紅色的食物,如西紅柿。 雌雄鑒別: 體重500克左右可鑒別性別。雌性龜的腹甲中央平坦,無凹陷,尾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後部邊緣較近;雄性龜的腹甲中央凹陷,年齡大的龜腹甲凹陷的程度越大,尾長且粗壯,泄殖腔孔距腹甲後部邊緣較遠。在繁殖季節,雌、雄龜的眼、鼻周圍的殼趨向粉紅色,爪呈灰色。 繁殖: 緬甸陸龜一般在5月開始交配,7-8月是交配旺季。雄龜發情時,尾隨雌龜,當雌龜停歇時,雄龜爬到雌龜的前方,伸長頭頸,不斷地上下點動,並不時地用嘴觸動雌龜的頭,阻止雌龜爬動,當雌龜停止爬動時,雄龜及時繞道雌龜的後面,爬上背甲,前肢懸空,後肢落地,用尾部抬動雌龜的尾,雌龜後肢略抬起,交配進行,交配需6-10分鍾。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緬甸陸龜於6、7、9、11月產卵。卵白色,長橢圓形,殼較其他龜殼厚。卵長徑43-48毫米,短徑34-37毫米。卵重35-38克。 龜的選擇: 一隻健康的緬甸陸龜,可從其精神狀態、口腔、活動、糞便四點著手。 1. 精神狀態 眼睛有神,眼球上無白點和分泌物,用手拿龜,感覺龜較重。 2.口腔 將龜豎立,用硬物將龜的嘴扒開。龜的舌表面呈粉紅色,無白斑點。 3.活動 四肢有力,爬行時能將自身支撐起,不大量飲水(將頭長時間放在水盆中飲水,最好是用紅色水瓢一點一點的倒水給龜喝)。 4.糞便 正常糞便為長條圓柱形,深綠色,若食動物性餌料,糞便呈白色,似牙膏狀。 野生龜的馴養: 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適應力強。成體(體重1000-2000克)龜較幼體(體重60-80克)易飼養。新引進的龜一般不主動進食,需經一段時間的馴化後方能主動覓食。首先,為龜准備大小適宜的紙箱或木箱,放在人少的地方,使其適應新的環境,同時觀察龜的糞便。其次,在環境溫度為20-30℃時,每天將食物放在龜的嘴前方,食物最好是香蕉、黃瓜、西紅柿,因為香蕉、黃瓜有香味,西紅柿是紅色,易引誘龜進食,且大多數緬甸陸龜喜食這些食物。若環境溫度低於20℃時,可加溫或使其冬眠(適應健康的龜)。對連續1周拒食的龜採取填食方法。將龜豎立,拉出用鑷子掰開其嘴,將黃瓜等食物塞人口中,然後放下龜,任其自己吞咽,若自己不吞咽,可用鑷子將食物推至食道深處,首次填喂的食物量寧少勿多。對患腸胃病的龜應採取肌肉注射的方法。 餵食: 緬甸陸龜的餌料簡單,瓜果、蔬菜等植物類均可,小型昆蟲及瘦肉類也可。餌料投喂前需洗凈並消毒,以防有殘留的農葯及有害物質。一般每天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以龜能食完為宜。當初春、深秋季節,由於溫度不穩定,可每2天投喂1次,即使龜有食慾,也應少喂或不喂。 [編輯本段]日常管理 (1)緬甸陸龜喜暖怕寒,對溫度的變化尤其敏感。溫度不但影響龜的新陳代謝速度,而且也影響覓食和捕食的頻率,因此,在日常飼養中應重視對溫度的控制。溫度指龜生活的環境溫度,當溫度19-30°C時,可正常投餵食物,在季節交換之際,投餵食物應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若白天投餵食物後,溫度忽然降低,應及時加溫,否則,易引起龜的消化不良,導致龜患腸胃病。 (2)緬甸陸龜生活於陸地,糞便、尿及殘餌均留在沙上,所以做好衛生護衛工作是必要的。對飼養地的沙每月用紫外線消毒(將龜移出)或全部更換沙(適用於龜少的地方),每天及時清理飲水盆、糞便和殘餌。 (3)在日常飼養中,龜的管理和飼養要求管理者必須認真、細心、謹慎,每天檢查龜的活動、進食、糞便情況,並做好日記。對不健康的龜及時分開,隔離飼養。 (4)緬甸陸龜的日常日光浴也是比不可少的,但要注意緬甸陸龜完全暴露在太陽下超過半小時極易脫水死亡,所以要准備一個水壺定時讓龜補充水分(日光浴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為宜) [編輯本段]冬季飼養 冬眠前,對龜進行體檢,觀察糞便、進食、體質狀況,不健康的龜不能讓其冬眠。用電熱器加溫,使環境溫度保持在22-25°C左右,正常餵食並用葯物治療。將健康的龜放置室內朝南處,飼養箱內增加沙土,也可增蓋棉墊,環境溫度保持在10℃左右,使其自然冬眠。冬眠中,除必要的每周查看外,應盡量少驚動龜,以免龜受驚而影響冬眠的質量。冬眠的後期,由於環境溫度不穩定,忽高忽低,有時環境溫度雖達19-22°C,龜也進食,但夜晚時溫度將下降,易引起龜腸胃不適。所以,晝夜溫差不超過4-6℃時,方可給龜餵食。 http://ke..com/view/37765.htm?fr=ala0_1_1 想知道更多可以去這里; http://bbs.cngui.com/
3. 緬甸陸龜四肢撐不起身體。無法走路。好久沒有排便請各位高手救救我家萬福吧~
日積月累的缺鈣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好的,最好給它吃爬寵專用鈣粉,配合維生素D3的那種,溫度調節好,食物給充足一些,UVB不要開太久,先一天2-3個小時試試,過度的UVB可能讓缺鈣更加嚴重。
4. 求助!!緬甸陸龜,最近沒精神,拒食、流鼻涕、前腿老揉眼睛並且拉稀。
我的上一隻小緬就是這樣死掉的:(但是這一次也出現過這種情況我就查閱資料外加自己摸索給他治好了。症狀是眼球的外部被白色的分泌物掩蓋,經常用前肢擦眼部,到後面甚至停止攝食!!可以這樣治療:輕中度感染,白天用氯黴素眼葯水,一小時一次,晚間塗上紅黴素眼膏。口服阿奇黴素。2、重度感染,建議使用注射用抗生素。外用氯黴素眼葯水和紅黴素眼膏。
忠告:對於重度感染造成的白膜,如果你不具備成熟的技術和無菌操作的能力,不要試著用刀片剝離。 祝你的小黃早日康復 !O(∩_∩)O~
PS.她喝水嗎?如果可以喝水給他吃少量的葡萄糖以免脫水死亡
5. 緬甸陸龜今天突然不進食,四肢柔軟無力,平時膽小今天觸摸居然沒有反應
肺炎,可能是感冒引起的,而且你的喂法也不對,蘋果本來就不好消化,你還喂蘋果皮,而且不能經常餵食,會消化不良,饅頭你也喂,我算是對你無語了,現在太虛弱,只能靜觀其變,不要在去動他了,會吐就可能是肺炎跟消化不良,
6. 緬甸陸龜前腳腫大,怎麼破
有沒有外傷?有外傷碘伏消毒之後用紅黴素眼葯膏.沒外傷保持衛生,近期減少泡澡濕度保持50以上,觀察看影響不影響走路
7. 我的緬甸陸龜左眼往後翻前眼角程白色,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
【病因】
眼病是發生於眼睛及其周圍組織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炎症,可累及眼結膜或眼角膜,或兩者同時受累。眼外傷,異物侵入(多為粉塵),通風不暢,空氣長期乾燥,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微生物感染,寄生蟲(眼線蟲)侵襲,甲醛、氨氣等刺激性氣體的刺激,以及維生素A缺乏等機械性、化學性和生物性的原因都可能引起本病的發生。
【症狀】
病龜眼內分泌物增多,流淚,眼瞼腫脹、疼痛,上下眼瞼發生粘連並經常使用前肢蹭眼;角膜混濁,周圍充血,嚴重者失明。眼炎可為單側性,也可為雙側性。
【防治方法】
改善飼養環境,避免病龜眼部長時間受到陽光(包括UVB)直射。使用鹽水溶液沖洗患眼後,滴以氯黴素(潤舒)等眼水,每天1-3次。如為病毒性眼炎,用以利福平眼水的治療效果為佳,同時補充維生素A。
另:如眼部凹陷,說明龜正處在其他病態或消瘦中,應及時治療或補充各類營養。
8. 緬甸陸龜腐皮和肺炎該怎麼治
是葯三分毒,無非必要,千萬別用葯。
流鼻水不見得就是感冒,有的時候氣溫變化大,空氣質量差或不流通,環境中有灰塵或粉塵等等,都會造成暫時性的流鼻水。如果鼻水流量多,食慾下降或拒食,精神不好,活動量少,鼻水顏色有變化,才要開始擔心。
星龜的呼吸道感染/感冒症狀為:流鼻水、打噴嚏、呼吸有雜音、用口呼吸、嗜睡、食慾下降、用前肢擦眼睛、眼睛有異常分泌物、鼻孔堵塞、少動、眼瞼腫大、流眼淚、拒食等。
星龜在陸龜來說是最容易發上呼吸道問題的品種,主因有:
1、體質抵抗力
-
體質弱,有先天後天因素,個體因素等。
2、食物營養
-
營養失調,缺乏維生素A、C和長期喂養單一食物等。
3、環境衛生
–
包括不適當的溫度,高濕度,缺少日曬,過於擁擠,環境不通風,粉塵等。
建議是如果龜龜的食慾精神排泄都還好的話,只要加強通風,維持溫度在30度上下,溫差不要太大,營養好一點,定期補充優質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避免讓星龜睡在太潮濕的環境等,等他抵抗力好些後自然就沒事了。
白天星龜環境濕度高點沒問題,但黑夜濕度就要控制40-50左右。夜間盡量提供它們乾燥的環境進行睡眠。過於潮濕會使它們產生呼吸方面的毛病。
9. 拜求,我的緬甸陸龜四肢無力。無法支撐龜身。只能勉強用腳背爬行,快救救它啊~~~
生病了啊!快去治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