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國防軍有什麼預兆
① 當前緬甸實際掌權的是軍政府嗎
是。請看解析:外部環境,緬甸周邊有三個最重要的國家,跟緬甸交壤的,一個是印度。因為緬甸曾經是印度的一部分,所以緬甸跟印度之間它歷史上有交往。一個是中國,中國和緬甸歷史上的交往,那就更頻繁、更密切了,特別是南明的皇帝說逃到緬甸了。中緬之間現在的邊界貿易之活躍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另外就是泰國。那麼所以你看到,這三個國家其實他們從來都沒有嚴厲的譴責過緬甸軍政府,所以緬甸他不倒。我們假定如果中國、印度和泰國都像西方國家那樣嚴厲的去制裁緬甸的話,那緬甸就會非常困難,對吧,這是第一。
是在現實的國際政治當中,緬甸卻並不那麼孤立,我已經說了,對吧。還有,不要忘了還有另外一個大國就是俄羅斯,所以其實西方的觀察家他們已經注意到了。如果美國要在聯合國提出一個制裁緬甸的決議的話,中國和俄羅斯不會反對,而只要這兩國反對的話,這樣的決議就不可能通過。所以緬甸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無力。因為國際媒體主要是西方控制的,在西方媒體上你可以一面倒的看到批判緬甸軍政府,這樣的一些輿論。他的三個鄰國,還有像俄羅斯這樣的一個國家,還有剛才我也提到過的,就是日本。日本的立場其實是比較微妙的,這說的是外部的因素,還有緬甸雖然閉關鎖國,但是他並不是不跟外國做生意,生意還是要做的。他去年的對外貿易大概是90億美元左右,那麼這其中呢,超過10億是跟中國做的。所以只要中國不跟他斷絕往來的話,他的生存就不會受到致命的影響,更何況他還跟印度跟泰國都有大量的貿易往來。那麼我們再說他國內的因素,國內的因素是跟緬甸周邊的國家,為什麼支持軍政府是有關系的。緬甸有將近6000萬人,可是他的民族有多少,你知道嗎?135個,就是官方認定的民族,這么多。而且還不包括在緬甸的印度人、華人。很奇怪的緬甸軍政府他不把這些。可是在現實的國際政治當中,緬甸卻並不那麼孤立,我已經說了,對吧。他的三個鄰國,還有像俄羅斯這樣的一個國家,還有剛才我也提到過的,就是日本。日本的立場其實是比較微妙的,這說的是外部的因素,還有緬甸雖然閉關鎖國,但是他並不是不跟外國做生意,生意還是要做的。他去年的對外貿易大概是90億美元左右,那麼這其中呢,超過10億是跟中國做的。所以只要中國不跟他斷絕往來的話,他的生存就不會受到致命的影響,更何況他還跟印度跟泰國都有大量的貿易往來。那麼我們再說他國內的因素,國內的因素是跟緬甸周邊的國家,為什麼支持軍政府是有關系的。緬甸有將近6000萬人,可是他的民族有多少,你知道嗎?135個,就是官方認定的民族,這么多。而且還不包括在緬甸的印度人、華人。很奇怪的緬甸軍政府他不把這些。那麼其中的緬甸人,就是緬族,就是主要的民族,大概是65%的比例。。換句話說剩下的35%的比例當中,有100多個民族。那麼這些民族當中比方像(閃族)等等克倫族等等這些民族是比較大的,有那麼幾十萬人,上百萬人的民族,這些民族在邊界地區,長期以來他們都是什麼?就是割據自守的就是自成一國。那不是國際法上的一國,那麼這些少數民族他有自己的武裝,像緬甸共產黨也有自己的武裝。那麼這些武裝的特點是什麼?只要不是軍政府掌權的話,這個國家他可能就亂作一團了,那麼只有軍政府有能力把這個國家置於一個比較穩定的控制之下。而周邊這些鄰國,無論是印度、中國和泰國,都不希望看到緬甸出現這樣的一種分裂格局的一個局面,出現一個群龍無首的局面,所以這是軍政府。因為這是對他們自己,就是對中國有好處,對泰國,對英國都有好處,就這么一個簡單的道理。那麼所以我說西方國家因為跟他不接壤,他們看到的是一種相對比較抽象的,說起來是對的,就是要有人權,你要有一個真正的法制。或者像希拉里的話來說,根本就不應該有這樣的審判。可是這些原則你放在亞洲,你放在緬甸這個國家,它就是不起作用。他要有他很具體的這些條件來看的,就是因為軍政府能夠維持每天的穩定,而這符合了周邊國家的利益,所以周邊這些國家都面向中國是支持緬甸的。</p>
② 緬甸是不是沒有正規軍隊我看很多電影和電視總是有僱傭軍。
一、緬軍成立於1942年,當時稱「緬甸獨立軍」。1945年3月27日 ,民族英雄昂山等人發起抗日運動,改名稱「愛國軍」,每年3月27日定為建軍節。1988年以後,調整國防體制,取消總參謀部,建立軍種司令部。
截止2013年,緬軍有現役部隊約42.9萬人。年軍費約6-8.5億美元。實行志願兵役制。緬甸陸軍負責所有的地面作戰行動以及負責將空軍和海軍納入聯合作戰編成體制。陸軍部隊編成與眾不同,不採用旅級編制,而是將陸軍分成12個地區司令部編制,每個地區司令部由「戰術行動司令部」 組成。兵力32.5萬人。編有10個輕裝步兵師師部,12個軍區司令部,32個戰術指揮部,245個步兵營,7個炮兵營,4個裝甲營和2個高炮營。
緬甸海軍分為三個軍區:即伊洛瓦底海軍區(駐仰光) 、若開海軍區 (駐實兌) 、德森達依海軍區 (駐毛淡棉)。兵力15000餘人(含陸戰隊800人)。設有6個海軍基地緬甸海軍最初是一支江河巡邏隊,在孟加拉海灣和安達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戰能力有限。由於禁運品走私等活動日益猖獗,最南端的海岸監視和漁業保護變得日益重要 (緬甸有1930公里的海岸線)。擁有250名武裝人員和一些小型艦艇(包括5艘卡奔塔利亞級艦和3艘巡邏快艇)的PPFC公司協助執行海岸巡邏。在反走私和反暴力行動中有些艦艇由海軍士兵駕駛。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海軍人員負責在內陸航道巡邏行動,例如伊洛瓦底河和薩爾溫江。擁有800名士兵的海軍陸戰隊具有一定的兩棲作戰能力。海軍航空兵的主要任務是海上巡邏。海軍航空兵擁有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基地都在海岸邊。
空軍9000人。編有3個戰斗機中隊,2個攻擊戰斗機中隊,2個防暴機中隊、1個運輸機中隊和4個直升機中隊。作戰飛機83架,武裝直升機29架。
二、緬甸東北部政府軍的控制力弱,當地的邦(相當於我國的省)擁有自己的軍隊,包含一部分僱傭軍。
③ 21日果敢最新戰報 戰事暫無鵂O果敢的幕後有沒有中國因素
政府軍方面消息:
21日早晨6點政府方面公布老街前線最新戰報
政府軍圍攻果敢軍重要基地2天以來,雙方在大水塘西北18英里地區連續爆發激烈戰斗。
20日兩軍在老街南部八仙腳地區,連續爆發激烈戰斗到21日早晨為止,戰斗仍然繼續繼續中。
政府公布9日到20日為止,政府軍官兵傷亡158人,政府軍獲果敢軍屍體28具。
同盟軍消息:
2月20日,政府軍向花石板、風吹山地域以四個營兵力向同盟軍陣地進攻,戰斗持續5個多小時。
21日中午,政府軍在老高寨與同盟軍交火,戰斗持續3個多小時。
21日,從早晨開始,政府軍對同盟軍西山區地域實施全天炮擊,發射各種炮彈達200餘發,並有二架戰斗機、二架武裝直升機對我軍陣地進行轟炸,並以10餘個營兵力向同盟軍陣地東、西、南三個方向輪番攻擊。
在21日的戰斗中,政府攻擊的戰斗隊形之密實屬罕見,他們幾乎不利用地形地物直接向同盟軍陣地進行輪番沖鋒,戰事激烈。
2緬甸時報:政府沒有談判停火的打算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2月16日向登盛總統發出了一封公開信,要求政府進行停火談判。總統府主任吳藻泰18日說:「對一個自治區發動攻勢,驅逐得到授權的果敢自治團體,這是對這個地區主權的冒犯。我們不能聽其發生。我們沒有談判停火的打算。」
緬甸總統府主任藻泰2月19日接受緬甸民主之聲采訪,指責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破壞緬甸主權:「MNDAA不僅攻擊緬甸軍隊,他們不是為權利而戰。他們對老街政府實施有計劃的攻擊,他們襲擊了一個履行憲法職責的政府行政機構。所以,我們不應與其談判或通過官方渠道回應,以免將他們與其他民族武裝組織一視同仁。政府將使用一切手段解決他們。」
3緬甸國會批准對果敢實施緊急狀態和戒嚴法
聯邦國會對撣邦果敢自治區實施緊急狀態和戒嚴法,沒有議員投反對票。 這次認可投票是在總統府部長昂民提議宣布緊急狀態和軍管後進行的。
昂民稱需要採取行動平亂和保護平民及其財產。為此,總統府在與國防與國家安全委員會磋商後,於2月17日宣布了為期90天緊急狀態。昂民稱,總司令已經接管了與社會和平和維持果敢法律與秩序相關的行政和司法權。
昂民說,果敢同盟軍於2月9日開始向第128輕步兵師開火,致使公務員撤往靠近中國邊界的Honai村。政府和果敢同盟軍在Kongyan、大水塘和穆泰附近沖突,緬軍發動空襲。一名警官在對Hsiawe監獄的攻擊中身亡,另有六名果敢警察在對自治區政府大樓的攻擊中喪生。
他說,這個地區已從2月13日起實行從下午6時至上午6時的宵禁,因為有更多的果敢同盟軍滲透進入老街。他們通常白晝隱身,夜間伏擊軍警。政府方因此不得不對可能藏身處進行搜索。
執政黨鞏發黨議員Tin Maung Oo和反對黨全民盟議員Mann Johnny及Zaw Myint Maung博士支持昂民的提案。
4果敢的幕後有沒有中國因素?
果敢的幕後有沒有中國因素?
(譯自18-2-2015出版的七日新聞-埃杜珊)
緬甸網--華軒
果敢戰火重燃已一個星期多,緬甸國防軍控制了果敢地區。果敢戰事自開始至戰火激烈,中國一直被指為幕後支持者。緬甸政府及軍部雖然沒有指名道姓指明中國,卻也指出彭家聲得到(緬甸)國內外組織的援助。這次是和KlA、徳昂(勃朗)、撣邦北部軍隊(SSA)等民地武的戰斗有不相同的情況,是使用高技術的戰鬥力致使國防軍方面遭受重大傷亡,更使一部分帶有民族色彩的緬甸人認為果敢部隊是依靠中國的支持才能站立的說法甚囂塵上。
中國真的在支持彭家聲嗎?
政治評論家吳丹索奈曾經多次參加 過中國-緬甸邊境戰斗,他指出,彭家聲於2009年隻身逃亡,五年後能夠重新集聚一千多人回來戰斗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他同時指出,如果不明白緬甸民地武的實際情形就指責中國在背後支持彭家聲攻擊緬甸政府,將會是犯錯的。他說,「彭家聲曾擔任果敢武裝組織的營長,前緬共時期的軍官們大都來自這一地區。他在擔任孟拉地區軍事長官時就曽率領三千五百的兵力,我想說明的是,他雖然隻身逃脫,仍有糾合軍隊的的基礎。過去兩年,他已経把果敢部隊安排在北面稱為FUA的團結自由部隊里活動,是有向中國購買武器,在中緬邊境也只能有中國武器,在泰緬邊境只能有泰國武器」。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發言人指出,如果想指責中國參與果敢戰事,請出示確切證據。
曾經長期住在緬共總部的新聞記者詩度昂敏指出,緬甸應該從1967年發生中緬流血事件後導致 中國在1968年對 緬共的軍事援助 中汲取教訓。他說,「很有必要汲取教訓。在過去的四五年中,中國領袖每到緬甸訪問,就會向緬甸政府要求保護緬甸境內的中國僑民的利益,中國對每一個國家(政府)都會要求保護中國公民的利益,明擺著要把華人歸入他的保護之下,因此,緬甸政府有必要對(緬甸)國內的華人提高國民意識代替中國意識」。
吳丹索奈指出,「彭家聲在FUA里訓練部隊已經兩年,對眼前這次戰斗不要看成是彭家聲打回來了,而應該看作是我們國內的問題,要自己面對,畢竟彭家聲的部隊是北方UNFC(團結自由的各民族 理事會)成員之一」。吳丹索奈接著指出,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彭家聲是能夠從北方民族陣線中和彭家聲的緬共舊部、以及目前參加彭家聲陣營的若開解放先峰(AA)和德昂(勃朗)部隊(TNLA)集中一千多名兵力的。
果敢部隊總書記吳吞茗林在電話里回答說,「我們的背後沒有中國,我們和各兄弟民族在薩爾溫江西岸進行掃除毒品時受到緬甸軍隊的攻擊而東竄西逃才轉回自己的家鄉」。
一位緬甸退伍軍官哥耶莫說,緬甸沒有指責中國參與果敢部隊重回,這只能造成兩國關系中不必要的緊張局勢。「老實講,只能造成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而且會加大援助」。
果敢部隊真的在戰場上使用陸對空武器?
(緬甸)政府在公布果敢戰情時指出,彭家聲部隊使用射擊飛機的武器,(他們的)部隊在轉移時速 度快等現象,含有指出(他們)是受到中國的援助和軍事培訓的意思。但是觀察家們搜集地面戰斗的情況、情報來看,果敢部隊運用游擊戰術是不可能攜帶笨重射擊飛機的重型武器。
一位熟悉中緬邊境情況的軍事人士認為,「FUA組織里不可能有如此笨重的武器,他們只能有RGP(迫擊炮)、手㨨彈和機關槍,使用最多是AK47來賓槍,並沒有緬甸軍隊公布的射擊飛機的0.5aircraft gun 或T99 gun,緬甸軍隊則擁有66mm大炮。
吳丹索奈以和緬甸作戰二十年的軍事經驗分析,要使用0.5射擊飛機的重武器需要一個班的戰士運輸,這是不可能的。他接著說,「在戰斗中使用射擊飛機武器,最起碼配合戰斗機的直升飛機一架或兩架將被擊落,但沒有這種現象」。
中國曾在1968年援助緬共這種射擊飛機的武器,當「佤」和「果敢」從緬共分裂出來以後,這種武器至今還留在「佤」邦。
詩度昂敏說,根據我個人在招募新兵的 経歷,由於在中緬邊境中方一側有著中國惡棍流氓,他們天生好鬥,置生死度外,又持著兩國身份證,語言相同,方便進進出出,成為他們的優勢。「例如,克欽第一特區的吳實孔定揚就僱傭這樣的中國人,付予薪水,並予裝備,作為貼身衛隊。我不相信中國中央政府會參加干預,地方政府是會出售武器,有待進一步觀察,至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例如,中國是允許武器和人調動地區,如果真的允許的話,他們就有機會參與了」。
緬甸軍方一位軍官指出,目前正對果敢地區挨家逐戶進行清查,不久以後,彭家聲的退路必將暴露出來,誰是幕後人,就清楚了」。這位軍官接著說,「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在雲南邊境有一所大醫院,接受果敢來的傷員,雖然無法提出證據,卻是眾人皆知」。
果敢部隊聯合TNLA 、AA和SSA總共一千多名,雖然沒有說明如何整合、如何撤退和撤退路線。雖然根據發生戰斗的圖示並沒有顯示借道中國境內,總參謀長在單獨接見七日新聞記者時指出,彭家聲的部隊會利用同一種族的條件滲入果敢地區種植甘庶和玉米的行業中。
瑞典記者巴德林得那認為,在「佤」部隊里裝備有射擊飛機的武器以及中國訓練類似「佤」族部隊並給予裝備,「佤」就成了緬共之後最大的武裝組織,因此,很難說佤和彭家聲有聯系。
有些軍事觀察 家表示,在四天里發生十三次戰斗,緬甸軍隊共有五十多名軍警傷亡,應注意緬甸軍隊的水平和作戰 能力下降。 假如有外敵入侵將如扺抗,真令人失望。一位軍方高級將領指出,「如何判斷作戰能力下降,既使一個營的戰鬥力沒有損失,只丟掉一個小陣地 」。
當第(129)步兵營被困在果敢揚匡地區時,第(522)步兵營前往救援而中了埋伏,一個鍾頭內30個 緬甸士兵 犧牲,70多個受傷,由於第(522)營官兵們頑強奮戰,阻止了400多名敵軍企圖混入,幸虧第(68)步兵營及時趕到救援,才救出第(522)營。緬甸軍隊的作戰下降不下降已無需說明了。
應不應該邀請彭家聲參加和平座談會?
詩度昂敏指出,彭家聲曾經是和緬甸軍政府 合作非常緊密的一位民族領袖,在國家建設和治安委員會統治時期,其因擔心再度進入緬共,立即和政府舉行和談而讓政府軍隊進入果敢地區。作家 溫迪吞在其撰寫的「緬甸政治黨派和組織介紹」一書中有詳細描述。據中緬邊境居民透露,在此次彭家聲揮師回攻,有200個果敢居民加入果敢部隊,受到國防軍提升戰役行動,胡亂掃射,造成問題擴大了」。「應該說果敢方面取得戰斗的勝利,雖然他們無法佔領一個地方,但是對地區造成巨大影響以至成為國際新聞,我們不清楚有多少難民跑去中國,跑到這邊的難民不少於三四千人。這就成了宣傳武器。
吳丹索奈表示,中國外交部希望雙方應該談判邊境事件,不要因彭家聲事件而中止或拖延和談。「2014年九月在密支那的談判中,總參謀長的要求不被採納已說明和談受到阻力,ABSDF和TNLA已經很久不參加北方的UNFC會議。他們是和UNFC有聯系,和FUA也有掛鉤,這些都有彭家聲的身影,因此,從政治層面來說,是應該邀請(彭家聲)參加和談」。
關鍵是政府並不象對待其他民地武一樣平等對待果敢民族武裝。(88)世代學生代表吳昂覺烏對七日新聞「人民之聲專攔」說,我們向總參謀長質問,既不邀請參加會談,也在老街事件上不讓步」。他接著說,「由於不能消滅任何一個民地武,今天才會在「和平中心」舉行和談會議」。
吳丹索奈指出,政府方面基於流亡鴉片大王身份的原因而不邀請參加和談,在緬甸北部,除了KlA,任何武裝組織都脫離不了毒品,聽說,目前政府委任的果敢地區行政長官白所成也在生產毒品。他說,「我們不接受以此作為理由,因為我們聽說政府委任的果敢行政長官也在參與毒品(交易)」。
七日新聞人民之聲專欄有關老街事件指出,在談判桌上討論政治問題的時刻,用軍事行動建立聯邦 的手段已不可能,從老街事件看到同室干戈,心情非常沉重」。
吳丹索奈分析中國中央政府在果敢軍事局勢的升高和混雜的果敢民族之間戰斗的影響力時指出,「在果敢事件中,不希望政府在民族問題上使用極端形式,請不要去撩醒睡著之龍」。
④ 緬甸的政府軍很壞嗎他們是不是軍閥性質
對於緬軍而言,長期執政絕非上選。事實上在1988年後,緬軍也一直在尋求還政於民,自己可以置身復雜的民事管理事務之外,間接對民選政府進行監督和控制。緬甸軍方不是軍閥,他們自詡為緬甸完整與統一的保護者,他們自己受教育水平一點不低,他們很清楚軍隊不幹政的價值和民事治理的復雜性。不論是2008年還是2021年,不論是蘇貌、丹瑞還是敏昂萊,這一基本路徑並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他們要的是保持軍隊的利益,但也認為還政於民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換言之,緬軍很清楚,如果全面接管治理權等於將所有社會矛盾引向自己,而讓民事政府負責可以將很大一部分治理責任推給政府,自己仍然可以保持著許多隱蔽的利益網路。同時,由於緬軍直接獨立於民選政府同時還控制諸多資源,民選政府治理社會的資源量是不充分的,他們要麼選擇配合緬軍,要麼選擇支持率下跌,緬軍橫豎不會倒掉,這才是對緬軍更為聰明的控制方式。
從此次政變來看,軍隊的訴求並不太多,談判空間仍然存在,並且軍隊也沒有取締民盟等黨派,因此預計他們尋求的仍然是有限的目標,即確保符合軍隊利益的2008體制不被動搖而不是再度取代民選政府全面接管治理權。因此,只要大選符合緬軍的要求,緬軍還政應該就是時間問題。否則,緬軍可能會直接面對越來越多的社會不滿,最後直接動搖2008體制也並非不可能。
但是對於緬甸來說,這種軍隊-民選政府雙軌政治對於緬甸的長治久安不利,民選政府要想奪回權力,要麼就要使用武力,要麼就是等待軍政府自行放權。目前來看,緬甸的民選政府都不可能有武力可以使用,緬軍已經在20世紀60年代基本壟斷了控制區內的暴力,有太多辦法可以阻止民選政府掌握自己的武裝。同時,民選政府治理能力也較為不讓人放心,他們如果真的奪權、軍方重回不幹政的狀態時真的能實現有效治理,而非如同50年代那樣引發內斗和腐敗也是令人懷疑的問題。緬甸要想獲得穩定的政治秩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雙軌制,某種程度上恰恰是緬甸政治發展合乎邏輯的暫時結果。
當然,對於中緬關系而言,暫時問題並不太大,不論是民盟還是鞏發黨,與中國的關系都較為友好,也都希望能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這是任何緬甸執政者都必須考慮的問題。雙方也許有點波折,但整體穩定向好的態勢不變。同時中國也奉行不幹涉內政的原則,這點也有利於避免被軍隊與民事政府雙方的斗爭所波及。不過此次軍事政變完全可能引發美歐對緬甸軍政府的制裁,可能還從側面推動緬甸進一步向中國靠攏。緬甸局勢的後果還要保持持續觀察。
能塑造緬甸前途的終究只有緬甸自己,雖然不順利,但緬甸還是有一定的希望與前途。
⑤ 緬甸認定緬甸人民國防軍為恐怖組織,恐怖組織代表什麼
恐怖組織是一些反社會和反國家的人組織在一起,而恐怖分子就是這個恐怖組織的成員,他們有組織有目的對人民和對國家進行慘無人道的恐怖可怕的行動。
⑥ 緬甸境內的「北部同盟軍」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做過什麼樣的事情
組織到稱不上,就是一個小的軍隊而已。他們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對抗自己的「團隊」。他們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害, 整體只是為了食物在過家家罷了。緬甸政府也很理智地認識到,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以武力為後盾,在第二年以後,跟北部的各個少數民族武裝簽訂了和解協定。
而萊鑫現在也已經形成如同小鎮般的新據點。不過,萊鑫面對緬軍的全面進攻估計也很難守得住,所以他們開始將部分人員與裝備轉移到印緬邊境的克欽族聚居區,並且在那裡有一個旅的架構。所以在短時間內,還沒有辦法讓他們做一些「歸順」的事情。
⑦ 緬北現在是什麼情況果敢軍全軍覆沒了么哪方獲勝對中國有益
正面果敢軍是打不過緬甸政府軍,果敢軍現在是轉為山地游擊戰了。至於你說那方獲勝對中國有益,要看你怎麼看了,從民族的感情來說果敢其實就是漢人,誰不希望自己的同胞獲勝呢?但是從別的角度考慮就不一定了,首先,果敢其實就是軍閥統治,也就是黃賭毒這三樣行當,你說給這些軍閥統治,致使果敢打贏了,人民又有何幸福可言,從我們人民政府角度考慮,也不會允許有一塊法外之地的存在,就像美國人一樣,美國人跑到墨西哥當毒梟,墨西哥政府軍去打了,美國政府都是表示支持的,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政府會承認這種法外之地的。再者,緬甸雖然窮,但是你看一下地理就知道了,他的地理位置對中國來說太重要了,目前中國政府正是想修一條橫穿緬甸的輸油管道,這樣就可以繞開馬六甲海峽油直接送到我們國家,我們也不比整天看美國佬的臉色做人了,所以從整體戰略意義考慮,中國政府是不願意與緬甸政府有明顯沖突的。
⑧ 這次緬甸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中國與印度因藏南的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其實,主要就是為非法的麥克馬洪線鬧得不可開交。
而據麥克馬洪線簽約,還有」麥克馬洪線緬甸段」。麥克馬洪線緬甸段就包括了果敢這片土地。而今,緬甸見中印度關系因麥克馬洪線的問題不可開交,自然覺得麥克馬洪線緬甸段即「緬北」與「果敢」有被 否認的可能!所以用軍隊先駐入此地,奪取實佔主權為重!
原來緬甸曾長期隸屬英國印度殖民地的一部份。直至1937年才成立英緬殖民地政府,緬甸才脫離英印殖民地。故在1910年代英藏兩政府背著中國中央政府所劃定的麥克馬洪線是包括有緬甸段的, 即緬甸克欽邦北部Kachin Race Distribution Map克欽邦大部份(北部)是英國在民初侵佔雲南顥頗族聚居的江心坡和孟養土司地區, 中緬邊界條約割讓與緬甸的麥克馬洪線緬甸段。 此也為何招致印度政府振振有詞的說,中國既然可以承認麥克馬洪線緬甸段,為何不能承認麥克馬洪線印度段, 使印度侵佔藏南合理化。
這次緬甸新一輪的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緬甸新政府後面實際掌權的全國最高委員會在新憲法通過後,借口民族武裝抗拒整編已超過了規定期限,並從2010年9月1日起,把這些民族武裝宣布所謂的非法武裝。新政府成立前後,對這些「非法民族武裝」的軍事圍剿,當作是新政府顯示權威和行使新憲法的首要任務
⑨ 緬甸政府軍為什麼一直無法擺平緬北的武裝勢力中國對他們之間的這些沖突持什麼態度
原因分析:
一、緬甸軍政府方面:
1、目的。加強中央政府對特區的控制力,解決地方武裝割據的問題,爭取以丹瑞為首的軍政府勢力在2010年大選中贏得優勢。在1989年協議中果敢作為高度自治的特區,他們可保持現有武裝力量和管轄地盤,緬政府向他們提供部分經費及其他物資援助,並給予了開發礦產、森林資源,開放邊境口岸和減免進出口稅收等特權。從文化、經濟各方面來說,果敢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用的是人民幣,說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連座機也是雲南區號,果敢近15萬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從中國進口。現實地說除去外交和戰爭權,相當於一個國中之國,而且與鄰國簡直渾然一體。這個特區沒有給中央政府帶來什麼好處,世界上不存在哪一個中央政府永遠容忍這樣的特區(即使簽有協議)。
2、時機。緬甸進入大選,國內反對派勢力的活動,對軍政府當局形成很大的壓力,以加入由政府控制的邊境安全部隊為條件招安,避免果敢當局對大選造成影響,同時轉移國內國際對緬甸政治矛盾的注意力。最為關鍵的是果敢同盟軍內部近來爆發內斗,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希望推翻彭家聲(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而且在軍事行動之後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善後。
3、實力。近年來緬甸與少數民族武裝妥協贏得和平發展機會,在經濟的帶動下軍事實力有一定的增長,武器裝備得以部分更新。
二、果敢特區方面:
1、內因:緬北長期以來一直是經濟落後地區,2002年底,順應時代潮流加上中國的援助,果敢根除了罌粟種植。通過邊貿和文化交流,果敢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作為「一個國中之國」,特區政府領導當然不會讓中央政府幹預分享自己的權利。在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利益的分配容易出現問題,彭家聲在果敢影響很大,在果敢做生意的人要按所從事行業和大小都交納一定數額給他,無疑這引起其他領導層人員的不滿。
2、實力對比及環境。果敢同盟軍常年和政府軍周旋,擁有一定的戰鬥力,但是在同盟軍內部分裂,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的情況下,在天時、人和方面喪失優勢,而地利在熟悉當地環境的叛將帶領下,政府軍並非出於劣勢,而且由於分裂在兵員人數、士氣方面的不利影響,彭家聲的同盟軍只能避過政府軍鋒芒撤進山區,保存實力等待外部斡旋。利用東南亞國家和周邊的壓力和中國不希望出現邊境動盪和保護華人利益影響軍政府舉行談判,盡量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⑩ 緬甸為什麼和果敢同盟軍發生戰爭
這次果敢戰事,還有前一時期的江西南庄戰役,果敢同盟軍的主要政治目標是以打促談,爭取到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這個訴求,中方在給緬軍的有關緬北和平建議中也提到了果敢同盟軍的政治地位問題。這次果敢戰役後,緬軍總司令敏昂來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到了,說中方在果敢同盟軍的問題上,提了干涉緬甸內政的建議,表示不滿,也佐證了中方的這個建議。
但從筆者所能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中方在建議中,僅僅是要緬軍正視果敢同盟軍的事實存在,緬北和平問題,需要一攬子解決,而不能留下戰火復燃的死角。可惜的是,緬軍沒有聽進去而直接拒絕了關於果敢同盟軍的建議,隨後,果敢戰事就正式爆發。
中方的建議中,只是要求緬軍正視果敢同盟軍的事實存在,要給予其應有的政治地位進行和談,沒有涉及到支持果敢同盟軍打回果敢,光復果敢。在果敢戰事爆發之前,彭家聲接受采訪時也是反復提到要緬方給予其談判的政治地位,也沒有得到緬軍的響應。隨後,果敢戰事爆發後,局面就暫時都失去控制,同盟軍提出的恢復果敢第一特區的政治目標,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新的政治目標。
二、果敢同盟軍宣傳上的政治失策略談
果敢同盟軍在打回果敢之初,就明確提出了果敢人不打果敢人,目標只對准緬軍。可惜的是,同盟軍的某個在網路上有影響的宣傳人員,一看到同盟軍起初的攻勢勢如破竹之時,就狂妄無知到了極點,在博客上對白所成明學昌魏三等自治區政府要員喊打喊殺,表現得比同盟軍更極左更革命的樣子。
而歷史早就證明,現實也正證明,往往這些民族主義口號喊得最響亮,最激烈的人,最後往往就是叛徒。
該宣傳人員在博客上的把敵人直接對准自治區政府要員而不是真正的敵人緬軍,看似是在為同盟軍搖旗吶喊,而實際上,是在為同盟軍樹立更多的政治敵人。之後,該宣傳人員又把矛頭直接對准了中國政府,對中國政府連篇累牘地痛罵。
這種夾帶個人私利的宣傳,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組織和事件來達到泄自己私憤的目的,絲毫不顧及到整個局勢下的果敢同盟軍的前途,是任何組織都無法容忍的,而這里我暫時說這是他的私利和泄憤,已經是很輕的表述了。
從開始到最後不顧果敢同盟軍的勸告直至警告,依然我行我素無限消費果敢同盟軍,為果敢同盟軍到處樹敵,達到自己肩負某國的政治目標。到最後,同盟軍不得不公開發出聲明與他進行政治上的切割,該宣傳人員的調子立馬一轉,說果敢同盟軍還沒站穩腳跟就要清算白所成魏三等等,他為白所成等感到悲哀,自己也是兔死狐悲,到這個時候,還不忘記對同盟軍栽贓和樹敵。
查同盟軍的官方博客,從沒有要通緝白所成要殺白所成,反而對白所成等惡狠狠地喊打喊殺的,就是該宣傳人員他自己。就是那個通緝令,也是由果敢同盟軍里與其關系要好又沒政治頭腦的某人頭腦發熱而擅自發出。果敢同盟軍在政治上被該人的夾帶個人私利的宣傳搞得越來越被動,迫使同盟軍不得不徹底與其進行切割。
在其夾帶個人私貨的謊言宣傳和暗示下,讓眾多網友認為彭家是受到美國資助才打回果敢而痛罵自己的國家不幫果敢人民,那麼中國由政府出於人道主義安置的大量果敢難民並收治傷員,何以視而不見?
有人說,單憑一個宣傳人員就能把這事攪渾了,側面說明很多問題;也有人覺得這個人能長期存在網路上這事很詭異。其實,果敢同盟軍的實力畢竟還很弱小,經不起這類政治投機商的消費。果敢同盟軍需要的是被幫助,而不是被消費。
三,關於果敢同盟軍的性質
當然,出於各種利益的考慮,網上包括群里有歌頌白所成的,有歌頌彭家聲的,有認為壓根就不需要借用彭家聲名望就可以打回果敢的,或者現借用彭家聲的聲望打回果敢然後一腳踢開彭家聲的,各種觀點在網路上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也客觀上讓網友可以接受到四方的觀點以供自己判斷。
關於果敢同盟軍與彭家聲的關系問題,我的觀點是:沒有彭家聲的聲望,就不可能有果敢同盟軍的重新組建,但果敢同盟軍也不等同於彭家聲。果敢同盟軍目前是有著明確的政治目標並由緬甸民族正義黨所領導的以爭取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的革命武裝組織,而非某個人的私人武裝。
四、果敢同盟軍的戰役戰術得失談
這個問題由於敏感,筆者已經就這個問題在內部進行過意見交流,因此,在公開的層面上,不再談及。
五、果敢戰事的中方態度
有關中方的態度,從目前來看,沒有什麼改變,那就是:建議各方坐下來談,只要緬方願意,中國這次願意當調停人,而不再僅是見證人。這是在緬甸和平路線圖上,從沒有出現過的態度。
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目前中方的態度也僅進行到此為止,還是沒有說支持同盟軍光復果敢,是否光復果敢,取決於談判的政治結果,而不是軍事結果。解讀出來的意思就是:一個名義上統一的緬甸是符合中國的利益的。
所以,在果敢問題上,在克欽問題上,中國目前是絕不接受任何一方用武力獨立於緬甸之外的政治訴求的,在這點上,佤邦和四特把握的相當精準,所以,佤邦和四特總是強調我們不分裂,但我們必須要高度自治。
當然,現在緬甸內地大緬主義情緒被煽動,針對中國的各種過激的政治言論在紛紛出籠,如果緬甸政府和軍方不從兩國和平穩定的大局考慮,只一味地宣洩自己的不滿和無限度向中方索取不恰當的回報,那麼,中方在目前上述立場上是否有微調、調整、方向性陡轉?還有待觀察,在此,筆者提醒網友注意研究下1967年緬甸和1969年的緬甸歷史。
六、緬甸軍方為什麼在果敢戰事上如此強硬?
熟悉緬北近些年的所有重大事件的網友應該知道,緬軍目前的高層,包括三軍總司令敏昂來,都是藉助2009年的88果敢事件而一戰成名爬上高位。因此,不管是中方的建議,還是果敢同盟軍的通過武裝斗爭打回果敢,這都無異於是要這些緬軍高層既得利益者把早已經吞進去的勝利果實吐出一部分出來,因此,不管是在政治考量上,還是在他們私人的利益考量上,是絕不輕言退讓的。
而緬甸國家的政治格局的角度來看,對於西方國家和緬甸內部大量的政黨和民眾要求就憲法的任何條款進行全民投票修憲的呼聲,吳登盛政府已經夾持這些有利於他政治利益的呼聲答應就修憲問題在5月份進行全民公投,在這種局面下,除了總統資格條款有可能修改公投外,軍方不經任何選舉就自動佔有議會25%的席位的條款的修改也可能會進行公投。
在軍方面對國際國內的巨大修憲公投的壓力下,軍方如果堅決反對修憲公投的聲音就會顯得異常刺耳。而此時的果敢戰事的爆發,無疑為緬軍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機會,為此,敏昂來總司令甚至高調說打擊果敢同盟軍是一場反侵略戰爭,就是意在通過調動國內的大緬主義情緒來讓緬甸民眾認為軍方的25%的席位是不可修改的,對果敢地區實行90天的軍管,也恰好涵蓋了計劃5月份的修憲公投。
因此,在修憲公投沒有結束之前,不管緬軍在果敢戰場遭到多大損失,也不會輕言撤軍和和談,相反,這個期間的緬軍重大傷亡反而更能刺激緬甸內地民眾的大緬主義情緒,從而達到就軍方在議會中的25%席位不舉行修改公投。在達到這個政治目標後,才有可能轉變對果敢同盟軍的政治態度。
七、如何讓緬軍和緬政府承認果敢同盟軍的政治地位?
有人問如何讓緬軍承認同盟軍的政治地位?答案是目前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繼續打,堅持到緬甸修憲公投之後,直到緬軍自己覺得損失慘重,政治籌碼也在輸的時候,態度才會出現變化。
同時,緬甸內部各個政黨、政治家、分析家、一些軍方人士,也認識到,如果在果敢問題上,不接受中方的建議,恐怕會重蹈69年的覆轍,到最後,輸的褲子都快沒有了,還是得談,因此也在積極建議和呼號希望政府和軍方高層不要因為自己的個人政治利益而不接受中方的建議。
同時,緬甸這些有識之士也暗示接受了中方的建議,88果敢事件的既得利益者今後在政治上相信中方不會讓其有損失的。但是緬軍不會把已經吞進肚子里的東西自動吐出的。
所以,後一階段的果敢戰事,將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會有多場惡戰,特別是在春節假期後中方的態度再次出來之前,雙方都會惡戰幾場,以爭取在談判時的政治籌碼。也就會看到,從緬軍目前誓言徹底干凈地消滅同盟軍,到後來會表述成消滅同盟軍的主力,之後再表述成擊潰同盟軍的主力,再之後就表述成為了國家和平,緬軍願意高姿態接受中方的調停。各位網友今後可以細心觀察緬軍就果敢戰事的評論表述的這種用詞細微變化。(緬甸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