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黃鱔怎麼運輸國內
1. 黃鱔安全運輸法
黃鱔運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鱔苗的質量。一個不按科學運輸方法運回的鱔苗,其潛在的隱患,是每一個養鱔者都十分擔憂和懼怕的事情。下面介紹幾種黃鱔安全運輸良法:
(1)車運用車輛運輸黃鱔最大的危險是震動。震動的時間越長,強度越大,黃鱔的生理機能就越是破壞嚴重。為了減輕車運黃鱔時震動盪起的水波,可以在裝運黃鱔的容器內,放一層厚約15厘米的柔軟水草,如田字草、細嫩的水花生等。藉此,消除一部分震盪,阻止容器中的水波激盪。如果所用的水草較老、較硬,可以用腳使勁踐踏,踏軟後清洗干凈再放入運輸黃鱔的容器中。
(2)袋運用無毒的塑料袋裝運黃鱔的最大危險是:袋內的溫度在日照的情況下,會猛然升高到黃鱔不能忍受的地步。對此,可以採用「雙袋運輸法」。所謂雙袋運輸,就是首先將裝有黃鱔的塑料袋系好口,放入蛇皮袋內,然後把適量浸濕過的青草,放入蛇皮袋中,使濕青草把軟塑料袋團團圍住。如此包裝後運輸黃鱔,在陽光直射蛇皮袋時,袋內的濕潤青草會吸收一部分熱量,蛇皮袋內的空氣也會阻隔一部分光熱傳導,從而達到安全運輸的目的。
(3)簍運無論是篾制的還是編織帶做成的鱔簍,在裝運黃鱔時,都有損傷黃鱔表體黏液的弱點。對此,可以在鱔簍的底部和腰圍擦一些黃稀泥或黏稀泥,也可以用1~2個雞蛋打成糊狀,塗抹在簍底和簍圍上,以此增強簍底和簍圍的光滑度,保護黃鱔的黏液不受損害。
(4)人工挑運人工挑運黃鱔是黃鱔運輸中最安全、最可靠的一種方法。其優點是震動小,運輸工具不受限制。但運輸的速度較慢,運輸的時間較長。因此,運輸時要注意在挑運工具上遮陰,以防強烈的陽光照射而使黃鱔產生溫差和高溫危害。此外,在人工挑運黃鱔時,最好少用些水或不用水,以免水波激盪而引起黃鱔暈迷窒息死亡。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生物技術發展報告》
2. 求黃鱔(鱔魚)的運輸方法!!!200多公里四小時左右路程
4個小時的路程用以下幾種方式應該可以:
1.木桶裝運
木桶的優點是,既可作為收購、暫養的容器,又適於車、船運輸,裝卸、換水等操作管理也比較方便。這樣,從收購、運輸到銷售不需要更換容器,既省時又省力,所以通常用木桶裝運。桶的規格是圓柱形,用1.2-1.5厘米厚的杉木板製成(忌用松板),高67厘米,桶口直徑50厘米,桶底直徑46.7厘米,桶外三道箍,附有兩個鐵耳環,以便於搬動。桶口用同樣的杉木板做蓋,蓋上有若干條通氣縫。水溫在25℃,運程在1天以內,裝黃鱔25-30公斤,加水20-25公斤為宜;天氣比較悶熱時,每桶的裝載量應減至15-20公斤,途中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定時換水,經常攪拌。氣溫較高時,每隔2-3小時就需換一次水,換的水以清凈的活水〈如江、河水〉為最好。
2.蒲包裝運
如果黃鱔數量不多,途中時間在24小時以內,可採用蒲包裝運。精包應洗凈、浸濕,每包盛裝25-30公斤,再連包裝入籮筐或水果簍中,加上蓋,以免裝運中堆積壓傷。氣溫較高的季節,應在筐上放置冰塊,以起到降溫保濕的作用。在11月中旬前後,用此法裝運,如果能保持濕潤(不用冰塊),3天左右一般不會發生死亡。
3.機帆船裝運
如果黃鱔數量較大,途中時間在24小時以內,又有水路通航時,可直接用機帆船艙裝運。黃鱔和水的比例為1:1,即1公斤黃鱔1公斤水。這種裝運方法,不但運費低而且成活率高,可達95%以上。但要注意,凡運過石灰、食鹽、辣椒、化肥、農葯等有毒或刺激性較強的物質的船,未經徹底清洗,也不可裝運黃鱔。另外,每隔一定時間需赤腳下艙將艙底部的黃鱔翻上來(應事先剪去腳趾甲,避免擦傷鱔體)。水質不好時,須泄出艙內一部分水,並添新水。
4.尼龍袋充氧運輸
每袋裝10-15公斤,加水淹沒鱔體,充氧後緊扎袋口運輸。一般多因數量少,才採用此法進行空運。
3. 黃鱔怎麼運輸,網上購買的黃鱔是怎麼長途運輸的呢
長途運輸:
若用木桶裝運,可在桶內加入高出魚體10厘米的水,並保持陰涼,再放入少量的泥鰍成或生薑,一周仍然保持鮮活。
在運輸的途中,不僅會發生黃鱔死亡的情況,而且如果運輸的方法不當,還會使黃鱔逃跑,因此針對這種情況,總結出以下兩種運輸的方法:
以下兩種運輸的方法:
1)短途動輸:數小時的短途運輸,可用水充分淋濕魚體,盛入濕蒲包內並扎口,再放入加蓋的魚蔞中,每隻簍可容納10公斤。
2)長途運輸:若用木能裝運,可在桶內加入高出魚體10厘米的水,並保持陰涼,再放入少量的泥鰍成或生薑,一周仍然保持鮮活。
4. 寮國的野生黃鱔適合進口到咱中國嗎
鱔魚,通用俗稱黃鱔,亦名田鱔或田鰻、長魚、血魚、羅魚、無鱗公子等,黃鱔也屬於魚類的一種,每年的夏季是黃鱔出洞的季節,也是大量上市的季節。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特別對身體虛弱、病後以及產後之人更為明顯。
(盤龍鱔魚)
養鱔現實
有些人盯准鱔魚深受國人喜愛,養殖人想方設法養殖上想有突破,雖然鱔魚容易催產繁殖,但因小鱔苗不易培育成活(食性特殊)是個難題,最近些年仍未有大的進展,大都還是利用野生鱔苗養殖,可能不久的將來還是會大有成功的。目前,有人利用東南亞的鱔魚苗容易獲得的優勢,借用鱔苗緊俏的商機,在國內大肆以「加盟養殖」來招徠,有些完全就是用東南亞鱔魚來賣苗,但一般不會聲明是東南亞的鱔魚,希注意謹慎!當然,就跟台灣泥鰍和中國泥鰍一樣,東南亞鱔魚並非不能養,可以養,但要創造一定的條件,心理上要有所准備,仍然不失為一個優良的養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