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支柱產業為什麼變成資源
Ⅰ 緬甸佤邦軍打了這么多年仗,領地又小,那麼軍費從哪來的呢
這主要是因為緬甸地區擁有非常多的礦石資源,這也使得緬甸的地方武裝能有足夠的軍費來應對緬甸政府軍。當然緬甸的地方武裝非常的繁雜,這也使得緬甸政府軍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而且有些地方武裝的實力非常的強大,甚至有足夠的能力和緬甸政府軍進行對抗。有一些地方武裝甚至會通過販賣毒品來賺取經費。
而且這些地方武裝的所在地都有一些礦石資源或者是毒品種植地,這也使得這些地方武裝有足夠的經費開支來應對緬甸政府軍。不過現在由於緬甸政府軍的強力打擊,使得這些地方武裝選擇投降政府軍。
Ⅱ 緬甸主要產業是什麼
緬甸主要產業是農業、林業。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良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目前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19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強力管束並處罰,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
Ⅲ 緬甸的經濟支柱有哪些
緬甸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應答時間:2021-03-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緬甸被稱為「亞洲糧倉」,為何他們有半數以上人口用不上電呢
因為緬甸這個國家,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科技水平都是相當的落後,國內主要還是以農作物生產為主,這也是他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唯一產業,並且緬甸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也不太好,經濟比起其他的東南亞國家都要差勁很多,雖然是一個文明古國,不過因為農作物生產量很足,所以亞洲不少國家的糧食都是從緬甸進口的,緬甸也被譽為是亞洲的糧倉。不過緬甸至少也是一座著名的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來到緬甸遊玩,這里的寺廟也是值得一玩的,論文化底蘊的話,緬甸是完全不比泰國和馬來西亞遜色的,自然風景也是如此,只不過旅遊條件和經濟沒有那麼發達而已。
Ⅳ 從富裕到貧窮,緬甸到底經歷了什麼
緬甸本來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地理大發現之前,緬甸土地就像中國的古代一樣。經歷著王朝的戰爭和權力的更迭。所以在英國殖民者進入緬甸之前,緬甸是落後的封建制度。我個人覺得影響緬甸的主要還是殖民者。
綜上,緬甸為什麼變窮,是因為他沒有抓住時代的浪潮,勇於改變自己。一直遵循著老的一套,這樣必定會失敗。
Ⅵ 東盟十國 各國的支柱產業~~!
菲律賓----椰樹、水果、海鮮,旅遊。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櫚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印度尼西亞-----豐富的油氣、棕櫚油、可可資源。東盟最大的經濟體,農業和油氣產業系傳統支柱產業。
新加坡----著名的熱帶觀賞花卉胡姬花(即蘭花)每年被大量銷往歐、美、日、澳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是該國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之一。新加坡不僅政局穩定,投資政策保障好、信用度高,而且還是世界級的大港口、世界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在東盟國家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
汶萊達魯薩蘭國-----每天輸出的21500桶石油和大量的天然氣使它成為令人稱羨的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越南------旅遊資源有河內市,它既是首都,又是歷史名城。該市的風景區有西湖、還劍湖、竹帛湖、禪光湖、百草公園等,古跡有獨柱寺、二征廟、文廟、古螺城、金蓮寺等,現代名勝有胡志明陵墓、胡志明紀念館、巴亭廣場等。
寮國-----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
柬埔寨-------傳統農業國,主要農產品有稻穀、玉米、豆類、薯類。礦藏主要有金、磷酸鹽、寶石和石油。
緬甸------著名的「稻米之國」和「森林之國」,因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世界銀行將緬甸稱作「亞洲最為豐富的生物資源庫」。
泰國-------物產豐富,鉀鹽儲量4070萬噸,居世界第一 。
可不是網上能復制來的,我總結的哦~~~~~~
Ⅶ 從亞洲富國淪為窮國,緬甸為何越混越慘
緬甸之所以越混越慘,就是因為他們的經濟主要收入還停留在種植業,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其實看看這些世界強國就能知道,世界強國主要還是以科學技術為主的,只有科學技術才能真正提高國民生產力。免學費。這雖然一時會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但是對於長久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引進別國的經濟和科技人才,讓他們幫助緬甸,推動緬甸的經濟建設。緬甸的媒體也應該大力宣傳這些正面的教育,來鼓勵更多的人才。
Ⅷ 緬甸被稱為「亞洲糧倉」,為何他們有半數以上人口用不上電呢
緬甸被稱為亞洲糧倉,雖然這個稱號看上去很宏大,但這也代表著緬甸是以第一產業為支柱產業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經濟自然不會很發達,那麼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沒有辦法做到很完備,所以才會有很多地區用沒有辦法用上電。
Ⅸ 玉石、石油、天然氣遍地都是的緬甸,為何成了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之所以會從一個遍地都是寶的國家發展成為今天的最不發達的國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們國家內部憂患比較嚴重。緬甸自二戰以來不僅內戰不斷,而且其國內制定的開放政策也不符合國情,反倒拉低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是因此,緬甸才會一步步倒退,成了現在的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 二、改革開放的政策失誤
其實緬甸也不是沒想過辦法自救,他們在看見我們國家因為改革開放而變得更好了之後就也制定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但是他們制定的改革開放並不是像我們制定的那樣,通過開放口岸來拉動經濟發展,而是通過農業來帶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但是緬甸還是自救失敗了,因為他們這么做並不能使工業得到真正的發展,而且還會造成通貨膨脹。
Ⅹ 緬甸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緬甸地處東亞,在它的東南西北部分別和我國、泰國、寮國、孟加拉和印度為鄰,總面積67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我國的青海省面積相當,總人口根本無法相比我國,只有5300萬。2005年,緬甸國都從仰光遷到了內比都。
去過緬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這里的旅遊資源的確很多,而且環境也不錯,茵萊湖、蒲甘、納帕裏海灘等都是必要的打卡之地。
每年差不多有八十萬國外遊客來緬甸了旅遊,其中我國遊客佔了大部分,因為這里的氣候問題,很多遊客都會選擇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之間來緬甸旅遊。
如果按照每個人五千人民幣的花費算的話,每年緬甸的旅遊產業會給緬甸老百姓帶去40億人民幣收入。
而且,這里落後的經濟發展也帶給了緬甸更多的問題,經常發生動亂,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國家之一,出於這樣的原因,很多外國遊客並不願意來緬甸旅遊,如果緬甸國內局勢穩定的話,相信來這里的遊客要遠遠超過80萬,給緬甸百姓帶來的收入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