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佛寺有什麼講究
1. 緬甸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1、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2、服飾
緬甸是一個將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
3、稱呼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
(1)緬甸佛寺有什麼講究擴展閱讀
緬甸的宗教信仰及禁忌:
緬甸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其中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信徒約佔全緬87%的人口。基督教約在16世紀初傳入緬甸,目前影響最大的是新教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派。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頭。婦女的筒裙被視為不潔,嚴禁晾曬在頭部以上的高度,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走過。進入佛教寺廟和參觀佛塔時應脫鞋、脫襪,不應與僧侶「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隨意碰觸僧侶袈裟或身體。
進入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場所前,應事先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如對方不歡迎非信徒進入,請勿強行參觀。此外,緬忌諱隨意撫摸兒童頭部,用腳做指示、踢東西或觸碰人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2. 關於緬甸佛教,可追加
1,緬甸佛教屬於南傳佛教。緬甸在公元11世紀前的文獻記錄幾乎沒有,只能從外部的資料去理解。上座部佛教幾時傳入緬甸則不可考。在公元11世紀,上座部佛教已經傳入緬甸,只是一直不被重視。阿奴律陀王(蒲甘王朝)改革以及統一當時的緬甸信仰以及佛教各派(墮落非法行為),並且得到阿羅漢長老的幫助,從一個叫做直通的地方得到了三藏經典。從此緬甸蒲甘王朝的上座部佛教被淘汰了,變成直通傳來的上座部佛教。後來阿奴律陀王還派遣僧團到斯里蘭卡校對三藏經典,確定彼此無誤。從此上座部佛教就是緬甸發揚光大。
2,出家的男子,佛教稱為比丘。女子稱為比丘尼。和尚一詞,是翻譯詞。意思是老師,是僧徒給於老師的尊稱。 尼姑是比丘尼的俗稱,尼姑一詞是從俗稱尼俗變化而來的。 佛教出家者並沒有社會地位的問題。
3,五體投地。所謂的五體式頭,雙手,雙腳。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方法來解釋五體投地,也導致現今的跪拜方法各有不同。拜佛除了跪拜之外,還有鮮花,食物供養佛陀以及僧團。如果只是佛像和佛塔的話,那麼除了跪拜之外,鮮花供養以及贊嘆佛陀的功德。
補充回答。
佛教律藏中有說明,男子可以7次出家,但女子只能一次出家。南傳佛教因為在歷史的傳播中女性出家的傳承斷了,所以緬甸並沒有女性出家。最多是十戒尼。
3. 緬甸人是信什麼教的。。。又有什麼風俗習慣。。
緬甸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緬甸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原始拜物教和神靈崇拜、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宗教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
緬甸有約六千萬的國民,68%為緬族。主要的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若開族(3.5%)、華人(2.5%)、孟族(2%)、克欽族(1.5%)、克耶族(0.75%)以及其他原住民民族(4.5%),此外還有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移民(1.25%)。但是緬甸官方目前並不承認緬甸華人(果敢華人除外)、印度人、孟加拉人和羅興亞人(來自孟加拉國的一個混血族群)為法定少數民族。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奶茶,吃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烹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很鮮美。
緬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國度,絕大多數人篤信佛教。佛塔和佛寺比比皆是,到處可見。緬甸人一有閑暇,便去拜佛聽經,朝拜佛塔,祈求平安。但無論是進佛寺,見法師,或是進入塔院,有一條嚴格的禁忌,那就是必須脫鞋,連襪子也不能穿。因為緬甸人認為鞋是最骯臟最齷齪的物品。他們經常把那些最卑鄙最下賤之人比作是「挨鞋打之物」。在緬甸,如果有人被鞋打了,則認為是最不能令人忍受的恥辱。在緬甸人的心目中,佛塔和佛寺是最神聖的地方,僧侶則是佛祖的代表,絕不能穿最骯臟的鞋去拜佛、拜塔和見僧。否則,會極大地傷害緬甸人的感情。
緬甸是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牛是廣大農民進行農業耕作的主要依靠。無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牛總是和農民們一起在土地上耕耘。自古以來,緬甸農民與牛相依為命,把牛視為「忠誠的朋友」、「最大的恩人」。正因為如此,很多緬甸人,尤其是緬甸農民忌吃牛肉,認為吃牛肉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背叛行為」。所以,當你宴請緬甸朋友時,千萬要問明客人是否忌吃牛肉,否則會是一種十分不禮貌的行為。
緬甸人的喪葬方式有棺葬、土葬、火葬、天葬等,各民族的習俗不完全一樣,其中以緬族人的喪俗較有代表性。緬族人因信奉佛教,所以他們不以死亡為悲哀。人死後,家人要替死者凈身更衣,然後安放在木架或席上,下放一個盛滿清水的新沙鍋。出殯時,先將沙鍋在門口打碎,然後把屍體連同木架或席子一同送往附近的寺廟火化。火化完,有的把骨灰放在寺廟里,有的則加以埋葬。在此期間,喪家要備煙茶、檳榔招待弔唁者。
緬甸是宗教意識很濃的國家。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紗、手持黑傘的僧侶,全國僧侶有10幾萬,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萬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個是和尚,佛教徒中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以後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力,出家的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出家時間,在以前最短為一年,現在已縮短為7夭。也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為僧。出家手續十分簡便。因此,在緬甸有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的說法。
4. 全球最大卧佛,靜躺在密林之中,香火旺盛,遊客為何不敢靠近
前言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佛經很多的知識讓人心生敬畏,引發人們的深思。佛教在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且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他在世界上擁有著數以億計信徒,而很多地方為了表達信徒們的虔誠,喜歡鑄造一些佛像,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卧佛,他為緬甸一處茂密的叢林,當中每年香火非常旺盛,可是,遊客卻絲毫不敢接近。
其實這都是源於他高超的建築技術,因為緬甸地處熱帶,而且這座佛像坐落在森林裡,常年有霧氣繚繞。會讓很多遊客心生恐懼。再加上它通體紅白黑的三色,更讓人顯得壓抑。對於佛教信徒來講,他認為這個佛像是有生命的,也是非常庄嚴的,外加讓他非常的大會給虔誠的佛教信徒施以一定的心理壓力,讓他不敢直視這個佛像。
結語
如果大家對佛教有興趣,或者本身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那麼,我推薦大家可以去緬甸看一下,目前緬甸已經開放了我們國家到緬甸的落地簽。出國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是天方夜譚了,而是能夠自己親身感受了,緬甸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它的風景優美,自然環境極其壯麗,來到這里也不失一次非常完美的旅行。
5. 緬甸有哪些佛教節日
迦提那節
俗稱希施節,是緬甸佛教徒一年一度舉辦的重要傳統節日。
迦提那節是在緬歷七月(德甸鞠月)十六日至八月(德傘夢月)十五日之間(相當於西元年裡的十一月前後)選擇一吉日來舉辦其節日的活動。當節日期間,佛教徒們都聚集一起用懷著對佛祖的敬意把金錢,僧衣,食物和生活用品都奉獻到佛寺里。
2008年11月12日,在老街市的和平寺,佛教徒們把供奉僧侶的各種生活用品和紙幣,精心製作成美觀的禮品架,跳著舞抬進寺中。他們在寺廟里向各位僧侶敬拜,僧侶們則會給他們講道,滴水和祝福。禮畢後一起聚餐,一同度過美好的節日。
像這樣的節日,對佛教徒來說,都是聖潔而榮耀的,節日將會永遠銘記在他們的心裡。所以每個緬甸佛教信徒都會參加這樣的節日。
迦提那節日的起源,相傳是在西元前五百四十多年前,一些佛教僧侶要到山上去朝拜佛祖釋迦牟尼。那天下著大雨,僧侶們都在雨中很艱苦的向山上爬,花費了好多天的時間才找到佛祖。當他們找到佛祖時,他們都很累又很餓,衣衫又濕又臟又臭。所以佛祖給他們更換新的衣衫,講完道以後給他們賜福,又給他們預備食物。
就這樣,佛教信徒們為了紀念這個事實,遂在豐收以後,選定一吉日為寺院里的僧侶們獻上金錢,僧衣和食物,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
6. 泰國和緬甸的佛教有哪些不同之處
同屬上座部佛教。基本無差別。在廣大上座部教區,雖然聖賢輩出,然而卻沒有一例因倡議特殊教法而另立的宗派。當然,上座部僧團也存在著一些宗派,但那也只是在持戒松緊等枝末方面的分歧,在經典與教理方面還是一致的。上座部佛教在維護傳統、保持佛法的純潔性方面具有「保守」的特點。在上座部佛教的整個傳播歷史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將近兩千三百年的漫長歲月,但其教義、思想的發展及改變卻微乎其微,自始至終皆以巴利三藏及其批註為教法之根本。
備註: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雲南省靠近泰緬邊境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
7. 緬甸國家的風俗禮儀有哪些
1、緬甸為佛教國家,視佛塔、寺廟為聖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國家元首、外國貴賓,下至平民百姓,進入佛寺一律要赤腳(脫鞋、脫襪),否則就被視為對佛教不敬。
2、緬甸人忌諱撫摸小孩的頭。小孩兩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對大人的尊敬。
3、緬甸人時間概念比較強,每場活動前請提前或准時到場,千萬不要遲到。
8. 去緬甸需要辦理那些相關手續和注意事項
中國公民赴緬甸須知
一、辦理簽證
中國公民進入緬甸,持外交、公務護照可免辦簽證。凡持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護照來緬甸都需辦理有效簽證。緬甸駐北京大使館和駐雲南昆明的總領館及駐香港總領館受理辦理簽證的業務。目前中國雲南省已經與緬甸在旅遊方面實現了互免簽證,旅遊者可以到瑞地當地的旅行社辦理通行證,參團約每人100元多一點。
(一)簽證
緬甸核發之簽證,有旅遊、商務、長期商務多次簽證等多種,而旅遊簽證又分個人(FIT) 和團體 (GROUP) 兩種,其差別是,個人簽證在入海關時須以官價兌換 300 美金的緬幣,團體客人則須由旅行社按行程先匯團費入緬;至於商務簽證須有緬甸注冊之公司提出邀請函(保證書)始可申請,多次簽證系核給有投資事實者。
1、辦理旅遊簽證進入緬甸可停留28天。因公或商務來緬可申辦商務簽證,停留期限不等。逾期滯留每超一日罰款3美金。凡停留超過一月的,離境時,需在移民局或機場移民局處辦理離境手續(DEPARTURE FORM)。旅遊簽證不能辦理延期。
2、在緬停留超過3個月需辦理外僑證,延期簽證需交費,分1個月、3個月和1年。
3、旅緬華僑持中國護照出境前需在緬移民局辦理回緬簽證(RE-ENTRY VISA)。
(二)在緬經商須知
凡持商務簽證在緬長期經商,需辦理以下手續:
1、勞動卡(LABOUR CARD)
根據緬甸政府規定外國人在緬甸長期經商,若需辦理簽證延期,首先要辦理勞動卡。辦理勞動卡需要以一個當地合法注冊登記的公司雇員身份到緬甸勞動部辦理勞動卡,需提供相片並交規費。
2、辦理簽證延期(VISA EXTENSION)、逗留許可(STAY PERMIT)
辦理勞動卡後,辦理簽證延期及逗留許可同樣要當地合法注冊登記公司出具證明,到商務部辦理手續,然後再到緬甸移民局辦理簽證延期及逗留許可,一般一次可延期三個月到一年不等,簽證逾期,每日罰款3美元,也需提供相片並交費。
3、辦理外僑登記證(F.R.C.)
凡到緬甸後居住時間超過三個月者,均需提前到國家移民局辦理外僑登記證,需提供相片並交規費。超期未辦者將被罰款。凡到緬甸後一個月內申請辦理外僑證的外籍經商者只需交納9美元,超過一個月後換取者需交18美元。
4、離境表(DEPARTURE FORM)
凡到緬甸居住超過一個月者,離境前需到緬甸移民局辦理離境表。長居住者,需向移民局交回外僑登記證,並領到2張離境表,其中一張離開時交機場移民局,另一張下一次回緬時,再到移民局換回原有的外僑登記證。回到緬甸一個月內換證交6美元,超過一個月需交12美元。
5、辦理往返簽證
往返簽證有多次往返簽證和一次往返簽證。多次往返簽證有效期一般有三個月、半年和一年三種。一次往返簽證有效期一般為一個月。
在緬注冊的外資合資公司董事可申請六個月或一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簽證。一般外國經商人員可申請三個月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簽證。多次往返簽證不分有效期長短,收費均為180美元。一次性往返簽證收費54美元。
(三)旅遊證
持旅遊證來緬只能陸路來陸路返,持證者可在緬逗留28天,只能在規定的地區旅遊。
二、出入境須知及海關規定
從空路來緬甸需經仰光國際機場和曼德勒國際機場,抵達時需提供填好的入境卡和健康情況卡,另需向海關提交申報單。如實申報所攜帶的外匯和需申報的物品。通常海關會檢查來客的行李。入境時,可先免稅攜帶香煙200枝(555香煙最受歡迎)、酒一瓶(約一公升,以威士忌最受歡迎)、化妝水一瓶,但價錢需詳實申報,以免出關時被沒入或課重稅,其中尤以外幣更須小心申報,在入境時,須填寫一張「外幣申請書」,待出境時核對支出與所換的外幣是否平衡,如果差異太大會受到海關盤詰處以罰金。緬甸政府規定,旅客每到一處,所有開支和交通費、住宿等,皆須由收費單位在外幣申請書上填寫消費金額及蓋章,所以很容易發現外幣是否用罄,或是否超帶美金未申報,攜帶二千美元以上需向海關申報。海關對客人攜帶的行李一般要開包檢查,對違反規定未申報的物品會沒收。攜帶外匯出關需附海關申報單,訪客不能將任何通訊器材攜帶入境(包括手機)。雖然海關有時未嚴格執行,但旅客不可不知。
出境時,除了古董等不準攜出,海關也會詳細核對入境時所申報貴重物品,若有未攜出而無法交代去處之貴重物品,則課重稅;此外,在境內若有重大支出,海關亦會檢查收據,所以,有重大開支,宜保留憑證。
三、醫療保健及疫情
緬甸的醫療條件較落後,外國人就醫需交美元或外匯券。在仰光條件較好的醫院有亞洲皇家醫院和仰光市總醫院。
緬甸的疫情主要有登革熱和瘧疾,蚊蟲傳染為多,每年10月為流行病多發季節。
四、治安情況、交通安全及外出旅遊注意事項
緬甸的治安情況良好,民風淳樸,很少發生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緬甸交通較落後,國內道路狀況差,主要城市間的交通選乘飛機為妥。
交通安全情況良好,交通規章和國內基本相同,持國內駕駛證或國際駕駛證可換當地的駕駛證,換照需交納40美元。在緬需持當地駕照行車,對發生一般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可協商解決,緬甸交規較嚴。
在緬旅遊應注意保存好個人護照等證件,如護照遺失後應立即報警並報告使領館以便補辦有關證件。在緬甸旅遊可使用美元或緬幣。
在邊境地區和仰光的一些旅遊商品店也接受人民幣,遊客購買珠寶、首飾要向店鋪索要政府納稅發票,以供出關時備查。
五、與中國駐緬甸使、領館的聯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甸聯邦大使館
聯系電話:00951-221280 221281傳真:227019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曼德勒總領事館
聯系電話:00952-34457 34458傳真:35944
六、中國人常遇法律問題咨詢和建議
1、非法入境
因非法入境被關押,根據緬刑法3(1)和13(1)條款一般量刑6個月至5年。
2、毒品
根據緬刑法15、16(Ga )/19(Ka)/20(Ka)/22(Ka)/21、38條款量刑7年至無期徒刑。
3、非法持槍
根據武器管理法案12(d)至少判一年以上徒刑。
4、婚姻法
根據緬甸婚姻法和有關規定,不允許緬甸人與外國人通婚。涉外婚姻,需由緬甸律師公證、緬外交部認證後才視為合法。
七、購物須知:
緬甸特產以珠寶玉石珍珠為主,尚有竹編手工、漆器、木雕品、手編布料、藤製品等手工藝品,旅客若購買珠寶玉石時,則須持有緬甸政府授權許可完稅之證明(收據),方可攜帶出境。另請向當地旅行社或商店索取收據,以茲保證出境。
八:其他緬甸旅遊注意事項提醒:
佛教之國緬甸人,崇拜烏鴉奉為神;榕樹極為受寵愛,喻為佛塔民族魂;宗教習俗「右為上」,「左賤」、「女卑」根很深;「過午不食」為教規,恪守教義方為純;國民待人講友善,禮貌盛情心忠懇。
入佛寺須脫鞋全緬皆然,更切記不可批評佛教和當局施政,目前緬甸仍然是軍管國家;此外,與緬人來往時,可准備小禮物饋贈,如香煙、原子筆等。另有,請參考。全年以夏天清涼服裝為主,並請攜帶「拖鞋」!以便進出寺廟時換穿,一切以輕便為主,女孩子請不要穿著高跟鞋與短裙。貨幣單位為Kyat(官價匯率:USD1 約=6-7 Kyat),因民間禁止美金交易,故黑市匯率較官價高約數100倍(目前黑市USD1約=560-700Kyat),但奉勸旅客勿輕易嘗試兌換,以免受騙或誤觸法令。請准備美金現鈔前往,旅行支票與信用卡使用上皆很不方便。
緬甸的禁忌:
緬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國度,絕大多數人篤信佛教。佛塔和佛寺比比皆是,到處可見。緬甸人一有閑暇,便去拜佛聽經,朝拜佛塔,祈求平安。但無論是進佛寺,見法師,或是進入塔院,有一條嚴格的禁忌,那就是必須脫鞋,連襪子也不能穿。因為緬甸人認為鞋是最骯臟最齷齪的物品。他們經常把那些最卑鄙最下賤之人比作是「挨鞋打之物」。在緬甸,如果有人被鞋打了,則認為是最不能令人忍受的恥辱。在緬甸人的心目中,佛塔和佛寺是最神聖的地方,僧侶則是佛祖的代表,絕不能穿最骯臟的鞋去拜佛、拜塔和見僧。否則,會極大地傷害緬甸人的感情。
緬甸是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牛是廣大農民進行農業耕作的主要依靠。無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牛總是和農民們一起在土地上耕耘。自古以來,緬甸農民與牛相依為命,把牛視為「忠誠的朋友」、「最大的恩人」。正因為如此,很多緬甸人,尤其是緬甸農民忌吃牛肉,認為吃牛肉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背叛行為」。所以,當你宴請緬甸朋友時,千萬要問明客人是否忌吃牛肉,否則會是一種十分不禮貌的行為。
緬甸婦女喜歡穿一種緬語稱為「特敏」的簡裙。緬甸人視婦女的筒裙為不潔,嚴禁婦女把簡裙晾曬在超過人頭的高度。緬甸男人十分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鑽過,認為這樣會倒霉一輩子。由此,緬甸禁忌婦女登上佛塔的塔基,禁忌婦女往佛像身上貼金。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一般不喜歡別人摸自己的頭。所以,無論你與緬甸朋友多麼親密,不要去隨意摸他的頭。不然,緬甸人會認為你傷害了他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