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在哪個板塊
⑴ 緬甸為什麼產玉石
目前為止,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以上產自緬甸北部密支那勐拱地區等,相對於大多數寶玉石,翡翠的產地實屬不算多。
從地質學上來說,除了緬甸,世界上還有六個國家出產翡翠
對於翡翠形成的條件,目前學術界比較認可的是:
第一:區域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NaAlSi3O8】脫硅形成硬玉岩【NaAl(Si2O6)】;
第二:板塊碰撞,產生低溫高壓的條件;
翡翠的形成於需要在「低溫超高壓」的地質環境下(地質學上的低溫也有200-300℃),這樣的地質環境是相互矛盾的。
因為在物理學中,越深入地幔,壓力越大,溫度也會越高。但翡翠要求低溫高壓,還要持續施加超高壓,低溫就代表淺地表,高壓就代表深地層,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這樣的條件是不存在的。
那麼翡翠成礦所需要條件從哪來的呢?這就要牽扯到地質學上的板塊構造學說了。
緬甸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附近,幾千萬年前,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給翡翠的形成提供了低溫高壓的條件。
緬甸北部密支那勐拱地區深受「上天眷顧」,所處位置剛好滿足了翡翠成礦的地質環境要求,這樣苛刻的條件可以說是萬中無一,因此緬甸也就成了寶玉石級翡翠的幾乎唯一的產地。
⑵ 緬甸位於哪個半島上
緬甸位於亞洲中南半島。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面積約67.8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北部為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靠近中國邊境的開卡博峰海拔5881米,為全國最高峰。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為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⑶ 緬甸地震位於什麼板塊和什麼板塊的交界處 快 2、3分鍾
緬甸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⑷ 為什麼緬甸翡翠那麼多
緬甸翡翠多的原因:緬甸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漂移碰撞形成持續性高壓條件,且緬甸礦的淺地表滿足低溫條件,有得天獨厚的礦物環境,即能產出大量質優的翡翠。
翡翠: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但是翡翠並不等於硬玉。翡翠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鈉質(鈉鉻輝石)和鈉鈣質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
在古代翡翠是一種生活在南方的鳥,毛色十分美麗,通常有藍、綠、紅、棕等顏色。一般這種鳥雄性的為紅色,謂之「翡」,雌性的為綠色,謂之「翠」。寸開泰撰寫的《騰越鄉土志》記載:「騰為萃數,玉工滿千,制為器皿,發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發往粵東、上海、閩、浙、京都。至清末民初,僅騰沖城內即有翡翠作坊百餘家,玉雕工匠三千餘人,所琢」器皿發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發往粵東、上海、閩、浙、京都《寸開泰《騰越鄉土志》產翡翠的緬甸勐拱、密支那一帶,距我國雲南邊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萬曆年間,此地曾屬永昌府(今雲南省保山市)管轄。由於歷史的原因,被稱為「東方瑰寶」的翡翠經雲南騰沖、瑞麗等邊城輸入我國,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
⑸ 緬甸屬於印度板塊與亞洲板塊的碰撞帶嗎
全球六大板塊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緬甸算是在亞歐板塊的邊緣地帶。給你加個圖看看
⑹ 緬甸在哪兩個板塊之間正在縮小還是擴大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受兩板塊擠壓影響,正逐步縮小。
⑺ 緬甸在地圖上的位置
緬甸一共下轄7個省、7個邦和兩個中央直轄市。省是緬族主要聚居地,7邦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地。
⑻ 緬甸是哪個國家的
緬甸聯邦共和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先後經歷了蒲甘王朝、東吁王朝和貢榜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三次英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2016年3月,緬甸聯邦議會選出吳廷覺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緬甸首位民選非軍人總統,2018年3月,吳廷覺辭職。
(8)緬甸在哪個板塊擴展閱讀: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
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
⑼ 緬甸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緬甸在中國的西南方。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
中緬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親戚)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中國一直本著「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發展與緬甸的傳統友好關系。
中緬經貿合作取得長足發展,合作領域從原來單純的貿易和經援擴展到工程承包、投資和多邊合作。雙邊貿易額逐年遞增。對緬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摩托車配件和化工產品等,從緬主要進口原木、鋸材、農產品和礦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