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若開邦有哪些景點
1. 緬甸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緬甸地處東亞,在它的東南西北部分別和我國、泰國、寮國、孟加拉和印度為鄰,總面積67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我國的青海省面積相當,總人口根本無法相比我國,只有5300萬。2005年,緬甸國都從仰光遷到了內比都。
去過緬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這里的旅遊資源的確很多,而且環境也不錯,茵萊湖、蒲甘、納帕裏海灘等都是必要的打卡之地。
每年差不多有八十萬國外遊客來緬甸了旅遊,其中我國遊客佔了大部分,因為這里的氣候問題,很多遊客都會選擇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之間來緬甸旅遊。
如果按照每個人五千人民幣的花費算的話,每年緬甸的旅遊產業會給緬甸老百姓帶去40億人民幣收入。
而且,這里落後的經濟發展也帶給了緬甸更多的問題,經常發生動亂,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國家之一,出於這樣的原因,很多外國遊客並不願意來緬甸旅遊,如果緬甸國內局勢穩定的話,相信來這里的遊客要遠遠超過80萬,給緬甸百姓帶來的收入也會更多。
2. 若開邦的簡介
緬甸若開邦位於北緯17°15'至21°17',東經92°11'至94°55'之間,面積為36777.83平方公里,東鄰馬圭省、勃固省,南連伊洛瓦底省,西部為孟加拉灣,北部與欽邦、西北與孟加拉國交界,1974年由原若開省改建,以主要居民若開人得名。
若開邦沿若開山脈和孟加拉灣海岸走向,作西北-東南延伸,輪廓呈狹長形。海岸曲折,有眾多島嶼沿海羅列。首府實兌。山地較多,平原狹小,耕地僅佔10%左右。主產稻穀,次為水果和煙草等。沿海公路貫通全境,從洞鴿向東越過山隘,與緬甸內地相通。
3. 緬甸有幾邦幾省
截至2018年,緬甸一共有7個省和7個邦,分別為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馬圭省,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省,仰光省,欽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孟邦,若開邦,撣邦。下面具體介紹其中5個省:
1、伊洛瓦底省,是緬甸南部的省。主要由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組成,西北包括若開山脈的余脈,西瀕孟加拉灣,南和東南臨安達曼海。面積3.5萬平方公里。
2、勃固省,緬甸的一個省。位於該國中南部平原。面積39,404平方公里。首府勃固。
3、馬圭省位於緬甸中西部,與實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若開邦和欽邦相連。面積44,819平方公里,馬圭省共設馬圭(首府)、敏布、德耶、木各具和甘高5個縣和25個鎮區。
4、曼德勒省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行政區,位於國家的中央。與撣邦、克倫邦、勃谷省、馬圭省和實階省相接。位於北緯19度30分和23度45分及東徑94度50分和96度50分之間,面積為14295平方英里。
5、實皆省是緬甸聯邦西北的一個省,面積93,527平方公里,是棉花、芝麻、鹽、小米的集散地。
(3)緬甸若開邦有哪些景點擴展閱讀:
緬甸簡介: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主要景點有:大金塔,甘道基皇家太湖,卡拉威宮,茵萊湖,昂山市場,蘇里塔,波特濤塔,巧達吉卧佛塔,中心公園等。
4. 皎漂港成為緬甸最大的遠洋深水港的條件是什麼
皎漂港:在緬甸若開邦的蘭里島北端城鎮皎漂經濟特區。在孟加拉灣東北部。
其坐東面西,朝向印度洋。皎漂港的自然條件與擁有狹長海溝的河北曹妃甸港非常相似,港外航道很深,港內風浪小,是天然良港。而且蘭里島地勢平坦,只有一片小山,非常適合進一步開發。
馬德島 :位於緬甸若開邦皎漂經濟特區的東南方,是距離皎漂港北側入口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離島,島上建設的主要工程包括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作船碼頭、65萬方水庫、38公里航道、120萬方原油罐區以及馬德首站、中緬天然氣管道閥室等。
皎漂經濟特區位於緬甸西部若開邦,是繼仰光迪洛瓦經濟特區、緬南土瓦經濟特區之後的緬甸第3個經濟特區。
皎漂經濟特區總體開發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4年至2016年;第二階段,2017年至2020年;第三階段2021年至2025年。
皎漂經濟特區第一階段總開發面積為1620公頃,分為深水港區、工業園區、綜合住宅區。每個區招標一個開發商,承擔本區開發。如果外國公司中標開發權,按照規則,這家外國公司還必須按照一定比例與緬甸公司組成合資公司共同開發。
目前,緬甸最大的仰光港(Port of Yangon)僅能停泊 萬噸級的船舶,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緬甸對外經濟貿易的需要和發展。
由於仰光港的天然水深所限,仰光港已經沒有再擴容擴建的條件。鑒於近年來緬甸中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資源開發進程,今後幾年緬甸的出口物資將急劇增長,包括木材、礦產品、石油天然氣等大宗物資。
為改善與鄰國的水路貿易交通狀況,緬甸有關部門正計劃在若開邦的皎漂建一深水港。該深水港計劃將建在皎漂鎮附近的馬德島上,由亞洲世界公司(Asia World)全額投資。亞洲世界公司已開始對建港的可行性進行考察。皎漂港的建設將在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緬甸的仰光港和印度的加爾各答港水路交通中轉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緬甸急需一個大型港口,因此緬交通部門計劃在皎漂附近的馬德島上建設30萬噸深水碼頭,從而改善緬甸海運設施不足的情況,促進緬甸的外貿發展和經濟對外開放。
另外,皎漂深水港在孟加拉國(Bangladesh)的吉大港(Chittagong)、仰光(Yangon)的仰光港和印度(India)的加爾各答港(Port of Calcutta)間的水路交通中轉方面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開發之後,皎漂港將是緬甸最大的遠洋深水港。
2007年,緬甸軍政府曾提出在全國建設包括皎漂港在內的六個經濟特區,並授權國內最大的民營公司與中國(China)雲南聯合外經股份有限公司協商皎漂的非能源開發。
距離皎漂港北側入口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離島,它就是將作為中緬油氣管道起點碼頭的馬德島。來自天津的水運勘測人員早在2007年就到達皎漂,他們為中緬石油管線工程皎漂港的前期選址進行勘測。
5. 仰光是在哪個國家
緬甸。
仰光,緬甸最大城市,位於緬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面積598平方公里,人口761萬,1855年至2005年期間為緬甸首都。
仰光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仰光河(又名萊河)與勃生堂河交匯處,距離安達曼海37公里,為緬甸最大港口,東南亞最大港口之一。平緩的仰光山從北邊伸進市區,城市的東、南、西邊都是平原。
仰光有著無數或鍍金或白石的佛塔,佛塔中最著名的是馳名世界的大金塔,它位於市北聖山,居全城最高點。仰光依然保持著作為港口城市輝煌時期的殖民地特色。每年4月這里都要舉行隆重盛大潑水節。
(5)緬甸若開邦有哪些景點擴展閱讀: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
緬甸面積約67.8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北部為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
6. 若開族的簡介
若開族是緬甸的第四大民族,占緬甸總人口的5%,主要分布在若開邦境內,共有5個支系:若開、仰別、曼昂、昌達、丹兌。這5大支系分別分布於實兌地區、仰別島、曼昂島、加拉丹河流域、丹兌地區。各支系均有自己的土語,相互之間可以通話。若開邦境內還有一些講孟加拉語,信仰佛教,風俗習慣類似於若開族的民族,他們是德人、岱乃人、繆人、緬瑪基人。緬甸政府認為他們與若開族同源,是若開族的支系民族。若開族沒有單獨的語言,他們使用的是緬語的一種方言(若開方言)。
若開族人口為232萬(1997年),占緬甸總人口的5%。主要居住 在緬甸西部沿海的狹長地帶。若開族共有7個分支,即若開(Yakhain)、克曼(Kaman)、卡密(Khamwi)、岱奈(Dainnet)、瑪爾瑪基(Malamargyi)、謬(Myo)和德(Thet)。
若開族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捕魚業、制鹽業、畜牧業、紡織業、手工業等也比 較發達。農作物有稻穀、玉米、芝麻、花生和豆類。此外,還種植辣椒、大蒜、洋蔥、咖啡 、香蕉、芒果、檸檬和煙草等。
若開族由於地理位置與印度接近,其文化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若開族最有名的傳統佳節是 一年一度的劃船節。每年4、5月間,正是若開人的秋收時節。若開人在此時舉行劃船節 也有慶賀豐收之意。若開人的劃船節前後歷時3天,非常熱鬧。
若開族與緬族在緬甸獨立以後產生了矛盾,若開族不滿緬甸政府對自己的管理,要求 自治願望強烈。1973年,緬甸聯邦政府終於同意若開邦變為若開族自治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