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冰球子多少錢
⑴ 一畝地種多少顆白芨苗
一畝地要七千棵。
拓展:
1、白芨,(學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以及緬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白芨有廣泛的葯用價值及園林價值。主要用於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內觀賞,亦可點綴於較為蔭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白及是蘭科白及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葉4~5枚,基部互相套疊成莖狀,中央抽出花葶 。 總狀花序具數朵花;花紫色或淡紅色,直徑約5厘米,由3枚萼片、2 枚花瓣和1枚特化的唇瓣組成;唇瓣3裂,上面有縱褶片;雄蕊與花柱合生而成合蕊柱,合蕊柱頂端有一個花葯,前上方有一個柱頭凹穴。地下有粗厚的根狀莖,如雞頭狀,富粘性,含白及膠質,即白及甘露聚糖,可供葯用,有止血補肺、生肌止痛之效,也可供作糊料。白及屬共有6種,均產於東亞。
2、植物形態
原植物白及,多年生草本,高15-70cm。根莖(或稱假鱗莖)三角狀扁球形或不規則菱形,肉質,肥厚,富粘性,常數個相連。莖直立。葉片3-5,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8-30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長鞘狀,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花3-8朵,花序軸長4-12cm;苞片披針形,長1.5-2.5cm,早落;花紫色或淡紅色,直徑3-4cm;萼片和花瓣等長,狹長圓形,長2.8-3cm;唇瓣倒卵形,長2.3-2.8cm,白色或具紫紋,上部3裂,中裂片邊緣有波狀齒,先端內凹,中央具5條褶片,側裂片直立,合抱蕊柱,稍伸向中裂片,但不及中裂片的一半;雄蕊與雌蕊合為蕊柱,兩側有狹翅,柱頭頂端著生1雄蕊,花葯塊4對,扁而長;子房下位,圓柱狀,扭曲。蒴果圓柱形,長3.5cm,直徑約1cm,兩端稍尖,具6縱肋。花期4-5月。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