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有哪些海灣
Ⅰ 按面積排名,世界十大海灣
世界十大海灣
①孟加拉灣:孟加拉灣,印度洋北部一海灣,西臨印度半島,東臨中南半島,北臨緬甸和孟加拉國,南在斯里蘭卡至蘇門達臘島一線與印度洋本體相交,經馬六甲海峽與暹羅灣和南海相連,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面積217萬平方公里,深度在2000~4000米之間,南半部較深。沿岸國家包括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印度和緬甸的一些主要河流均流入孟加拉灣,主要河流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克里希納河等等。孟加拉灣中著名的島嶼包括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普吉島等。孟加拉灣沿岸貿易發達,主要港口有:印度的加爾各答、金奈、本地治里、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緬甸的仰光、毛淡棉、泰國的普吉、馬來西亞的檳榔嶼、印度尼西亞的班達亞齊、斯里蘭卡的賈夫納等等。
② 墨西哥灣:墨西哥灣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灣,以佛羅里達半島-古巴-尤卡坦半島一線與外海分割,東西長1609千米,南北寬1287千米,面154.3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512米。最深處4023米.有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由北岸注入。北為美國,南、西為墨西哥,東經佛羅里達海峽與大西洋相連,經尤卡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接,是著名的墨西哥灣洋流的起點。大陸沿岸及大陸架富藏石油、天然氣和硫磺等礦產。灣內有新奧爾良、阿瑟、休斯敦、坦皮科等重要港口。
③ 幾內亞灣:幾內亞灣位於非洲西岸,是大西洋的一部分,面積153.3萬平方千米。赤道與本初子午線在這里交匯。幾內亞灣有尼日河、剛果河、沃爾特河注入,為海灣帶來大量有機沉積物,經過數百萬年形成了石油,令沿岸國家近年備受國際社會重視。沿岸有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等國,沿岸主要港口有洛美、拉各斯、哈爾科特、杜阿拉和馬拉博等。
④阿拉斯加灣: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南緣,西鄰阿拉斯加半島和科迪亞克島,東接斯潘塞角。面積153.3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431米,最大水深5659米,太平洋東北部一個寬闊海灣。沿岸多峽灣和小海灣。陸地上的河流不斷地把斷裂下來的冰山和河谷中的泥沙、碎石帶入海灣中。沿岸主要港口有奇爾庫特港等。大陸沿岸地區多火山,漁業資源較豐富。
⑤哈德遜灣(Hudson Bay):位於加拿大東北部巴芬島與拉布拉多半島西側的大型海灣,面積約120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7米。北部時常有北極熊出現。主要港口有徹奇爾等。
⑥卡奔塔利灣: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
⑦巴芬灣:是在一個位於大西洋與北冰洋之間的海,巴芬灣其實是大西洋西北部在格陵蘭島與巴芬島之間的延伸部分。巴芬灣是英國航海家威廉·巴芬航行此地後,依照其名字命名的。以戴維斯海峽(Davis Strait)到內爾斯海峽(Nares Strait)計算,巴芬灣南北長1,450公里,面積為689,000平方公里。
⑧大澳大利亞灣:西起澳大利亞的帕斯科角,東至南澳大利亞州的卡諾特角。東西長1159千米,南北寬350千米,面積 48.4萬平方千米。海灣北岸近海區水淺,向遠海深度逐漸加深,平均水深950米,最大水深 5600米。海岸平直,有連綿不斷的懸崖。冬季在強勁西北風控制下風浪甚大,素以風大浪高聞名,船舶難以停泊,只有東岸的斯特里基灣風浪較小能安全停泊。海灣內有勒謝什群島、紐茨群島和調查者號群島。林肯港為大澳大利亞灣中的主要港口。
⑨波斯灣(英語:Persian Gulf;波斯語:خليج فارس,khalīj-e-Fārs;阿拉伯語:الخليج الفارسی,al-khalīj al-fars):位於阿拉伯半島與伊朗之間,阿拉伯語中稱作阿拉伯灣,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阿曼灣相連,總面積約23.3萬平方公里,長990公里,寬58-338公里。水域不深,平均深度約50米,最深約90米。它是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出海的地方。北至東北至東方與伊朗相鄰,西北為伊拉克和科威特,西到西南方為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
⑩ 暹羅灣:又稱泰國灣,是泰國的南海灣,其東南部通南中國海,泰國、柬埔寨、越南瀕臨其北部和東部,泰國、馬來西亞在其西部。水域面積大約32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淺)僅45米,平均鹽度為百分之三點五。
Ⅱ 緬甸妙瓦底有海嗎
緬甸妙瓦底有海。妙瓦底位於緬甸東部、緬甸與泰國邊境上,屬於緬甸克倫邦,主要民族是克倫族。經妙瓦底的公路是泰國曼谷至緬甸仰光最近的公路,從妙瓦底港口出發的航線是泰國到緬甸最便捷的水上運輸通道,也就是說,妙瓦底是泰國與緬甸最佳的水陸關隘,也是南海周邊國家與緬甸印度之間貿易往來重要的陸上關隘。
妙瓦底港口
妙瓦底是緬甸第二大港口(第一是仰光)、是緬甸第二大貿易口岸。妙瓦底瀕臨泰國湄索特區,兩者以湄河為界,隔河相望。妙瓦底是緬泰兩國的重要貿易口岸。一名邊貿商稱,我們很擔心哪天哪個大橋就受影響了,大橋受影響的話,貨物流通可能會徹底暫停。
現在妙瓦底的民眾都非常的擔心。緬甸主要向泰國進口食品、服裝、化妝品和建築用品等;主要向泰國出口玉米、碎米和水產品等。
Ⅲ 世界第一灣到第九灣在什麼地方
1、孟加拉灣 孟加拉國
2、墨西哥灣 北美洲
3、幾內亞灣 非洲
4、阿拉斯加灣 美國
5、哈德遜灣 加拿大
6、卡奔塔利灣 澳大利亞
7、巴芬灣 加拿大
9、大澳大利亞灣 澳大利亞
(3)緬甸有哪些海灣擴展閱讀:
孟加拉灣位於印度洋北部,是世界最大的海灣,在赤道之北,西臨印度半島,東臨印度海外領地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北臨緬甸和孟加拉國,南在斯里蘭卡至蘇門達臘島一線與印度洋本體相交,通過緬甸海的馬六甲海峽與暹羅灣和南中國海相連。
孟加拉灣寬約1600公里,面積217萬平方公里;水深2000-4000米,南部較深;鹽度30-34‰
墨西哥灣,北美洲大陸東南沿海水域,部分為陸地環繞。通過佛羅里達半島和古巴島之間的佛羅里達海峽與大西洋相連,並經由尤卡坦半島和古巴之間的猶加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通。這兩個海峽均寬約160公里(100里)。
墨西哥灣東西向和南北向的最遠距離分別為大約1800千米和1300千米,總面積約155萬平方千米。其西北、北和東北面為美國南部海岸,西、南和東南面為墨西哥東部海岸。
2017年7月,墨西哥灣淺海區域被發現大量原油,預估可開采儲量達1.4億至20億桶。
幾內亞灣西非海岸外的大西洋海灣,是大西洋的一部分。赤道與本初子午線在這里交匯。幾內亞灣——非洲最大的海灣。幾內亞灣西非海岸外的大西洋海灣。
西起賴比瑞亞的帕爾馬斯角,東止加彭的洛佩斯角。沿岸國家有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以及灣頭的島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阿拉斯加灣是世界9大著名海灣之一,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南端、介於阿拉斯加半島與亞歷山大群島之間,為北太平洋自然條件較好的海灣之一,其沿岸分布著安克雷奇、西厄德、瓦爾德茲和科爾多瓦等良港,是美國宣布戰時必須要控制的海上航道咽喉的第一個。
哈得遜灣(英語:Hudson Bay),又稱哈得孫灣、哈德森灣。位於北冰洋的邊緣海,伸入北美洲大陸的海灣,位於加拿大東北部,東北經哈德孫海峽與大西洋相通,北與福克斯灣相連並通過其北端水道與北冰洋溝通。
南北長約1375千米,東西寬約960千米。面積81.9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約100米,最大深度274米。
因地處高緯度,深居內陸,所以氣候嚴寒,年平均氣溫-12.6℃。水溫低,除8、9月表水溫度可達3—9℃外,大部分時間海面封凍。鹽度為24‰。海流攜冰塊自福克斯灣流入,從哈得孫海峽流出,匯入拉布拉多寒流,呈反時針環流。
卡奔塔利灣: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是澳大利亞北部的一個海灣,三面環陸,北面是阿拉弗拉海(一個在澳大利亞與新幾內亞之間的水體)。
從地質學角度來說,卡奔塔利亞灣相當年輕,在上一次冰河時期,它還是乾涸的。包圍卡奔塔利亞灣的陸地較平坦,地勢較低。其西面是安恆地區,東面是約克角半島,南面則是昆士蘭州的一部分。
巴芬灣大部位於北緯70°以北,氣候嚴寒。尤其冬季,格陵蘭外的極地東風常帶來暴風雪。1 月北部平均氣溫為-28℃,南部為-20℃,最低氣溫達-43℃。海灣全年大部分時間封冰,僅8、9月可融冰通航。
海灣中海流呈反時針方向環流,沿海灣東側北流的暖流到北部暴風雪。1 月北部平均氣溫為-28℃,南部為-20℃,最低氣溫達-43℃。海灣全年大部分時間封冰,僅8、9月可融冰通航。海灣中海流呈反時針方向環流,沿海灣東側北流的暖流到北部圖勒海面後向西匯入來自北冰洋挾帶冰塊的沿西緣南流的冷流。
海灣中還漂浮著大量從冰川斷裂掉入海流中的冰山,嚴重影響航行。海水中營養鹽類豐富,盛產北極比目魚、北極鱈魚、鯖魚以及海豹、海象、海豚、黑鯨等。19世紀時曾是捕鯨和海豹業的中心。當地愛斯基摩人以漁獵為生。
大澳大利亞灣:西起澳大利亞的帕斯科角,東至南澳大利亞州的卡諾特角。東西長1159千米,南北寬350千米,面積 48.4萬平方千米。海灣北岸近海區水淺,向遠海深度逐漸加深,平均水深950米,最大水深 5600米。
海岸平直,有連綿不斷的懸崖。冬季在強勁西北風控制下風浪甚大,素以風大浪高聞名,船舶難以停泊,只有東岸的斯特里基灣風浪較小能安全停泊。海灣內有勒謝什群島、紐茨群島和調查者號群島。林肯港為大澳大利亞灣中的主要港口。
Ⅳ 世界上最大的海灣是哪一個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灣是孟加拉灣。
孟加拉灣位於印度洋北部,是世界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寬約1600千米,面積217.2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為2586米,最大深度5258米。總容積為561.6萬立方千米。
歷史沿革:
從西元8世紀起,孟加拉灣成了它西岸的印度、斯里蘭卡和它東岸的直通、馬達班和土瓦這些緬甸海港之間繁榮的貿易往來的海上通道。
漢代時雲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順流而下,出孟加拉灣航行到印度。商人在其地以中國絲綢等名產,換取緬甸的寶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歐洲的黃金等珍品。
(4)緬甸有哪些海灣擴展閱讀
孟加拉灣的重要作用:
1、孟加拉灣是聯系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間的交通要道。從印度洋往西北通過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到達西歐;向西南經好望角進入大西洋,通向歐美沿海各地;向東北經馬六甲海峽和龍目海峽進入太平洋
2、孟加拉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向東通過馬六甲海峽可以進入太平洋,向西繞過好望角可達大西洋,向西北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可入地中海。航線主要由亞、歐航線和南亞、東南亞、南非、大洋洲之間的航線。
參考資料
網路-孟加拉灣
Ⅳ 最大的海灣在哪裡
- 01
孟加拉灣
印度洋的孟加拉灣是世界最大海灣。其位於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之間。面積217.2萬平方公里,約相當於兩個日本海。
印度洋的孟加拉灣是世界最大海灣。位於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之間。面積217.2萬平方公里,約相當於兩個日本海。平均深度2,586米,最大深度5,258米,含鹽度30—34%。水溫25—27°C,是一個溫暖的海域。北部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注入,水下形成巨大沖積錐,面積約達200萬平方公里,北厚南簿,幾乎佔有海灣底部。東南部大約沿東經90°海底有一向南延伸海嶺,形成海底地殼一條既長又直的線狀構造。孟加拉灣是熱帶風暴最猛烈的海域之一。風暴時速可達250公里,巨浪髙達6米以上,暴雨迅猛,對北面地勢低平三角洲帶來十分嚴重災害。
歷史沿革:從古時起,孟加拉灣上便有商船過往,形成了中國和印度間早期的沿海貿易航線的一部分。從西元8世紀起,孟加拉灣成了它西岸的印度、斯里蘭卡(錫蘭)和它東岸的直通(Thaton)、馬達班(Martaban)和土瓦這些緬甸海港之間繁榮的貿易往來的海上通道。漢代時雲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順流而下,出孟加拉灣航行到印度。與印度洋航道連接起來。《魏略•西戎傳》記載,大秦國水道通益州永昌郡,當由緬甸海岸登陸而達永昌。《厄立特里業海航行記》關於印度東海岸以東地方的描述也可以印證這條路線。英國歷史學家哈威在《緬甸史》中說,公元前2世紀以來,中國以緬甸為商業通道,“循伊洛瓦底江為一道、循薩爾溫江為一道,尚有一道循彌諾江(chindwinr,今親敦江)經曼尼普爾(Mannipur)乘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國絲綢等名產,換取緬甸的寶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歐洲的黃金等珍品”。明朝一份有關1580年的貿易報告就提及有 200個商人與30艘船通過伊洛瓦底江到緬甸進行貿易。正統年間王驥奏報:“木邦利緬人之鹽利,緬人資木邦之水利”。
Ⅵ 緬甸有哪些港口
緬甸港口如下:
1、仰光港,建於1852年,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仰光港也是緬甸第一商港。港口位於該國中南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東側、仰光河左岸,南距安達曼海莫塔馬灣二十四海里;
2、毛淡棉港口,莫塔馬灣重要港口,位於安達曼海的莫塔馬灣東岸,薩爾溫江、吉英河和阿特蘭河的匯合處。港口西南有比盧島屏障,為優良的避風港。港口距海約四十千米,有兩條入海道。毛淡棉港口在1826年至1852年為緬甸最大海港,後退居次要地位;
3、八莫港口,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大港口,也是伊洛瓦底江常年通航的極限。八莫有很多華人存在,是雲南印度洋航運的中轉站,八莫港口是中緬兩國陸路交通和貿易的重要港口;
4、曼德勒港口,地處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省的省會,水路沿伊洛瓦底江可上溯至密支那,南抵仰光,為緬甸中部物資集散地和內地最大的交通運輸中心。
Ⅶ 世界上最大的海灣在哪裡
在自然界,海洋吞噬大陸,或是大陸吞食海洋,結果都會在大陸邊緣形成許多海灣。在世界范圍內,總面積在1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海灣有四個,而超過200萬平方公里的只有孟加拉灣一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灣。
孟加拉灣綜合描述
孟加拉灣屬於印度洋北部的一個海灣。西臨印度半島,北臨緬甸和孟加拉國,東臨中南半島,南在斯里蘭卡至蘇門達臘島一線與印度洋本體相交。寬約1600公里,面積217.2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為2586米,最大深度5258米,總容積為561.6萬立方公里。
孟加拉灣頂部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大型的三角洲。流入孟加拉灣的其他河流有印度的默哈納迪河、哥達瓦里河和克里希納河。灣內水溫25℃~27℃,鹽度30‰~34‰。沿岸生活著多種喜溫生物,如恆河口的紅樹林、斯里蘭卡沿海沙灘的珍珠貝等,近海還棲息著大量浮游生物。
印尼海溝是孟加拉灣最大的海底特徵,最深處約4510米。其他有「無底峽谷」、安德拉峽谷、克里希納峽谷、馬德拉斯峽谷、本內爾峽谷等。孟加拉灣近海區域水溫平穩,四季變化不大,向北逐漸下降。水流隨著季節發生變化,東北季風時海水呈順時針方向迴流,東南季風時則逆時針方向流動。
印度和緬甸的一些著名河流最終都會流入孟加拉灣,其是大河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克里希納河等。此外。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和普吉島等,都是孟加拉灣內較著名的島嶼。
陸架
孟加拉灣大陸架,最寬處在北部和東部的恆河三角洲、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附近,寬約160公里,向海一側陸架的平均深度為183米。陸架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砂,向海一側多為粘土和軟泥,有些地方被一些海底峽谷所切割。其中有恆河峽谷,位於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的外方,深度為732米;安得拉、克里希納和馬哈德范等峽谷分布於該灣的西邊緣。沃姆瑟塔拉河、納加瓦利河、瓦西什德河、哥達瓦里河等河口附近分布著大量礦砂沉積層,其中以錳含量為最多。
氣候特徵
孟加拉灣的表層環流會受到季風的巨大影響。春夏兩季,潮濕的西南風引起順時針方向的環流,秋冬兩季受東北風的作用,轉變為逆時針方向環流。由於孟加拉灣的地形效應,使得各種作用力聚集在一起,因而,潮差、靜振和內波等現象都比較明顯。
主要港口
孟加拉灣沿岸地區貿易十分發達,主要港口有印度的加爾各答、金奈、本地治里,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緬甸的仰光、毛淡棉,斯里蘭卡的賈夫納,馬來西亞的檳榔嶼,泰國的普吉,印尼的班達亞齊等。
熱帶風暴的源地
孟加拉灣可以說是熱帶風暴的發源地。這種風暴大多發生在南、北緯5°-25°的熱帶海域。常常襲擊中國、菲律賓、日本等國的叫台風,產生在西太平洋;常常襲擊美國、墨西哥等國的叫颶風,產生在大西洋。每年的4~10月,即當地夏季和夏秋換季之時,猛烈的風暴常常伴隨海潮一起侵襲而來,掀起滔天巨浪,呼嘯著向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河口沖去,風急浪高,大雨如注,危害力特別強。1970年11月12日,孟加拉國遭遇了孟加拉灣一次特大風暴的襲擊,30萬人被奪去生命,100多萬人無家可歸,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災難。
Ⅷ 世界上最大的海灣及地理概況
世界上最大的海灣
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亞灣其次
孟加拉灣,印度洋北部一個海灣,在赤道之上,西臨印度半島,東臨中南半島,北臨緬甸和孟加拉國,南在斯里蘭卡至蘇門達臘島一線與印度洋本體相交,經馬六甲海峽與暹羅灣和南中國海相連。寬約1600公里,面積217萬平方公里;水深2000-4000米,南部較深;鹽度30-34‰。沿岸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孟加拉灣地理概況
孟加拉灣屬於印度洋的一個海灣。西嵌斯里蘭卡(錫蘭),
北臨印度,東以緬甸和安達曼-尼科巴海脊為界,南面以斯里蘭卡南端之棟德拉高角與蘇門答臘西北端之烏累盧埃角的連線為界。南部邊界線長約為1609千米。寬約1600千米,面積217.2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為2586米,最大深度5258米。總容積為561.6萬立方千米。它是世界第一大海灣。近海有大量浮游生物。灣內有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Nicobar)群島。
安達曼-尼科巴海脊露出海面的部分,北有安達曼群島,南為尼科巴群島,把孟加拉灣與東部的安達曼海分開。灣頂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巨型三角洲。流入該灣的其它河流有印度的默哈納迪河,哥達瓦里河和克里希納河。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水溫25-27℃。鹽度30-34‰。沿岸有多種喜溫生物,如恆河口的紅樹林、斯里蘭卡沿海淺灘的珍珠貝等。
它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之間,深度在2000-4000米,南半部較深。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等河流注入北部大陸棚,寬160千米,南部較窄。尼科巴-蘇門答臘島附近南-北走向的印尼海溝是它主要海底特徵之一,最深近4510米。其他有無底峽谷、安德拉(Andhra)峽谷、克里希納(Krishna)峽谷、馬德拉斯峽谷、本內爾(Pennar)峽谷等。近海區域水溫四季不變,向北逐漸下降。水流因季節而變化,東北季風使海水順時針方向迴流,東南季風時相反。
孟加拉灣地理特徵
它的深海盆大致呈"u"字形,深度達4500米。盆底有兩個特徵:東部有很直,長達5000千米的東經90度海脊,以及由陸架沉積物沖積而成的恆河三角洲。東經90度海脊的頂峰,水深約為2134米,其北端覆蓋著恆河三角洲的沉積物。三角洲分布著樹枝狀的溝渠(扇谷)。
向環流。由於它的地形效應,導致了各種作用力的聚焦,因而,潮差、靜振和內波等現象均較顯著。它沿岸貿易發達,主要港口有:印度的加爾各答、馬德拉斯、本地治里、它的吉大港、緬甸的仰光、毛淡棉、泰國的普吉、馬來西亞的檳榔嶼、印度尼西亞的班達亞齊、斯里蘭卡的賈夫納等等。
陸架
孟加拉灣的陸架,寬為161公里,以北部和東部為較寬,向海一側陸架的平均深度為183米。陸架大部分由砂組成,向海一側多為粘土和軟泥,有好幾處被一些海底峽谷切割。其中有恆河峽谷,位於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的外方,深達732米;安得拉、克里希納和馬哈德范等峽谷分布於該灣的西邊緣。
盆底特徵
孟加拉灣的深海盤大致呈"u"字形,深度達4500米。盆底有兩個特徵:北部有很直,長達5000公里的東經90。以及由陸架沉積物沖積而成的恆河三角洲。東經90。海脊的頂峰,水深約為2134米,其北端覆蓋著恆河三角洲的沉積物。三角洲分布著樹枝狀的溝渠(扇谷)。藉此,沉積物可以運移到較遠的深海盆。
表層環流
孟加拉灣的表層環流,受季風的強烈影響。春、夏兩季,潮濕的西南風引起順時針方向的環流3秋季和冬季,受東北風的作用,轉變為反時針方向環流。
孟加拉灣水文特徵
注入河流
印度和緬甸的一些主要河流均流入它,著名的大河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克里希納河等等。它中著名的島嶼包括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普吉島等。
降水
印度洋的降水量以赤道帶最豐富,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風盛行的夏季,而東北風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較少,是熱帶季風分布區。紅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約100-200毫米,為熱帶荒漠氣候區。南印度洋的廣大海域,全年降水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
氣溫
印度洋氣候具有明顯的熱帶海洋性和季風性特徵。印度洋大部分位於熱帶、亞熱帶范圍內,南緯40°以北的廣大海域,全年平均氣溫為15-28℃;赤道地帶全年氣溫為28℃,有的海域高達30℃。比同緯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氣溫高,故被稱為熱帶海洋。印度洋氣溫的分布隨緯度改變而變化。赤道地區全年平均氣溫約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氣溫為25-27°C,冬季氣溫為22-23℃,全年平均氣溫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島東西兩側的波斯灣和紅海一帶,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里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一般不到25℃,前者與周圍乾熱陸地的烘烤有關,後者乃西南風吹走表層海水,使深層冷水上泛,降低氣溫的結果。在印度洋南部,夏季氣溫:在南緯20°附近為25-27℃,南緯30°附近為20-22℃,南緯40°附近約15℃,南緯60°附近在0℃左右;冬季氣溫:南緯20°附近22-23℃,南緯30°附近15-17℃,南緯40°附近為12-13℃,南緯60°附近低達零下10℃。
氣壓系統
對印度洋氣候影響最大的氣壓系統有:印度低壓、赤道低壓、蒙古高壓和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冬季(1月),在蒙古高壓影響下,印度洋北部吹東北季風,風向與東北信風一致,這時印度洋北部氣溫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東南信風,東北季風和東南信風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強烈多雨的熱帶輻合帶。夏季(7月),太陽直射點北移,蒙古高壓被印度低壓所取代,來自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的東南信風,經過高溫高濕的赤道海域,進入印度洋北部時轉為西南季風,氣溫增高,降水量也大大增加。
熱帶風暴
孟加拉灣是熱帶風暴孕育的'地方。一般認為,這種風暴大多發生在南、北緯度5度-25度的熱帶海域。產生在西在太平洋,常常襲擊菲律賓、中國、日本等國的叫台風;產生在大西洋,常常襲擊美國、墨西哥等國的叫颶風。每年4-10月,即當地夏季和夏秋之交,猛烈的風暴常常伴著海潮一真情以來,掀起滔天巨浪,呼嘯著向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河口沖去,風急浪高,大雨傾盆,造成了巨大的災害。1970年11月12日,孟加拉灣形成的一次特大風暴襲擊了了孟加拉國,30萬人被奪去生命,100多萬人無家可歸。2005年9月19日和20日襲擊印度南部的暴雨,致使位於沿海的安得拉邦引發洪水,導致近10萬人無家可歸,並造成當地居民大量傷亡。由於暴雨造成兩條主要河流缺堤,通往城市的鐵路路軌和主要公路被水浸,至少23班連接印度北部及南部的火車要取消,另有12班要改行其他路線。在安得拉邦,100個鎮和1300個村莊的電力已被切斷,大風把數千棵樹和電線桿連根拔起,鐵路、公路、交通也嚴重受阻。據當地媒體透露,大部分死者均死於電擊或房屋倒塌。港口城市維薩卡帕特南的機場跑道由於積水,仍處於關閉狀態。
有超過35000名居住在低窪地區的居民已疏散到在政府建築物及學校臨時搭建的收容所。路透社援引孟加拉國災害應對中心辦公室的話說,由孟加拉灣熱帶低氣壓所引起的狂風在孟加拉國沿岸掀起了巨浪高達1.3米,致使12000人被迫逃離家園。辦公室官員說:"一些河流發生決堤事故,暴漲的河水還沖垮橋梁。另至少有1000個家庭已經從受災最嚴重的諾阿卡利地區遷往高地。"據當地氣象官員表明,上周末暴風雨登陸南部海岸時至少有40艘漁船失蹤,船上大約有300名漁民。一名漁業部官員說:"這個捕魚船隊趁漁期出海進入孟加拉灣,顯然忽視了惡劣天氣的警告。"海岸警衛隊和漁民組織隨後也在南部受災城市博杜阿卡利展開搜索和救援行動。據漁業部官員表示,這些失蹤的漁民可能仍有生還希望,因為照以往經驗,"以前在暴風後一部分失蹤漁民還能安全返回"。孟加拉國政府官員尚未就此消息發表評論。但當地氣象部門說,每年九、十月間在孟加拉灣形成的風暴和龍卷風,都會襲擊孟加拉及印度東部海岸。正趕上月圓之時,月球引力的作用和一系列輕微地震使得這場洪災來勢更加兇猛。
Ⅸ 最大的海灣是什麼灣
孟加拉灣 屬於印度洋的一個海灣。西嵌斯里蘭卡(錫蘭),北臨印度,東以緬甸和安達曼—尼科巴海脊為界,南面以斯里蘭卡南端之棟德拉高角與蘇門答臘西北端之烏累盧埃角的連線為界。南部邊界線長約為1609公里。安達曼—尼科巴海脊露出海面的部分,北有安達曼群島,南為尼科巴群島,把孟加拉灣與東部的安達曼海分開。灣頂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巨型三角洲。流入該灣的其它河流有印度的默哈納迪河,哥達瓦里河和克里希納河。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水溫25—27℃。鹽度30—34‰。沿岸有多種喜溫生物,如恆河口的紅樹林、斯里蘭卡沿海淺灘的珍珠貝等。孟加拉灣(取名於印度蒙古邦)總面積為217.2萬平方公里,總容積為561.6萬立方公里,平均水深為2586米,最大深度5,258米。是世界最大的海灣。沿岸重要港口有印度的馬德拉斯、加爾各答和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等。
孟加拉灣的陸架,寬為161公里,以北部和東部的恆河三角洲、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附近較寬,向海一側陸架的平均深度為183米。陸架大部分由砂組成,向海一側多為粘土和軟泥,有好幾處被一些海底峽谷切割。其中有恆河峽谷,位於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的外方,深達732米;安得拉、克里希納和馬哈德范等峽谷分布於該灣的西邊緣。
孟加拉灣的深海盤大致呈「u」字形,深度達4500米。盆底有兩個特徵:北部有很直,長達5000公里的東經90。以及由陸架沉積物沖積而成的恆河三角洲。東經90。海脊的頂峰,水深約為2134米,其北端覆蓋著恆河三角洲的沉積物。三角洲分布著樹枝狀的溝渠(扇谷)。藉此,沉積物可以運移到較遠的深海盆。
孟加拉灣的表層環流,受季風的強烈影響。春、夏兩季,潮濕的西南風引起順時針方向的環流3秋季和冬季,受東北風的作用,轉變為反時針方向環流。由於孟加拉灣的地形效應,導致了各種作用力的聚焦,因而,潮差、靜振和內波等現象均較顯著。
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
海洋噬大陸,或是在陸吞食海洋,結果會在大陸邊緣形成許多海灣。在世界范圍內,總面積在100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海灣有4個,而超過200萬平方千米的只有印度洋東北部的孟加拉灣。
孟加拉灣位於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之間,孟加拉國就在它的北岸。它的總面積達217.3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2586米,水溫在25-27攝氏度之間。發源於我國的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是雅魯藏布江)從北部注入灣中,形成了寬廣的河口。灣內有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沿岸有印度的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和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等重要港口。
Ⅹ 緬甸有哪些港口
緬甸有六個港口分別是:
若開港 勃生港 仰光港 毛丹棉港 土瓦港 丹老港
1、BASSEIN 勃生
位於緬甸(全稱: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西南沿海伊洛瓦底(I-RRAWADDY)江下游支流勃生(BASSEIN)河東岸的狹長高地上,距河口約75n mile,是緬甸西南部的最大港口。附近漁產豐富。
該港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29℃,年霧日4天,雷暴雨日有25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約3000mm,集中在5~9月最多。
港區沿勃生河長約8km,水深5.2~7.1m,河中有系船浮筒和浮碼頭,最大可靠5000噸級的船舶。本港所有貨物裝卸均由駁船過駁,無吊車及其它裝卸設施。主要出口大米、柚木、大米製品及漁產品等,進口甚少。在節假日中如果需要加班,必須在前一天提出申請。
2、MOULMEIN 毛淡棉
位於緬甸(全稱: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東南沿海薩爾溫(SAL WEEN)江出海口的左岸,瀕臨莫特馬(MARTABANK)灣東側,是緬甸的第2大港。
它是孟邦首府,盛產橡膠、大米及木材,還有著名的象牙及柚木雕刻等。在毛淡棉山上有很多著名佛塔,是聞名於世的旅遊勝地。
該港屬熱帶季風氣候。月平均氣溫最高31℃,最低23℃。年平均霧日有15天,2~3月有頻繁的濃霧,一次可持續3~4天。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約4800mm,以5~9月雨量最多。
本港主要有3個單點系船浮,最大可靠1.5萬載重噸的船舶。裝卸作業主要是駁船,總容量達1萬噸,另有拖船協助作業。主要出口貨物為稻米、橡膠及木材等,進口貨物以煤炭為主,在節假日中如果需要加班,必須在前一天提出申請。
3、RANGOON 仰光
位於緬甸(全稱:緬甸聯邦THE UNION OF MYANMAR)南部沿海仰光河口,瀕臨莫塔馬(MARTABAN)灣的西北側,相距約19n mile,是緬甸最大的港口。古稱「大光」,原為一漁村,緬甸獨立後定為首都,現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主要工業有碾米、紡織、化學、造船、鋸木、建材等,全國有30%的產業工人集中在仰光。
它是一座具有東方色彩的現代化城市,市內有著名的仰光大金塔及班都拉廣場的白塔等佛教古跡。該港還是全國的外貿中心,絕大部分出口物資經此輸出。港口的機場是亞洲最現代化的國際機場之一,有定期航班飛往曼谷、新加坡及雅加達等地。
該港屬熱帶季風氣候,盛行東南風及南風。年平均氣溫冬季為23℃,夏季為32℃。每年霧日有5天,雷雨日達54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約2600mm。
(10)緬甸有哪些海灣擴展閱讀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
首都為內比都。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