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哪個特區是漢族人
『壹』 說漢語的國家
說漢語的國家有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
中國:
漢語,指漢民族的語言,又稱中文、華語,屬於漢藏語系,是一種孤立語,有聲調。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但同時亦具有一定程度的表音功能。
漢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目前學習人數增長最快的語言。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以及新加坡等地,漢語為官方語言。
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是以現代標准漢語為通用語言,基本上全世界華人通用,而港澳則以粵語作為通用語言。除此之外,境外華人亦以客家話、閩南話或其他漢語方言作為社區交際通用語言。
現代標准漢語是以北京音為標准音、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典範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漢語在中國大陸漢語的語言文字課本中稱為語文。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大陸之「普通話」,台灣之「國語」和新加坡之「華語」,在取音上是有一定程度的差異的,亦有不少漢字的讀音在三者中根本不同。
漢語作為以表意文字為文字系統的語言,文字高度的統一與規范,現代漢語有統一和規范的語法。但是漢字在表音上面並不直接、確切。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漢字的讀音發生了巨大變化,並導致方言發音差異特別大。但是漢語書面語言規范,減少了因為方言差異造成的書面交流障礙。
漢字的特點: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漢族人的祖先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創造出來的。漢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里的一個詞或一個語素,這就形成了漢字音、形、義統一體的持點。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問」等,「車」、「上、「名」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里的詞義,「同」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是表音,「口」是表意。
『貳』 緬甸佤邦是中國人嗎
緬甸佤邦不是中國人,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
(2)緬甸哪個特區是漢族人擴展閱讀:
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19°~21°之間,東西距離215公里,南北距離91公里,總部萬宏,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東臨寮國會曬。
大其力開始到泰國的密賽橋順密賽河由東向西,順山樑至勐崗,繼續往東至累東,再由北向南至累三哨,以山為界向東拐又改向西南至累蘭至南班河口岸。繼續向偏北到累帕布。
『叄』 緬甸果敢與中國有什麼關系
1·果敢在唐代屬於中國地方政權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的領土,1897年劃歸英屬緬甸。現全稱為「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2011年前稱「緬甸聯邦第一特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是一個以漢族(當地自稱「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人口約14萬,面積兩千餘平方公里。果敢地區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通行漢語(當地人稱果敢語),漢族占絕對多數,並且保留著漢族生活習慣。果敢地區長期處於動亂之中,社會經濟發展落後,當地博彩業發展迅速。
2·清朝之前,果敢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區域。明末清初,有大量漢族移民至此,自此之後已為漢族世居之地。18世紀,楊氏漢族移民後裔成為果敢主要勢力。雍正七年,封楊映曾為世襲果敢縣令,向清朝效忠。1897年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並入英屬緬甸。在抗擊日本侵略中成立抗日地方自衛隊隸屬於孫立人所率領的抗日遠征軍。1948年緬甸獨立。由於歷史和政治原因,果敢屬於緬甸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域。
3·此後果敢長期處於武裝割據的戰亂與貧困之中,2009年緬甸政府軍與當地彭家聲為首的「果敢同盟軍」激烈交火後,成功實施了對該區的接管。自此,果敢再次融入緬甸社會。2011年3月30日,以吳登盛為總統的緬甸新政府成立,同日新的「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也正式成立,中央政府繼續任命白所成為主席。
4·2015年2月9日,原果敢同盟軍再次率軍奪回果敢老街,打敗了白所成領導的親緬政府。目前果敢由果敢同盟軍所控制,白所成不知去向。
『肆』 緬甸果敢地區和佤邦的人都說的漢語,他們是中國人嗎
果敢是緬甸的一部分,但當地都是華人,據說是明末的時候,抵抗清朝的明軍後裔,聚集在那裡生存。緬甸有大緬主義,對其他的少數族裔都不太好。加上2戰後,北方的少數族裔,都擁有自己的武裝,所以,自然沖突不斷。果敢只是眾多武裝力量中的一個,因為都是華人,所以受到關注。
『伍』 在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為什麼官話是漢語
其「官語」是中文,但平時說的是佤族語言,因為佤邦多數民眾是中國境內的佤族。而且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是說好的漢語,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漢人。後來彭家聲敗退果敢,如今果敢被緬人接管,況且今天的佤邦政權正是當年緬共的余部。這段歷史原因也造成佤邦高層和多數人是說漢語的。果敢以前果敢是自治地區,自打08年果敢內亂緬軍乘虛而入控制了果敢,緬甸政府為了很好的統治果敢,所以至今果敢慢慢緬化,很多招牌文字更換為緬語,學校也開始教緬語。華人特區有三個,果敢、佤邦、勐拉。其中,果敢和勐拉這兩個特區的大部分人都是漢族人。佤邦則稍微有點不同,雖然由佤族控制。
緬甸政府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自治區,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佤邦和果敢是說漢語,雖然經過一系列的事件,現在被緬族統治,在教育上實行漢、緬雙語教學,但是請讀者放心不會被小小緬族同化的。不是小編盲目自信,隨著中國崛起,使用漢語,使用簡化字。緬甸有13個「邦」,即佤邦,克飲邦,撣邦等。果敢屬於「佤邦」,果敢人原本就是明朝李定國軍隊的後裔,原屬雲南的一塊地方,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
『陸』 聽說緬甸果敢特區的人都是漢族人是真的嗎聽說那裡人都說普通話,讀中國教科書,通信用中國聯通,移動,
真的,以前可以上他們網站呢用簡體字的
『柒』 緬甸的果敢族是漢族人么
是的,果敢族就是中國的漢族。
果敢,來自於成語果斷勇敢,是1969年果敢第二任特區主席彭家聲(四川人,第一任為羅卓英)要求回歸中國遭到拒絕後而改的。
『捌』 緬甸第3 第4特區是不是像第一特區那樣的華人特區,他們用的是漢語嗎
第三特區成員基本上是克欽族。
第四特區林明賢部的領導層是由許多「知青」與福建、廣東、海南的華人組成。
『玖』 緬甸東北部有幾個國中之國,其領導集體都是中國人
這個地方位於緬甸東北部的禪綁,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
即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這三個特區表面名義上是緬甸政府的特區,但實際上是三個獨立的政權,都有自己獨立的武裝軍隊。包括政權設置和施政綱領與中國一樣!官方語言和文字是漢字漢語。那裡的人都能說漢語!人民幣是那裡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手機信號是中國移動和網通的,電話區號是雲南的(緬甸軍政府不給他們裝電話)。電視信號也是接受中國的。是三個高度自治政權,有意思吧!但是這幾個小政權還很脆弱!因為緬甸政府的大緬族主義,緬甸軍政府一直想吃掉他們。由於這三個華人政權極其團結,緬軍才一直不敢動手。如果將來某一天緬甸政府想用軍事手段打擊這幾個華人政權,希望作為中國人我們能夠支持這幾個華人同胞政權。
這三個地區的人民分別在以彭家聲主席、鮑友祥主席、林民賢主席為核心的特區政府領導下為爭取民族平等同緬甸政府軍對抗幾十年,打的緬軍丟盔卸甲,(緬軍打仗不行,欺負這些少數民族老百姓在行,06年緬甸政府軍的士兵竟為搶100元人民幣打死一個華裔兒童)最後於90年代初與緬甸軍政府達成和解協議,結束戰爭。現在這三個特區正在同中國發展經濟,建設自己特色的高度自治的獨立特區政權。
那裡生活著百萬炎黃子孫,公元1659年,清兵的鐵蹄如疾風一般叩響了明王朝的殘山剩水,南明的末代皇帝永曆帝在死忠的孤臣黔國公沐天波(開國元勛沐英的後代)及其部下的簇擁下,逃進了滇緬邊境的野人山。後來吳三桂的大軍已飲馬怒江。緬王即獻出永曆帝,後那位亡國之君在昆明五華山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於緬桂樹下,中國的又一輪朝代更迭就此正式打上了句號。然而,在緬甸境內,事情並沒有了結。當時,前後腳追隨永曆帝竄入緬甸的南明軍民有數萬之多。明滅後他們繼續逃亡,藏匿於緬北果敢地區及金山角地區的熱帶叢林之中。其中進入果敢地區的漢人被稱作果敢族(即漢族)。
「那裡在一百多年前果敢縣,邦桑縣等原屬中國管轄,後來英國殖民者佔領的緬甸,對緬甸實行殖民統治,並強迫清政府簽定不平等條約,將這些地方(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劃歸英屬印度的緬甸殖民地。後來1960年代中緬兩國確定邊界條約。致使原先血脈相連的中國人被劃分到兩個國家。70年代後緬甸發生排華運動,漢人大量被迫害,果敢地區的漢民族為了避免緬族的迫害,爭取民族平等,改稱「果敢族」。
英帝國主義為了賺取巨額的利潤和毒害殖民地和中國人民的身體和精神素質在那裡傳播栽植罌粟。以後上百年來,軍閥、土司混戰,內戰延綿。在抗日戰爭中果敢人民同中國人民一道為打擊日本侵略軍作出可巨大的犧牲。
近年來這三個特區分別響應中國和聯合國要求於2002年,2005年杜絕了罌粟的種植。這些地區的人民在人民在以彭家聲主席、鮑友祥主席、林民賢主席為首的特區政府領導下始走前人不敢走的道路,毅然將一百多年前由英帝國主義播撒在果敢的罌粟給徹底禁絕了。由於這三個地區的禁種罌粟措施,使得中國減輕了毒品對國民侵害深度,消除了中國毒品來源的主要渠道。使中國的禁毒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為中國及世界的禁毒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的果敢、邦康等地在完成了禁種罌粟的艱巨任務後,正在朝著發展生產、改善提高人民生活的方而努力奮進!
因為那裡的距離緬甸內地路程遠,交通不便,因而經濟文化同中國雲南聯系較為密切。對中國的經濟文化非常依賴。漢語是那裡的通用語言。那裡的人大部分都能說較為流利的普通話。那裡的政治制度與中國極為相 似,如縣級官員有縣長、縣委書記,部隊有司令員和政委等。人民幣是那裡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最重要和最可貴的是那裡的人民依然保持並宏揚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幾乎所有的記者采訪這三個特區的主要領導,他們均表示禁種罌粟以後特別需要國際社會的援助,而這些援助之中最重要的援助是教育。現在那裡的孩子70%沒有上過學那30%也僅僅是當地官員們的孩子!那些失學的孩子都會漢語可是不認識漢字。所以我呼籲商務部對外援助司能夠關注一下緬北的這三個特區(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的學齡兒童教育情況能夠在現代漢語教材(這些地區的學校教材與中國國內相同)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給緬北三個特區予以援助!在緬北三個特區學生們的課外讀物很少,是不是可以發動國內的同學把自己的曾經學過的圖書捐獻給這些地區的兒童呢!佤邦主席鮑有祥說他們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教育第二才是供電,可以見得他們是多麼渴望得到好一點的教育啊!那裡的人民以前除了種大煙外沒有什麼技術,甚至連鋪石頭路也要請中國工人來做,希望中國政府能派出一些技術人士來教育那裡的人民!現在那裡正在搞替代種植,但是替代種植(如橡膠樹是6年)的收益期較長,暫時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有很多困難。而且即便到達收益期也不能馬上見效,因為農產品的加工需要技術,需要知識!然而這些都是那裡的人民所沒有的。所以國際社會教育援助就是所有援助中的重中之重。
其實幫助緬北三個特區就是幫助我們中國自己。這句話您一想就是這樣,幫助這些煙民讓他走新的生活,放棄罌粟種植,那麼是不是就提前進化了我們這個社會,讓毒源里邊的毒品無法進入到這個地方,讓更多的人社會更潔凈,讓更多的中國人遠離了毒品的禍害,所以我覺得就是我們幫助他們等於幫助我們自己,並且不但幫助我們中國,還幫助了整個世界凈化整個世界。
強烈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援助司和社會各界能夠在教育方面大力援助緬北三個特區,提高了境外教師的現代漢語教育教
『拾』 緬甸佤邦是中國人嗎
中國人是非常愛國的,這點離中國越遠越能體會到。幾個政見不和的老師一個話題能吵個幾天幾夜,當地老師天天都一臉懵逼。
到了國外,也聽不得別人說中國不好,拚命維護國家形象,一聽到你們中國人怎麼怎麼樣有種被挖了祖墳的感覺。
也許我們從小受到的就是這樣的教育,有些東西已經滲入骨髓。該我們考慮的不該我們考慮的都瞎操心。
在緬北呆久了,更能以理性的角度考慮問題,體會到別人的不容易。
在我們很多國人的心中,緬北一直有著特殊的位置,我們每個人都學過地理,未定國界跟已定國界清清楚楚,我們心裡總是拒絕承認一些東西,本能地認為那片土地跟我們有關系,我們還有一批同胞生活在那片土地上。
那麼佤邦當地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我曾經問過當地人,你們感覺你們是緬甸人還是中國人?
他們好像永遠沒有準備好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第一回答會說我是佤邦人。
不死心的我會窮追不舍,你認為你是中國人不?
他們也會搖搖頭,怎麼會嘛,跑到中國抓到會給送回來。怎麼會是中國人嘛?!
我想我沒法再提任何要求,也無法指責任何人,畢竟生活中還有網路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抓到緬甸偷渡人員,遣返回去的消息,有誰會深入了解一下,這些送回去的大多都是緬北的,也許是果敢也許是佤邦、也許是另外一個世世代代跟我們藕斷絲連的地方!他們永遠拿不到中國身份證,即使他們不願意拿緬甸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