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馬坎礦區在緬甸哪個城市
1. 緬甸翡翠原石礦區的十大名坑
1.帕崗
帕敢鎮位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西部,是緬甸翡翠最為集中的礦區。作為歷史名坑的帕崗,盛產皮薄種好的翡翠,這里的翡翠透明度高,色澤足,個頭也大,經常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
2.後江
後江是烏魯江北側的一條支流,名為康底江。後江翡翠產於河床沖擊沙中,以產量少、質量高的特點著稱。
後江又分為老後江和新後江。二者特點各異:老後江出產的翡翠皮薄個小,水頭底子好,滿綠高翠、少霧少裂紋的翡翠常出於老後江;而新後江的翡翠就顯得更為厚實,水頭和底子也遜色與老後江,因此出產的翡翠質量比較難製作成高檔飾品。
3.灰卡
灰卡位於烏魯江中游,是一個以灰綠、灰黑色為主的翡翠坑口。這里出產的翡翠質量跨度較大,透明度好壞不一,水底好壞也是分布不均勻,但是一般有綠的地方水頭很好,能製作出精良的翡翠製品。
4.自壁
自壁又稱卑皮殼,是一個盛產高質翡翠的地方。1989年天價「福祿壽」就是出自這個坑口。自壁出產的翡翠以黃灰為主,水頭底子極佳,裂紋少,以高冰、紫羅蘭最為著名。
5.龍塘
龍塘又稱龍坑,位於帕敢以西,是賭石愛好者最嚮往之地。這里產量低,但是產出高綠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大量的賭石愛好者會在這里一擲千金。
6.麻蒙
麻蒙也稱烏沙,盛產黑烏砂。另外麻蒙的翡翠原石個體較大,適合用來做大型擺件,手把件,因為色正,所以做成大型擺件後好好拋光和封蠟,其價值也是很大的。
7.馬薩
馬薩是一個新廠區,出產的翡翠大多無皮或少皮,綠色比較淡,水底質量參差不齊,主要用於製作中低檔翡翠手鐲或者大型擺件。
8.抹崗
抹崗出產皮粗、灰白、灰黃的翡翠原石,水底均好,但是多白霧、黃霧。玻璃種比較常見,但是產量偏少。
9.打木砍
打木砍是八大翡翠毛料產地之一,這里還出產比較名貴的紅翡玉石。這里翡翠原石個頭大,以灰褐色為主,水頭底子好,但是水霧較多。其中紅翡翠最為名貴,但是真假好壞難分,需要專業的知識才好購買。
10.目亂干
目亂干是一個新場口,出產的翡翠水底較好,紫羅蘭和紅翡都有出產,一般紫紅並存,是多彩翡翠常產地。缺點是裂紋較多,影響成品價值。
2. 什麼是翡翠的場口
場口就是所產翡翠的廠區的意思,各個場區所產翡翠,外觀、質量、顏色都有各自的特點。根據場區場口所翡翠的...②木坎場區,著名場口有大木坎、雀丙、黃巴等14個以上場口。③南奇場區,著名場口有南奇、莫罕等9個場口。④後...緬甸的翡翠產地主要分布在緬甸北部的霧露河流域,親敦江支流,克欽邦西部與實皆省交界線一帶,呈北(133)東-南西向延伸,長約250公里,寬約15公里的區域。翡翠礦呈帶狀分布,共分六個場區,每個場區又分許多場口。各個場區所產翡翠,外觀、質量、顏色都有各自的特點。
行業有一句名言,即「不識場口,不玩賭石」指的就是要根據場區場口所翡翠的特殊性,來觀察判斷這塊翡翠是否可賭。在選購翡翠原石時,一定要懂得料的產地和特徵,否則就無條件做賭石生意。場區場口名稱都是緬語地名的譯音。對於一些有代表性的場口,以後我還會結合原石另行撰文做進一步詳細介紹。
1、老場區
位於霧露河中游,是開采時間最早的場區,大約是在18世紀。也是至今面積最大、場口最多、種類繁多的場區。其中較大的場口有27個,最著名的場口是:老帕敢、會卡、大谷地、木那、格拉莫、次通卡等。這些場口的玉石產量多、質量高,交易中經常遇到,因此必須熟練掌握其特性。
帕敢場口:屬歷史名坑,開采最早。帕敢皮薄,皮以灰白及黃白色為主, 結晶細、種好、透明度高、色足;個頭較大,從幾公斤到幾百公斤,呈各種大小礫石,一般以產中低檔磚頭料為主。老帕敢以產皮殼烏黑似煤炭的黑烏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場所見烏砂均產自麻蒙,麻蒙的黑烏砂黑中帶灰,水底一般較差,且常夾黑絲或白霧,綠色偏籃。
會卡場口:皮殼雜色,以灰綠及灰黑色為主,透明度好壞不一,水底好壞分布不均,但有綠的地方水常較好。 個體大小懸殊,大件的可達幾百千克至上萬千克。
木那即屬於帕敢場區,同廠區其它著名場口還有有灰卡、大谷地、四通卡、帕敢等28個以上場口。木那是其中一個場口名,分上木那和下木那,以盛產種色均勻的滿色料出名,木那出的翡翠基本帶有明顯的點狀棉。
2、達馬坎場區
該場區毗鄰老場區,位於霧露河下游,是老場區出現一個世紀以後開始開採的。其中最著名的場口是:達馬坎、黃巴、莫格跌、雀丙。皮殼多為褐灰色、黃紅色,一般水與低均較好,但多白霧、黃霧。個頭較小,一般1--2千克。此地還產如血似火之紅翡 ,也較名貴。
3、南奇場區
位於恩多湖南面,毗鄰鐵路線。較大的場口有8個,其中最著名的場口是南奇、莫罕、莫六等。
4、後江場區
因位於坎底江又稱後江江畔而得名。場區地形狹窄,長約3000多米,寬約150米,著名場口有後江、雷打場、加莫、莫守郭等。
後江石產於河床沖擊砂中。老後江產自沖擊層之底部。皮薄呈灰綠黃色,個體很小,很少超過0.3千克,水好底好,常產滿綠高翠,少霧,多裂紋,做出成品的顏色比原石變好(即翻色),且加工性能好,是製作戒面的理想用材。新後江的皮較老後江厚一些,個頭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與底均比老厚江差,密度極硬度也略小,裂紋多,成品拋光後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滿綠、高翠,也難做出高檔飾品 。
5、雷打場區
位於後江上游的一座山上。該區主要是出產雷打石,因而得名。比較大的場口是那莫和勐蘭邦。那莫即雷打的意思,雷打石多暴露在土層上,缺點是裂綹多,種干,硬度不夠,難已取料,低檔貨較多。一旦遇上可取料的貨,也有較高的價值。92年前勐蘭邦不斷發現中檔色貨。92年年終雷打場傳出驚人的消息,發現一塊巨大如屋的上等翡翠,已由政府組織開采。
6、新場區
該場區位於霧露河上游的兩條支流之間。主要是大件料,產品多是白底青的中低檔料;位於表土層下,開采很方便。場口不少,但消失得很快,如91年場口,92年場口早已停采。主要場口有:莫西撒、婆之公、格底莫、大莫邊、小莫邊、馬撒、邦弄、三客塘、三卡莫。
此外還有新老場區(也稱新老廠),著名場口有龍塘場口等。祝你好運!
3. 緬甸海拔最低礦區在哪裡
緬甸北部礦區最低礦區海拔為4000-5000米。緬甸的北部為高山區資源豐富,像毛石,釩,屬於我國雲川藏地區橫斷山脈在緬甸北部的延續。
4. 緬甸翡翠有哪些著名礦區,產出的翡翠都有哪些特點
緬甸翡翠礦區主要位於緬北孟拱西北部的烏龍河上游,長約250千米,寬約15千米,面積三千餘平方千米。各個礦山不同坑口所產翡翠各具特色。下面介紹各礦區的翡翠玉石。
1.帕崗:屬歷史名坑,開采最早。帕崗皮薄,皮以灰白及黃白色為主, 結晶細,種好,透明度高,色足;個頭較大,從幾公斤到幾百公斤,呈各種大小樂石。一般以產中低檔磚頭料為主。老帕崗以產皮殼烏黑似煤炭的黑烏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場所見烏砂均產自麻蒙。
2.抹崗(也稱抹崗):皮較粗,皮色灰黃或灰白; 水與底均較好,裂紋少,為綠或滿綠夾顏綠之高翠品種,很少含雜質,玻璃底較常見,但產量少。
3.灰卡:皮殼雜色,以灰綠及灰黑色為主,透明度好壞不一,水底好壞分布不均,但有綠的地方水常較好。 個體大小懸殊,大件的可達幾百千克至上萬千克的。
4.龍塘 (也稱龍坑):以黃砂皮或灰白魚皮為主,皮殼較粗。大部分水與底均好,綠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5.自壁(又稱次卑):皮殼以黃灰為主,水底均佳,裂紋少,但有白霧,其產品以藍花水好聞名,有少量做高檔手鐲的綠花料產出,騰沖有名的綺羅即產於此坑。
6.麻蒙(也稱烏砂):黑烏砂黑中帶灰,水底一般較差,且常夾黑絲或白霧,綠色偏籃。
7.打木砍(也稱刀磨砍):皮殼多為褐灰色、黃紅色,一般水與低均較好,但多白霧、黃霧。個頭較小,一般1--2千克。此地還產如血似火之紅翡 ,也較名貴。目亂干:屬新廠,無皮,水好底好,有白霧。以出產紫羅蘭及紅翡為主,一般在一塊料上有紫、紅及淡翠並存,但裂紋多。
8.龍塘 (也稱龍坑):以黃砂皮或灰白魚皮為主,皮殼較粗。大部分水與底均好,綠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9.馬薩:屬新廠,無皮或少皮,綠較淺淡,水與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檔手鐲料或大型擺件料。
5. 大馬坎是哪個國家的
緬甸的。
緬甸的大馬坎場區位於老場區的西部,距離帕敢約30公里,其開采時間比老場區晚200年左右,在緬語中大馬坎是"刀刀漲"的意思,可見人們對這個場區也是寄予厚望。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馬坎同如今的木那一樣很受大家追捧,出過很多高質量的翡翠。該場區以大馬坎場口為中心,有將近20個大大小小的場口,包括大馬坎、黃巴、莫格疊、雀丙等等場口。因其所產原石具有不少相似的特徵,所以一般被統稱為大馬坎翡翠原石。
6. 緬甸翡翠原石礦區到底在緬甸的哪裡哪裡產的翡翠原石最好
現在最著名的翡翠原石產區有帕敢、麻蒙、會卡、後江等,其中麻蒙老廠是翡翠最早的發源地。老帕敢在帕敢市的東面,距烏尤河不遠。這里一到雨季岩石泥土常常塌方,當地語稱「帕敢」。這個廠口的玉料產於礫岩之中,非常堅硬。後江廠是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發現的,這里產的玉料一般個頭較小,混在礫石里。後江料為典型的水石,水色極佳,缺點是顏色略淺,濃艷綠色的玉料較少。www.ccygy.com
1、緬甸的翡翠產地主要分布在緬甸北部的霧露河(烏龍河、烏龍江)流域,親敦江支流,克欽邦西部與實皆省交界線一帶,呈北東-南西向延伸,長約250公里,寬約170公里的區域。
2、翡翠礦呈帶狀分布,共分六個場區:老場區、達馬坎場區、南奇場區、後江場區、雷打場區、新場區。每個場區又分許多場口。各個場區所產翡翠,外觀、質量、顏色都有各自的特點。
8. 請問這塊翡翠值多少錢
一看就知道是;🅰️貨
而且是達馬坎或瓜地馬拉藍水料子
冰糯地藍水歪佛公吊墜(可以叫;站佛)
種:1;是緬甸達馬坎礦區 2;北美洲瓜地馬拉礦區 是老種料子
水頭:比較足 介於透明二分水6mm~7mm之間冰糯地 由於它顏色比較深 "色吃底"影響水頭突出 造成水短的假像
玉質:細膩
顏色:藍水底偏點灰
雕工:福建工藝 福建出名的精工雕法 我們行家叫;1站 2歪 意思是;站佛 與 歪佛
以目前市場價格看到六~八百幅度
至於價格只作參考沒有定義
9. 緬甸翡翠礦區在哪裡 緬甸翡翠礦區介紹
1、緬甸翡翠礦床位於緬北摩谷西北的霧露河中卜游地區,原生礦帶長250km,寬10-25km,走向北東,現已查明翡翠原生礦礦點20處,主要分為三個礦區:後江礦區、帕崗—道茂礦區、抹崗礦區。
2、其中帕崗—道茂礦區是最大、最著名的礦區,也是最古老的礦區。它位於緬甸北部克欽山丘地帶,地理位置在抹崗鎮北西方向約113km、曼德勒以北約193km處,礦區中心是道街村,礦區東以霧露河、西以親敦江為界,南北界分別為26o、25o緯線為界,礦區呈長條狀,礦體走向北北東,礦區面積約2071平方公里。
10. 大馬坎翡翠和騰沖老料區別 大馬坎場口翡翠和騰沖老料區別
1、大馬坎場口翡翠的特點主要是個頭小、匏翡翠多深色調翡翠多、霧層厚以及油性高。大馬坎是典型的殘坡積,所產出的塊體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有黃砂皮和黃紅砂皮兩種翡翠礫石;大馬坎賭石以山半水聞名,其次是水石;塊體皮殼一般比較薄。
2、騰沖老料也是翡翠,不過其主要就是明清時期,玉商們切石、加工殘留下來的一些邊角料而已。在幾百年前,緬甸的翡翠被埋進了中國的土壤里,幾百年後,拆房子被挖了出來,而挖出這些老料的地方,就是翡翠第一城,騰沖。被挖出的料子,人們也給了他一個實在的名字-騰沖老料。騰沖老料和緬甸翡翠質地不同,騰沖老料都是老坑種,質地更細,水頭更足。
3、翡翠老料的標志性特徵就是拉絲口。何為拉絲口,簡單來說就是古時沒有諸如切割機之類的機械加工能力,古代匠人切割翡翠原石時,一般會用一條繩索,兩頭分別有人扯著,相對推拉,中間有人不斷的往繩索上撒些玉砂,這樣切割過後遺留下來的痕跡就是拉絲口。
4、幾百年前,來自緬甸的玉石翡翠被埋進了中國的土壤里,幾百年後,拆房子被挖了出來,而挖出這些老料的地方,就是翡翠第一城一騰沖。被挖出的料子,人們也給了他一個實在的名字-騰沖老料。
5、騰沖老料的數量一定,開一塊少一塊,比較稀少。緬甸翡翠礦區較大,礦場密布,數量較多。還有騰沖老料經過幾百年的氧化,性質已經穩定,不會再發生變質,也不會再出現褪色。緬甸翡翠有新坑料,性質不太穩定,采出並佩戴之後,可能出現褪色。
6、騰沖老料在幾百年間早已經過處理,現在的騰沖老料,都是明料,其內部質地如何,能直接觀察清除。緬甸翡翠則還有半明料和全蒙料,內部質地如何,不能直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