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象是什麼品種
A. 大象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亞洲象(拉丁文學名:Elephas maximus),別名印度象、大象、亞洲大象,屬於長鼻目象科。
亞洲象是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長達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頜突出口外的門齒,也是強有力的防衛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後可遮蓋頸部兩側。四肢粗大強壯,前肢5趾,後肢4趾。尾短而細,皮厚多褶皺,全身被稀疏短毛。頭頂為最高點,體長5-6米,身高2.7米,體重達4~5噸。
野生象現已很少,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馴養的家象、役象很多。我國的野生象僅分布於雲南省南部與緬甸、寮國相鄰的邊境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屢遭l獵殺,破壞十分嚴重。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B. 泰國大象資料
動物名。哺乳綱,長鼻目,象科。通稱象,是世界最大的陸棲動物,主要外部特徵為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長鼻目僅有象科1科共2屬2種,即亞洲象和非洲象。亞洲象歷史上曾廣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布范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群。非洲象則廣泛分布於整個非洲大陸。
象肩高約2米,體重3~7噸。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曲。鼻長幾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細物。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 6個頰齒,自前向後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復雜。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睾丸隱於腹腔內;雌象前腿後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 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僅具1個;非洲象耳大,體型較大,亞洲象耳小,身體較小,體重較輕。
象棲息於多種生境,尤喜叢林、草原和河谷地帶。群居,雄獸偶有獨棲。以植物為食,食量極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壽命約80年。一些象已被人類馴養,視為家畜,可供騎乘或服勞役。象牙一直被作為名貴的雕刻材料,價格昂貴,故象遭到大肆濫捕,數量急劇下降。
現代象是從始祖象進化而來。據化石發現,始新世的始祖象僅吻部較長,體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變成現代象。
非洲象
分布於非洲中部、東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從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雄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約22個月,每產1仔,13-14歲性成熟,壽命60-70年。北京動物園1954年開始飼養展出。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非洲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體長6-7.5米尾長1-1.3米,肩高3-4米,體重5-7.5噸。最高紀錄為一隻雄性,募綹?.96米,體全長10.67米,前足圍1.8米,體重11.75噸。最大的象牙紀錄為長350厘米,重約107千克。
亞洲象
學名:Elephas maximus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分布於中國雲南省南部。國外見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亞洲象(又名大象)生活於熱帶森林、叢林或草原地帶。群居,由一隻雌象率領,無固定棲地,日行性。嗅、聽覺靈敏,視覺較差,炎熱時喜水浴。晨昏覓食,以野草、樹葉、竹葉、野果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個月,每產1仔,9-12歲性成熟,壽命60-70年。北京動物園1951年飼養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為中國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長鼻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滅絕,僅余象科1科2屬2種動物。本目動物特徵一如其名,鼻子長,鼻端生有指狀突,能撿拾細小物品。象科包括2屬2種動物,即亞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嗅覺和聽覺發達,視覺較差。長鼻起著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攝取水與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僅幫助諦聽,也有散熱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長獠牙是特化的上頜門齒。亞洲象前肢5指,後肢4趾,非洲象前肢肢3趾。
象是群居性動物,以家族為單位,由雌象做首領,每天活動的時間,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均聽雌象指揮。而成年雄象只承擔保衛家庭安全的責任。有時幾個象群聚集起來,結成上百隻大群。
俄羅斯彼爾姆市動物園一頭名為「忠尼」的大象18日迎來了自己40歲的生日,從而成為世界上由動物園或馬戲團豢養的最長壽的大象。
C. 關於泰國大象的資料
大象在泰國不但是吉祥的象徵,也是交通工具、戰斗主力以及幫人們搬運重物的勞工,用處可大了!
在幾百年前,緬甸王子帶重兵攻打泰國。泰王聽到消息,趕快召集士兵,准備糧食、武器,騎著自己從小養大的大象去迎戰。泰王約緬甸王子單打獨斗,如果他敗了,就將整個泰國輸給緬甸王子。緬甸王子精心挑選出來的大象高大威猛、體壯如山,所以在打鬥時佔了上風。緬甸王子的大象把泰王的大象壓在下面,使緬甸王子有機會殺死泰王。當緬甸王子的刀正向泰王砍去時,泰王的大象看到自己快要失去主人了,便用盡力氣抬起身子,緬甸王子的刀砍空了。這時,泰王趁機用矛刺死了緬甸王子。大象的功勞可大了,如果不是它,泰王也不會保住江山,我們這次去的可能就是『第二個緬甸』了!所以泰國每年三月都要過大象節以紀念這只勇象。
大象也是非常忠心的。一隻大象一生中只有一個主人,在它生病的時候就會格外思念主人,主人一出現,它的病就好了。如果主人有病在身,它會守在主人身旁,默默地等待主人病好。主人一但不幸去世,它會一直守在屍體旁邊等待主人醒來,直到它自己也倒下為止。
另外,大象也有死亡的方式。當野生的大象知道自己不行了,它會離開象群,到「象牙山」把自己的象牙取下,然後到一個特定的地方和別的大象一起等死。
在大象園里,我看了大象、摸了大象,甚至還騎了它,親身體驗了它的溫柔、善良、忠誠和勇猛的品格。這種體驗使我終生難忘。讓人遺憾的是,現在大象的數量在人們的獵捕下逐漸地減少,如果不加以制止,大象這種溫柔善良的動物就會絕種了。我真誠地希望人們停止獵殺大象,並保護自然生態,讓大象永遠與人類和平共存。
D. 緬甸花梨大象擺件一般都是什麼木料
緬甸花梨大象擺件用的是大果紫檀木料,大果紫檀 ,俗稱緬甸花梨、花梨木,為蝶形花科紫檀屬大型落葉喬木樹種,大果紫檀按我國《紅木》國家標準的分類,屬於花梨木類的紅木,木材為散孔材或半環孔材,生長輪頗明顯。心材橘紅、磚紅、紫紅色、黃色或淺黃色,常帶深色條紋;木材結構細,紋理交錯;波痕在放大鏡下略明顯或明顯,劃痕可見至明顯;木屑水浸出液淺黃褐色,熒光弱或無。管孔在生長輪內部者較大,在肉眼下可見;常含黃色沉積物,具濃郁香氣。木材耐腐防蟲性強,板材手感好。用在建築和細木工、高級傢具、木地板、車輪子、船板、工具把手以及工藝品上。大果紫檀樹脂較多,木材油性重,樹脂可用作紅色染料。大果紫檀被列為珍稀木材的一種。
E. 大象的種類
大象是生活在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有兩種典型的象----非洲象和亞洲象。非洲象有著大大的、松軟的耳朵,主要居住在非洲草原,而亞洲象的耳朵要小些,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和我國雲南等地。
非洲象:分布於非洲中部、東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從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雄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約22個月,每產1仔,13-14歲性成熟,壽命60-70年。北京動物園1954年開始飼養展出。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非洲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體長6-7.5米尾長1-1.3米,肩高3-4米,體重5-7.5噸。最高紀錄為一隻雄性,它的肩高3.96米,體全長10.67米,前足圍1.8米,體重11.75噸。最大的象牙紀錄為長350厘米,重約107千克。
亞洲象
學名:Elephas maximus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分布於中國雲南省南部。國外見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亞洲象(又名大象)生活於熱帶森林、叢林或草原地帶。群居,由一隻雌象率領,無固定棲地,日行性。嗅、聽覺靈敏,視覺較差,炎熱時喜水浴。晨昏覓食,以野草、樹葉、竹葉、野果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個月,每產1仔,9-12歲性成熟,壽命60-70年。北京動物園1951年飼養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為中國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本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滅絕,僅余象科1科2屬2種動物。本目動物特徵一如其名,鼻子長,鼻端生有指狀突,能撿拾細小物品。 象科包括2屬2種動物,即亞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嗅覺和聽覺發達,視覺較差。長鼻起著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攝取水與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僅幫助諦聽,也有散熱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長獠牙是特化的上頜門齒。亞洲象前肢5指,後肢4趾,非洲象前肢肢3趾。
象是群居性動物,以家族為單位,由雌象做首領,每天活動的時間,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均聽雌象指揮。而成年雄象只承擔保衛家庭安全的責任。有時幾個象群聚集起來,結成上百隻大群。
大象的食量很大,一頭成年大象一天大約需吃300千克的食物。它們主要以樹葉、果實、樹枝、竹子等為主食。
大象有著很大的力氣,能輕而易舉地推倒大樹。因此,即使是最兇猛的獅子,有時也怕它三分。
象的智慧很高,會使用人類聽不懂的聲音互相聯絡,現在已知的有5種。
F. 大象分為哪幾種
大象分為哪幾種
大象分為哪幾種,大象是生活在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有兩種象:非洲象和亞洲象。非洲象有著大大的、松軟的耳朵,主要居住在非洲草原,那麼大象分為哪幾種?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大象分為哪幾種1
一、非洲象
1、非洲象主要分布於非洲東部、西部、中部、西南部和東南部等廣大地區,南至南非腹地,北起蘇丹草原,東從東非沿岸,西達西非赤道一帶,主要棲息於熱帶草原與稀樹草原地區。
2、大多數非洲象生活在熱帶森林、叢林、草原地帶,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喜愛群居,由1隻雌象率領,具有日行性,無定居,主要以樹葉、樹皮、野草、嫩枝等為食,繁殖期不太固定,孕期大約為22個月左右,每產1仔,13-14歲性的成熟,壽命為70年左右。
3、非洲象的體長為6-7.5m,尾長為1-1.3m,肩高為4.5m,體重為7000kg,最高紀錄為1隻雄性,體全長為11m(包括鼻子、尾巴),前足圍2m,體重為13000kg,最大的象牙紀錄為長350cm,重大約107kg,已滅絕的北非非洲草原象相對小的多,只有3.4-3.7米高,重大約8.9噸,體型與非洲森林象相似。
4、非洲象的耳朵非常大,上下可長達1.5m,前足5蹄、後足3蹄,有21對肋骨和最多26個尾椎骨,非洲象的前額突起,背部更加傾斜,肩部是最高點,鼻端有2個指狀突,雌、雄均有長獠牙,但雌性的小得多。
5、非洲象主要分布於安哥拉、博茨瓦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象牙海岸、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衣索比亞、加彭、迦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共和國、肯亞、賴比瑞亞、馬拉維、馬里、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多哥、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等國家。
二、普通非洲象
1、普通非洲象又稱為草原象,是非洲象屬下的一種,也是是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廣泛分布於非洲大陸,1天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普通非洲象的消化系統效率不是很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1天1隻成年象可以吃進225kg食物。
2、野生普通非洲象壽命為65-70歲,雌性普通非洲象,平均肩高為2.8米,重量為3.7噸;雄性普通非洲象,平均肩高為3.3米,重量為5.5噸,普通非洲象體型較大,毛色為灰色,後臀與前肩同高,象牙極長,並向上彎曲,象的耳朵比較大,有豐富的血管以便散熱,尾巴不長,頂端有毛刷。
3、成年雄性普通非洲象喜愛獨居生活,性情易怒,在受到刺激是會進入「狂暴狀態」,這時它會攻擊任何的事物,象群是由年長的雌性帶領,一般普通非洲象會根據經驗選擇有水源的遷移路線。
4、雌性普通非洲象孕期為22個月左右,是哺乳動物中最長的,每胎產1仔,新生幼象肩高大約90cm,重量大約100kg,獅子和鱷魚的攻擊是小象成活的較大威脅,野生普通非洲象壽命為65-70歲,圈養的壽命可達80歲以上。
5、普通非洲象廣泛分布於非洲大陸,主要包括肯亞、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南非、衣索比亞、尼日、查德、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布吉納法索、烏干達、盧安達、尚比亞、馬拉維、辛巴威、波札那、加彭、剛果、安哥拉、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剛果、加彭、安哥拉、塞內加爾、納米比亞、獅子山等地區。
三、亞洲象
1、亞洲象主要分布於我國雲南省南部,國外見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喜愛生活於熱帶森林、叢林,或草原地帶,愛群居,由1隻雌象率領,無固定棲地,具有日行性,亞洲象視覺較差(主要是由於象的睫毛比較長所以影響視力),嗅、聽覺靈敏,炎熱時喜水浴,晨昏覓食,以樹葉、竹葉、野草、野果等為食。
2、亞洲象繁殖期不太固定,孕期為20-22個月左右,每產1仔,9-12歲性的成熟,壽命為70-80年,是列入《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瀕危物種之一的動物,也是我國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我國境內現僅存300多頭。
3、亞洲象的智商非常高,性情也溫順憨厚,容易馴化,在東南亞和南亞的很多國家(特別是泰國和印度)的公民都馴養它們用來騎乘、服勞役和表演等,表演、騎乘和勞役的訓練過程非常殘酷,馴獸師會使用尖利的象勾和持續的毆打摧毀亞洲象的意志,迫使亞洲象屈服,這一過程會對亞洲象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所以用於表演、騎乘和勞役的`亞洲象,一般都存在嚴重的行為異常。
大象分為哪幾種2
大象是生活在陸地上最大的哺乳物。有兩種典型的象----非洲象和亞洲象。
非洲象有著大大的、松軟的耳朵,主要居住在非洲草原,而亞洲象的耳朵要小些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和我國雲南等地。
非洲象:分布於非洲中部、東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從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雄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約22個月,每產1仔,13-14歲性的成熟,壽命60-70年。北京動物園1954年開始飼養展出。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非洲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體長6-7.5米尾長1-1.3米,肩高3-4米,體重5-7.5噸。最高紀錄為一隻雄性,它的肩高3.96米,體全長10.67米,前足圍1.8米,體重11.75噸。最大的象牙紀錄為長350厘米,重約107千克。
亞洲象
學名:Elephas maximus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分布於中國雲南省南部。國外見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亞洲象(又名大象)生活於熱帶森林、叢林或草原地帶。群居,由一隻雌象率領,無固定棲地,日行性。嗅、聽覺靈敏,視覺較差,炎熱時喜水浴。晨昏覓食,以野草、樹葉、竹葉、野果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個月,每產1仔,9-12歲性的成熟,壽命60-70年。
為中國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本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滅絕,僅余象科1科2屬2種動物。本目動物特徵一如其名,鼻子長,鼻端生有指狀突,能撿拾細小物品。 象科包括2屬2種動物,即亞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嗅覺和聽覺發達,視覺較差。長鼻起著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攝取水與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僅幫助諦聽,也有散熱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長獠牙是特化的上頜門齒。亞洲象前肢5指,後肢4趾,非洲象前肢肢3趾。
象是群居性動物,以家族為單位,由雌象做首領,每天活動的時間,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均聽雌象指揮。而成年雄象只承擔保衛家庭安全的責任。有時幾個象群聚集起來,結成上百隻大群。
大象的食量很大,一頭成年大象一天大約需吃300千克的食物。它們主要以樹葉、果實、樹枝、竹子等為主食。
大象有著很大的力氣,能輕而易舉地推倒大樹。因此,即使是最兇猛的獅子,有時也怕它三分。
象的智慧很高,會使用人類聽不懂的聲音互相聯絡,現在已知的有5種。
大象分為哪幾種3
大象的種類主要有非洲象、普通非洲象、亞洲象。大象的主要外部特徵為具有柔韌且肌肉發達的長鼻和扇大的耳朵,其鼻子具有纏卷的功能,是大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大象的壽命較長,一般能活到70歲左右,它在10歲-15歲達到性的成熟,後其懷孕期長達22個月。
象是群居性動物,以家族為單位,由雌象做首領,每天活動的時間,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均聽雌象指揮。而成年雄象只承擔保衛家庭安全的責任。有時幾個象群聚集起來,結成有上百隻大象的大群。
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次聲波交流,在無干擾的情況下,一般能傳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氣流導致的介質不均勻,只能傳播4千米,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交流,那象群會一起跺腳,產生強大的「轟轟」聲,這種方法最遠可傳播32千米。那遠方的大象如何聽到呢?總不能把耳朵貼在地上聽吧?其實大象用骨骼傳導,當聲波傳到時,聲波會沿著腳掌通過骨骼傳到內耳,而大象臉上的脂肪可以用來擴音,動物學家把這種脂肪稱為擴音脂肪,許多海底動物也有這種脂肪。
G. 大象來自哪個國家
亞洲象源於印度半島和東南亞;非洲象源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現代象是從5000萬年前的始祖象進化來的。始祖象似豬,生活習性如河馬,沒有象牙和長鼻。
象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以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伸,鼻長幾乎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
另外大象的性格比較溫和,但是因為大象體重比較大,所以靠近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一些,不要被它傷害。
H. 大象有哪些種類
大象(學名:Elephantidae),長鼻目象科哺乳動物,廣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亞、東南亞以至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通常以家族為單位活動。 大象的皮層很厚,但皮層褶皺間的皮膚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蟲叮咬,象牙是防禦敵人的重要武器。目前地球上大象僅剩下2屬3種: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且它們也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大象屬於長鼻目,只有一科兩屬三種,即象科(學名:Elephantidae),非洲象屬和象屬,非洲象有兩種:普通非洲象(也叫熱帶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象屬只有亞洲象一種(也叫印度象)。
非洲象
非洲象分布於非洲東部、中部、西部、西南部和東南部等廣大地區,北起蘇丹草原,南至南非腹地,東從東非沿岸,西達西非赤道一帶,主要棲息於熱帶草原和稀樹草原地區。
分布國家:安哥拉,博茨瓦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象牙海岸,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赤道幾內亞,加彭,迦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共和國,肯亞,賴比瑞亞,馬拉維,馬里,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多哥,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非洲象生活在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雌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約22個月,每產1仔,13~14歲性成熟,壽命70年。北京動物園1954年開始飼養展出。
非洲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體長6~7.5米尾長1~1.3米,肩高4.5米,體重7000公斤。最高紀錄為一隻雄性,體全長11米(包括鼻子和尾巴),前足圍二米,體重13000公斤。最大的象牙紀錄為長350厘米,重約107千克。已滅絕的北非非洲草原象相對小的多,只有3.4至3.7米高,重約8.9噸,體型於非洲森林象相仿。
非洲象的耳朵非常大,上下可長達1.5米。前足五蹄、後足三蹄,有21對肋骨和最多26個尾椎骨。非洲象的前額突起,背部更加傾斜,肩部是最高點,鼻端有兩個指狀突,雌、雄均有長獠牙,但雌性的小得多。體長6~7.5米,尾長1~1.3米,肩高3~4米,體重5~7.5噸。非洲象是陸生哺乳動物中體型最大的,比亞洲象稍大,可以通過大如蒲扇的耳朵將其同亞洲象區分開來。亞洲象耳朵更圓、更小。大象的耳朵可以散發熱量,保持身體涼爽,但有時非洲大陸的溫度實在太高了。大象對水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喜歡將水吸入象鼻,然後噴到全身。之後,它們常常會給皮膚噴上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泥土。大象長長的鼻子不僅可用來聞味、呼吸、吹號、喝水,還能用來抓東西,尤其是美餐。單單象鼻就有大約10萬塊肌肉。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非常敏感和靈巧,可以用來抓小東西,亞洲象僅有一個。雄性和雌性非洲象都有長牙,去尋找食物和水,將樹皮從樹幹上撕下來。
普通非洲象
普通非洲象,又名草原象,是非洲象屬下的一種,是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廣泛分布於非洲大陸。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隻成年象可以吃進225公斤食物。野生普通非洲象壽命65~70歲。
雄性普通非洲象,平均肩高3.3米,重量5.5噸;雌性普通非洲象,平均肩高2.8米,重量3.7噸。普通非洲象體型較大,毛色為灰色,後臀與前肩同高,象牙極長,並向上彎曲。象的耳朵很大,有豐富的血管以便散熱,尾巴不長,頂端有毛刷。
成年雄性普通非洲象是獨居生活,性情易怒,在受到刺激是會進入「狂暴狀態」,這時它會攻擊任何的事物,異常凶險。象群由年長的雌性帶領,它根據經驗選擇有水源的遷移路線。
雌性普通非洲象孕期22個月,是哺乳動物中最長的。每胎產1仔,新生幼象肩高大約90厘米,重量大約100公斤。獅子和鱷魚的攻擊是小象成活的最大威脅。野生普通非洲象壽命65~70歲,圈養的壽命可達80歲以上。
普通非洲象,廣泛分布於非洲大陸。主要包括: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南非,衣索比亞,尼日,查德,布吉納法索,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盧安達,尚比亞,馬拉維,辛巴威,波札那,加彭,剛果,安哥拉,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安哥拉,納米比亞,塞內加爾,獅子山等。
亞洲象
亞洲象分布於中國雲南省南部。國外見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亞洲象(又名亞洲大象)生活於熱帶森林、叢林或草原地帶。群居,由一隻雌象率領,無固定棲地,日行性。視覺較差(主要是由於象的睫毛比較長所以影響視力),嗅、聽覺靈敏,炎熱時喜水浴。晨昏覓食,以野草、樹葉、竹葉、野果等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個月,每產1仔,9~12歲性成熟,壽命70~80年。北京動物園1951年飼養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亞洲象是列入《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瀕危物種之一的動物,也是我國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我國境內現僅存300餘頭。
亞洲象的智商很高,性情也溫順憨厚,非常容易馴化。在東南亞和南亞的很多國家(尤其是泰國和印度)的公民都馴養它們用來騎乘、服勞役和表演等。表演、騎乘和勞役的訓練過程往往十分殘酷,馴獸師使用尖利的象勾和持續的毆打摧毀它們的意志,迫使它們屈服。這一過程會對它們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用於表演、騎乘和勞役的亞洲象往往存在嚴重的行為異常。
I. 大象是什麼國家的
這個問題問得…象分兩屬三種,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非洲象屬分普通非洲象(又名熱帶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亞洲象屬只有一種(又名印度象)。
亞洲象分布於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中國、印尼、馬來西亞
非洲象分布很廣,給示意圖你自己看吧,不懂地理位置名稱的話自己對照世界政區圖
J. 緬甸有多少頭馴化了的大象
在緬甸叢林,機械化的車輛絕對「此路不通」。這時候就靠大象顯身手了。公象用長牙、粗鼻子和腦門頂著成噸重的柚木緩緩前行。它的身上還馱著它的主人,他一共擁有28頭這種役用象,他稱它們是「活的車輛」。
在緬甸,現代化交通及運輸工具還不太發達,而且這個國家的地形比較復雜,更為主要的是緬甸有著古老的使用大象的傳統,所以役用象仍有用武之地,至少只要還有森林存在,它們也就有存在的理由,可即使這樣,大象的數量也正在減少。
緬甸有7000多頭馴化了的大象,佔全世界馴養大象數量的30%,另外,緬甸還有6000多頭野生大象。
緬甸伐木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僱用了2700頭大象,完成著19世紀就進行的傳統伐木作業。在緬甸中部勃固山脈的瑞比阿耶有一個伐木營地,那裡到處都是用茅草和竹子建成的窩棚,該伐木營地共有82頭大象和25名「馴象人」,其實他們不需要馴象,只是在大象幹活時騎在它們的背上指揮控制著它們,這些伐木工人和大象在森林的深處有7處原始的伐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