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語屬於什麼學院
Ⅰ 廣西民族大學的主專業
廣西民族大學開設的專業:
經濟與貿易類的貿易經濟專業、中國語言文學類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新聞傳播學類的新聞學專業、外國語言文學類的英語專業、計算機類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其中2022年廣西民族大學開設的國家特色專業有: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民族學、緬甸語。
概況
學校創辦於1952年,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改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相思湖校區、思源湖校區和武鳴校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約3600畝,校園建築面積887298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4.23億元,圖書館藏書187.89萬冊,電子圖書723.76萬冊;設有24個學院,開辦82個本科專業,16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3個類別的專業碩士學位點,4個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2個博士後流動站科研基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西民族大學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Ⅱ 請問雲南財經大學財務管理(泰語,越南語,緬甸語)專業屬於哪個學院
以前屬於東盟學院,今年剛剛並給商學院
Ⅲ 廣西民族大學有哪些小語種
小語種,就是相對英語這些應用面很廣,應用者眾多的外語而言,只在少數國家應用的外語語種。
對小語種的定義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指除聯合國通用語種(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外的所有語種。
但是,在民間,通常將英語以外的其他外國語種都認為是非通用語種,因此民間普遍認為,小語種就是指英語以外的其它語種。
廣西民族大學語言類院系主要有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文學院
按第一種定義統計,廣西民族大學現在開設的小語種專業有:1、外國語學院開設的:越南語、寮國語、泰語、柬埔寨語、緬甸語、印度尼西亞語、馬來語;2、國際教育學院開設的:應用泰國語、應用越南語、應用印尼語。
按照民間的定義,則還應該加上外國語學院開設的法語專業,以及國際教育學院開設的應用法語專業。
Ⅳ 雲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緬甸語專業年學費多少
雲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緬甸語專業的學費為14500元/學年。專業隸屬於外國語學院,學院目前開設了英、法、德、泰、日、朝鮮、越、緬甸、寮國、西班牙、阿拉伯語11個「小語種」和「雙語種」學科專業方向。
Ⅳ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系科設置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009年本科招生的專業有: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阿拉伯語、朝鮮(韓國)語、緬甸語、越南語、印地語。 一種語言乃是一個世界。在未名湖畔學英語,就是要走入一個由英語語言、文學和文化構成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我們成長在中文的世界裡,世界在我們眼裡是中國人的世界,當我們觀察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處在中文的籠罩之下,看到獨屬於這個民族的一些特質。而如果說中國人仍可以通過學習中文來增加文化自知,那麼,學習英文則可以使自己在那些由羅馬字母壘起來的句子里發展出不同的眼光,看見不同的世界。當我們能夠在兩個世界之間自由穿梭時,我們會發現世界的豐富遠超過自己的想像,渺小的自我被置入一個大的精神空間,被嵌入深厚的歷史層面中。這些都不是僅僅把英語當作簡單的工具所能得到的。
為實踐我們的教育理念,英語系不僅強調過硬的基本技能,也注重專業學科的基礎學術訓練,所開設課程包括英語精讀、寫作、視聽、口語、口譯、筆譯以及一整套涉及文學、文化、語言學、人文思想、宗教與神話、電影與戲劇實踐等方面的專題課程。我們希望把學生打造成具備良好的專業英語能力、對歐美文化有深層了解、具有開闊的視野和一定的人文素養的高素質人才。我們認為這樣的本科畢業生無論在就業、讀研或出國發展等方面都有較好的適應性,不僅在本專業領域,也包括在其他專業領域,都可以繼續深造和發展。北京大學文理並包的教育特點、各學科間的交叉互補、靈活的選課制度以及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等因素更有助於我們實現自己的抱負。 從燕園的湖光塔影起飛,跨越關山和歲月,徜徉在喀秋莎的河岸,傾聽伏爾加纖夫的歌聲,呼吸白樺林的芬芳,追思普希金的美妙瞬間,伴隨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品味托爾斯泰的道德文章,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人性的考問,是一種崇高境界的追求,更是一種非凡的人生體驗。
1951年,著名翻譯家曹靖華先生成為新成立的北大俄羅斯語言文學系的第一任系主任。而北大的俄語傳統可以追溯到北大的前身——京師同文館,1919年設立的俄語系在20世紀20年代曾是曹靖華先生等有為青年的學習園地。新時期的俄語系繼承了前輩優良的人文品格和學術傳統,秉承重基礎、重素養、重學術、重實踐的教學理念,擁有一個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其中博士15人的強有力的教學團隊,培養出的人才活躍在外交、出版、教育、經貿、國防等各個舞台上。
俄語系所開設的俄語語言、語法、寫作、視聽說、修辭、新聞聽力、報刊閱讀、口譯和筆譯等課程,為學生打造開啟放眼世界的語言基礎,文學史、文學選讀、國情、藝術史、民俗民情、文學與音樂、電影賞析、文化史、傳媒與政治、中俄文化交流等課程為學生深入了解俄羅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認識世界和認識自我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選送國家公派留學、與境外交流合作讓學生實際感受異國文化的洗滌,推薦保送上研的機制讓學生可以在更高層次上施展身手。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在北京大學文理並重、重綜合素質的培養、生動活潑的學習和生活氛圍中,為理想插上翅膀,成為健康、睿智、博學的青年才俊。 「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當都德在《最後一課》中寫下這樣的詞句時,其中所表達的不僅是熱愛祖國、熱愛民族語言的情懷,也是法蘭西語言具有無窮魅力的事實。啟蒙哲學家的思想、法國大革命的理念、雨果的浪漫詩篇、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就是藉助這樣的語言從法國走向世界、從過去流傳到今天。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21世紀,作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優美且謹嚴的法語仍是莘莘學子心嚮往之的一門學科。
在中國學習法語的最好場所無疑是北京西郊的燕園。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系的前身是1919年北京大學設立的法文科,1999年起更名為法語語言文學系,簡稱法語系。本系是國內同學科中最早設立碩士點(1956)和博士點(1987)的單位之一,目前擁有全國一流的師資力量。在這個由14人組成的精乾的教學科研集體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講師3人,另長期聘用兩位法國專家。既有學養深厚的知名學者,又有出類拔萃的青年骨幹。科研碩果累累,備受同行稱道。近年來,不僅編寫了多部優秀教材,而且發表了令人矚目的學術著述,翻譯了大量文學名著,並參加了《二十世紀歐美文論叢書》、《新編歐洲文學史》、《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等重大科研出版項目。
法語系致力於學生全面系統的法語技能訓練以及法國文學文化、法語國家人文歷史知識的傳授,培養了一批批高水平的法語人才。目前法語系本科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渠道為國家機關、三資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願意繼續學習的學生可選擇語言、文學、翻譯、文化等方向攻讀本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其中一部分可納入中法大學合作培養博士計劃。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可經學校選拔、國家教育部公派或參加法國相關學校在中國的選拔考試,享受中、法政府獎學金或法國相關學校獎學金,赴法國進一步深造。 作為我國同學科中設立最早的專業之一,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語言文學系擁有全國一流的師資力量。目前有12名教師,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講師5名,獲得國內外著名大學博士學位者9名。這是一支從事德語文學的研究、教學以及翻譯的教師團隊。文學是北京大學德語專業的特色、根基和傳統。經過幾十年、特別是過去二十年的努力,北大德語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可謂碩果累累。無論是從《尼伯龍人之歌》到《痴兒西木傳》,從歌德、席勒到海涅、凱勒,從托馬斯·曼、德布林、穆齊爾再到馬丁·瓦爾澤和伯恩哈德的名家名作的翻譯和研究,還是文學史的撰寫(如新出版的五卷本《德國文學史》)和研究(如對德國小說、戲劇以及傳記文學的研究),北大德語都取得了令人側目的成就。
北大德語長期聘請來自德語國家的高水平文教專家任教,而且每年都有來自柏林自由大學等德國名校的學者前來講學。此外,德語國家的知名作家和學者也經常作客北大,使北大德語充滿濃郁的國際化學術氛圍。
北大德語系一邊致力於全面、系統地訓練學生的德語語言能力,一邊注重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在包括歷史、社會、哲學、宗教在內的深厚而廣闊的知識基礎之上進行文學教學,使學生得以最大限度地從「詩人和哲人」創造的德意志文化中汲取營養,最終成為高水平的德語語言、德語國家文化使者和德國問題專家。北大德語系本科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國家各大部委、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國內外大型企業等。北大德語系也為其它專業和海外名校輸送了許多碩士生及博士生人才。
目前,德語系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生或者博士生,都能爭取出國深造的機會。這些機會包括:1)由教育部選拔的中、德大學聯合培養獎學金;2)北大與柏林自由大學、慕尼黑大學以及拜羅伊特大學的校際交流項目;3)北大德國研究中心與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的碩士共同培養項目 西班牙和葡萄牙語言文學系前身為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的西班牙語專業,創建於1960年,1999年改稱西班牙語言文學系,2005年更名為西班牙和葡萄牙語言文學系,簡稱西葡語系。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10人(4人具有博士學位)。此外,還常年聘有外籍教師4人。
該系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為我國外交、對外經濟貿易、對外文化交流、新聞、出版以及中外合資企業等各個領域輸送合格的外事工作人員,包括口譯、筆譯和從事研究工作的專業人才。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語言教學立足於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語法及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本專業還開設有西班牙歷史文化概論、拉丁美洲文化概論、西班牙文學史、葡萄牙文學史、拉丁美洲文學史,外報外刊選讀等課程。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修其他系科的課程,或攻讀輔修專業。少數學生在畢業時還選擇了攻讀諸如法律、經濟、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等專業的碩士學位。
除本科教育之外,我系每年還招收4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文學,學制為3年。符合學校規定有保送資格的四年級本科生可以參加免試推薦研究生選拔,通過後可直接攻讀碩士學位。
雄厚的師資、嚴謹的作風、寬松的學術環境,使北京大學西班牙語專業的畢業生在知識結構上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較強的思辯能力和綜合能力,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因而,在擇業時有更多的機會。 北京大學的日語教學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京師同文館時代(1862-1902)。1902年京師同文館並入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次年改稱譯學館,設有英、俄、法、德、日五國語言文字專科。1946年東方語言文學系成立,日語專業隨之誕生,並於1949年招入第一屆本科學生,成為我國高等院校中最早的日語語言文學專業。20世紀60年代本專業就曾招收過研究生。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北京大學日語專業成為國內第一批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授予點之一,1985年成為我國第一個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授予點。1987年成立北京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
現在的日本語言文化系下設日本語言教研室、日本文學教研室和日本文化教研室,共有17名專職教師,均有長期在日本留學或進修的經歷,其中有14人獲得博士學位。曾有徐祖正、陳信德、劉振瀛等名師在北大日語專業執教。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日語人才,國務委員唐家璇、前駐日大使徐敦信、中日友協副會長王効賢是北大日語專業的畢業生。
我系每年招收本科生一個班,現有本科生70名,研究生48名,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之高,反映出北大作為研究型大學的特點。本科畢業後約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會繼續攻讀研究生。研究生現有日本語言、日本文學、日本文化三個研究方向。我系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生的在校生人數居全國前列,並曾培養出我國第一位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
日語專業設立以來,秉承北京大學的人文傳統,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的辦學方針,經常舉辦不同規模的學術研討會,定期出版學術刊物《日本語言文化研究》。在學科建設、學術研究、教材編寫、人才培養、對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今天,為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我們也正在為學生多創造國際體驗的機會而不斷努力。 阿拉伯語言文化系的前身是原東方學系阿拉伯語言文化專業,建立於1946年,是中國高校建立最早的阿拉伯語專業。半個多世紀以來,積累了豐富的阿拉伯語教學經驗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講師3人,有本科、碩士、博士三個教學層次和阿拉伯語言、阿拉伯文學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等教學和科研方向。
阿拉伯語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通用於西亞北非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地區在古代曾產生輝煌燦爛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目前,中國與阿拉伯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正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交流各個方面迅速發展,並且有著廣闊的前景。
阿拉伯語系本科階段的學制為4年,培養的學生要求專業阿拉伯語在聽、說、讀、寫、譯五方面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漢語基礎以及寬廣的知識面和良好的素質。學生除了接受全面系統的阿拉伯語語言訓練外,還要完成英語、計算機等全校性必修課,同時還要選修本系開設的阿拉伯文學、阿拉伯歷史文化、阿拉伯世界現狀以及其他院系開設的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及相關的或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等方面的課程。
學生畢業去向一般為外交部、文化部、新華社等國家機關、涉外機構、涉外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本專業創建於1945年,其前身是國立東方語專韓國語科,1949年並入北京大學東語系,是我國同學科中設立最早的專業。
本專業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共有9名教師,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3人,均有長期在朝鮮、韓國留學、進修的經歷,其中有6名教師具有國內外著名大學的博士學位。本專業還長期聘用教學經驗豐富、治學態度嚴謹的朝鮮、韓國專家擔任教學任務。近年來,本專業教師編輯出版了《朝鮮語》(1-4)、《中韓翻譯教程》等20餘種優秀教材,其中很多教材被選定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出版了《中朝詞典》、《韓國語實用語法》等幾十本工具書及學術專著,發表了有關韓國、朝鮮語言、文學、政治、經濟、社會等研究領域的論文數百篇,其中很多成果獲得國內外各種獎項。
本專業可以進行本科、碩士、博士三個層次的教學。為本科生開設的課程主要有精讀、泛讀、視聽、會話、寫作、口譯、筆譯等基礎課程及涉及語言學、文學、文化等領域的專題課程。通過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韓國(朝鮮)語技能訓練及對韓國(朝鮮)文學、文化及社會知識的傳授,培養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對韓國(朝鮮)文化、社會有深入的了解,具有開闊的視野、出色的思辨能力、較高人文素養的高水平人才。此外,學生還可以利用北大的豐富資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修雙學位或攻讀輔修專業。本專業與韓國、朝鮮的許多大學有交流關系,除每年有經常性的互訪及學術交流外,還可選派部分學生到韓國、朝鮮進行為期六個月或一年的語言實踐。
本科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為國家部委、科研機構、出版機構、新聞機構、國企及三資企業等。成績優異且願意繼續求學的學生,將有機會被免試推薦為研究生,攻讀本專業或法律、國際政治、經濟等專業的碩士學位,還可以赴韓國、朝鮮、美國、英國等國深造。 越南語專業的前身為1942年成立的國立東方語言專科學校越南語科,於1949年並入北京大學東語系,是我國高校最早的越南語專業。本專業也是國內相關學科中最早設立碩士研究生點的專業。本專業自創建以來共培養本科生、培訓生、進修生約400餘名,碩士研究生 20 余名,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我國外交、文化、新聞、經貿、教育等各領域的骨幹或有造詣的專家學者,其中包括5位駐外大使。他們為推動中越政治、文化、經貿往來、促進中越友誼做出了重要貢獻。
越南語專業要求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能夠具備扎實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對越南國情、歷史文化、文學等有較為深入的了解,了解東南亞區域的基本概況,能夠勝任外交、經貿、文化交流等領域的工作,為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專業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都與越南學生開展交流活動,本專業學生還有機會在暑期赴越南進行學習和實地考察。 2008年5月的一場熱帶風暴讓很多人了解並記住了「緬甸」這個名字,這里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自然資源、淳樸的民眾和獨具特色的文化。那麼你想學習緬甸語嗎?想深入了解這個神秘的國度嗎?想從事與緬甸有關的研究工作嗎?歡迎你來北京大學緬甸語專業。
緬甸語專業是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東語系最早創辦的專業之一。現有副教授和講師各 1 人。從 1949 年至今先後招收了 18 屆本科生(約 220 人)、 13 屆碩士生(包括緬甸語言、歷史、文學和漢藏語系語言比較等方向計 21 人)。畢業生主要進入國家部委、新聞機構和科研院所從事與緬甸語有關的工作,近年來隨著中緬經貿關系的發展,企業對緬甸語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印地語專業屬於1946年創立的印度語言文學學科的一部分,其前身是1942年於雲南建立的東方語文專科學校中的印地語科,1949年並入北京大學。印地語是印度的國語,是印度憲法規定的官方語言之一 (另一種為英語),以其為母語的人口約有4-5億。自建立至今,本專業已經培養了400多名本科生(包括10多名留學生)、100餘名專科生、40多名碩士和博士生,他們在科研、教育、外交、文化、新聞、經濟等各個方面為國家建設、中印文化交流和中印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教學方面,本專業不僅注重印地語、英語兩門外語的語言教學,也重視學生對對象國印度及整個南亞地區的整體知識的學習,還積極鼓勵學生選修第二學位,強調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在科研方面,本專業已出版了基礎教程、文學史、語法、辭書、專著、譯著等幾十種教材和科研著作,並鼓勵有志者將來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
Ⅵ 雲南民族大學緬甸語專業屬於哪個校區
現在基本都在雨花校區 你是東語學院
Ⅶ 雲南農業大學專升本專業是什麼
雲南農業大學2021年專升本招生專業有:
英語、酒店管理、經濟學、電子商務、土地資源管理、體育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技術、生態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農學、園藝、植物保護、種子科學與工程、茶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動植物檢疫、園林、森林保護、草業科學;
中草葯栽培與鑒定、動物科學、蜂學、動物醫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水利水電工程。
雲南農業大學院系設置
1、雲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生物技術、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中葯資源與開發、中草葯栽培與鑒定
2、雲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科學、蜂學、水產養殖學、草業科學
3、雲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動物醫學、動物醫學(第二學士學位)
4、雲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植物保護、動植物檢疫、森林保護
5、雲南農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風景園林、園藝、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園林、環境設計
6、雲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土地資源管理
7、雲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糧食工程、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8、雲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煙草
9、雲南農業大學龍潤普洱茶學院:茶學
10、雲南農業大學水利學院: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班)、水利水電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卓越工程師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土地整治工程、
11、雲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
12、雲南農業大學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電子信息工程
13、雲南農業大學大數據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
14、雲南農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工程、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工程管理、工程造價
15、雲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投資學、農林經濟管理、行政管理、電子商務、經濟學(第二學士學位)
16、雲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秘書學、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17、雲南農業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緬甸語、泰語、越南語、翻譯、英語(第二學士學位)
18、雲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體育教育(校園足球人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19、雲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土木工程(土木與環境工程)(中外合作辦學)、農林經濟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20、雲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秘書學(高職本科)、網路工程(高職本科)、食品科學與工程(高職本科)、風景園林(高職本科)、農學(高職本科)、園藝(高職本科)、茶學(高職本科)、森林保護(高職本科)、中草葯栽培與鑒定(高職本科)、工程造價(高職本科)、農林經濟管理(高職本科)、電子商務(高職本科)、旅遊管理(高職本科)
以上內容參考雲南農業大學本專科招生網-雲南農業大學2021年專升本招生專業公示
Ⅷ 緬甸語屬於人文社會科學嗎
人文社會科學是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稱。
人文科學原指同人類利益有關的學問,有別於在中世紀教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神學。後來含義幾經演變,其狹義指對拉丁文、希臘文、古典文學的研究,包括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法學、文藝學、倫理學、語言學、藝術學等。
社會科學是指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教育學、文藝學、史學、語言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其任務是研究並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
人文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統稱,有時也被稱為哲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文科等。作為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人文社會科學是一個界定模糊、爭議頗多的基本概念,其中涉及對認識活動、科學劃界標准與知識分類等基本理論問題的理解。
人文科學,是以人類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澱的精神文化為對象的科學。社會科學則是一種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如果說人文科學主要研究人的觀念、精神、情感和價值,即人的主觀精神世界及其所積淀下來的精神文化的話,那麼社會科學更多地則是研究客觀的人類社會而外在於具體的個人及其主觀世界。前者常用意義分析和解釋學的方法研究微觀領域的精神文化現象,其涵覆的科學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來的美學、宗教學、倫理學、文化學、藝術學等。
後者則側重於運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宏觀的社會現象,其涵屬的科學主要有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等。概言之,人文科學是以人類的精神世界及其積淀的精神文化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主要運用意義分析和解釋的方法來研證人的觀念、精神、情感和價值等;社會科學是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更多的是引進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以及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特定社會的東西」,它除了要研究自然世界以外,還要研究社會世界。然而,由於「人」與「社會」在本質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即瑞士學者讓·皮亞傑所說的,盡管在理論上可以將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區別開來,而在實際中,「不可能對它們作出任何本質上的分別」,所謂的社會現象,主要「取決於人的一切特徵」,而人文科學在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會性的,因而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是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討論的。
Ⅸ 外國語學院有哪些專業
外國語學院主要開設的有西方語言學專業、東方語言學專業以及小語種專業三個大類。西方語言學主要包括英語、西班牙語、俄語、法語和葡萄牙語一類的主流西方語言;東方語言學包括漢語、韓語以及日語一類的主流東方語言;小語種包括梵語、印地語以及緬甸語一類的偏門語言。
Ⅹ 【雲南民族大學 】的這幾個專業分別在什麼校區
寮國語、緬甸語、馬來語:東與學院(較場校區)。
民族學:人文學院(較場校區)。
國際政治:管理學院(雨花校區)。
英語:外語學院(蓮花校區)。
雲南民族大學創建於1951年8月1日,前身是雲南民族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為雲南民族大學。
學校佔地2550畝,校舍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有各類紙質圖書200餘萬冊,電子圖書近130萬冊;下設26個學院;開辦94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6個專業碩士點。
辦學理念:
以「品行高尚、廉潔自律、勤奮無私、群眾信賴、善於工作、業務熟練、做事嚴謹、依法辦事」為領導作風。學校實行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遵循「真情待人,從嚴治校,和諧發展」的學校管理方針,形成了「依法治校,依規辦事,實施人文管理,營造和諧校園」 的運行機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雲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