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什麼花香
❶ 世界上什麼香味最香
其實還是要自己喜歡的
別人喜歡的不一定就是你喜歡的
不過確實有很多香料
動物性天然香料最常用的商品化品種有麝香、靈貓香、海狸香、龍涎香和麝香鼠香5種,它們均是很好的定香劑,廣泛應用在香水或高級化妝品中。
一、麝香(Musk)
(1)來源 麝香系生活於中國西南、西北部高原和北印度、尼泊爾、西伯利亞寒冷地帶的雄性麝鹿的生殖腺分泌物。2歲的雄麝鹿開始分泌麝香,10歲左右為最佳分泌期,每隻麝鹿可分泌50g左右。
(2)採集 位於麝鹿臍部的麝香香囊呈圓錐形或梨形。自陰囊分泌的成分儲積於此,隨時自中央小孔排泄於體外。傳統的方法是殺麝取香,切取香囊經乾燥而得。現代的科學方法是活麝刮香。中國四川、陝西飼養麝鹿刮香已取得成功,這對保護野生資源具有很大意義。
(3)性狀 麝香香囊經乾燥後,割開香囊取出的麝香呈暗褐色粒狀物,品質優者有時析出白色結晶。固態時具有強烈的惡臭,用水或酒精高度稀釋後有獨特的動物香氣。
(4)成分 黑褐色的麝香粉末,大部分為動物樹脂及動物性色素等所構成,其主要芳香成分是僅佔2%左右的飽和大環酮——麝香酮。1906年Walbaum從天然麝香中將此大環酮單離出來,1926年Ruzicka確定其化學結構為3-甲基環十五烷酮。後來,Mookherjee等對天然麝香成分進行進一步研究,鑒定出其香成分還有5-環十五烯酮、3-甲基環十三酮、環十四酮、5-環十四烯酮、麝香吡喃、麝香吡啶等十幾種大環化合物。
(5)用途 麝香在東方被視為最珍貴的香料之一。它不但具有溫暖的特殊動物香氣,在香精中保留其他香氣之能力也甚強,常作為高級香水香精的定香劑。除作為香料應用外,天然麝香也是名貴的中葯材。
二、靈貓香(Civer)
(1)來源 靈貓有大靈貓和小靈貓兩種。產地中國長江中下游和印度、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衣索比亞等地、雄雌靈貓均有2個囊狀分泌腺,它們位於肛門及生殖器之間,採取香囊分泌的黏稠物質,即為靈貓香。
(2)採集 古老的採取方法與麝香取香類似。捕殺靈貓割下2個30mm×20mm的腺囊,刮出靈貓香封閉在瓶中儲存。現代方法是飼養靈貓,採取活貓定期刮香的方法,每次刮香數克,一年可刮40次左右。此法在中國杭州動物園已經應用多年。
(3)性狀 新鮮的靈貓香為淡黃色流動物質,久置則凝成褐色膏狀物。濃時具有不愉快的惡臭,稀釋後則放出令人愉快的香氣。
(4)成分 靈貓香中大部分為動物性黏液質、動物性樹脂及色素。其主要成分為僅佔3%左右的不飽和大環酮——靈貓酮。1915年Sack單離成功,1926年魯齊卡確定其化學結構為9-環十七烯酮,後來,Mookherjee、Wan Dorp等對天然靈貓香成分進行了進一步分析,鑒定出其香成分還有二氫靈貓酮、6-環十七烯酮、環十六酮等8種大環酮化合物。
(5)用途 靈貓香香氣比麝香更為優雅,常作高級香水香精的定香劑。作為名貴中葯材,它具有清腦的功效。
三、海狸香(Castoreum)
(1)來源 海狸棲息於小河岸或湖沼中。主要產地為俄國西伯利亞和加拿大等地。不論雌雄海狸,在生殖器附近均有2個梨形的腺囊,內藏白色乳狀黏稠液,即為海狸香。
(2)採集 捕殺海狸後,切取香囊,經乾燥後取出海狸香封存於瓶中。
(3)性狀 新鮮的海狸香為乳白色黏稠物,經乾燥後為褐色樹脂狀。俄國產的海狸香具有皮革-動物香氣。加拿大產的海狸香為松節油-動物香。經稀釋後則具有溫和的動物香香韻。
(4)成分 海狸香的大部分為動物性樹脂,除含有微量的水楊苷(C17H18O7)、苯甲酸、苯甲醇、對乙基苯酚外,其主要成分為含量4%~5%的結構尚不明的結晶性海狸香素(Castorin)。1977年瑞士化學家在海狸香中分析鑒定出海狸香受聘、喹啉衍生物、三甲基吡嗪和四甲基吡嗪等含氮香成分。
(5)用途 主要用於東方型香粗的定香劑。
四、龍涎香(Ambergris)
(1)來源 龍涎香產自抹香鯨的腸內。龍涎香的成因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抹香鯨吞食多量海中動物體而形成的一種結石由鯨魚體內排出,漂浮在海面上或沖上海岸。主要產地為中國南部、印度、南美和非洲等熱帶海岸。
(2)採集 漂浮在海洋中的龍涎香,小者為數千克,大者可達數百千克。在海洋上拾起龍涎香塊,經熟化後即為龍涎香料。
(3)性狀 龍涎香為灰色或褐色的蠟樣塊狀物質。60℃左右開始軟化,70~75℃熔融,相對密度為0.8~0.9。由抹香鯨體內新排出的龍涎香香氣較弱,經海上長期漂流自然熟化或經長期儲存自然氧化後香氣逐漸增強。
(4)成分 在龍涎香中除已查明含有少量的苯甲酸、琥珀酸、磷酸鈣、碳酸鈣外,尚含有有機氧化物、酮、羥醛和膽固醇等有機化合物。據稱,龍涎香醇是龍涎香氣的主要成分,其分子式為C30H52O,結構式為:
(5)用途 龍涎香具有微弱的溫和乳香動物香氣。香之品質最為高尚,是配製高級香水香精的佳品,是優良的定香劑。
五、麝香鼠香(Muskrat)
(1)來源 人工飼養的成年雄性麝鼠(Ondatra zibethica)香囊中的分泌物。
(2)採集 每年4~9月份為麝鼠的泌香期,採用人工活體取香。
(3)性狀 新鮮的麝鼠香為淡黃色黏稠物,久置則顏色變深。具有麝香樣香氣。
(4)成分 麝香酮、降麝香酮、環十七酮等。
(5)用途 高檔日用香精定香劑
❷ 緬甸花梨木的氣味
緬甸花梨木香味是一種淡淡的檀香,混合著高山清新空氣。
緬甸花梨木主要分為大果紫檀,還有一種是鳥足紫檀,前者是輕花梨,後者是重花梨;二者雖然都是香氣濃郁,結構細,紋理交錯;但是氣感密度差別顯著。
緬甸花梨木是珍貴的木材,是屬於緬甸軍政府嚴格掌控的戰略資源。所以緬甸花梨木的價格也是相當的昂貴。緬甸花梨木質、木性都是非常好的,穩定性很高,而且比高端的黃花梨、紫檀木價格要便宜近百倍。
(2)緬甸什麼花香擴展閱讀:
花梨產於印度、泰國等國家,中國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均有栽培。降香是陽性樹種,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喜光、排水良好的環境。降香可作為城市綠化樹種,其木材質優,堅重,紋理緻密,也可作為傢具。
降香是為中國海南主要造林樹種之一。定植後一般在7-8年後才形成心材,心材顯紅褐色,材質緻密硬重,耐浸耐磨,不裂不翹,且散發芳香經久不衰,花紋自然形成各種圖案,是製作高級紅木傢俱,工藝製品、樂器和雕刻、鑲嵌,美工裝飾等的上等材料。其木材經蒸餾後所得降香油,可作香料上的定香劑。
❸ 緬甸戒子為什麼有香味
可能是自身散發出來的香味的
❹ 緬甸花梨木有什麼香味
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木,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濃郁的果香味,新切面香氣更加明顯,香氣悠遠醇厚,不張揚;大果紫檀,材質硬重,密度高,其心材一般呈桔紅、磚紅、紫紅色、黃色或淺黃色,常有深色條紋。謝謝
❺ 緬甸霜的香味為什麼各有不同,有的無味,有的很香,是不是放了添加劑
「特納卡」 其實,這種「黃粉」實際上是緬甸人就地取材,自製的一種物美價廉的天然防曬美容霜,緬甸人稱之為「特納卡」,其學名叫做「黃香楝粉」
❻ 緬甸花梨的香味到底有多香
緬甸花梨屬於花梨木類的紅木,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列如:緬甸、寮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西部和新加坡等地,緬甸花梨,材質硬重,密度高,其心材一般呈桔紅、磚紅、紫紅色、黃色或淺黃色,常有深色條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濃郁的果香味,新切面香氣更加明顯,香氣悠遠醇厚。
緬甸花梨木本身的香味是可以肯定的,而且非常好聞和濃烈,但是其製成的紅木傢具經過一系列的後期處理之後,緬甸花梨紅木傢具散發出來的味道就會變少很多,但是依然還是能有淡淡的香味,而且這種香味並不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紅木廠家也在與時俱進,所以緬甸花梨紅木傢具經過後期處理之後香味變淡也就能解決了。
❼ 緬甸花梨的味道對人體有影響嗎
緬甸花梨的氣味對人體無害。傢具膜一般都是有氣味的或者高溫會散發刺鼻氣味的,新買的傢具可以敞開櫃子、抽屜。
大果紫檀(學名:PterocarpusmacrocarpusKurz)是蝶形花科紫檀屬植物,落葉大喬木,高10-30米,直徑0.5-1米。樹皮較松軟,易條狀剝離。外皮灰褐色至姜黃色,皮厚約1厘米。復葉是奇數羽狀的。果實每年於12-2月份由綠轉黃進入成熟期。
豌豆般的花由4-5個花瓣組成,具有波狀邊緣,寬1.4-1.7厘米。果實為翅果狀莢果,園片狀,每個果實含1-2粒種子,種子鐮刀狀,長7-9毫米,種皮紅褐色薄革質,種子千粒重52克。
原產於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喜溫暖、濕潤的熱帶氣候,耐低溫,能安全度過0℃以下的寒冬。
大果紫檀擁有固氮能力,能夠從根本上改善土壤質量,也可應用於中國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退化地的林分改造。其心材是製作高級紅木傢具、工藝品、樂器和雕刻、美工裝飾等的上等材料。 樹皮和根可以入葯,主治療膀胱疾病和腹瀉。
❽ 緬甸孟族
孟族是緬甸的第四大少數民族,是一個古老民族,人口為130萬,占緬甸總人口的2.8%。屬於蒙古人種,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孟語支。主要居住在緬甸東南部孟邦。孟族沒有民族分支,只有孟族一支。
孟族是最先從中國內地進入緬甸境內的孟高棉語族中的主要民族。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進入緬甸境內,最後定居在下緬甸的東南部一帶。他們曾在下緬甸建立過強大的孟王朝。
孟族人信仰佛教。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據考,早在公元前3世紀前後,孟族就使用波羅婆 字母刻碑銘。公元3世紀末4世紀初,孟族吸收了屬於梵文的南印度文字創造了孟文,而緬族 又用孟文字母創造了緬文。�
孟族是一個有著古老文化的民族。孟族文化對緬族和撣族文化有著很大的影響。緬族文化就 是在吸收孟族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孟族文化是緬族文化的兩大基礎之一。孟族的建築、 繪畫、雕刻、音樂和舞蹈對緬族的影響很大。目前,孟族居住區內仍然使用孟族本民族語言 和文字,仍然保留著孟族本民族的傳統和習俗。但是由於孟族王朝多次被緬族所滅,因此居 住在平原和城市的孟族大多被緬族同化,其風俗習慣已與緬族基本上沒有差異。 �
孟族人的祖先是從事農耕的民族。他們進入緬甸以後也將種植水稻和灌溉技術帶到了緬甸境 內。孟族人不僅善於種植水稻,還擅長果園的園藝。制鹽、捕魚和手工業也很發達。在 平原的孟族居住地區,水利條件好,適合種植水稻。主要農作物有稻穀、花生、豆類、橡 膠、甘蔗、芝麻、黃麻、煙草等。�
孟族人的服飾基本與緬族相同。孟族婦女很注意打扮自己,用香料熏衣,往身上搽抹花香粉 。男人則習慣文身。認為男人只有文身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孟族男子一般在12歲時便文身。 孟族擅長音樂舞蹈。孟族樂器有五種,即銅、弦、革、管和板。有7音,即鶴、羊、牛 、馬、象、孔雀與杜鵑。音階分7聲,每聲再分大、中、小3種,共21聲。此外,孟族還有許多獨特的樂器,如月牙琴、鱷魚琴、孟族嗩吶等。�
孟族的傳統節日與緬族基本相同。具有孟族民族色彩的傳統節日是「布瓮節」和「放火船節 」。布瓮節是在9月間舉行。屆時,每家每戶都要布施一個小土瓮,內裝象徵性的物品,如 放入一團線、一個銅片、一包針,針象徵人們的學識像針一樣出類拔萃,線象徵團結,銅片 象徵財源茂盛。再如放入稻穀、大米、糯米、辣椒、洋蔥頭等,象徵五穀豐登。然後,人們 敲鑼打鼓,送往寺廟,敬獻給佛祖,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放火船節是在每年10月間舉 行。這時,孟族人用竹篦和紙張做「火船」,並在火船上安放油燈、火炬和各種布施物品, 載歌載舞,送到寺廟,點燃油燈,掛在寺廟內外。寓意迎接出海到斯里蘭卡取經的高僧凱旋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