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緬甸的仰光會變為首都
A. 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的原因是什麼
至今,關於緬甸政府遷都的原因都是眾說紛紜,大致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緬甸遷都是為了加強對於邊遠地區的控制,以及促進國家現代化建設,這條原因也是緬甸政府對外的公開說法。
內比都與仰光相比,更加靠近國家地理中心,它是一座最靠近緬甸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活動比較猖獗的城市,居中的地理位置,可以加強緬甸政府對於邊遠地區的控制,符合這個國家的長遠軍事發展戰略。
第二,有人認為緬甸遷都的真正原因,是為了躲避來自美軍或其他海上強敵的打擊威脅。就地理位置而言,瀕臨安達曼海的仰光不具備任何戰略防衛,非常容易遭受到來自於敵軍的直接打擊。內比都卻坐落在叢林山區,這里易守難攻的地形,可以幫助緬甸軍政府面對外敵攻擊。
近些年來,美軍對阿富汗、伊拉克動武的現狀,讓緬甸軍政府領導人非常忌憚美軍的突然入侵,所以緬甸當權者的安全思維,也就成為了緬甸遷都的原因所在。
第三,緬甸遷都是出於政治改革的需求。2003年8月,緬甸政府出台了「七步走」這一民主計劃,為了減弱軍隊干政的色彩,軍政府向國際社會一再保證將成功實施這一計劃。在現階段遷都計劃中,只有政府主要部門搬遷到了內比都,軍隊指揮機關則繼續留在仰光。
B. 緬甸為什麼把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威脅說」認為緬甸的遷都是感受到外來的軍事威脅;「控制說」認為緬甸政府北遷是想解決對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問題。
C. 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的原因是什麼
遷都的真正用意,目前還不清楚:
有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緬甸軍方高層擔心緬甸可能會受到襲擊,特別是來自美國的襲擊。這樣的話,遠離海岸的地區更有戰略安全的優勢。
但也有人說,這不過是緬甸軍方重復緬甸古代國王遷都的習慣,根據占卜決定風水寶地,然後在那裡修建新的城鎮或是宮殿。
(3)為什麼緬甸的仰光會變為首都擴展閱讀
緬甸政府開始將部分政府機構遷往仰光以北600公里的森林地區。有分析說,這是因為擔心美國可能攻擊緬甸。
緬甸高層突然下令多個部門在2005年11月6日一天內搬遷。資訊部長覺山將軍翌日(2005年11月7日)才對外證實已經遷都。
來自仰光的消息說,星期天(11月6日)早晨,滿載辦公人員和設備的卡車長龍離開首都仰光,向遷都的目的地彬馬那地區駛去。
這些搬遷的人不得攜帶家眷。據信,10名部長周末已經離開仰光,更多的人隨後也將前往。
過去幾年間,緬甸政府已經開始特別關照這個地區。但是大規模的建設開始於12個月以前。
D. 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內比都相對位於海旁的仰光較有利防範海陸進侵,及控制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所以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內比都,人口約80萬。內比都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
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2005年11月4日,各國駐仰光使節被約請到緬甸外交部聽取通報,而緬方並未預先告知通報內容。使節們已習慣了這種約請。正在交頭接耳之際,吳貌敏副外長表情凝重地匆匆走進新聞發布廳,向使節們宣布: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
他說,仰光是當年殖民統治者給緬甸確定的首都,並不代表緬甸人民的意志。緬政府決定遷都彬馬那,是由於它位於緬甸國家版圖的中心部位,放射能力強,有利於政府施政。
E. 歷史上緬甸為何要將首都遷往內比都
19世紀末,英國殖民者來到了緬甸,並且擊敗了當地的武裝,摧毀了緬甸當時的封建政府組織,將其變成了自身在南亞地區的一塊殖民地,而在英國殖民期間為了更方便的對緬甸進行傾銷,就直接選擇了沿海的港口城市仰光作為了緬甸殖民區域的首府。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英國人的經略之下仰光逐漸取代曾經的首都曼德勒成為了整個緬甸的經濟、政治中心,水平已經超出其他城市一大截。
這句話有給緬北的福利,同時也有給緬北的震懾。遷都說到底,還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內亂問題。
——的確,從經濟角度來看內比都確實是緬甸用來做國都的不二選擇,由於經濟基礎已經建設起來了,它對內的輻射作用效果顯然要比基礎更為薄弱的內比都要更強一些。若一直將國都定在這,在經濟上百利無一害。
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再好,國防得不到保障又有何用呢?遷都前的緬甸,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緬北內亂一直不停歇,緬甸身為一個小國,能力十分有限,無法做到兼顧,所以它只能在圖存與經濟之間取捨一個,很顯然緬甸選擇了安全。
緬甸遷都是心酸的,在當時來看也是吃虧的,但這也是小國為了國家能夠穩定下來,出於無奈的求全之策。畢竟經濟衰退了點,可以重新再來;但國家沒了,就真的啥都沒了,伊拉克就是典型的例子。
F. 緬甸遷都的原因是什麼
緬甸政.府遷.都的目的,主要是因為該地相對位於海旁的仰光較有利防範海陸進侵,及控.制欽族(Chin)、克倫族(Karen)、卡雅族(Kayah)和撣族(Shan)等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據BBС的報導,遷.都時所有人都不可以帶家眷前往,許多未婚的單身漢也被軍政.府下令遷住該地。
2005年11月4日,各國駐仰光使節被約請到緬甸外.交.部聽取通報,而緬方並未預先告知通報內容。使節們已習慣了這種約請。正在交頭接耳之際,吳貌敏副外長表情凝重地匆匆走進新聞發布廳,向使節們宣布: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他說,仰光是當年殖民統.治者給緬甸確定的首都,並不代.表緬甸人.民的意志。緬政.府決定遷.都彬馬那,是由於它位於緬甸國.家版圖的中心部位,放射能力強,有利於政.府施政。他還介紹說,目前彬馬那已建成一座機場、一家醫院、一座高爾夫球場,兩家小型賓館……。
2006年2月,緬方再次約請使節宣布:已在新首都為外國駐緬大使館專門規劃出一片區域,以供各國未來建設新館。但由於該處尚無任何基礎設施,暫不便接待使節赴現場考察,待條件成熟時將集體組.織使節前往。
G. 緬甸遷都原因
鳳凰衛視11月8日消息 香港明報報道 緬甸軍政府周一宣布,已開始把多個政府部門從仰光遷往緬甸中部的山區,作為新的行政首都。新首都位置隱蔽,位於遠離海岸的深山叢林,分析家指緬甸軍政府此舉是想防範美國攻擊,及鞏固軍政府的政權。
新都彬馬那位處中央
新行政首都位於仰光以北400公里的「彬馬(文)那」(Pyinmana),原是仰光與北方大城市曼德勒之間的一個山區貿易城鎮。軍政府在事前毫無徵兆下,突下令多個部門在周日一天內搬遷。資訊部長覺山將軍周一才對外證實經已遷都。他說:「自獨立後,仰光一直是政府所在地,歷屆政府都選仰光為都。但由於現在形勢已變,緬甸力求發展成為現代國家,建設一個位處中央的首都已成必須。當局選擇彬那馬,是因為它位處中央,能快速到達全國各地。」他又說,有需要在「戰略位置」興建一個「指揮和控制中心」。
周日共有9個部門受命率先搬遷,據報包括外交部、內政部、商務部、電訊部、國家企劃及經濟發展部等。
新都的建設被列為「最高機密」。政府消息稱,新政府建築群位處一個山谷中,佔地約10平方公里,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離最近的城鎮也有30公里。根據藍圖,它建成後將包括有總理官邸、議會大樓、機場、醫院、中型水力發電站、高爾夫球場、酒店,以及40幢各可容納500名官僚的大樓,供各部門使用。另還有一個軍事大樓,內設軍方總部和地堡。
分析家指出,緬甸軍政府是在3年前開始構思遷都的。緬甸軍政府一直擔心遭美國攻擊,九一一後美國先後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進一步加深了緬甸軍政府的憂慮。現時的首都仰光挨近孟加拉灣,相比之下,遠離海岸的彬馬那在戰略上就安全得多。
有利軍政府鞏固政權
另一仰光分析家則稱,遷都其實是軍政府全盤「政制改革」計劃的一環。自1962年開始統治緬甸的軍政府,近月稱推動「民主路線圖」,但外界一直質疑它根本不願放權。目前軍政府正舉行商討新憲法的會談,但分析家指出,即使在新憲誕生後出現民選政府,軍政府也未必願意交權,而新行政首都所在,更能確保它可緊握大權。
彬馬那位於緬甸的中心位置,軍政府機關搬遷至此,也令各路軍的將領更接近他們部署於撣邦、欽邦、克倫邦等地的軍隊。也有人認為,殖民時代的緬甸國王常會聽信術士意見而興建新宮殿,軍政府可能只是重復這做法。英國廣播公司則指出,無論軍政府動機為何,遷都已發出一個強烈信息--軍政府將使其權力更集中,鞏固政權的控制。
緬甸和中國的關系在歷史上一直非常密切,近代以來中國對緬甸的影響有增無減,無論什麼政府都必須要考慮和中國這個強大的鄰居保持良好的關系。目前在中緬邊界的4個特區中,緬甸政府的影響力遠比不上中國。
大家還記得去年中國要求關閉周邊境外地區的賭場嗎?緬甸特區內的賭場中國雲南相關部門協商一下就關閉了,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水電煤氣通訊設施等等全部都是中國過去的,看到那邊的電信廣告寫著「國內長途XX元」不要以為是緬甸,那指的是中國。「中國移動」的營業廳就在那邊的大街上站著呢。
美國對緬甸軍政府不滿的表面原因是緬甸打擊毒品生產不力,大量的海洛因經過各種途徑進入美國市場。其實更深的意思是因為緬甸政府和中國的良好關系,可以說緬甸是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一個特殊夥伴,軍事合作也比較密切。據傳有必要的話可以威脅到馬六甲海峽,美國人對這個海峽可是非常看重的,一直宣傳是一旦發生戰爭必須要控制的幾個咽喉之一。2001年以來美國就以毒品和人權問題向緬甸政府不斷施加壓力,局勢相當緊張一度准備動手,最後中國政府做出了一個舉動,讓美國的軍事機器停止了運轉。現在大家都知道當時中國政府把邊防武警換成了正規軍,老美也許擔心動手後的混亂局勢下,中國軍隊直接進入緬甸,進而更加便於控制緬甸的局面。
如果直接的軍事對抗,緬甸政府絕對不是美國的對手,現在想和美國搞好關系的代價太大,弄不好就是一個亞洲版本「巴拿馬」。相比之下,倒向中國的政策更有利些。為了保險起見,秘密的把首都搬遷到內地也不難理解了。
H. 緬甸為什麼改首都
緬甸政府決定將行政首都從仰光遷往內比都,觀察家們認為緬甸政府愈趨自我封閉。多數人認為將政府和軍隊從仰光遷到位於山區叢林的秘密營地是出於軍事戰略上的考慮。
緬甸的新首都已由緬甸政府先期確定了,它就是國境中部的彬馬那(現稱「內比都」)。彬馬那位於原首都仰光以北390公里的一個小盆地中,行政上屬曼德勒省。此前這里是個鮮為外界所知的小城。錫當河從市東流過,周圍有叢林滿布的山丘環繞,向南是比較寬敞的平川地。這里是緬甸少有的鐵路樞紐之一。
I. 仰光已經做了一百多年首都,為何緬甸要遷都至內比都
這個主要是基於國家的經濟及戰事策略的安全考慮。首先仰光太過於靠近海,這種地方就很多容易遭攻擊,不僅是鄰國或者別的國家,畢竟海域上不會有很明顯的界限,其次是緬甸內陸的面積非常的大,現在內陸經濟不景氣,如果想要發展好內陸的經濟的話必須先將首都位置遷移過去,才能帶動內部經濟發展。
其次的話,這次遷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軍事防備。在沿海區域,首先自己防備別人是比較困難的,再者就是自己做什麼軍事儲備、演練、研發也沒有地方進行施展,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