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景棟做什麼好
⑴ 去緬甸景棟怎麼辦出境手續
可以從邊境先到寮國,再去泰國,或是直接到泰國,從清萊再到眉塞,眉塞跨過小溪到緬甸大其力,但需要簽證(許可證),再坐車到景棟,出國時也必須從大其力離景。許多歐美,日本年青遊客都是這樣去的。將來會有火車通達撣邦省會東枝。
⑵ 景棟的介紹
位於撣邦山脈之中,金三角的中心地帶,是緬甸最邊遠的城鎮之一,也很可能是撣邦最美麗的城市。景棟一度曾是撣邦的首府,這座古城是進行崎嶇之旅,觀看奇風異景的大門。
⑶ "黃金四角」經濟合作區的四角位於哪些國家該地區有哪些資源優勢在哪些重要的領域可以開展合作
「黃金四角」開發計劃,是1993年泰國首先提出的一個倡議,即在泰國、寮國、緬甸、中國四國鄰接地帶的上湄公河流域,建立所謂的「黃金四角」經濟合作區,進行小范圍的國際經濟合作。這一倡議很快得到有關各方的響應。
「黃金四角」范圍涵蓋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及思茅、寮國的北方七省、緬甸的景棟及大其力地區、泰國的清邁及清萊兩府。
該計劃主要是利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豐富的礦產資源、水力、勞力及土地優勢,通過大舉進行交通、能源、通訊基礎設施建設,構築由中國西南通向中南半島的陸上通道和經濟走廊;
進而實現中國與東盟兩大市場的聯結,以及廣泛開展經貿、旅遊和技術的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推動這一地區經濟共同發展。
在公路建設方面,有關各方一致同意優先建造東、西兩線國際公路而把四國連接起來。
在航運開發方面,各方正式簽署了《瀾滄江-湄公河商船通商協定》,就航道改善工程達成共識,以打通連接中國大西南與東南亞的內陸水上國際大通道。在航空運輸方面,各方同意著力改善區域機場與航空服務,開通往返曼谷-清邁-昆明航線。
在鐵路計劃方面,主要有兩個方案:一是修築從泰國清萊經緬甸景棟至雲南境內的鐵路;二是修築從雲南西雙版納連接寮國琅勃拉邦、萬象,經第一座湄公河大橋,通往泰國廊開府的鐵路。
(3)緬甸景棟做什麼好擴展閱讀:
中緬泰老交界的「黃金四角」經濟合作區,位於東南亞山地林區,瀾滄江一湄公河中上游,地勢北高南低,作為中國與東盟接壤地帶,已經成為唯一多國地緣經濟區。
自1993年泰國政府正式提出「金四角計劃」以來,在「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動下,該區在諸多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⑷ 我聽到的「茶馬古道」軼事
「茶馬古道」,近年來被炒的火熱,成了賣普洱茶商家的噱頭。我也受商家「引導」,認為這條貿易通道在那個靠腳步丈量天下的年代,是因為茶葉貿易的需要而出現的,也是因茶興起的。
但一次去朋友家做客,遇到個九十多歲的老年人,他自稱是會澤人,新中國解放以前從他十五歲就走在茶馬古道上,是一個老馬幫,主要走緬甸景棟到昭通市水富,他的馬幫經歷徹底顛覆了我對「茶馬古道」的印象。
老年人看到我對茶馬古道有興趣,馬上來興致,侃侃而來。我好奇的問,那時茶馬古道的馬幫主要以運茶葉為主吧?
老年人說,解放前跑了十多年的馬幫,就沒有見過運茶葉的,倒是有很多煙土。那時候的馬幫隊伍是非常富有,一個馬鍋頭帶領的馬幫隊伍都是二三百匹馬左右,兩個人管三匹馬,從會澤到緬甸景棟或者是佛海(今勐海),又返回到四川宜賓,一個來回差不多需要七個月以上,一路上要進驛站補給吃喝拉撒,每人配一桿槍,官方、土匪都要打點,還要給每個馬夫發工資,這些都是需要白花花的銀子,如果不是運輸利潤高的物品,誰會去跑馬幫。
再說茶葉這個東西整個中國黃河以南都有,連四川藏區都是產茶區,當時利潤不是那麼高,只有奇貨才會有高利潤,通俗易講就是我這里有,而你那裡沒有,但又必需的貨物,才能抬高物價,賺取很高差價。
晚清到民國,茶馬古道上利潤高的東西主要有四樣,鐵、鹽、西方工業產品和煙土。鐵是日常生活和生產工具重要原料,比如鋤頭、鐵鍋等,生產生活離不開它,但很多地方又不會自己生產,所以可以保證高利潤;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東西,和糧食一樣重要,是生活必需品,糧食家家都有種,但產鹽的地方不是到處有,是壟斷的暴利;西方工業產品雖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是奇貨,我們國家很多東西還不會生產,但內地一些會享受生活的民族資本家和土豪鄉紳對西洋的表、留聲機等很多工業產品作為上流社會的必需品,都是有錢的主才買得起,所以利潤可觀。工業品的運輸就得益於從緬甸仰光到景棟的火車道了。當時,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為了方便掠奪緬甸修了好幾條火車道,仰光到景棟就是其中一條重要通道,西方的工業產品用船舶來到仰光,又用火車轉運到景棟,很多中國商人在景棟用馬幫運會國內,沿著「茶馬古道」到昆明,到宜賓然後改水路到重慶。
當然利潤最高要算煙土了,雲南的煙土是最盛名的,統稱「雲土」,質量打敗天下無敵手,是當時全國上流社會吸食鴉片的奢侈品,即使全國各地都可以種植鴉片,但質量和雲土差了不是一節半點,雲土價格都比其它地方煙土貴十倍不止。雲土又以今天的緬北部分地區和寧洱府以南的中國地區所產的為上好佳品,價格又可以翻幾番,是雲土中的貴族,就像現在古巴的雪茄馳名中外將近100多年,抽著都很講究。
近代上海灘鴉片出口佔到世界的70%,各路幫派壟斷了出口資源,為上海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雲土作為鴉片中的貴族,帶來的暴利更是無法估量,引得各路大亨大打出手。杜月笙的三鑫公司在上海灘叱吒風雲,但一涉及運送雲土佳品時,杜老闆本人都十分警惕,也有過被人劫貨的經歷。
雲土如此暢銷給我們滇南帶來了什麼?答案是社會的大變遷。滇南種植鴉片是在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英國人把鴉片帶到了緬北,緬北又把鴉片種植傳入滇南。
緬北和滇南地區都是崇山峻嶺,很多少數民族祖祖輩輩在這里沿襲著刀耕火種原始自給自足的生活,幾乎沒有商品社會,東西的交換基本就是以物易物,錢幣的使用還停留在中國上古時期的「貝」,中國文明都已經淘汰了差不多三千多年,但這里還在使用。例如,哈尼族同胞是一個喜歡把錢穿在身上的民族,到現在民族服飾上也會用「貝」做裝飾,那時候「貝」今天的金錢一樣是買賣物品的等價交換物,就像藏族喜歡把名貴的瑪瑙、天珠穿在身上一樣,靠昂貴的物品來顯示自己的財富。
當時緬北和滇南的山區就是一個封閉的社會,他們沒有物品可以交流出去,外面的東西也就進不來,是一個封閉的社會。但隨著英國人到緬北地區試種鴉片,而且發現質量上乘以後,鴉片種植也傳入了接壤緬北的滇南地區,喚醒了讓這片沉睡了幾千年的土地。全世界最好的鴉片自然能引來各地客商絡繹不絕,與世隔絕了幾千年的莽荒之地,運輸只能靠馬幫,運輸鴉片的馬幫帶來了白銀,摧毀了當地人幾千年以物易物,用「貝」當錢的古老封閉體系。有了白銀,這個古老體系就土崩瓦解,因為他們現在用的錢與外面世界一樣,就會吸引很多外面的人來賺取白銀。沒有白銀的馬幫就拉著鹽、鐵製品來村村寨寨換白銀。鐵製品的到來直接提高了生產力,鐵鋤頭、鐵刀的使用,改變了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鐵鍋的出現讓烹飪方式也越來越多,改變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煙土的高利潤拉進了這里與外界的文明。
運輸雲土的馬幫隊伍一般都比較大,最少都是三四百匹馬以上,隊伍里人人都配槍,來滇南到時候馬上都馱著銀子,到了滇南或者緬北就找個有趕街天(集市日)的地方駐紮下來,因為有趕街天的地方,利於把消息傳送到周邊的各個村寨;也有的每年固定在某個地方,季節到了,大家就到約定的地方交易。馬幫一般都是駐扎兩到三個月才能收到足額的煙土,然後就返程了,沿著今天說的茶馬古道去宜賓,然後轉水運至上海。
馬幫經過之地都是翻高山,渡大河,穿雨林,痢疾、瘟疫橫行,匪患遍地,可以說走一次是險象環生,九死一生。但暴利是可觀的,從滇南到宜賓一次來回七個月,一個馬夫如果活著可以賺500塊大洋。
這位老人本來家裡窮到揭不開鍋了,跑了馬幫幾年,每次都很幸運的活下來,家裡也有了500畝良田,娶了一個賢惠的妻子,建了方圓幾十公里以內數一數二的大院,出門坐人力洋車,還專門請了一個車夫,家裡還買了兩頭洋奶牛,每天早上全家人都有新鮮牛奶可以喝,買了洋留聲機、洋鍾,開了一間軋油坊。這一切都是拿運輸雲土換來的。
但兵荒馬亂的民國年代,軍閥更迭,匪患肆虐,民不聊生,餓殍滿地,在風雨飄搖的社會,是守不住財富的。
老人家經過一次洗劫,他失去了祖父母、父母和一個孩子,房屋盡毀,他和妻子出外辦事逃過一劫,兩人就開始了逃亡的生活。直到全國解放了以後才回到了老家,環境和平了,修養生息,八十年代小兒子分到版納工作,近幾年隨著生活越來越好,交通也十分方便,經常坐著兒孫們的私家車,到處走走,看看各地的風土人情。
他感慨他的這一生在解放前絕望過,想一死百了,但現在他倒是多想活幾年,這幾十年國家的變化日新月異。中國的歷史發展幾千年歷史只是不斷更迭朝代,國家的基礎幾乎變化不大。中國解放以後就不同了,變革了整個社會,社會不在動亂,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的生活富裕了。
交通的變化是翻天覆地,有了飛機、火車、私家車、高速公路,以前出門就是九死一生,簡直就是闖鬼門關。現在不同,現在出門是一種享受,是旅遊。「茶馬古道」也結束了交通運輸的使命,逐漸消失在歲月的塵埃中。
⑸ 誰近期去過緬甸景棟啊,怎麼到那邊的,最好有手機號可以聯系下
別誤導人家,一聽你說就知道你沒有去過景棟。打洛口岸使用不了護照。版納州的人可以辦邊境通行證過去。其它人就只能偷渡或辦理一日遊了,但是不能過夜。還有勐拉的中國人也不能直接到景棟,農貿市場哪裡接賭客的車上面到是寫景棟,不過那是哄中國政府,大家都明白。我以前是在勐拉金星公司辦理去的景棟,大其力。要自己包車還要配一個導游。費用都是你付。這樣價格就會很高。我想你要去看朋友,呵呵,可能你朋友被關在景棟吧?最好的是淘寶上簽證,泰國和緬甸。然後昆明飛泰國清萊,坐出租大概人民幣120左右到美賽。如果早到就可以馬上過橋進入緬甸大其力。大其力有車到景棟,大概180公里。這樣就光明正大不用擔心被誰抓了。景棟街上看見中文字的商店都可以問了。
⑹ 2022年7月緬甸小勐拉現狀
經濟發展快。
緬甸小勐拉靠近中國的勐海縣,所以氣候和勐海縣相似。屬熱帶、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2022年7月,緬甸勐拉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原緬共的各支獨立武裝中是相對較快的一支。昔日不毛之地的小勐拉,今日已是大樓平地而起,各種基礎設施正在建設,糧食自給有餘,財政收入大增。
勐拉市是第四特區首府,與緬甸撣邦東部重要城市景棟、大其力有等級公路相通,距景棟88公里。與聞名世界的金三角緊鄰的緬甸邊境城市大其力和泰國邊境城市相距僅270公里,通過景棟機場每天都有航班與仰光、曼德勒、東枝等緬甸大城市相通。勐拉通往中國思茅市和湄公河重要港口索累的等級公路正在不斷完善,勐拉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重要門戶。
⑺ 佤邦為什麼不拿下景棟
很難,需要一個過程。
佔領景棟,是佤邦有必要和極具戰略意義的一步:
1,直接意義是讓北佤和南佤控制區連成一片,使佤邦南北控制力更強,溝通更加便利。防止了緬甸政府切斷南北聯系,逐一擊破的威脅。
2,整個撣邦東北部將受佤邦和四特的控制,佤邦領土進一步擴大,控制的人口增多,為佤邦提高了生存的空間和發展前景。
3,景棟四周高山,中間平地,有大量的平地用於經濟建設,提升經濟實力,促進佤邦的繁榮,加強撣邦東北部的影響力。(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能是人心更加團結。)
4,佔領景棟,北和中國接壤,東可和寮國聯系,南與泰國溝通,還有湄公河水道溝通越南柬埔寨等國,進一步增強海外聯系,提高自己的地位和緬甸國內的話語權。
5,佔領景棟,進可以獨立建國,退可以尋求高度自治。本人觀點更傾向於獨立建國。雖然極度困難,機會極其渺茫,但要樹立政治目標,沒有目標容易垮台。
這需要一個過程,策略是:多面開花,攻其一地。計劃分為三步走:
首先,暗中大力扶持各個民族武裝,讓各民族武裝積蓄力量,尤其是若開軍,克欽獨立軍,德昂軍,克倫民族解放軍,北撣邦軍,同盟軍等。
其次,其他武裝同時與緬軍爭奪地盤,使緬軍分散兵力。見時機成熟,集中優勢兵力,立刻行動,先一部分軍隊阻擊緬甸援軍,另一部分集中攻打景棟,留一小部分為緊急支援部隊。佤邦部隊動用人數至少得五萬人。
最後,佔領景棟後,洋裝向西南挺進,擺開大反攻的架勢,但伺機尋找機會主動求和,以割讓部分領地換取景棟,達到佔領景棟的目的,爭得短暫和平休養生息,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
⑻ 有誰知道小勐拉屬於哪個國家
緬甸。現為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勐拉(Mongla),緬甸撣邦第四特區首府,位於緬甸東北部,比鄰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
勐拉所在的緬甸第四特區有7.4萬人,13個民族居住在這片只有49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多年前,這里曾是毒品種植、加工、販運的重點地區,是緬北毒品流向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通道。
(8)緬甸景棟做什麼好擴展閱讀:
1989年6月30日,緬政府批准成立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下轄勐拉、南板、薩洛3個行政區,當時,第四特區還種植有鴉片2.2萬多畝,有3個海洛因加工廠和一個黃砒加工廠。
1991年,特區開始實施禁毒計劃。這時的勐拉還是一個不通電只有茅草房的小山村。隨後勐拉依託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的旅遊業,重點發展「特色旅遊」,走上了另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勐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佛教文化尤為突出。其中,緬中友誼大金塔是緬中邊境第一寶塔,具有極高的佛教文化欣賞價值。
⑼ 我女朋友是緬甸景棟的,那裡屬於真正緬甸政府管轄。可從那過來中國只有打洛口岸比較近,打洛口岸不給辦...
瑞麗口岸可以辦暫時護照,有效期為7天,不會去也無所謂,再說偷渡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