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南面是哪個朝代

緬甸南面是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 2023-01-15 20:55:13

A. 元朝宏偉的版圖在後來的朝代中是如何被一點點丟掉的

中國哪個朝代的面積最大?這無疑是元朝。元朝的版圖,北到貝加爾湖,南到緬甸一帶,西到哈密一帶,東到朝鮮,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公里。然而,中國後來為什麼沒有能夠繼承下元朝的版圖呢?這個原因只能從明朝的歷史上去尋找。在明朝建立後,對原本是元朝管轄的緬甸土司、吐蕃各部、關西七衛、征東元帥府等地區不重視,只是滿足於名義上的冊封,最終導致版圖縮減為了400萬平方公里。

1,蒙古各部的喪失:400萬平方公里

明朝建立後,元朝在北方的殘余勢力主要分為三部分。其大漠是元順帝的主力部隊,其東部是納哈出,其西北是擴廓帖木兒。此時的蒙古並未放棄皇帝稱號,因此朱元璋對蒙古不斷進攻。在開始的幾次戰役中,明朝軍隊均取得了勝利,使得明朝得以控制漠南河套地區。1372年,朱元璋派遣徐達、李文忠、馮勝各率五萬騎兵,三路出兵進攻北元。這次出征遭遇了重大的挫折。至此,朱元璋認為蒙古是一時難以戰勝的,於是放棄了主動進攻蒙古,命令軍隊駐扎於長城沿線,不斷修建城牆,變為防禦。朱元璋的這個政策,使得蒙古本部一直沒有被攻下,明朝和蒙古打打殺殺了200年。到了明朝嘉靖時期,蒙古強大,基本占據了長城以北的地區,從此明朝和蒙古以長城為界。



明朝後期的雲南

明朝後期,緬甸中部的東吁王朝崛起。1551年,東吁王朝又滅阿瓦王朝,至此,緬甸再一次宣告統一。1556--1557年,東吁王朝又攻克翁榜、孟密、孟拱、孟養、孟乃、良瑞、耀紹、孟別等地,當地撣人紛紛歸順。到了1581年,東吁王朝的屬國多達51個。此後,東吁王朝不斷向明朝的「外野」宣慰司進攻,明朝也派軍來戰,雙方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606年,最終緬甸占據了木邦,標志著雲南的「外野」土司全部淪陷。

B. 緬甸在歷史上以前是中國的領土嗎

不是,緬甸與中國歷史上只有過附庸關系。

1、蒲甘王朝時期

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在中國北方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國招降,蒲甘國王不理會。1277年,元兵進攻八莫,因氣候炎熱退兵,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蒲甘國。

1279年,元滅南宋,國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蒲甘城破,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後的蒲甘國王都是元朝傀儡。

元朝敗蒲甘國後,其領土就開始分裂。撣族乘機發展勢力,1368年於緬甸東部阿瓦(英文:Ara)建立阿瓦王國。而孟族也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Martaban),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國。

二王國建立後南北交戰,緬甸境內四分五裂,各王邦部落或臣服於元明兩朝,或俯首於暹羅,延綿250餘年,直到16世紀30年代中國明朝萬曆年間。

2、東吁王朝時期

東吁同中國明朝關系密切。1635年遷都阿瓦後,又稱阿瓦。明朝於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東吁)設宣慰使司。

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東吁曾兩次遣使來中國訪問。1582( 萬曆十年)~1583年莽應里曾進犯雲南,被擊退。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南明永曆帝逃亡到緬甸,緬甸無力抵禦吳三桂的進攻,只得引渡永曆帝以換取清軍的撤兵。

3、貢榜王朝時期

貢榜王朝為緬甸最後的王朝,雍籍牙創立,因此也稱為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

18世紀末(中國清朝乾隆皇帝統治後期),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清緬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合約收場。

(2)緬甸南面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清緬戰爭:

18世紀末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爆發了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

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清朝緬甸雙方都損失慘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乾隆帝晚年時曾說過,「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後。返回後曾上書乾隆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但乾隆皇帝受「騎射乃建州之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這場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大清軍隊進攻。

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扎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清軍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發生一大變局,緬甸被戰爭削弱,暹羅得以復國。

緬甸戰後十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

C. 緬甸歷史(分裂的時候有幾個境內著名的國家)寮國歷史(分裂要著名的),還有越南,柬埔寨,泰國

緬甸第一分裂時期境內的主要國家有邑盧沒、夫甘都盧、敦忍乙、撣國、驃國等,驃國被南詔國滅亡,驃國居民逃入蒲甘,和緬人融合建立蒲甘王朝,並最終統一緬甸大部;緬甸第二分裂時期境內的國家有阿拉干、東吁、阿瓦、白古等,後由東吁國統一緬甸全境,建立東吁王朝。
寮國於公元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1707—1713年逐步分裂為琅勃拉邦王國、萬象王國和占巴塞王國,後均被暹羅征服。
越南分裂時期為十二使君之亂。這是越南北部經過中國一千餘年統治正式脫離中國的開始。吳朝國君吳昌文死後。群雄競起,各據郡邑自守。吳昌熾據平橋、矯公罕據峰州、阮寬據三帶、吳日慶據唐林、杜景碩據杜洞江、李圭據超類、阮守捷據仙游、呂唐據細江、阮超據西扶烈、矯順據回湖、范白虎據藤州、陳覽據布海口,號十二使君。後由丁部領統一越南,建立丁氏王朝。
柬埔寨和泰國沒有史料記載很明顯的分裂時期,朝代更迭一般較為完整。

D. 漢朝時緬甸有哪些政權

緬甸是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實際上在歷史他曾是中國的屬地,可見從那時起中國就甚至緬甸位置的重要性,近代的二戰時期,緬甸更是成為了我國對外的唯一通道。
當時日軍封鎖中國,僅剩下陸地上的滇緬公路,這條公路讓中國得以接收到世界的援助,由此可見緬甸對中國的重要性,緬甸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對外方面,從軍事角度而言。
有軍事專家指出,控制緬甸就等於是給西方國家釘了一顆釘子,從自然資源來看,緬甸地區有著豐富的熱帶資源,既然緬甸如此之好,惦記這塊地區的人也不少,該地在歷史上也曾企圖獨立。
緬甸人不是吃素的,其戰鬥力不容小覷,古代緬甸人多數生活在叢林之中,是被劃入南蠻異類之中的,其好勇鬥狠不容易控制,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東漢明帝時期緬甸就歸屬於東漢。

E. 中國歷代朝代中,緬甸帕敢是否歸屬過中國的領土,帕敢也就是產出翡翠的地方。

唐、元、明,都曾經經略緬甸,緬甸北部在相當長時期內都是中國領土。
中國喜愛玉的文化,在三代時期就已經很深厚,那時候中國的領土還未達到緬甸。中國人與緬甸發生接觸,是在秦漢征服雲南之後。

F. 大家都知道清朝也知道緬甸,那大家知道清朝的緬甸叫什麼嗎

清朝緬甸叫貢榜王朝,「緬」字表示遙遠的,而「甸」在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所以「緬甸」的意思是「遙遠之郊外」,這就是古代中國西南人對這片土地的稱謂,元朝時成為中華人士對其最廣泛之稱謂。

清朝和緬甸貢榜皇朝發生一場戰爭,這是一場屬國對宗主國主動挑起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爆發前,貢榜王朝就經常騷擾清王朝的邊境,經常派兵侵犯清王朝的領土,向清王朝的土司收取貢賦錢糧,如果那個土司不交,緬甸就開始用兵對付。

清王朝在忍無可忍之下,終於在1762年派兵出擊,打算教訓一下這不聽話的小弟。但沒想到的是,竟然打不過緬甸,這場戰爭直接進行了七年之久,最後緬甸國小耗不住,主動求和,才結束了這場戰爭。

(6)緬甸南面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緬甸的貢榜王朝:

(1752年~1885年)

貢榜王朝為緬甸最後的王朝,雍籍牙創立,因此也稱為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

18世紀末(中國清朝乾隆皇帝統治後期),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清緬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合約收場。

1782年至1819年是波道帕耶國王(孟雲)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以及並吞印度邊界的曼尼坡與阿薩姆,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憂心緬甸的威脅。英國挑撥位於貢榜西邊的阿拉干王朝動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緬戰爭



G. 緬甸曾是東南亞第一強國嗎

是的 緬甸雍籍牙王朝曾經是東南亞第一強國雍籍牙王朝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譯雍籍牙王朝、阿瑙帕雅王朝或瑞帽王朝、瑞波王朝。1752年由緬族領袖雍籍牙(緬名阿郎帕耶)在貢榜(今瑞波)創建,故名。1752年孟族佔領東吁王朝的首都阿瓦後,曾向雍籍牙勸降。雍籍牙拒不投降,以貢榜為基地,多次擊潰孟族大軍的進攻,從此軍威大振,各地首領紛來歸順,雍籍牙被擁戴為王。1753年攻佔阿瓦後,1756~1757年又連續攻佔卑謬、大光(今仰光)和白古。至此,除阿拉干外,已基本上完成了緬甸的統一。雍籍牙在位時為緬甸的復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法治,下令編著各種緬文法典,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孟駁繼位(1763~1776)後,於1767年攻克暹羅王都。1768~1775年 ,暹羅人民在達信的領導下,把緬軍全 部逐出暹 羅國土。孟雲執政時(1782~1819),興修翁民梨和難陀湖等水利工程 ,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他在發揚本國古代文化的同時,也注意吸收外來文化,派遣留學生到印度去學習研究有關醫學和各種科學,使緬甸的文化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中緬兩國使節往來頻繁。孟雲時期是貢榜王朝的黃金時代。
1824年英國發動第一次侵緬戰爭,迫使緬甸割地賠款(見英緬戰爭)。敏東王執政(1853~1878)時,舉行第五屆佛經結集大會。又進行種種改革措施,史稱敏東改革。
貢榜王朝因多次遠征曼尼普爾,不斷對暹羅用兵,使農業受到嚴重破壞,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宮廷內部又不斷發生爭奪王位的政變。1785年阿拉干並入緬甸後,英國竭力煽動阿拉干脫離緬甸,唆使逃亡到孟加拉的阿拉干武裝部隊經常在邊境製造糾紛,挑起武裝沖突。1885年英國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佔領曼德勒,國王錫袍被俘,貢榜王朝滅亡。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