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與泰國交界的是哪個民族
⑴ 佤邦族是哪個國家的
緬甸的。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1)緬甸與泰國交界的是哪個民族擴展閱讀;
佤邦礦藏豐富,但尚未得到普查。根據部分信息顯示,佤邦地區具有豐富的鉛鋅礦、錫礦、寶石、稀土礦。礦業投資和礦產品需求主要來自中國。
佤邦擁有的錫礦可開發儲藏量位居世界前位,是緬甸錫礦的主產區,曼相礦區和糯巴礦區是當地的錫礦主產區,曼相礦區達106.3平方千米,該礦區位於勐能縣,距離佤邦首府邦康市90公里。
2012年,根據中國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304大隊探礦資料顯示,曼相錫礦為錫多金屬礦床,礦權面積106.3平方公里。
⑵ 緬甸是什麼民族
緬甸是克倫族、克耶族、克欽族、孟族、撣族、緬族、若開族、欽族等民族。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⑶ 佤邦族是哪個國家的民族
佤邦族是緬甸的。佤邦由北佤和南佤組成,北佤邦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佤邦1.3萬平方公里,總面積3萬平方公里。佤邦的總人口約60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佤邦為緬北華人主要聚居區。佤邦屬於撣邦管轄,撣邦屬於省一級的地方政府,佤邦被稱為第二特區,低於省邦一級。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勐能縣、勐波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南部地區。
佤邦地區的北佤多屬於高寒山區,轄區范圍內多為高山峽谷,約95%為山地,僅有不到5%的土地是平壩地區,南佤地區多是濕熱泥濘的熱帶雨林地區。
⑷ 佤邦族是哪個國家
佤邦族是緬甸國家。佤邦或稱為緬甸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緬甸政府稱其為撣邦第二特區或佤邦自治區,是緬甸的一個自治區,曾經是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佤邦的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其南面與泰國接壤,佤邦的首府為邦康市。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佤邦地區最高海拔2490米。最低海拔420米,年平均氣溫為25℃左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被明顯地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氣候乾燥無雨,雨季時節幾乎每天都有降雨。由於佤邦地區海拔差異很大,氣候情況也形成較大反差,呈現出紛繁多姿的立體型氣候。年降雨量約1750毫米左右,一般年份6到11月為雨季,12月至翌年5月為旱季。
⑸ 撣族是什麼民族
撣族(Shan),一般是指分布在緬甸境內的泰民族。
緬甸官方將分布在撣邦高原的泰民族命名為「撣(Shan)」,把分布在撣邦高原邊緣和其它地區的泰民族命名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撣(Shan Gale)」、「大撣(Shan Gyi)」、「毛撣(Maw shan)」、「泰蘭(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稱。實際上,緬甸各地的泰民族並不承認緬甸官方的民族劃分,對外均統一自稱「泰(Tai)」,普通緬族人稱其為「撣(Shan)」。
緬甸的撣族(Shan)與泰國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ai)、越南的泰族(Tai)、寮國的佬族(Lao)、中國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薩姆族(Assam)均是分布在不同國家、不同叫法的同一個民族,都是泰民族的一部分。
⑹ 金三角是指泰國緬甸什麼三國交界的地方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區,總面積約15-20萬平方公里,此處交通閉塞、山巒疊嶂,泰國政府在這三國交界點豎立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樣的牌坊,故這一帶被稱為金三角。因盛產罌@粟,這里通過當地軍閥、毒@梟等製造鴉@片、海@洛@因等毒@品而聞名世界,和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邊境的金新月地區,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交界的銀三角地區並稱為世界三大毒@品源。過去,金三角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鴉@片、海@洛@因類毒@品產地,種植面積在100萬畝以上,年產鴉片2650噸至2800噸,年產海@洛@因約200噸左右。這些地方都曾宣布要禁毒,但效果不是特別明顯,直到近年,在國際的強大壓力,特別是中國和美國等國家的禁毒壓力下,泰國政府加大禁毒攻勢,毒@品產地已經大部轉移到緬甸境內,而金三角本地已轉型生產米、蔬菜和甘蔗。
⑺ 緬甸有哪些民族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緬族是緬甸的第一大民族,以緬甸語為母語,屬於漢藏語系民族,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
⑻ 佤邦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面積30000 km²,人口約60W人。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Wa Special Region 2 of Myanmar)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Wa Special Region 2 of Northern Shan State),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勐能縣、勐波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南部地區。佤邦的總人口約60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地形地貌:
佤邦地區的北佤多屬於高寒山區,轄區范圍內多為高山峽谷,約95%為山地,僅有不到5%的土地是平壩地區,南佤地區多是濕熱泥濘的熱帶雨林地區。
佤邦地區境內高山連綿疊立,基本上屬於瀾滄江橫斷山系南方邊緣部分,它與中國雲南臨滄市境內的滄源縣班洪鄉、班老鄉和芒卡鎮(南臘鄉)山脈連接,是著名中外「阿佤山」山脈的延申部分,即延伸到薩爾溫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