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怎麼遷都了
1. 緬甸為什麼遷都什麼時候遷的
王介南教授是我國研究緬甸問題的最知名的學者之一,是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緬甸問題專家。他分析說,緬甸突然遷都,主要有兩大原因:
此前,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直就緬甸的毒品等問題向緬甸軍政府施壓。緬甸軍政府十分緊張,他們意識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攻緬」信號燈已經亮起。在緬甸政府高層看來,當初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在沒有任何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發起的,而現在則有了現成的(針對緬甸)的聯合國決議,這等於有了行動的依據。因此,就在國際社會還未完全反應過來時,緬甸政府悄悄開始了首都的搬遷。這極有可能是緬甸軍政府在秘而不宣的情況下悄悄搬遷首都的主要原因。
至於另一個原因,王教授則分析說,遷都彬文那將使軍事指揮中心更靠近有反政府武裝活動的邊境地區,會對這些旨在謀求獨立的民族武裝起到極大的威懾作用,並且更有利於控制和打擊這些武裝組織。
2. 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的原因是什麼
遷都的真正用意,目前還不清楚:
有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緬甸軍方高層擔心緬甸可能會受到襲擊,特別是來自美國的襲擊。這樣的話,遠離海岸的地區更有戰略安全的優勢。
但也有人說,這不過是緬甸軍方重復緬甸古代國王遷都的習慣,根據占卜決定風水寶地,然後在那裡修建新的城鎮或是宮殿。
(2)緬甸怎麼遷都了擴展閱讀
緬甸政府開始將部分政府機構遷往仰光以北600公里的森林地區。有分析說,這是因為擔心美國可能攻擊緬甸。
緬甸高層突然下令多個部門在2005年11月6日一天內搬遷。資訊部長覺山將軍翌日(2005年11月7日)才對外證實已經遷都。
來自仰光的消息說,星期天(11月6日)早晨,滿載辦公人員和設備的卡車長龍離開首都仰光,向遷都的目的地彬馬那地區駛去。
這些搬遷的人不得攜帶家眷。據信,10名部長周末已經離開仰光,更多的人隨後也將前往。
過去幾年間,緬甸政府已經開始特別關照這個地區。但是大規模的建設開始於12個月以前。
3. 緬甸為什麼要遷都
緬甸遷都的原因有四:
一:加強對邊遠地區的控制和促進國家現代化建設;
二:躲避未來可能發生的美軍的打擊;
三:適應國際裁軍的需要;
四:根據星象和風水為國家和軍隊乞求好運。
緬甸的新首都內比都(Naypyidaw),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側,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更有利於安全防範與內部控制。
4. 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內比都相對位於海旁的仰光較有利防範海陸進侵,及控制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所以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內比都,人口約80萬。內比都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
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2005年11月4日,各國駐仰光使節被約請到緬甸外交部聽取通報,而緬方並未預先告知通報內容。使節們已習慣了這種約請。正在交頭接耳之際,吳貌敏副外長表情凝重地匆匆走進新聞發布廳,向使節們宣布: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
他說,仰光是當年殖民統治者給緬甸確定的首都,並不代表緬甸人民的意志。緬政府決定遷都彬馬那,是由於它位於緬甸國家版圖的中心部位,放射能力強,有利於政府施政。
5. 緬甸為什麼把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威脅說」認為緬甸的遷都是感受到外來的軍事威脅;「控制說」認為緬甸政府北遷是想解決對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問題。
6. 歷史上緬甸為何要將首都遷往內比都
19世紀末,英國殖民者來到了緬甸,並且擊敗了當地的武裝,摧毀了緬甸當時的封建政府組織,將其變成了自身在南亞地區的一塊殖民地,而在英國殖民期間為了更方便的對緬甸進行傾銷,就直接選擇了沿海的港口城市仰光作為了緬甸殖民區域的首府。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英國人的經略之下仰光逐漸取代曾經的首都曼德勒成為了整個緬甸的經濟、政治中心,水平已經超出其他城市一大截。
這句話有給緬北的福利,同時也有給緬北的震懾。遷都說到底,還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內亂問題。
——的確,從經濟角度來看內比都確實是緬甸用來做國都的不二選擇,由於經濟基礎已經建設起來了,它對內的輻射作用效果顯然要比基礎更為薄弱的內比都要更強一些。若一直將國都定在這,在經濟上百利無一害。
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再好,國防得不到保障又有何用呢?遷都前的緬甸,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緬北內亂一直不停歇,緬甸身為一個小國,能力十分有限,無法做到兼顧,所以它只能在圖存與經濟之間取捨一個,很顯然緬甸選擇了安全。
緬甸遷都是心酸的,在當時來看也是吃虧的,但這也是小國為了國家能夠穩定下來,出於無奈的求全之策。畢竟經濟衰退了點,可以重新再來;但國家沒了,就真的啥都沒了,伊拉克就是典型的例子。
7. 緬甸為什麼把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威脅說」認為緬甸的遷都是感受到外來的軍事威脅;「控制說」認為緬甸政府北遷是想解決對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問題。
8. 緬甸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為了內陸經濟發展。
對於遷都的原因,緬甸說是緬甸的國家重心過於靠海,廣大的內陸地區經濟發展不起來。如果遷都中部,就可以帶動中部地區的經濟崛起。中部地區的經濟好起來,緬甸就有更多的辦法,來加強對撣邦高原地區的管理。大家都知道,緬甸東北部向來比較「熱鬧」。
遷都的另一種說法:
仰光失去了首都地位,是因為仰光在戰略不是特別安全。前些年,緬甸的情況是比較特殊的,和美國不是很對付。仰光位於沿海,西南不遠就是印度最大的島嶼群——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西出口。仰光位於馬六甲海峽西出口的正北方向,美國的船隻要聚集在仰光附近的海域,是輕而易舉的。
9. 仰光做了一百多年首都,為何緬甸要遷都至內比都
緬甸的面積大約67.65萬平方公里,面積廣闊,有5個陸上鄰國,分別是孟加拉國,印度,中國,寮國和泰國。緬甸西面靠海偏北是孟加拉灣,偏南是緬甸海,緬甸的地勢基本上是東高西低,東北部是撣邦高原,緬甸的首都仰光建都已經100多年。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可以帶動內地經濟,更快的發展,緩和全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是沒什麼很難的,把行政中心先遷往新首都,至於其他的工作可以慢慢推進。
10. 緬甸遷都的原因是什麼
緬甸政.府遷.都的目的,主要是因為該地相對位於海旁的仰光較有利防範海陸進侵,及控.制欽族(Chin)、克倫族(Karen)、卡雅族(Kayah)和撣族(Shan)等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據BBС的報導,遷.都時所有人都不可以帶家眷前往,許多未婚的單身漢也被軍政.府下令遷住該地。
2005年11月4日,各國駐仰光使節被約請到緬甸外.交.部聽取通報,而緬方並未預先告知通報內容。使節們已習慣了這種約請。正在交頭接耳之際,吳貌敏副外長表情凝重地匆匆走進新聞發布廳,向使節們宣布: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他說,仰光是當年殖民統.治者給緬甸確定的首都,並不代.表緬甸人.民的意志。緬政.府決定遷.都彬馬那,是由於它位於緬甸國.家版圖的中心部位,放射能力強,有利於政.府施政。他還介紹說,目前彬馬那已建成一座機場、一家醫院、一座高爾夫球場,兩家小型賓館……。
2006年2月,緬方再次約請使節宣布:已在新首都為外國駐緬大使館專門規劃出一片區域,以供各國未來建設新館。但由於該處尚無任何基礎設施,暫不便接待使節赴現場考察,待條件成熟時將集體組.織使節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