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撣邦特區怎麼樣
1. 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的介紹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與寮國相鄰,西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相連。總面積4952平方公里,人口8.5萬人,轄勐拉、南邦、色勒三個地區。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五」軍區,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相對最少。於1989年4月19日宣告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軍政委員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
2. 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的周邊態勢
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位於緬甸,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與寮國相鄰,西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相連。
由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簡稱勐拉軍,是緬甸撣邦第四特區所屬武裝力量。由緬共815軍區的部隊演化而來。勐拉軍由駐南板縣的911師(原緬共768旅)、駐色勒縣的369師(原緬共683旅)、駐勐拉市總部的中央獨立旅(現896支隊)三支部隊和總部直屬隊組成。勐拉軍又將師旅編制改為支隊,正規部隊總兵力約3600人。另有民兵組織兵力約2000人。領導人林明賢及其子林道德
西部與佤邦相鄰,由佤邦聯合軍控制,佤邦聯合軍(緬甸第二特區),是從緬共領導下的緬共人民軍中分離出來的民族地方武裝,現已成為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總部設在邦桑(現改為邦康)。邦桑是原緬共中央和緬共東北軍區所在地。1989年4月,當時的緬共中央候補委員趙尼來和鮑有祥策動兵變,將緬共中央領導人驅趕到雲南孟連縣的孟啊,終止了緬共在佤邦的一切活動,宣告成立緬甸國家團結黨(後改為佤邦聯合黨)和緬甸民族民主聯合軍(後改為佤邦聯合軍)。
佤聯軍轄區由北至南分成兩部分。北部轄區位於撣邦東北部,薩爾溫江以東,北緯22°一23°和東經98°一100°之間。東北面與中國臨滄地區耿馬縣和滄源縣,思茅地區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接壤,邊境線長502公里,在中緬邊境145至210界樁之間,西北與果敢同盟軍控制區(撣邦第一特區)相鄰,東南是撣邦東部同盟軍控制區(撣邦第四特區),西面至薩爾溫江,南面是緬政府控制區。撣邦第二特區的北部轄區包括邦康、龍潭、南登3個特區和景北(勐冒)、景南、勐博和溫高4個縣,約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
南部轄區(即南部171軍區),指揮官魏學剛,政委鮑有義,副政委岩崩龍,副參謀長、軍訓總監李文。南部是泰國,東部隔湄公河與寮國相望,東北是第四特區和緬政府控制區,西北是拉祜族民族武裝控制區和緬政府控制區,西南部是蒙泰軍(坤沙殘部)控制區。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人口20餘萬。又從北部南移近6萬人。緬甸軍政府還將原蒙泰軍所控制的近1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劃歸佤聯軍南部軍區管轄,使南部軍區的面積增至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增至26萬。
3. 誰能介紹一下緬甸撣邦的情況
這個地方07年2月我去過。把旅行日記給你看:)
緬甸有14個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著27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撣邦省東枝Taunggyi,因為海拔高所以氣候涼爽,加上萊茵湖的魅力,使它成為近年來緬甸最吸引人的避暑勝地……
撣邦算是緬甸最保有原始味的一個邦,這里也是傳說中下蠱毒最厲害的地方,所以,男士們可別輕易去招惹此地的姑娘──華人導游小李的開場白挺嚇人的。而三年前女導游阿英也曾提及一則傳說,原來這深山裡的水上民族有一種行水葬的怪習俗,阿英的祖父在50多年前就親眼見過,他們將棺木鑿了許多小洞沉入茵萊湖中,目的是讓小魚入棺啃食屍身,以屍體養魚。等過約三個月再撈起棺木打開,哇!裡面全是又肥又大的鱔魚,煮出來的湯味道可是甜美!人們把魚撈來吃,把人骨再丟回水中,實在令人毛骨聳然,後來只要飯桌上有鱔魚大夥就都反胃不吃。不過小李說這習俗已然廢除了。就在奇風異俗的流轉下,我展開了真正深入茵萊湖風土民情的旅程。
黃香粉、純煙草集市采風樂趣多
我們首先就去趕這熱鬧的集市,集市裡的物品對我們來說都是稀奇罕見的,像那鋸成一節節賣的木頭,第一次看到還以為是賣給人當柴火的,其實是一種黃香樹(MureaExotica),也就是緬甸女人臉上塗的那一圈圈黃粉的來源。緬甸人家裡都有座小石磨,就是用來磨這種樹皮的,磨成粉狀再沾水擦在臉上可防曬去斑,這也是她們的習俗,阿英說小時候曾因未擦黃香粉去上學而被老師處罰呢!
市集里還有他們自製的紙卷煙、葉卷煙,緬甸的方頭雪茄Cheroots大部分是此地做的,這里的煙草沒有加化學品很純,可以慢慢的抽上數個小時,是一種享受。其他還有炸蟋蟀、炸橡樹蟲,橡蟲很肥,一棵樹只有一隻,一隻賣200緬幣,約合台幣10元,可油炸也可生吃,真是無奇不有。市集也是少數民族集聚處,以墠族人居多,他們著深藍服飾很好辨認。
觀浮田、賞月色、湖上飯店做好夢
Inlay的In是緬語數字的4,Lay是湖,茵萊湖原是由四個小湖泊匯成的大湖,它位在多霧的墠山群山環抱中,是座天然高山湖泊,海拔2.900多公尺,面積158平方公里,近年來湖水乾涸,湖面也縮小了。
茵萊湖也有人稱它夢湖、奇幻湖,傳說此湖是湖之仙子茵撒斯Inthas的家。茵萊湖上有二百多個水上村落,彼此間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條水道也和陸上街道一般各有名字,水道口還有指標標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數,只差沒有紅綠燈和交通警察,但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規則,在茫茫湖面上絕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隻,游湖的馬達船船身很長,船頭高高翹起,重心落在後半段,觀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個人;當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們由湖北岸的良瑞碼頭進湖去,長長水道上一路迎面而來的船隻多是載著湖中浮田出產的蔬果,還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單腳劃船Leg Rowers只在茵萊湖看得到(中國紹興的東湖船夫是坐著用雙腳搖櫓)如今已成了茵萊湖的獨特標志,他們多半用左腳支撐右腳勾住槳一張一合的劃,穿著沙龍也照劃不誤,遠看就像跛子在水上行進,很搶眼,也是拍攝剪影的最佳目標。他們空出的雙手可以用來捕魚,茵萊湖的捕魚郎可不用網捕魚,他們用一個喇叭狀的大竹簍,捕魚時將喇叭口朝下放入水中,再用手中的竹竿(槳)插入竹簍中戳呀戳的,讓水草中的魚兒亂了方寸四處竄逃,結果便卡在竹簍上成了漁人的階下囚。這種捕魚方式在我看來有點拙,很少看到豐收鏡頭,但看他們一個個悠閑而與世無爭的模樣,根本漁翁之意不在魚,你就不會替他們擔憂了,捕不到魚時他們會挖些污泥回去填補菜園或撈些水草做肥料,一天在湖上晃呀晃、拐呀拐的也是一種度日方式吧!至少為萊茵湖平添了一份吸引力。
4. 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的發展現狀
第四特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原緬共的各支獨立武裝中是相對較快的一支。昔日不毛之地的小勐拉,今日已是大樓平地而起,各種基礎設施正在建設,糧食自給有餘,財政收入大增。
勐拉市是第四特區首府,與緬甸撣邦東部重要城市景棟、大其力有等級公路相通,距景棟88公里;與聞名世界的「金三角」緊鄰的緬甸邊境城市大其力和泰國邊境城市相距僅270公里,通過景棟機場每天都有航班與仰光、曼德勒、東枝等緬甸大城市相通;勐拉通往中國思茅市和湄公河重要港口索累的等級公路正在不斷完善,勐拉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重要門戶。
勐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佛教文化尤為突出。其中,緬中友誼大金塔是緬中邊境第一寶塔,具有極高的佛教文化欣賞價值。市區各景點藝術國門、大金塔、卧佛景區、和平塔、金四角民族樂園、禁毒展覽館、珠寶玉石展覽館與東方大酒店、倫敦國際大酒店、商貿購物中心連成一片,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其中,被聯合國國際組織譽為「勐拉禁毒模式」的禁毒成果展覽館格外引人注目。此外,勐拉高爾夫俱樂部、各藝術歌舞表演劇場則是您 休閑、度假的樂園。目前,特區已建成可接待遊客的星極標准賓館、酒店26家,3000多個床位。其中東方大酒店和倫敦大酒店的規模完全可以與國際標準的四星級酒店媲美。
目前,第四特區每年接待世界上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與地區境外遊客30多萬人次,是湄公河次區域的著名旅遊度假城市。
近年來,邊境地區多日游線路日趨成熟,次區域多國環線游已展現出亮麗的新姿。
5. 緬甸撣邦有幾個特區與中國是什麼關系
緬甸撣邦的四個特區及與中國的關系:
1、果敢第一特區,地處緬北薩爾溫江東岸,面積約5200平方方公里,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鎮康縣、滄源縣、耿馬縣以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縣接壤。
2、佤邦,即緬甸撣邦第二特區,處於世人所稱的「金三角」腹地,是毗鄰中國、泰國和寮國的一個自治特區,由南北兩塊地盤組成。
3、克欽邦第三特區即原緬共101軍區,是緬共中最晚組建的一個軍區。
4、緬甸撣邦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五」軍區。是一個極為袖珍的「割據之地」。不僅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最少,地理面積也是相對最小。
(5)緬甸的撣邦特區怎麼樣擴展閱讀
撣邦,是獨立自治邦。面積為62500平方英里,是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個邦。主要居民是傣族而緬人稱為撣人。首府在東枝鎮,多柚木林,以種植水稻為主,還有玉米、小麥、煙草、茶等。
北部南渡附近有銀、鉛、鋅、銅等礦,內外交通不便,僅北部和西部有鐵路,分別由臘戍和東枝通向緬甸中部。中國畹町到臘戍公路是中緬陸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東枝是避暑勝地,其西南的因萊湖為著名風景區。
撣邦位於緬甸東部,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面與寮國和泰國相接壤,西面與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相連。
6. 緬甸佤邦到底窮不窮
佤邦總體來說還是蠻窮的。
1、它是緬甸下屬的一個武裝自治地區,本來緬甸這個國家就是亞洲數一數二的窮國,就決定了國家不可能投入多少進去發展當地,再說!緬甸政府一直以來都想消滅佤聯軍,也不可能提供條件,助其壯大實力。
2、由於地處邊疆,北佤地區境內多山,隻身發展條件也不是很好,再加上各種法律基礎設施都不完備,總人口才60萬,一個中國縣差不多。
3、由於現實因素,各縣區長、旅長都成為了實權人物,都有經商,富了他們極個別人的口袋,整體佤邦卻依舊貧困。
(6)緬甸的撣邦特區怎麼樣擴展閱讀: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 。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勐能縣、勐波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南部地區。佤邦的總人口約60萬人 ,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佤邦
7. 緬甸撣邦有幾個特區與中國是什麼關系 撣邦幾個特區中,哪個特區最有實力哪個特區管轄區域最大
撣邦,是獨立自治邦。面積為62500平方英里,是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個邦。主要居民是傣族而緬人稱為撣人。首府在東枝鎮,多柚木林,以種植水稻為主,還有玉米、小麥、煙草、茶等。
北部南渡附近有銀、鉛、鋅、銅等礦,內外交通不便,僅北部和西部有鐵路,分別由臘戍和東枝通向緬甸中部。中國畹町到臘戍公路是中緬陸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東枝是避暑勝地,其西南的因萊湖為著名風景區。
撣邦位於緬甸東部,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面與寮國和泰國相接壤,西面與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相連。
8. 緬甸撣邦安全嗎
不安全,緬甸國內局勢目前還不穩定,軍政府和民選政府處於角逐狀態,緬甸國內特別是南方基本都是緬族,對華人並不友好,難免有不懷好意的人對你造成人身安全,就算緬北一樣,很多華人自己坑自己人,賭場綁架放高利貸之類,逃犯也有,在大城市晚上不能出門,最好不去。
9. 緬甸撣邦第三特區的介紹
緬甸撣邦第三特區實為克欽邦第一特區,即原緬共人民軍101軍區是緬共中最晚組建的一個軍區,成員基本上的克欽族。國人有時會誤稱為緬甸撣邦第三特區或緬甸克欽邦第三特區,其實這是國人看到有撣邦第一特區(果敢是俗稱)、撣邦第二特區(佤邦)、撣邦第四特區後的誤解,正確名稱應該是克欽邦第一特區,首府板瓦。撣邦另有第三特區,俗稱「山地特區」,多為撣族,不在中緬邊界;撣邦還有第五、第六、第七特區。克欽邦共有第一、第二等個特區,無第三特區。
10. 緬甸北部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真實的緬甸北部,位於中國雲南省與緬甸的交界處,簡稱撣邦,共有四個特區屬於緬北,分別為【果敢族特區】主要以華裔果敢族為首,【佤族特區】主要以佤族自治為首,【克欽特區】主要以克欽族自治為首,【勐臘特區】主要以華裔撣族自治為首,這四個特區也組成了所謂的緬甸北部。
緬甸第一特區,果敢老街,緬北的一部分,傳說中的金三角,也是撣邦四大特區中唯一一個屬於緬甸軍方控制的特區,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隨處可見的風流場所,和相隔百米就有一個的娛樂公司,和無數小賭攤子。
在這里在大街上的旮旯里,你可以看到端著礦泉水瓶里插著吸管,正在吸食不明物體的癮君子,和廉價出租屋門口坐在沙發上等待老闆到來的失足女,同時這里也有著無處不在的電信詐騙,這里充滿了誘惑,可能你稍有不慎就能掉入萬丈深淵。
緬甸的地理位置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
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