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哪些城市農副產品
㈠ 現在可以去緬甸買牛嗎,
可以,牛主要在緬甸的勃固省,農副產品一般不需關稅,不屬於工業范疇
㈡ 畹町(國家級口岸)詳細資料大全
畹町為全國最小邊境城市的國家級口岸,本地人口僅1萬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畹町
- 人口 :僅1萬多人
- 拼音 :wǎndīng
- 類型 :國家級口岸
簡介
讀音
wǎn dīng基本信息
畹町為全國最小邊境城市的國家級口岸,本地人口僅1萬多人。從這里前往緬甸邊城南坎、九穀、木姐和臘戍,旅遊手續簡便:向中方旅行社交兩張照片和費用後,即由中方旅行社帶出境交緬方旅行社導游,返回時再由緬方旅行社交給中方旅行社。 畹町 在小龍江泛舟漂流,是當地最富情趣的一項旅遊活動,15公里遊程,沿江兩岸林木茂密,奇石甚多,頗具熱帶風情。九穀橋
九穀橋位於市區南緣的畹町河上,既是中緬兩國的界河橋,也是滇緬公路出入國境的口岸橋和中緬兩國的友誼橋。橋頭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和邊防檢查站。每天早晨8時,這里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和開關儀式。 半個多世紀前的九穀橋,只是由兩根並排的木頭組成的簡易橋,走上去一顛一晃,令人提心吊膽。1938年滇緬公路開通後,重修了一座石拱橋。抗日戰爭期間,出國作戰的幾十萬中國遠征軍和盟國援助中國抗戰的軍火物資都經過九穀橋進出。毀於抗日戰火的九股橋直到1946年才重建鋼架橋,1979年再次修葺加固,橋高9米,寬5米,長20米。名人訪問
1956年12月15日,周恩來總理、賀龍副總理陪同緬甸總理吳巴瑞等貴賓步行從九穀橋入境,到芒市參加兩國邊民聯歡的盛會 ,1985年12月5日,泰國王姐來到九穀橋頭,觀光畹町口岸。 畹町距昆明840多公里,可從昆明各汽車客運站乘班車前往,也可乘飛機先至芒市在乘汽車前往。邊界談判
1960年7月12日至19日中緬邊界聯合勘察隊分別在中國的畹町、緬甸的戶板舉行雙方隊長第一次會議,制定了各隊勘察具體計畫。太陽當頂的地方
來意
畹町"系傣語,意為"太陽當頂",所以人們喜歡把畹町叫做"太陽當頂的地方"。畹町又名勐回,意為"大山窪子寨"。畹町人口二萬多,市區僅五千多人,是全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雲南的三個邊境開放城市之一。畹町市
畹町市位於雲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南部,南與緬甸為鄰,西、北隔瑞麗江與瑞麗縣相望,東北與潞西縣接壤,是一個具有熱帶、亞熱帶風貌和民族特色的邊境口岸城市。全市面積95平方公里,國境線全長28.64公里,亦有邊境"袖珍城市"之稱。畹町市與緬甸九穀山水相依,雞犬之聲相聞,為西南陸路通往緬甸和東南亞國家的主要通道,故又有"西南國門"之喻。畹町河對岸是緬甸的九穀鎮,兩國雞犬之聲相聞,邊民自由往來,友好互市。歷史沿革
畹町雖小,卻也飽經滄桑。100多年前,這里是一片豺狼出沒的荒野之地。一條羊腸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驛道";畹町河邊的一間破茅屋,權當過往商販飲馬歇腳的"驛站"。 明清 分屬勐卯安撫司和遮放副宣撫司。民國初沿之。民國二十一午(1932年)置碗叮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封鎖了中國所有的出海口,1938年秋滇緬公路(現雲南境內段稱昆碗公路)通車後,畹町為中方一側的終點。滇緬公路成了國際反法西斯陣營援助中國戰略物資的唯一陸上通道,畹町就成了中美英三國盟軍的大本營,物資的集散地,每天有成百上千輛軍從這里將物資運往內地,幾十萬中國遠征軍從這里出入國境。 解放後 ,1950年為潞西縣人民 *** 畹町辦事處,1954年2月設畹町鎮(縣級鎮),直屬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985年1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畹町市。1999年2月8日,撤銷畹町市,設立瑞麗市畹町經濟開發區(副縣級)。行政區劃
畹町轄城關街道辦事處,和芒棒、混板兩鄉。共有16個自然村。市人民 *** 駐城關民主街。世居畹町的少數民族有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傣族,分布在河谷、平壩地區的浪板鄉、芒棒鄉的回環、芒另、芒棒村,居住條件優越,生活較為富裕。景頗族,原住在崇山密林中的芒棒鄉的弄弄、拱東村, 1969年為方便生產遷入壩區。德昂族,多分布在芒棒鄉的回環、芒另、芒棒村和混板鄉的華我村。交通
畹町橋位於畹町市區一側,乃祖國西南之門戶,滇湎公路之鎖鑰,中印公路之紐帶,三二0國道之終點。陳運和曾到此橋邊寫詩《畹町橋》贊畹町。它北抵昆明至上海,南下緬甸臘戍通仰光,逆西北上可達印度,可謂一橋鎖關,四方莫開矣!因天設其險,史造其雄而名揚中外,世人矚目!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 ,為了打通國際交通線,我國滇西二十萬同胞毅然踏上築路征程,以血肉之軀築成滇湎公路,畹町橋也就開始了它的艱難使命,三千二百多名南洋機工日夜兼程,將大批國際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地通過畹町橋運往抗日前線,為了保護滇湎公路暢通和援助盟軍,十萬中國遠征軍將士踏過畹町橋出境抗日。畹町橋見證了中國抗戰的風雲歷史,承擔了拯救中華民族的歷史重任。 畹町河對岸是緬甸的九穀鎮,兩國雞犬之聲相聞,邊民自由往來,友好互市。許多邊民都有跨國姻親關系,如混板寨僅有50餘戶人家,跨國婚姻就有20餘戶。商業
許多緬甸人還到畹町經商,他們說緬語、賣緬貨、使用兩國貨市,有的連招牌也用緬文書寫。另外還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商人也雲集畹町,使畹町成了各國物資的集散地。美國、法國的化妝品,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的首飾及工藝品,緬甸的小食品、農副產品、珠寶玉器,中國的各種工農業產品在這里都可以買到。柚木林
畹町有全國罕見的柚木林,鬱郁蔥蔥的橡膠林,各種熱帶作物也很豐富。在小龍江泛舟漂流,是當地最富情趣的一項旅遊活動,15公里遊程,沿江兩岸林木茂密,奇石甚多,頗具熱帶風情。 畹町企業和盛緬泰珠寶
和盛緬泰珠寶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珠寶、玉石領域的價值創造與資訊傳播,旨在滿足眾多廣大加盟經銷商的廣泛需求。我們從客戶的實際需求出發,憑借獨特的行銷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幫助各種類型的客戶根據其不同的珠寶商業發展目標與需求,定製最佳的加盟連鎖解決方案,並根據客戶的服務需求,提供長期的推廣以及經營方案等服務。經過數年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擁有先進的行銷理念、多元化的產品款式和豐富的實務經驗。玉石珠寶業
和盛緬泰珠寶已擁有大量忠誠度極高的客戶,各地的加盟店正以每個月20%的速度持續增長,現已躍居國內同行佼佼者之列。為全國各地加盟、經銷商及世界各國消費者提供有力的商業資訊傳播平台;豐富和多元化的商品、合理的價格定位,使和盛緬泰珠寶成為消費者真正的珠寶搖籃,也是各界人士的創業首選平台。 作為專業的珠寶玉石加盟連鎖龍頭企業,和盛緬泰珠寶秉承「誠信、和諧、務實、創新」的企業理念,提出「和盛緬泰,創業首選」的發展口號,在拼搏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短短時間內,迅速躋身全國珠寶加盟連鎖領域前列,憑借優秀的人才,豐富的商品,真誠的服務,在同行業的廣大客戶中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與誰同行,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企業也是一樣,公司的強大僅僅依靠自身的發展是不夠的,和盛緬泰珠寶在緬甸、泰國開礦辦廠,並在中緬邊境瑞麗畹町設立中國加盟總部,藉助口岸等便利優勢,與緬甸、泰國多家大型珠寶玉石礦區、加工廠保持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目前,在全國各地發展了多家加盟商,並積極參與到行業領域的建設和完善。我們願與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共同努力,為振興珠寶事業,推動這萬億珠寶市場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珠寶,玉石,翡翠,首飾,紅藍寶石,珍珠,鑽石連鎖加盟,讓您感受來自緬甸,泰國濃郁文化氣息。人口民族
2005年末,畹町經濟開發區總戶數4114戶,總人口12453人。其中:男6055人,女6398人;農業人口5604人,非農業人口6849人;漢族6865人,占總人口的55.15%;傣族3931人,佔31.56%;景頗族708人,佔5.69%;德昂族390人,佔3.13%。年內,遷入人口190人,遷出人口242人。經濟簡述
2005年,畹町經濟開發區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3007萬元,比上年增10.6%。其中:第一產業2989萬元,比上年增7.8%;第二產業2733萬元,增23.2%;第三產業7285萬元,增7.4%。財政總收入4540萬元,比上年增5.2%;地方財政收入1913萬元,增22.1%;一般預算收入1159萬元,增24.2%。完成進出口總值81287萬元,比上年增22.7%。其中:進口總值44521萬元,比上年增14.9%;出口總值36766萬元,增33.7%。
㈢ 緬甸特產有哪些
1、緬甸著名之特產品,首推珠寶玉石和珍珠,其它和竹編手工"漆器",表現在傢俱、花瓶等,相當精緻。
2、緬甸盛產金礦,由寶塔、佛身表面所鋪的金箔,即可強烈感受到,盛產金礦、金飾自然物美價廉。
3、傳統手工藝品如木雕、藤製品、綴滿亮片色彩艷麗的沙籠,在仰光的翁山市場都可以買得到,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藝術品,你才會深刻地體會到,緬甸這個文明古國絕非浪得虛名。
4、緬甸各式各樣、極具特色的手工藝品,定會讓你買而忘返。緬甸的象牙雕刻、漆器、造型各異的緬甸豎琴、精編草帽等手工。
5、緬甸是世界上珠寶玉石的重要出產地。因此,緬甸的紅寶石、藍寶石、翡翠更是遍布傳統集市和各種類型的購物商場。
6、到緬甸,珠寶翡翠手工藝品,更是緬甸國人眼裡無與倫比的寶物。這些至高無上的手工藝品凝結了緬甸人的智慧和創造力。這些工藝品所透出的獨有的靈氣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㈣ 緬甸的著名食品有哪些
1、緬甸特色咖喱飯
緬甸特色咖喱飯常包括米飯、餡餅沙拉、一小碟油炸蔬菜、一小碗湯和一大盤新鮮的半熟蔬菜以及香草,吃的時候配著蘸醬。
蘸醬有ngapi ye(一種緬甸當地的蘸醬),一種水分多的魚味醬,還有balachaung,一種辣椒、大蒜和油炸干蝦仁的混合物。
2、魚湯米線
緬甸人不僅喜歡用它作為一天最重要的早餐,有的時候還喜歡用它來招呼客人,所以在緬甸旅遊或者是工作的你們,一定要來上一碗魚湯米線。
3、椰漿飯
椰漿飯的製作很有特色,在米飯為主食的前提下,配上雞蛋、黃瓜、小菜、辣醬、檸檬等等。
4、發酵茶葉沙拉
這道茶葉沙拉了很出名。緬甸人常把茶葉當做甜點吃,但有時候茶葉也會作為茶葉沙拉的原料出現。
5、甜品小吃
緬甸的甜點(統稱為moun)並不單獨作為甜食來吃,而是作為小吃,尤其是在早晨和下午與茶搭配在一起來吃。
好吃的緬甸甜食有hsa nwin ma kin,一種由耶汁、酥油和葡萄乾混合的小麥粉做成的脆糕;bein moun和moun pyit thalet,緬甸式的煎薄餅,又香又甜,和英國的小圓餅很像。
6、魚板面
緬甸的國食是魚板面——一種盛在豐盛的魚湯里的米粉,通常配有香脆的香蕉片。
魚板面上通常會裝飾有鹵蛋、阿恰布、油炸蔬菜或者一碟小扁豆粥。它通常用酸橙汁或者干辣椒來調味。
㈤ 緬甸105碼有什麼特產
緬甸著名之特產品,首推珠寶玉石和珍珠,其它和竹編手工"漆器",表現在傢俱、花瓶等,相當精緻。
緬甸盛產金礦,由寶塔、佛身表面所鋪的金箔,即可強烈感受到,盛產金礦、金飾自然物美價廉,但要特別注意,皆凡金飾、珠寶及遠近馳名的緬甸玉,都只能在國營的商店購買,因為緬甸法律規定,必須持有國家的購物憑證,你購買的商品才能出關。
除此之外,傳統手工藝品如木雕、藤製品、綴滿亮片色彩艷麗的沙籠,在仰光的翁山市場都可以買得到,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藝術品,你才會深刻地體會到,緬甸這個文明古國絕非浪得虛名。
從緬甸邊境重鎮木姐市政府所在地再向南約15公里,就是參加過滇西抗戰的老兵們熟悉的「105碼」。滇緬公路與利多公路(即史迪威公路),在這里匯合。1945年1月27日,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在「105碼」(當時稱芒友)會師,中印公路由此全線打通。
如今的「105碼」,是緬甸政府在木姐實施類似中國雲南姐告「境內關外」監管政策的邊境貿易區,是緬甸政府執行「邊貿轉大貿」的試點實驗區。
鐵欄桿圍起的黃土空地
自2005年起,為促使邊境貿易向一般貿易順利轉變,緬甸政府在「105碼」劃出300多英畝土地,按進出口貿易區、查驗區、辦公區三個規劃區域進行建設,設有水產品、農副產品等交易中心,有100多個倉儲區。按照協定,貿易區將執行出口貨物運載堆放加工保質檢驗檢疫透視機檢查查封後通關直達制度。
在緬甸朋友的陪同下,記者從木姐驅車前往「105碼」貿易區。緬甸境內公路狀況很差,等級低且彎多坡陡,無法適應大型集裝箱轉運的需要。
「105碼」是一片用鐵欄桿簡單圍起來的黃土空地,上面蓋了幾棟非常美觀的房子,據說就是「105碼」的聯檢大樓、進口貨物驗貨區、出口貨物驗貨區等。
開車進入「105碼」後,入口處的出口貨物驗貨區密密麻麻停滿了上百輛日本產的載重貨車。緬甸駕駛員正三三兩兩圍坐在地上休息,據了解,緬甸政府要求,從緬甸仰光、曼德勒等地拉來准備出口的貨物,都必須在這里重新裝卸,換用專用運貨車輛,再拉到中國姐告貿易區去。
從「105碼」入口沿著空地行進,經過聯檢大樓和並不封閉的聯檢通道,旁邊是檢測汽車的場地,據說採用中國援助緬甸的車載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用X光檢測是否有違禁物品。這個系統投入使用後,大大加快了「105碼」商品貨物的通關速度。車子繼續行駛,前行大約500米之後,右側是一個大貨場和進口貨物驗貨區,從中國瑞麗姐告口岸拉出來的貨物,也需要在這里倒換緬甸車輛,拉回緬甸內地。
數碼照片被強行刪除
就在我們打算離開時,記者乘坐的車輛在出口處被「105碼」管理人員攔了下來,他們發現了記者的相機,身著深綠色軍裝的緬甸軍人前來交涉,要求記者交出相機。據了解,「105碼」人員和貨物的出入境由緬甸貿易部邊貿司負責管理,除了來此經商和公乾的人員,一般遊客不得隨便進入「105碼」,更不允許拍照。
隨行的緬甸翻譯和記者的朋友立刻下車與緬甸軍人交涉。緬甸軍人不時用手比劃指著坐在車里的記者,並用緬甸語大聲地質問。意識到已經拍攝的近百底照片可能被毀掉,記者立刻把相機中的存儲卡取了出來,換上包里攜帶的備用存儲卡。
經過十多分鍾的交涉,緬甸軍人透過車窗指著相機,要求記者必須展示照片內容。打開數碼相機後,緬甸軍人看到當地婦女頭頂果蔬沿街叫賣以及木姐市容市貌等一系列照片,點了其中的幾張讓記者刪掉,才用中國話說了聲「好了,走吧」,然後記者乘坐的車輛才被放行。
離開「105碼」後,開車的朋友說,他們和緬甸軍方交涉時稱,我們是來與緬甸商務部接洽,准備前來投資做生意的中國老闆。緬甸軍人在檢查完記者拍攝的照片感覺沒有什麼問題後,才把我們放行的。「緬甸人對前來投資的商人比較禮貌,只有這樣解釋,我們才能脫身,如果當時透露了你的記者身份,那咱們肯定回不來了」,翻譯說。
回到中國瑞麗市後,記者得知,「105碼」雖然是緬甸木姐的貿易特區,但是至今不對外開放,尤其不讓記者前來,據德宏州的同行說,他們雖然到過那裡,但從未被允許拍照。
據說,由於緬甸政局不穩,經常受到西方社會的指責,緬甸政府非常不喜歡外國記者前來采訪,曾經一位進入緬甸非旅遊地區拍攝的女記者,被緬甸軍方沒收設備,並毀掉了膠片,在中國政府交涉後,才放了這名女記者。
㈥ 緬甸的特產有哪些
緬甸的特產:
1、珠寶翡翠
緬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寶玉石出產地,盛產的紅寶、藍寶、翡翠等珠寶玉石,品質上佳,要說去緬甸買什麼便宜,不得不提珠寶。在緬甸的各個傳統市集、觀光區或是中大型購物商場,都有售賣珠寶的攤販,有的只需要幾美元,有的則開價就數千美元,真假難辨。旅客若是想要購買貨真價實又價格便宜的珠寶,建議到有政府執照的商店購買,以免上當受騙。
2、木雕
緬甸的木雕很出名,最珍貴的要數由柚木,黑木,還有花梨木這樣名貴的材料的雕刻而成的工藝品,體態與木紋肌理渾然天成,加之雕刻師們以恬靜、圓滿的內心世界面對生活去創作,賦予了木雕盎然的活力。
3、緬甸木偶
緬甸的木偶戲非常有名,從仰光到曼德勒,再到蒲甘,都有木偶戲的表演,而曼德勒更是出產木偶戲大師的城市。關於木偶戲來歷,一說從中國南部傳入,一說貢榜王朝波道帕耶王時劇務大臣吳多首創。
4、籠基
緬族的服飾與中國雲南傣族相似,不論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稱「籠基」,女裙稱「特敏」。男人穿的顏色深,大多是格子,女人的則是五花八門,爭奇斗艷。仰光到處都有籠基賣,一般4000基亞一條,最好的會到25美金一條。仰光的昂山將軍市場是籠基的海洋,可以買布請他們當即做,只需要幾分鍾和1000基亞左右的加工費。
5、漆器
緬甸漆器以式樣精美,做工精湛聞名於世。據史料記載,漆器製作起源於12至13世紀的緬甸。緬甸當地有大量手工業者從事製作漆器這種傳統的手工藝,盡管製作漆器的程序復雜,但在緬甸勞動者眼裡,它們卻是千姿百態、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
㈦ 緬甸盛產海鮮,肉類,家禽的地區是哪部分
東南角落。他們的水產品是最豐富的,因為他們這里是靠近海邊的,當地養殖水產品,海產品的人都是比較的多,而且當地有很多的農民呢,都是靠打魚為生的,所以盛產海鮮,肉類,因為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所以靠近海邊的這一部分居民呢,也是比較的富裕,能夠把各種海產品出口到中國地區。
㈧ 緬甸主要出產什麼
1、木雕
緬甸的木雕很出名,最珍貴的要數由柚木,黑木,還有花梨木這樣名貴的材料的雕刻而成的工藝品,體態與木紋肌理渾然天成,加之雕刻師們以恬靜、圓滿的內心世界面對生活去創作,賦予了木雕盎然的活力。
2、翡翠
緬甸翡翠簡稱緬翠,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以上來自緬甸,翡翠又稱為緬甸玉,因此將緬甸玉作為翡翠的代名詞。
翡翠主要的輸入國是我國,產翡翠的緬甸勐拱、密支那一帶,距我國雲南邊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萬曆年間,此地曾屬永昌府(今雲南省保山市)管轄。由於歷史的原因,被稱為「東方瑰寶」的翡翠經雲南騰沖、瑞麗等邊城輸入我國,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
3、漆器
緬甸漆器以式樣精美,做工精湛聞名於世。據史料記載,漆器製作起源於12至13世紀的緬甸。緬甸當地有大量手工業者從事製作漆器這種傳統的手工藝,盡管製作漆器的程序復雜,但在緬甸勞動者眼裡,它們卻是千姿百態、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
4、森林資源
2010年森林覆蓋率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脈是柚木的主要產區。緬甸林業種類有2300種,其中喬木1200餘種,世界60%的柚木儲量和國際市場上75%的柚木均產自緬甸。
緬甸還盛產檀木、灌木、雞翅、鐵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種硬木和名貴硬木,硬木潛在年產量約130萬噸,此外,緬甸還有豐富的竹類和藤木資源,竹類品種97種,竹林面積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開、緬中地區,藤木32種,年產量約7600萬根,主要分布在克欽、撣邦,有水藤、紅藤,部分進行出口。
5、農林牧漁業
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可耕地面積約1800萬公頃,尚有400多萬公頃的空閑地待開發,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四成左右,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類、甘蔗、油棕、煙草和黃麻等,緬甸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2016財年緬甸出口大米150萬噸,農產品出口總額為25億美元。
㈨ 緬甸的經濟支柱有哪些
緬甸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應答時間:2021-03-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㈩ 去緬甸遊玩值得購買的土特產有些什麼
10.黑西紅柿
緬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寶玉石出產地,這里盛產紅寶石、藍寶石、翡翠等珠寶玉石,在緬甸的各個集市和大型的購物廣場隨處可以見到售賣玉石的攤販。但同樣的,這個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如果不是專業的珠寶鑒定專家還是建議到當地政府授權的商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