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哪些鳥不能碰
A. 緬甸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旅行季節
緬甸全年平均溫度大約為26-36℃。全年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為10月至來年4月。旱季是緬甸黃金旅遊季節,天氣晴朗,遊客需自備防曬霜、墨鏡、遮陽帽等物品,但是旱季末天氣非常炎熱,只有茵萊湖所在的高原比較涼爽;雨季為5月至9月初,仰光等緬甸南部地區雨水較多,建議遊客攜帶雨具。
二、手機與電話卡
在緬甸可購買到短期使用的手機SIM卡,約20-25美元。中國移動的電話卡開通國際漫遊後可以在緬甸接聽和撥打電話,但是不能發送和接收簡訊;而中國聯通電話卡只有3G號碼開通國際漫遊後才能使用,但兩者的費用較高且網路較差。你可以在咖啡館、餐館和酒店用Wi-Fi再下一個網路通話工具(比如微信或QQ)替代電話,不過網速很慢,也可以在網吧撥打國際長途(1000K-2000K/分鍾)。
三、住宿
到緬甸旅遊,主要的目的地是仰光和曼德勒,所以住宿也是在這兩個城市,自從緬甸的旅館業民營化後,仰光的飯店和旅社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出現,價格競爭的非常激烈。市區內有很多價格合理的飯店和旅館,飲食和交通都十分便利。
去緬甸之前,請在網上預訂好酒店,可以通過好巧網提前預定,強烈推薦,價格實惠,用起來也很簡單,完爆booking和agoda。我是在網路上查找拜縣旅遊住哪兒方便的時候偶然發現的。之前在BOOKING上預訂時它的網速很慢,看各家旅館的方位好累,搞不清楚,搞得頭昏腦漲。後來在網路上發現了好巧網,一看他們把旅館的方位分類得很清楚,太方便了,這對我從沒去過那裡的人真得很有用。
四、網路
現在的緬甸並不像幾年前攻略寫的那樣難上網,很多餐廳都有免費WIFI提供,點上一杯美味的飲料(1000kyat左右)就可暢享WIFI了,很多旅館也提供免費WIFI。網吧則遍地都是,上網約500k/小時。
五、貨幣兌換
緬幣單位是KYAT,縮寫為「K」,讀作(jia)。當地主要是使用緬幣,也可以用美元,中緬邊境可以用人民幣。緬幣的匯率上下浮動很頻繁,每天的匯率都有所不同。去緬甸需要攜帶美金,機場大廳里的銀行可換當地的緬幣。緬甸銀行業欠發達,民眾通常購買黃金保值而避免將錢存入銀行。因長期受西方金融制裁,緬國內金融服務滯後,大多數商業貿易及個人采購實行現金交易。最常用的外幣為美元、歐元。美金要新的、沒有折疊過的、上面沒寫字的,在國內銀行換時可提出這些要求。人民幣在當地基本沒用處,當地住宿、門票、機票要付美金,大巴和其餘零散花費使用緬甸的貨幣,打車則都可以使用。歐元也可以在緬甸兌換。
在機場大廳和銀行都可以把美元兌換為緬幣,酒店也可以兌換,但是匯率要低一些。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去昂山市場的黒市換錢,銀行和機場匯率已經很好了。緬甸的硬幣面值太小,基本不用,而10、20和10000kyat的紙幣也很少見到。通常50、100、200、1000、5000較為常見。換一次錢就拿著一捆一捆的錢真心傷不起。緬甸人對美元高標准嚴要求,需要2006年以後版本、不能有摺痕、不能有印記、不能有色差等等。工作人員會像檢查工藝品一樣細查每一張鈔票,幾乎每個人遞過去的新嶄嶄的美元都有被退回的,包括國內銀行小妹說很多都會有的小小的銀行標志戳。
兌換注意事項:
緬甸的銀行在周末不能兌換外幣。緬甸境內基本都是採取現金支付的方式,酒店和景點門票要付美元,但是租車、購物和在小餐館吃飯要用緬幣,請注意帶夠現金。使用的美元要06年以後的版本,不能有摺痕、塗畫、色差(也就是最好是嶄新的,所以在國內換錢的時候要注意)。出境前要把大額的緬幣換回美元,不能帶走。緬甸周六日銀行關門不能換匯,而旁邊租車、訂酒店的地方的匯率稍差。緬甸曾經發行「外匯券(FEC)」替代美元現鈔,理論上不允許本國公民使用美元現鈔,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見到FEC了。緬幣不可帶出緬甸境外。
六、銀聯
銀聯卡在CB Bank的取款機是可以取錢的,在緬甸和曼德勒都可以找到幾台,但緬甸單方面要收取5000K的手續費,算一下匯率,沒有直接拿美金兌換劃算。
七、信用卡
緬甸還沒有普及銀行卡的使用,極少數的大酒店可以刷卡,有一些ATM機可以用VISA卡提現,其他消費基本上都需要直接付現金,因此要注意要帶夠現金。
八、小費
在緬甸沒有收小費的習慣,所以不用考慮這一點,但餐館要收10%的政府稅。
九、簽證與出入境
緬甸已恢復空港落地簽政策,中國公民從空港口岸搭乘國際航班赴緬可在緬入境口岸辦理落地簽證國內出境,無需邀請函等文件。如果是陸路或水路進入緬甸,旅遊簽證還是需要在國內提前辦好。而且緬甸的旅遊簽證有效期只有一個月,可在北京緬甸大使館、南寧總領館、昆明總領館辦理。
十、重要忠告
出發去游覽景點之前,最好讓賓館服務員用緬文寫好酒店地址以及要去的景點名稱,以方便與當地人交流。
購物時可用計算器講價,但講好價格後不要不買。
緬甸沒有完善的自來水過濾處理系統,飲用水最好購買瓶裝或桶裝水。
不要亂扔垃圾(這一點說起來簡單,很多人卻難以堅持)。
盡量自帶洗漱用品,不使用酒店的一次性用具。
拍攝當地人時,請先徵得對方的同意。
在緬甸以右為貴,遞送物品最好用右手,避免用左手。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身體最神聖的部位,所以不要隨意觸碰成人或小孩的頭部,不要用手指指人。
進寺廟不能穿短裙、短褲和無袖衫,要脫掉鞋和襪子。
女士紗籠不要晾掛在高過人頭處,內衣褲不要晾在陽台、院場等顯眼的位置。
B. 在緬甸為什麼烏鴉被奉為神鳥
這個和緬甸當地的習俗有關,烏鴉在唐朝以前在中國也是報吉的鳥,後來才變了的,也沒有什麼緣由。牛是因為緬甸當地80%信仰佛教,牛就成了聖物。
C. 石燕鳥是不是保護動物
石燕鳥是紅尾水鴝。別稱:藍石青兒、溪紅尾鴝、石燕、鉛色水、溪紅色鴝、鉛色紅尾鴝。保護級別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但是在國內,恐怕也是不允許捕殺的。
紅尾水鴝(學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是鶇科水鴝屬的小型鳥類,雄鳥通體大都暗灰藍色;翅黑褐色;尾羽和尾的上、下覆羽均栗紅色。雌鳥上體灰褐色;翅褐色,具兩道白色點狀斑;尾羽白色、端部及羽緣褐色;尾的上、下覆羽純白;下體灰色,雜以不規則的白色細斑。
活動於山泉溪澗中或山區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邊的岩石間、溪流附近的建築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間。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於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國、緬甸、越南、泰國等地。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該物種分布范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准(分布區域或波動范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D. 小夥伴們知道哪些猛禽國鳥呢
國鳥是國家的一種象徵,於是有些國家就會選擇代表強大的猛禽作為國鳥。在全世界共有三種猛禽被國家選為國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些被選中的猛禽。
第三種,蛇鷲。蛇鷲又叫秘書鳥,是蘇丹的國鳥,在整個非洲都備受推崇。南非和蘇丹的國徽都使用了蛇鷲的形象。另外,在非洲還有約30個國家65套郵票也使用了蛇鷲作為主題。蛇鷲高約1.3米,長1.4米,擁有猛禽界里最長的腿。它的飛羽和搭配的羽毛是黑色,其他部分多是灰色或白色。它們最大的特點是脖子後的冠羽又硬又黑,就像17世紀歐洲秘書耳後的羽毛筆,這也是它們被叫做秘書鳥的原因。蛇鷲雖然能飛,但平時更喜歡在開闊的非洲草原上走著尋找獵物。它會用大長腿以比眨眼快石碑的速度踹暈毒蛇之類的獵物,然後像辣條一樣整條吞掉。
E. 緬甸讓狩獵鳥類嗎
只要不是保護動物是允許狩獵的
F. 大學生掏鳥窩被判10年,有哪些動物是不能觸碰,否則「牢底坐穿」的
大學生掏鳥窩被判10年,這件新聞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很多人表明10年的處罰確實有些太重了,而且就掏幾只鳥的事情,構不成違法犯罪。但是經過警方調查,這些鳥可不是普通的鳥,而是燕隼,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此這名大學生涉嫌非法收購獵捕、珍貴野生動物罪,而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其實像這樣的動物還有很多,例如希拉里蟾頭龜、巫山巴鯢、蠑螈等。
最後一個就是巫山巴鯢了,這個生物也就是4隻腳的魚,很多人看到這種魚就會覺得特別獨特,而且也會有著弄來吃吃的想法。但是這種魚的葯用價值非常高,生活在四川東部、重慶以及湖北西部等地區,也是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旦出現任何不好的行為,會處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期間,嚴重者會判5~10年。
G. 緬甸一架客機降落時與飛鳥相撞,機場都是如何驅趕鳥類的
緬甸一架客機降落時與飛鳥相撞,當看到這樣的新聞時,很多人替這架航班擔心不已。因為在以往的空難當中,有一些飛機確實和飛鳥相撞,並且發生極為嚴重的後果。那麼現實生活中,機場到底是如何驅趕鳥類的?
內容總結。
其實機場驅鳥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以上幾種驅鳥的手段還是比較常見的。所以看到這里相信對一部分人還是有一定幫助的,因為可以滿足一些人的好奇心。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機場方面到底是如何驅趕鳥類,而避免飛機發生意外。
H. 各國市鳥
美國是首先有國鳥的國家。1782年,美國為了保護本國特有的白頭海雕,使之不致絕種,通過了一項法令,把白頭海雕定為美國的國鳥。美國選定國鳥的辦法,對於保護珍貴稀有的鳥類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其他國家紛紛效仿。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選定了國鳥。各個國家選定國鳥的標准並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美國國鳥---白頭海雕(也叫白頭鷹)
日本:綠雉。綠雉有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在日本民間流傳,故日本人對其感情很深,1947年將其定為國鳥。日本國鳥---綠雉
英國:紅胸鴝,又名知更鳥。紅胸鴝被稱作"上帝之鳥",是英國人最熟悉、最喜歡的一種小鳥,因此,1960年英國國民投票將其選定為國鳥。
阿根廷:棕灶鳥。棕灶鳥在阿根廷分布極為普遍,其巢非常獨特,像是個麵包烤爐,故有"麵包師"之美名,深受阿根廷人民喜愛。
德國:白鸛。自古以來白鸛就被認為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白鸛築巢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徵。為此,德國人民把美麗的白鸛選為自己的國鳥。
印度:藍孔雀。在印度傳說中,天神迦爾迪蓋耶騎著孔雀雲游四方,耆那教神祖的交通工具也是孔雀,印度教大神因陀羅封它為鳥王。印度政府於1963年1月宣布藍孔雀為國
比利時:紅隼。紅隼分布廣,遍布世界,是農林益鳥,比利時人特別喜歡它,把它定為國鳥加以保護.
奧地利、愛沙尼亞:家燕。家燕最喜歡與人類伴住,是人們最熟悉、最受歡迎的益鳥。
瓜地馬拉國鳥:鳳尾綠咬鵑,又名格查爾鳥、自由鳥。該鳥羽毛為綠色,頭部為黃色,胸為紅色,十分美麗,是咬鵑目中羽毛最美麗的一種。瓜地馬拉於1879年將其定為國鳥。
盧森堡國鳥:戴菊鶯。戴菊鶯分布廣泛,歌聲動聽,體態輕巧,惹人喜愛。
丹麥國鳥:雲雀、天鵝。雲雀的叫聲悠揚婉轉,悅耳動聽,被稱為鳥中"歌星"。
瑞典國鳥:烏鶇。烏鶇鳴聲婉轉動聽,還能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有"百舌"的美名。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鳥:蜂鳥。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拉丁美洲人認為,蜂鳥體型雖小,卻機智靈活,敢於同大鳥搏擊,蜂鳥的這種快樂和倔強的性格、不畏強暴的精神,是自由幸福的象徵和。
巴布亞新幾布亞:極樂鳥。極樂鳥生活在崇山峻嶺中,當地傳說極樂鳥住在天國極樂世界,因此又名"天堂鳥"。極樂鳥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自由的象徵。他們把極樂鳥印在國旗上,刻在國徽上。
模里西斯國鳥:渡渡鳥。渡渡鳥是模里西斯特有的,也是模里西斯的象徵。但由於人們的大肆獵殺,導致它於1690年前後滅絕。在模里西斯的國徽、錢幣、紀念品、藝術品、廣告牌上,都能看到它的形象。這些都在提醒人們,要熱愛和保護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不要讓它們再重演多多鳥的悲劇。
南非國鳥:藍鶴。用藍鶴作為象徵南非的國鳥是再合適不過了。它體形獨特優美,外表安詳而自信。尤其是當它偶爾像芭蕾舞演員那樣旋轉著翩翩起舞,或是快樂地"高歌"時,就更能充分地展示出超凡脫俗的特色。
斯里蘭卡國鳥:黑尾原雞。黑尾原雞是斯里蘭卡特有的一種鳥而被定為國鳥。
澳大利亞國鳥:琴鳥、鴯鶓、笑鳥。澳大利亞是一個有著三種國鳥的國家,琴鳥和笑鳥都是澳大利亞的特產鳥。琴鳥集形態華麗和鳴聲優美於一身,舞姿優美,歌聲悅耳,讓人贊嘆不已。琴鳥作為澳大利亞國鳥,象徵美麗、機智、真誠和吉祥,深受人們的愛戴。笑鳥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森林中,它精明能幹,忠於愛情,笑口常開,樂觀開朗,因此澳大利亞把這種"笑星鳥"作為國鳥而寵它、愛它,象徵著澳大利亞人民生活歡樂、幸福。
紐西蘭國鳥:幾維鳥。幾維鳥其貌不揚,紐西蘭人卻視若珍寶,將它定為國鳥,作為國徽、硬幣的標志。幾維鳥的生存歷史已有上千萬年,為數已不多,通常只能在動物園里才能見到它,由此可見,幾維鳥之珍貴。
冰島國鳥:矛隼。是一種中型猛禽,冰島有白色型矛隼,數量極少,非常珍貴。
挪威國鳥:河烏。多棲息在海拔較高的山地河谷和山間溪流,平常很難一睹其"芳容"。
墨西哥國鳥:金雕
智利國鳥:安第斯神鷹
菲律賓國鳥:食猿雕
尼泊爾國鳥:九色鳥(綠尾虹雉)
緬甸國鳥:綠孔雀
法國、肯亞國鳥:公雞
烏干達國鳥:灰冠鶴
巴哈馬國鳥:美洲紅鸛(火烈鳥)
巴貝多國鳥:美洲白鵜鶘
厄瓜多國鳥:美洲鷲
委內瑞拉國鳥:金黃擬鸝
愛爾蘭、薩爾瓦多國鳥:蠣鷸
荷蘭國鳥:白琵鷺
韓國國鳥:喜鵲
古巴國鳥:古巴咬鵑
I. 養珊瑚鳥不能養什麼鳥
沒有忌諱的。跟畫眉差不多養就行了,不過珊瑚比較吃得雜,蟑螂、大蜘蛛也吃得,比畫眉好養多了,至少它不怎麼撞籠!它的叫聲很沉但很大聲,離居住的地方遠點養,不然它叫的時候人會發瘋的!
我早上遛鳥的地方八哥、鷯哥、畫眉、珊瑚鳥在一起群唱的很多,我專門問過老前輩,沒有忌諱的。
養好珊瑚鳥有兩個訣竅:第一是勤遛鳥,越溜越精神。第二是勤水浴,鳥越洗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