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一寨兩國對面是緬甸哪個市
Ⅰ 雲南瑞麗市的村落是和緬甸交界嗎
是的。
瑞麗位於雲南省西部,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處於東經97. 31′~98. 02′,北緯23. 38′~24. 14′之間。其東連芒市,北接隴川,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
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瑞麗還是中國17個國際陸港城市之一,也是中緬油氣管道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1)瑞麗一寨兩國對面是緬甸哪個市擴展閱讀:
瑞麗交通線網以國省干線公路為主動脈,以縣鄉等農村道路為支脈,以運輸站場等樞紐為節點,形成大通道網、骨架網、支線網和國邊防公路「三網一路」。
在骨架交通網路的基礎上,公路網路連接鄉鎮、建制村、旅遊景點、較大少數民族村落、特色農業產業區、特色工業區、重點自然村。
已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為主線,以市區為中心、市鄉公路為支線的東聯畹町、芒市至昆明,西聯緬甸芒允至八莫,南聯緬甸木姐、南坎至臘戌和仰光,北聯隴川、騰沖至保山的公路輻射網路。
Ⅱ 緬甸邊境靠近中國雲南哪個市
緬甸邊境靠近中國雲南瑞麗市,瑞麗市,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部,處於東經97.31′-98.02′,北緯23.38′-24.14′之間,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瑞麗市東連芒市,北接隴川縣,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是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瑞麗還是中國17個國際陸港城市之一,也是中緬油氣管道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Ⅲ 中緬邊境的「一寨兩國」是指什麼它有何奇特之處
首先,一說到一寨兩國,我們都會感覺像一個制度,比如中國的一國兩制之類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呢,是雲南省德宏州和緬甸相鄰,然後德宏州瑞麗市的銀井寨就位於緬邊境71號界碑旁,然後國境線把兩個村寨一分為二,在中國這邊的呢,被稱為銀井,在緬甸那邊的則被稱為芒秀,所以呢,也就成形成了一個寨子,分屬兩個國家的獨特景觀,在這個寨子里的國界線呢,是以竹籬,村道還有水溝,土埂為邊界的。
唉,說的我都想去看了,感覺好風景好優美呀。希望大家在暑假或者是寒假的時候,對它有興趣的可以過去看一看哦。
Ⅳ 銀井口岸對面是緬甸哪裡
銀井口岸對面是緬甸瑞麗。在一寨兩國景區附近,對面就是緬甸國,中國銀井口岸邊上,從一寨兩國景區進去也可以看到,坐落在中緬國境線上,銀井口岸在瑞麗市一寨兩國景區內銀井村的71號界碑旁,這個是瑞麗三個口岸中最小的口岸。銀井村是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姐相鄉一個典型的傣族村寨。
Ⅳ 雲南德宏是一個市還是一個州呀要是州它包括那些地方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屬的地級行政區,德宏州轄2個縣級市、3個縣:芒市、瑞麗市、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瑞麗距離德宏約100公里。
德宏州旅遊資源:
一、勐巴娜西珍奇園
勐巴娜西珍奇園位於德宏州潞西市城東南,佔地526畝。勐巴娜西珍奇園匯集了中國少見的大量古樹名木和世界罕見的硅化木玉石。
二、莫里熱帶雨林景區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位於瑞麗市東北20公里處,國家4A級景區,面積7平方公里,是集熱帶雨林、宗教聖地、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熱帶雨林景區。
三、瑞麗
瑞麗位於雲南省西部,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絕對地理位置處於東經97.31′~98.02′,北緯23.38′~24.14′之間。陸路距省會昆明752公里,距州府芒市103公里,為東起上海,西達瑞麗的320國道終點,是滇緬公路與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交匯處。
其東連潞西,北接隴川,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
四、芒市
芒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個典型的以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僳僳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邊境縣市。芒市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68.23公里,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重要門戶之一。
五、樹包塔
樹包塔已有200多年歷史,據傣文史料記載,清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78年,芒市第十七世土司放愈著為紀念一場勝利的戰爭而修建了此塔,距今兩百多年。此塔系磚石砌成,高約十餘米,呈八角形,神龕內豎著佛像。
磚砌的塔身天長日久出現了裂縫,風中漸漸積滿了塵土,一粒榕樹種子被風或鳥帶到了塔縫中,春雨澆下,種子生根發芽,於是古塔就漸漸被榕樹包了起來,形成樹包塔奇觀。如今塔頂上的樹已高達30餘米,樹冠覆蓋近1000平方米。
塔包著樹,樹包著塔,結成了一個堅強的實體,塔就是樹,樹也就是塔。
六、姐告
姐告系傣語,意為舊城,是中國雲南省的最大的邊貿口岸,雲南50%左右的邊貿物資從這里進出,是雲南省瑞麗市的新經濟開發區。姐告位於瑞麗市南面4公里處,面積1_92平方公里,是320國道的終點,有「天涯地角」之稱。它對面是緬甸的木姐市。
七、瑞麗邊貿街
瑞麗邊貿街也叫興市街,位於瑞麗市西北,佔地面積達3.2萬平方米。這里賣貨的大多是中緬邊民,多有本地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紡織等工藝品,各種中外小吃、名特菜館數不勝數,是雲南最大、最熱鬧,也是最有特色的邊境集市。
八、大等喊
大等喊是位於瑞麗市區南10公里處的一個傣家村寨。密林深處的等罕寺,始建於清乾隆間(1736—1795),正殿為干欄式建築,重檐歇山頂,殿前有亭閣兩府。《孔雀公主》、《相約在鳳尾竹下》等電影曾在這里拍過外景。
九、勐巴娜西珍奇園
勐巴娜西珍奇園園林中有鳥巢蕨、鹿角蕨、蓮台蕨、王冠蕨、石斛蘭、一葉蘭、萬代蘭、地烏龜、沙漠玫瑰等植物,還有千餘盆人參榕、羅漢松、紫薇、三角梅、巴西鐵、黃楊、鐵樹、榆樹等樁景。
游覽道兩側豎立和橫擺著數百件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億年樹化石、二億年樹化玉和奇形怪狀的山石、水石、石膽、玉石、翡翠。珍藏館內,陳列著來自國內外的200多種奇石、化石和大型根雕。
十、莫里熱帶雨林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位於瑞麗市東北20公里處,是集熱帶雨林、宗教聖地、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熱帶雨林景區。莫里景區保存有大葉榕、細葉榕、「森林魔王」絞殺藤以及有「上億萬年活化石」之稱的樹蕨等數十種珍稀植物。
溫泉附近有老態龍鍾、盤根錯節的大青樹,其下有座金色的傣式塔亭,內有一塊囤籮石,在它傾斜於地面的岩壁上嵌有一個巨型「足印」,趾掌清晰可辨,這就是在南亞、東南亞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佛腳印。足印長96厘米,前掌寬43厘米,足弓寬33厘米,後跟寬52厘米。
十一、瑞麗江
瑞麗江是雲南省西部的一條重要河流,其中20餘公里屬中緬兩國界河。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它發源於騰沖縣境內高黎貢山西側的分水嶺,經莫里峽谷,進入瑞麗壩,流經緬甸中東部,匯入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瑞麗江江面有三段不同的景觀:遮放段、畹町段和瑞麗段。
十二、一寨兩國
「一寨兩國」景點距離瑞麗市區約10餘公里,位於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
十三、菩提寺
菩提寺,位於雲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鎮中心,是芒市地區現存較好的一座佛寺。菩提寺初建於康熙十六年(一六六七年),因寺前有一株茂盛的菩提樹,故得名。
傣語稱之為「奘桐」,意為寶石寺。菩提寺既是台心,也是各族信眾的文化娛樂場所。一年中該寺主要有三次大的活動(春節、潑水節、趕躲節)。
十四、畹町生態園
畹町生態園位於瑞麗市畹町西南9公里的瑞麗江畔,被稱為「中國孔雀的家園」。生態旅遊園分為植物園、動物園、孔雀園、蟒蛇園、百鳥谷、生態標本館等景區。有熱帶、亞熱帶珍稀樹種40餘種,各種珍禽異獸100餘種。
十五、畹町
畹町位於德宏南部,隔河與緬甸相鄰。「畹町」系傣語音譯,意為「太陽當頂」,所以人們喜歡把畹町叫做「太陽當頂的地方」。
全市總面積95.34平方公里,總人口二萬多,市區僅五千多人,是全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雲南的三個邊境開放城市之一。畹町有全國罕見的柚木林,鬱郁蔥蔥的橡膠林,各種熱帶作物也很豐富。
(5)瑞麗一寨兩國對面是緬甸哪個市擴展閱讀:
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介紹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屬的地級行政區,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面積1.15萬平方千米,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五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五縣」。「德宏」是傣語的音譯,「德」為下面,"宏"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2010年德宏州常住總人口121.1,有傣、景頗、漢、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泰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駐芒市芒市鎮。
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特產
(一)德宏水牛
雲南德宏水牛高大健碩,已有上千年的養殖歷史,如今,它們的家族可謂「牛丁興旺」,正上演著一出雙向發展的好戲。德宏水牛的養殖數量有10多萬頭,幾乎德宏所有的地方都養有水牛。
(二)德宏咖啡
德宏咖啡種植已有上外落百年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末,德宏咖啡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產量4000多噸。德宏州咖啡種植以小粒種咖啡(即阿拉比卡)為主,品種優良,質優味美,曾創造單產363.5千克咖啡豆的全國最高紀錄(我國咖啡豆平均畝產約80一100千克)。
1998年以來,雲南省委、省政府將德宏列為全省重要的咖啡主產區之一加以重點扶持。到2010年底,德宏州咖啡種植面積達13.9萬畝,投產7萬余畝,年產咖啡干豆1.1萬噸以上,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
(三)盈江竹筒飯
竹筒飯是用新鮮的竹筒裝上大米及調味料烤熟的飯食。多用於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竹筒飯分為普通竹筒飯和香竹糯米飯兩種。普通的竹筒飯,哈尼、拉祜、布朗、基諾族群眾都常煮食竹筒飯,大多見於野炊時自烹自食。
(四)傣族葫蘆絲
葫蘆絲又叫葫蘆簫,是簧管樂器,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傣族的葫蘆絲又稱為「篳朗叨」,它是把三根長短不一的竹管並排插入葫蘆。
竹管下端,嵌有銅簧片,中間一根較長的竹管開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其餘兩根是副管,只設簧片、不開音孔,葫蘆柄端開有送氣孔或插入一小竹管形成吹口,吹奏時,主管奏主旋律,副管發單音,形成和聲效果,音色柔美悅耳。
(五)戶撒刀
戶撒刀是進景頗族的特產。戶撒刀距今已有600年的製作歷史,素有"削鐵如泥、吹發即斷"的美稱,還有"柔韌可繞指、放開即彈直"的特點。其刀形奇特多樣,上面多刻有龍鳳及十二生肖等圖案和戶撒兩字及工匠標志。
戶撒刀不僅遠銷內蒙、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在緬甸、泰國、印度和日本等國都有一定的市場。如今產品達到50多種130多個花色,並形成了一些半機械化生產的刀具專業戶。
Ⅵ 瑞麗和哪國交界
雲南德宏州的瑞麗市,是一個中國和緬甸交界的城市,這里的口岸是中緬之間最大的口岸。
瑞麗,位於雲南省德宏州,東連州府芒市,北接隴川,西南、西北、東南三面與緬甸相連,甚至出現非常罕見的一村寨兩國現象。
瑞麗特點
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毗鄰緬甸的木姐市,是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這里年平均氣溫21 ℃ ,森林覆蓋率達55.02%。
瑞麗是個多民族聚居地,有漢族、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等等,其中傣族是瑞麗世居民族,人口最多,分布在瑞麗的各個鄉鎮村。傣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以後日歷,其中潑水節傣歷新年,也是他們最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
因為與緬甸交界,又是邊境貿易區,非常多緬甸人到瑞麗務工,有些人長期居住在瑞麗,有些人則每天往返於中國瑞麗和緬甸木姐之間,特別是非常多緬甸年輕女人到瑞麗當服務員,售貨員,街上隨處可見緬甸女人。
Ⅶ 一寨兩國在哪裡
一寨兩國距離瑞麗市區約10餘公里,位於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景區內有一寨兩國水井、一寨兩國鞦韆等景點。"一盪兩國"鞦韆坐落於國境線旁,對面就是緬甸的芒秀村,坐上去輕輕一盪,便可瞬間"出國"。
邊界無天然屏障,寨中的國境線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因此,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裡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邊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國境線而渾然不覺。寨子里的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他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井水,同趕一場集,和睦相處,世代相承,傳為佳話。
這里的生活過得非常滋潤,銀井寨有的人喜歡過來芒秀村吃飯,芒秀村的人反而喜歡去銀井寨上學。當地人根本就不會覺得不好,反而喜歡這種互相串門的習慣。
在這里,有一個鞦韆,它可以讓你感受一秒出國又一秒回國的感覺。這里的景點有橋跨兩國、一寨兩國井水、芒秀佛塔等等,很多遊客都被好奇心吸引而來,這里也在慢慢的發展。
Ⅷ 雲南省什麼地方和緬甸街道交界
雲南瑞麗的銀井寨和緬甸街道交界,緬甸一側的叫芒秀。
雲南瑞麗的銀井寨和緬甸街道交界,緬甸一側的叫芒秀。
Ⅸ 想出去玩德宏有哪些景點
勐巴娜西珍奇園
勐巴娜西珍奇園位於德宏州潞西市城東南,佔地526畝。勐巴娜西珍奇園匯集了中國少見的大量古樹名木和世界罕見的硅化木玉石。
勐巴娜西珍奇園園林中有鳥巢蕨、鹿角蕨、蓮台蕨、王冠蕨、石斛蘭、一葉蘭、萬代蘭、地烏龜、沙漠玫瑰等植物,還有千餘盆人參榕、羅漢松、紫薇、三角梅、巴西鐵、黃楊、鐵樹、榆樹等樁景。游覽道兩側豎立和橫擺著數百件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億年樹化石、二億年樹化玉和奇形怪狀的山石、水石、石膽、玉石、翡翠。珍藏館內,陳列著來自國內外的200多種奇石、化石和大型根雕。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位於瑞麗市東北20公里處,國家4A級景區,面積7平方公里,是集熱帶雨林、宗教聖地、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熱帶雨林景區。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位於瑞麗市東北20公里處,是集熱帶雨林、宗教聖地、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熱帶雨林景區。莫里景區保存有大葉榕、細葉榕、「森林魔王」絞殺藤以及有「上億萬年活化石」之稱的樹蕨等數十種珍稀植物。
溫泉附近有老態龍鍾、盤根錯節的大青樹,其下有座金色的傣式塔亭,內有一塊囤籮石,在它傾斜於地面的岩壁上嵌有一個巨型「足印」,趾掌清晰可辨,這就是在南亞、東南亞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佛腳印。足印長96厘米,前掌寬43厘米,足弓寬33厘米,後跟寬52厘米。
姐告
姐告系傣語,意為舊城,是中國雲南省的最大的邊貿口岸,雲南50%左右的邊貿物資從這里進出,是雲南省瑞麗市的新經濟開發區。姐告位於瑞麗市南面4公里處,面積1﹒92平方公里,是320國道的終點,有「天涯地角」之稱。它對面是緬甸的木姐市。
瑞麗邊貿街
瑞麗邊貿街也叫興市街,位於瑞麗市西北,佔地面積達3.2萬平方米。這里賣貨的大多是中緬邊民,多有本地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紡織等工藝品,各種中外小吃、名特菜館數不勝數,是雲南最大、最熱鬧,也是最有特色的邊境集市。
大等喊
大等喊是位於瑞麗市區南10公里處的一個傣家村寨。密林深處的等罕寺,始建於清乾隆間(1736―1795),正殿為干欄式建築,重檐歇山頂,殿前有亭閣兩府。《孔雀公主》、《相約在鳳尾竹下》等電影曾在這里拍過外景。
瑞麗江
瑞麗江是雲南省西部的一條重要河流,其中20餘公里屬中緬兩國界河。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它發源於騰沖縣境內高黎貢山西側的分水嶺,經莫里峽谷,進入瑞麗壩,流經緬甸中東部,匯入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瑞麗江江面有三段不同的景觀:遮放段、畹町段和瑞麗段。
一寨兩國
「一寨兩國」景點距離瑞麗市區約10餘公里,位於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
菩提寺
菩提寺,位於雲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鎮中心,是芒市地區現存較好的一座佛寺。菩提寺初建於康熙十六年(一六六七年),因寺前有一株茂盛的菩提樹,故得名。傣語稱之為「奘桐」,意為寶石寺。菩提寺既是台心,也是各族信眾的文化娛樂場所。一年中該寺主要有三次大的活動(春節、潑水節、趕躲節)。
畹町生態園
畹町生態園位於瑞麗市畹町西南9公里的瑞麗江畔,被稱為「中國孔雀的家園」。生態旅遊園分為植物園、動物園、孔雀園、蟒蛇園、百鳥谷、生態標本館等景區。有熱帶、亞熱帶珍稀樹種40餘種,各種珍禽異獸100餘種。
畹町
畹町位於德宏南部,隔河與緬甸相鄰。「畹町」系傣語音譯,意為「太陽當頂」,所以人們喜歡把畹町叫做「太陽當頂的地方」。全市總面積95.34平方公里,總人口二萬多,市區僅五千多人,是全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雲南的三個邊境開放城市之一。畹町有全國罕見的柚木林,鬱郁蔥蔥的橡膠林,各種熱帶作物也很豐富。
資料來源:http://ke..com/link?url=xEKMD-_-mkrmgup3V71cYQRNDM--OvQksLEEgZrPb_u9-sq#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