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翡翠場口是哪裡
㈠ 翡翠緬甸產區在哪裡
緬甸翡翠產地也稱礦區或場區,共分六個場區,每個場區又分許多場口。各個場區所產翡翠,外觀、質量、顏色都有各自的特點。根據場區場口所翡翠的特殊性,來觀察判斷這塊翡翠是否可賭。場區又分老場區、新場區及新老場區。大致分為六個場區分別為:
1、帕敢場區,著名場口有灰卡、木那、大谷地、四通卡、帕敢等28個以上場口。
2、木坎場區,著名場口有大木坎、雀丙、黃巴等14個以上場口。
3、南奇場區,著名場口有南奇、莫罕等9個場口。
4、後江場區,著名場口有後江、雷打場、加莫、莫守郭等5個以上場口。新場區,(也稱新坑新廠)
5、新場區,著名場口有馬薩廠、凱蘇、度胃、目亂崗等11個以上場口。新老場區,(也稱新老廠)
6、新老場區,著名場口有龍塘場口等。
㈡ 緬甸翡翠有哪些場口 緬甸翡翠有什麼場口
1、帕敢場口
爬感場口是緬甸翡翠產地主要的場口之一,帕敢場口出產的翡翠以種水色俱佳而聞名,這里產出的翡翠原石主要分為山石和水石,半山半水的翡翠原石比較少見。
2、莫西沙場口
莫西沙場口產出的翡翠大多為品質上乘的玻璃種翡翠,因此莫西沙場口是緬甸翡翠場口非常知名。現在的莫西沙場口已經挖到了底層,產出的玻璃種翡翠原石大多是黑皮石。
3、莫灣基場口
莫灣基場口位於帕敢場口東北的莫灣河支流兩側,這個場口開採的都是高地礫石層的翡翠砂礦,而礫石層由上而下分為上層和下層,上層為紅色層和黃色層,下層為灰色和黑色層。
4、大馬坎場口
大馬坎場口的翡翠原石多為半山半水石,並且產出的翡翠原石塊體都比較大,皮殼較厚,呈蜂窩狀,皮殼的顏色有褐色、黃色和灰色三種。
5、木那場口
木那場口出產的翡翠原石特點是以白皮較常見,帶有紅皮的翡翠原石比較少,並且木那場口以產出慈姑皮和白鹽沙而出名。
㈢ 緬甸翡翠八大場口是什麼
在緬甸,翡翠產地也稱作場口、礦區或場區。緬甸翡翠八大場口,分別是大馬坎場口、帕敢場口、莫西沙場口,以及木那場口、會卡、後江、莫灣基和南齊。其中帕敢場口以種好、底好、色好而久負盛名,莫西沙場口以出產最上乘玻璃種翡翠而聞名,木那場口以盛產種色均勻的滿色料而聞名。
㈣ 請問緬甸現有幾個玉石場口分別是什麼
緬甸場口有27個。
分別是:老帕敢、回卡、育馬、仙洞、南英、擺三橋、瓊瓢、香公、莫洛根、茲波、格銀瓊、東郭、那莫邦凹、憲典、馬勐灣、帕丙、結崩瓊、三決、橋烏、莫洞、勐毛、苗撇、東莫、大谷地、四通卡、馬那、格拉莫。
這其中最著名的場口是:老帕敢、回卡、大谷地、四通卡、馬那、格拉莫。
(4)緬甸翡翠場口是哪裡擴展閱讀
了解翡翠行業的都知道,緬甸雖然翡翠加工很一般,但是緬甸勝在料子多,原石多啊。緬甸翡翠礦區主要都位於緬北勐拱西北部的烏龍河上游,整條上游約長250KM,寬15KM,總面積三千餘平方千米,而這三千多平方千米的地,卻開出過無限奇跡,價值數不勝數。
這里的每個礦山每個坑口所產出的翡翠原石都有自己的特色,表皮、質量等都有明顯的區別,所以判斷原石的場口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㈤ 緬甸翡翠原石有哪些場口
1、大馬坎場口:大馬坎場口是沖積礦床,翡翠原石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特點為薄皮,磨圓度好。大馬坎的翡翠原石幾乎都有霧層,有的底章透明度高,有的則顯底灰底木。主要特徵為色串皮,霧串皮,霧裹色,霧吃色,皮肉難分。
2、帕敢場口:帕敢翡翠原石曾以種好、底好、色好久負盛名。主要分山石和水石,少見半山半水石,山石以黑烏沙為最好,其次是黃鹽沙石和白鹽沙石為好,沙發均勻,顆粒細密,手感強;水石皮薄,大多有透感。帕敢匹克上都有松花表現,底水大都好,干底木底較少,有黃霧和白霧層,一旦有顏色,色級都比較高。帕敢翡翠綠色中上,老帕敢石多見為黑烏沙皮,黑似漆,其主要特徵是有白_、底透,綠色純正。一經有送花,有色帶,有白霧,必定是底好色好。
3、莫西沙場口:莫西沙翡翠場口是以出產最上乘的玻璃種翡翠而聞名,但現在也挖到了底層,大部分都出黑皮石了,但底層黑皮石出的玻璃種翡翠也相當的極品。由於莫西沙翡翠場口出的翡翠大部分都以玻璃底居多,一般有色的很少,但一旦有色,那也是極少有的精品。
4、木那場口:木那是帕敢場區中重要而著名的老場口之一,由於開采時間長、儲量少,產量比較低。該場口以盛產種色均勻的滿色料而聞名。玉石中含有較為明顯的點狀棉,有帝王綠色、陽綠色、黃楊綠色,曾經出過陽綠滿色玻璃種,偶爾會有水頭好的秧苗綠色。裂紋相對較少,種的變化較大,從豆種到玻璃種都有,以豆種、糯化豆種和糯化種為主,從較中粗玉質至細膩玉質都有。玉質細膩,帶「油性」,種老底好,毛病少,一般底帶白色或飄翠綠色,冰種和玻璃種的綠色滿綠色則極其稀少,故有搏性,尤其是「蒙頭料」,其風險也相對較大。
㈥ 翡翠常見八大場口
翡翠的八大場口分別有:隆肯場區、帕敢場區、香洞場區、達木坎場區、會卡場區、後江場區、雷打場區、南寄場區,具體內容如下:
南寄場區:南寄場區位於霧露河南面,面積約為45平方公里,比後江場區大三倍.只因場口不多,人們把它稱為小場區。這里是原生礦床,曾出產過許多優質翡翠,是整個緬甸翡翠礦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㈦ 緬甸翡翠礦口都有哪些
緬甸十大場口:1、後江場口:後江場口分為老後江與新後江,兩個場口均產於河床沖積沙中,老後江玉產自沖擊層底部,皮薄呈灰綠黃色,一般的體積都比較小,很少超過0.3KG,種水以及底子都非常不錯,是滿綠翡翠的常客。
2、帕敢場口:歷史上最出名的場口之一,開采歷史長,帕敢玉皮薄,顏色主要以灰白、黃白為主。玉石的質地與種水也是很不錯的,從幾公斤到幾百公斤,大小不一。
3、會卡場口:皮殼雜色,灰綠以及灰黑色為主,透明度以及種水底子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較有針對性,但是顯而易見的就是有綠的地方水頭一般都不會差。這里的料子大小差異懸殊,最大的甚至達到千萬克。
4、麻蒙場口:麻蒙場口的原石就是現在市場上比較常見的石頭,一般的烏砂翡翠原石大部分都來自於這個場口,黒烏砂種水底子都很一般,夾雜著黑絲與白霧,整體色調偏藍。
5、大馬坎場口:大馬坎場口所盛產的原石皮殼較厚,灰色且皮肉相雜,皮殼下必定有霧,通常呈現紅、黑和黃三種霧,這就讓大馬坎的料子增添了許多可賭性。
6、抹崗場口:該場口內的料子皮殼較粗,呈現灰黃或者灰白色,但是種水與底子都稱得上一流,瑕疵與雜質也比較少,但是產量少之又少。
7、自壁場口:該場口盛產藍水花,水底均佳,也有少量的綠花玉料產出,騰沖出名的綺羅玉便產自該場口。
8、龍塘場口:以黃砂皮和灰白魚皮為主,大部分水底都好,高料產地,但產量也是較少。
9、馬薩場口:屬新廠玉,無皮或少皮,綠較淺淡,水與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檔手鐲料或大型擺件料。
10、目亂干場口;以出產紫羅蘭及紅翡玉為主,一般在一塊玉料上有紫、紅及淡翠並存,但裂紋多。
㈧ 緬甸翡翠玉石產區主要在哪兒
緬甸翡翠,場口就是翡翠的產地,場區場口名稱都是緬語地名的譯音,緬甸翡翠產地也稱礦區或場區,共分六個場區:
1、帕敢場區:著名場口有灰卡、木那、大谷地、四通卡、帕敢等28個以上場口;
2、木坎場區:著名場口有大木坎、雀丙、黃巴等14個以上場口;
3、南奇場區:著名場口有南奇、莫罕等9個場口;
4、後江場區:著名場口有後江、雷打場、加莫、莫守郭等5個以上場口;
5、新場區:著名場口有馬薩廠、凱蘇、度冒、目亂崗等11個以上場口。
6、新老場區:著名場口有龍塘場口等。
㈨ 緬甸翡翠十大場口 緬甸翡翠原石礦區的十大場口簡介
1、帕敢場口:歷史上最為出名的場口之一,開采歷史悠久,原石皮薄,主要顏色為灰白、黃白為主。玉的質地與種水也是相當不錯,一般從小到幾百公斤形態各異大小不一。
2、後江場口:主要分為老後江與新後江。兩個部分均為河床沖積沙中所產出。老後江產自沖擊層底部,皮薄呈灰綠黃色,一般個頭比較小,很少超出0.3公斤;種水底子都比較好,經常會出滿綠翡翠。缺點就是霧少裂紋比較多,加工過程比較吃力,一般優選出戒面。新後江皮殼一般比老後江要厚一些,個頭通常也大一些,通常會在3公斤左右。相比之下新後江種水底子都比較差(部分也會出好品質)。裂紋也比較多。
3、會卡場口:皮殼的顏色比較雜,灰綠以及灰黑為主一般都點天然石蠟,皮殼表面比較平滑,透明度與種水底子一般根據料子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分析,很有針對性的一個場口,一般有色的成品效果非常好,出貨效果都不差,一般也是裂比較多,個頭大小不一,小到很大的都有。
4、麻檬場口:是市場上經常看到的原石,大部分為烏砂皮殼,黑烏砂種水底子分析難度大,有白霧,整體色調偏藍。
5、大馬坎場口:一般所產出的原石皮殼較厚,灰黃為主而且皮肉相連,皮下必有霧主要紅黃霧,這種獨特的霧也會給大馬坎料子增添了多樣化的色彩,也有多樣化的選石技巧,也會出高色。
6、抹崗場口:皮殼較粗,呈現灰黃與灰白色,但是種水與底子都可以稱得上一流水平,雜質都比較少,但是產量極少。
7、自壁場口:該場口產出的翡翠藍水花之多,底子與水都比較好,也會產出綠花。
8、龍塘場口:以黃沙皮和灰白皮為主,大部分底子與水都好,出好貨的場口;但產量極少。
9、馬薩場口:屬於新廠玉石,無皮或者少量皮,品質比較差,一般適合產低擋手鐲或者大擺件。
10、目亂干場口:這場口比較特別,以出紫羅蘭、紅翡為主,一般一塊成品上會有紫、紅、綠並存,裂紋也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