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礦石什麼時候挖
㈠ 去緬甸挖礦安全嗎
緬甸的翡翠礦區,基本上都在帕敢地區,那裡是地方勢力(克欽邦)與政府軍爭奪的地方,時常有戰爭發生,不怕死的、有錢的、有地方勢力和緬甸政府支持的,可以去試試。
㈡ 緬甸發展銅礦開採的條件
境外礦業開發投資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資環境,包括政策的穩定性。
1、法規: 切實可行的礦產立法 ,勘探和采礦條件的穩定性 ,礦產所有權 ,地表或土地所有權(土地准入權),佔有權的保證 ,礦業權制度的質量,礦業權的轉讓權,勘探區段的大小及勘探權的時限,補充或取代礦業法的礦產協議,爭端的解決,程序效率與透明度。
2、財政稅收方面: 財稅方法和水平 ,預先確定稅賦的能力 ,免稅期 ,加速折舊 ,投資課稅減免 ,再投資課稅減免 ,勘探費用的扣減,進出口稅減免,財政制度的穩定性,與本國的稅收協定,對移居國外的人免徵所得稅;
3、金融: 現實的外匯規定和對外賬戶,利潤匯回的可能性,融資的 渠道。
4、環境: 環境保護的法律要求,預先確定環境保護義務的可能性 ,反采礦組織,環境的相對敏感性。
5、經營管理方面: 公司持有大部分股份所有權,公司擁有管理控制權 ,已建成的基礎設施和公用設備 ,有利的氣候 ,實際地形,有經驗的當地勞動力的可供性,加工維修服務的可供性,當地地質技術服務的可供性,普通語言,對使用外國人員的限制,工會的力量,過度的官僚干預 ,對僱傭、解僱和設定薪金的限制 ,所需要的技術;
6、建設礦山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交通條件,電力供應情況,水源可靠性情況,物資供應條件。
7、資源情況:
㈢ 緬甸玉還能開采多長時間
商家估計會說幾年就開完了,其實100年內依然有開采!只是品質高低不一
㈣ 緬甸翡翠礦什麼時候封礦
本人曾經親自去過緬甸翡翠礦區參觀,可以說,至少一百年內,都不會封礦。
這么說,基於兩個理由:
1,以目前的開采速度,翡翠礦藏百年內不會枯竭。
2,翡翠作為緬甸軍政府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也不會被封礦。
之所以經常謠傳緬甸要封礦,是市場推手炒作翡翠原料,哄抬價格行情的需要。
㈤ 緬甸金礦開採的問題
你如能就地直接加工,且礦山距離國境距離較短的話倒是可以干,否則趁早別去。
㈥ 緬甸翡翠礦石開采時間為幾月到幾月
一般10月中11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才可以開工
㈦ 緬甸翡翠玉是怎麼挖的
這是緬甸政府才能接觸到的,他們的礦石不對外的,全都是政府接管,你是想去挖礦a ,即使是進購原石把控的也是很嚴格,都是經過好幾輪的挑選後才會流通於市面。
㈧ 胡焱榮的緬甸礦主
1965年,胡焱榮生於緬甸最大翡翠礦區帕敢的華僑家庭。從曾祖父那一輩起,他的家族即開始從事翡翠開采與原石買賣。在緬甸北方經營了上百年的胡家,已擁有18座翡翠礦坑。
像很多緬甸孩子一樣,胡焱榮的教育是從寺廟開始的。9歲那年,他就被送進寺廟出家。到15歲還俗回家,他隨即前往緬甸瓦城「金色宮殿僧院」潛修靜坐,學習佛法。1983年,他進入瓦城大學讀書,主修礦物學和哲學。從1985年起,成年的胡焱榮開始承繼家業,往來緬甸和泰國之間,從事翡翠、紅、藍寶石的原石買賣,同時也開始學習寶石切割技術和珠寶設計。
「我的曾祖父、祖父,他們一生挖了那麼多翡翠,賣來賣去,到他們過世的時候,只剩下翡翠和錢,對翡翠文化沒有什麼貢獻。」胡焱榮認為,真正的翡翠藝術還是從古代中國的宮廷里傳播開來的。和中國的翡翠文化相比,緬甸的翡翠設計思想顯得有些單薄。「中國的翡翠設計,往往有某種文化寓意,比如白頭偕老、長命百歲。但很多緬甸工匠只是畫個高興,隨便表達,沒有那麼豐富的含義。我少年時在緬甸,也只是做些簡單的雕刻,在工藝和主題設計方面都沒有什麼突破。在中國,翡翠往往是先有認真的構思,然後才有一個作品。」
應該說,胡家的傳統還是有一些文化的基因,胡焱榮從小就在家裡看到許多祖父收藏的古董。對於古董的價值,胡焱榮在童年就有所認識。他清楚地記得,7歲那年打碎了一個玉器古董被祖父罰站的情景。他當時很不服氣,因為他在緬甸的街上能看到過很多漂亮的玉器。祖父就對他說,那東西都是現在的人做的,可家裡藏的是唐代的東西,明代的東西,在街市上是買不到的。
1995年,胡焱榮到台灣學習中文,在台灣故宮博物院參觀了他心儀已久的「翠玉白菜」,這個家藏巨萬的翡翠商之子許下宏願:雕幾件留傳後世的藝術品。「我想做出自己捨不得賣的東西,我想找到那種感覺。」他說。1999年,胡焱榮在美國寶石學院(GIA)取得珠寶鑒定和設計專業認證後,馬上投入到了翡翠設計中。
㈨ 緬甸有那些礦產開采
緬甸礦產資源豐富,有金、鎢、錫、銅、鉛鋅、銻等有色金屬礦,還有翡翠、碧璽、琥珀、紅寶、藍寶等非金屬礦。你想開什麼礦呢?在緬甸開礦風險較大,投資應小心慎重。
㈩ 緬甸金礦最多的城市;外地人都在哪裡開采
主要集中在緬中北部實皆地區,緬甸最大的國有金礦山是Kyaukpahto金礦,位於實皆省東界近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