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北方有哪些城市
A. 緬甸的城市有哪些
緬甸的城市有:伊洛瓦底省、馬圭省、曼德勒省、勃固省、仰光省、實皆省和德林達依省是緬族主要聚居區。
克欽邦、撣邦、欽邦、克倫邦、克耶邦、孟邦和若開邦,多為各少數民族聚居地。根據緬甸將實行的新憲法,緬甸新建的行政中心彬馬那(Pyinmana)將成為首都,並且其名字定為內比都。
勃生:重要港市,伊洛瓦底省省會,是西南門戶,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勃生河左岸,南距河口120公里。所產緬傘頗有名。出口以大米和柚木為主。萬噸輪船可以進出;有鐵路東北行,在禮勃坦附近與仰光-卑謬鐵路接軌。
曼德勒:全國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中部地區的軍事重鎮。曼德勒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海拔76米,地處中部乾燥區,扼守伊洛瓦底江。工業有茶葉包裝、絲綢紡織、釀酒、玉石琢磨、鑄銅和金箔工藝等,還有造船、食品、木刻、金銀飾等。為緬甸中部物資集散地和內地最大的交通運輸中心。
實皆:緬甸中部城市,實皆省首府。在曼德勒西南16公里,伊洛瓦底江右岸,與阿瓦以鐵橋聯系。棉花、芝麻、鹽、小米的集散地;交通中心,仰光-密支那鐵路通過,另有鐵路支線西通親敦江東岸的蒙育瓦和耶烏。
密支那(Myitkyina)緬甸聯邦北部城市,是緬甸北部的邊陲重鎮,克欽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扼守伊洛瓦底江,東距中國邊境約50公里。密支那是緬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鐵路線終點。
東枝:緬甸東南部城市,撣邦首府。在塔澤以東100公里。市區位於海拔1436米的高原上,氣候涼爽,東有林木蔥郁的東枝山,西南十數公里處即著名的因萊湖。有鐵路支線通塔澤,轉仰光-密支那干線,橫貫撣邦高原的塔澤-景棟公路也由此通過。
臘戍:緬甸東部重要貿易城市。在曼德勒東北約230公里。附近產茶、多種有色金屬礦及紅玉等。鐵路通曼德勒;公路南通東枝,北通中國雲南,與畹町相距約130公里。
B. 緬甸北部和中國哪裡交界
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德宏州交界。在東南亞國家中,緬甸北部的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獨厚。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緬甸主要使用的語言是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但是由於歷史上的原因以及中緬兩國的貿易合作都加強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緬甸民眾會說中文目前來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緬甸哪個地方離雲南最近?
緬甸東部的克欽邦和撣邦離雲南最近。克欽邦是緬甸北部的自治邦,首都在密支那,東北方向與中國雲南省接壤。撣邦位於緬甸東部,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面與寮國和泰國相接壤,西面與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相連。
緬甸的首付是哪裡?
緬甸的首都是內比都(Naypyitaw)。2005年11月,緬甸將首都仰光遷至內比都。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緬甸的首都,屬緬甸中部地區。從「內比都」再往北320公里是緬著名古都曼德勒。「內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北依山勢,南望平川,戰略地位重要。
C. 緬甸北部有哪些國家
中國,印度在西邊,孟加拉在西南,泰國在東邊
D. 緬甸有哪些重要城市
內比都(Naypyitaw、Nay Pyi Taw)現緬甸聯邦首都,是緬甸中部山區的一個戰略重鎮。內比都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現人口約80萬人。
仰光(Yangon)原首都和現最大城市,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緬甸內外海陸交通的總樞紐。仰光自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世界聞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於2500多年前,高達百米,塔頂鑲著4300多顆寶石。
勃生(Pathein)重要港市,伊洛瓦底省省會,歷史悠久的大米貿易中心。有機械製造、造船、金屬加工、碾米、制陶、鋸木等工業部門。所產緬傘頗有名。
曼德勒(Mandalay)全國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中部地區的軍事重鎮。曼德勒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市內有達弗林城堡、故宮、廟宇、寺院以及古老的英國政府大廈等遺跡。郊區曼德勒山海拔260米,山頂廟宇建築精緻,山下白塔林立 山下廣場。是緬甸佛教聖地之一,也是旅遊勝地。文化教育中心,市內設有文理科院校,師范學院,技術中學、美術、音樂和戲劇學校,還有博物館和現代化醫院。當地的緬醫、緬葯馳名全國。
密支那(Myitkyina)緬甸聯邦北部城市,是緬甸北部的邊陲重鎮,克欽邦的首府,密支那是緬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鐵路線終點。
東枝(Taunggyi)緬甸東南部城市,撣邦首府。在塔澤以東100公里。人口10.8萬人(1983)。市區位於海拔1436米的高原上,氣候涼爽,東有林木蔥郁的東枝山,西南十數公里處即著名的因萊湖。有鐵路支線通塔澤,轉仰光-密支那干線,橫貫撣邦高原的塔澤-景棟公路也由此通過。
臘戍:緬甸東部重要貿易城市。在曼德勒東北約230公里。人口約4萬人,華人和華僑較多,是中緬陸上交通和貿易的中樞。附近產茶、多種有色金屬礦及紅玉等。鐵路通曼德勒;公路南通東枝,北通中國雲南,與畹町相距約130公里。
E. 緬甸北部是哪裡
緬甸北部也稱「上緬甸」,主要由馬圭、曼德勒、實皆等省和欽邦、克耶邦、撣邦、克欽邦等組成。撣邦既是歷史上從雲南遷徙的華人移民主要的移民地,又是一個復雜而敏感的地區,主要由於近年來華人新移民大量湧入。撣邦的主要民族撣族與中國境內傣族、泰國泰族同族,與緬族之間長期存有矛盾。
撣邦南部有主張獨立的武裝力量存在,西部與泰、老交界地帶即有名的金三角地區,北部與中國接壤,既是歷史上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又是緬甸境內果敢族(漢族)主要的聚居地。緬甸撣邦有四個特區,均由原緬共分化而來。1986年以後至1989年緬共徹底解體,其原屬武裝統轄地一分為四,成為今天緬甸撣邦的果敢第一特區、佤邦第二特區、克欽第三特區,勐拉第四特區。
F. 緬北地區指哪些地方
緬北地區指的是:北部中緬邊界的果敢、佤邦、克欽邦、撣邦和勐拉。
其中,緬北地區的克欽邦以盛產翡翠玉石和硬木材聞名於世,世界上超過90%的翡翠產於克欽邦密支那地區。
除此之外,克欽邦是西南絲綢之路的通道,20世紀40年代修築的中印公路進一步溝通了中、緬、印三國,故克欽邦有「緬甸的北大門」之稱。
克欽邦是緬甸北部的自治邦,首都在密支那,地形是山地和平原,面積8.9萬平方公里,居民主要是克欽族、傈僳族。密支那是緬北政治、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克欽邦最大城市。地當緬北鐵路的終點,位於伊洛瓦底江西岸,附近的伊洛瓦底江寬約500米,有渡口可渡車輛。
而果敢,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果敢轄區呈條狀,多為山區、丘陵,主要是由三個大「壩子」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麻粟壩」。而佤邦,又稱為緬甸第二特區、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
G. 緬北靠近中國哪個城市
緬北靠近中國雲南省瑞麗市,
瑞麗市東連芒市,北接隴川縣,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是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
瑞麗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分旱雨兩季,基本無霜,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394.8毫米,年平均日照2330小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花開四季,果結終年,是一塊不可多得的熱區寶地。2008年,瑞麗年平均氣溫略高,年降雨量略多,年日照時數正常,光照條件偏好。
H. 緬甸北部是哪裡
緬甸北部是個梗。
這里是緬甸北部,網路熱詞,梗出自一本經典網路小說《插翅難飛》,男主說的話,「這里是緬甸北部,我生長的地方,歡迎來到我的世界,嬌貴的小公主」。後來由@樹一進行配音,抖音上很多視頻都用這個配音音頻,因此火起來了。
(8)緬甸北方有哪些城市擴展閱讀: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
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
I. 緬甸北部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真實的緬甸北部,位於中國雲南省與緬甸的交界處,簡稱撣邦,共有四個特區屬於緬北,分別為【果敢族特區】主要以華裔果敢族為首,【佤族特區】主要以佤族自治為首,【克欽特區】主要以克欽族自治為首,【勐臘特區】主要以華裔撣族自治為首,這四個特區也組成了所謂的緬甸北部。
緬甸第一特區,果敢老街,緬北的一部分,傳說中的金三角,也是撣邦四大特區中唯一一個屬於緬甸軍方控制的特區,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隨處可見的風流場所,和相隔百米就有一個的娛樂公司,和無數小賭攤子。
在這里在大街上的旮旯里,你可以看到端著礦泉水瓶里插著吸管,正在吸食不明物體的癮君子,和廉價出租屋門口坐在沙發上等待老闆到來的失足女,同時這里也有著無處不在的電信詐騙,這里充滿了誘惑,可能你稍有不慎就能掉入萬丈深淵。
緬甸的地理位置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
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
J. 緬甸的首都
緬甸首都為內比都。
1、內比都(Naypyidaw),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側,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2005年11月6日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都到此,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都名為Nay Pyi Daw(皇家首都之意)。
2、內比都原名彬馬那,為緬甸第三大城市,曾是緬甸民族英雄昂山將軍發動獨立戰爭的軍事要沖及共產游擊隊大本營,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戰略地位重要。亦是前首都仰光與北方大城市曼德勒之間的一個山區貿易城鎮。內比都城市規劃分成賓館區、住宅區和政務區等不同區域。面積約有6450平方公里,比仰光市大9倍多,目前比較空曠但比較適合旅遊觀光,很多市政設施和建築物正在建設。
3、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