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國家外債有多少

緬甸國家外債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2-02 02:01:01

1. 中國有外債么外債是多少都欠哪個國家的錢數目都是多少

首先回答是:有。截至2006年9月末,中國外債余額為3049.76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登記外債余額為2078.76億美元,其中國務院部委借入的主權債務余額為338.88億美元,佔16.30%;中資金融機構債務余額為660.41億美元,佔31.77%;外商投資企業債務余額為572.27億美元,佔27.53%;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債務余額為467.07億美元,佔22.47%;中資企業債務余額為37.46億美元,佔1.80%;其他機構債務余額為2.67億美元,佔0.13%。貿易信貸余額為971億美元。

2. 國外欠中國的外債各國有多少

美國:22.6253萬億美元。
日本:12.5789萬億美元。
義大利:2.7498萬億美元。
法國:2.7038萬億美元。
德國:2.4362萬億美元。
英國:2.3958萬億美元。
印度:1.9479萬億美元。
加拿大:1.5505萬億美元。
巴西:1.4441萬億美元。
西班牙:1.3854億萬美元。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StatesofAmerica),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2020年普查結果顯示,美國人口為3.33億人。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3. 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外債,那麼債主都是誰呢

每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大大小小都會遇到一些自己國家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請求別的國家援助。有的是經濟上的困難,他們這會就不得不向別的國家借錢,用以解決自己國家的困難,有一個特別普遍的現象,越是那種發達的國家,欠的外債越多,比如美國,英國以及德國,荷蘭這些比較出名的國家反而是欠錢最多的國家。其中我覺得全球最大的債主就是我們中國。

在一帶一路的順利實施之下,享受我國援助的國家越來越多,比如說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高鐵是我國一手建造而來。朝鮮、柬埔寨、尼泊爾、緬甸、馬里、烏干達、剛果、喀麥隆、伊拉克、敘利亞、埃及、阿富汗等,一共22國,都曾得到我們國家的幫助,我國成為一帶一路最大的債主。因為我們國家以寬懷待人,以海納之川的姿勢擁抱世界。所以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債主都是我們中國。

4. 緬甸 和 泰國 歷年的GDP!

緬甸2011-2012財年GDP總量為42.9萬億緬幣,人均877美元根據緬甸星光報2012年3月20日公布的官方數據,緬甸2011-2012財年(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GDP總量為42.9萬億緬幣,按緬甸央行4月公布的浮動匯率(1美元約等於810緬幣)及緬甸人口(6038萬)計算,人均GDP達877美元。而其官方匯率(2011年4月-2011年12月)則為1美元摺合5.3608緬元計算,以此計算的話,緬甸GDP約為8萬億美元。
另,緬甸計劃2012-2013財年GDP總量為45.7萬億緬幣,按當前官方浮動匯率計算,緬甸2012-2013財年人均GDP有望達到934美元。緬甸總統3月19日簽署法令,批准頒布2012-2013財年《國民經濟計劃法》。主要指標計劃如下:
一、全國生產總值指標按2010-2011年正常市場價格計算,增加6.7%。
二按正常市場價格計算
(一)農業增加1.9%
(二)漁業增加6.8%
(三)林業增加0.4%
(四)能源增加2.0%
(五)礦石及礦產品增加2.5%
(六)工業手工業增加11.2%
(七)電力業增加6.1%
(八)建築業增加1.5%
(九)交通業增加4.5%
(十)通信業增加150.4%
(十一)金融業增加8.1%
(十二)社會事業增加3.2%
(十三)貸款與其它服務業增加14.6%
(十四)貿易增加4.1%
三、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在全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由34.7%降為33.6%,27.1%增為27.6%,38.2%增為38.8%。
據緬甸官方統計,2011年1月至12月,緬甸進出口總額為895.265億緬幣,比2010年增長18.2%。其中,中緬貿易額為258.758億緬幣,占總額的28.9%,居第1位;緬甸泰國貿易額為246.0912億緬幣,占總額的27.5%,排第2位。
緬甸《七日新聞》4月10報道:緬甸商務部部長的經濟顧問貌昂博士說,緬甸新政府執政的首個財年,緬甸的貿易額就創歷史記錄,達181.5億美元。出口90.9億美元,進口90.53億美元。其中,農產品和水產品的出口明顯增加。出口產品中,農產品增加5.75億美元;天然氣增加10億美元;珠寶減少了13億美元;林產品與去年持平。
2011-2012財年緬甸經邊貿共出口大米11.78萬噸,主要是經木姐、清水河和甘拜地口岸出口中國。緬甸橡膠經緬中邊境木姐105碼和清水河口岸,以及緬泰邊境的丹老口岸共出口4.64萬噸。經木姐和清水河邊貿口岸,共向中國出口玉米63.1萬噸。2011-2012財年,在緬中邊境貿易額中,緬甸進口額達10.23億美元,比上財年增長43.1%;出口額16.96億美元,比上財年增長96.1%。
緬甸《商務周刊》發布的數據,緬甸主要豆類在2011-2012財年共出口138.87萬噸,與上財年的91.45萬噸相比增長51.8%,出口額10.74億美元,同比增加17.5%。
緬甸《七日新聞》4月10報道:4月1日,緬甸開始實行新的官方匯改政策,在緬甸央行的監管下,從4月2日開始至4月5日,匯率浮動由1美元兌換818緬元升至821緬元。從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時代就規定的官方匯率是1美元兌換6緬元,但黑市兌換常有二、三種匯率,1美元一度兌換1300緬元。
據緬甸官方統計,至2011年12月,外國對緬投資歷年累計為404.24704億美元。其中,中國202.60041億美元(中國大陸139.47146億,香港63.08495億,澳門0.044億),占總額的50.12%。排名前6的國家和地區為:1.中國大陸139.47146億美元;2.泰國95.68093億美元;3.香港63.08495億美元;4.韓國29.38857億美元;5.英國26.60588億美元;6.新加坡18.04013億美元。此外,外國對緬投資領域佔比前5位為:電力46.68%;石油天然氣34.17%;礦業6.91%;製造業4.35%;賓館旅遊業2.63%等。
據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11月初,緬甸國民在國內的投資總額僅為14340億緬元(約摺合17.925億美元)。到2012年1月底,2個月內就增加了2600億緬元(約摺合3.25億美元),投資總額已接近17000億緬元(約摺合21.25億美元)。主要投資於建築業和商品生產領域。
緬甸財稅部3月14日發布公告,緬甸公職人員普漲津貼。其中,國家公職人員及軍人每人每月補助生活津貼3萬緬幣;政府機關臨時工的日薪由原1100緬幣上浮到2100緬幣。另,公派留學及出國深造的公職人員出國期間不享受該待遇。此規定自2012年4月1日起執行。
緬甸財稅部長吳拉吞1月31日在聯邦議會上表示,目前緬甸外債總額為110.13298億美元。其中,1988年以前的外債總額為84億,1988年後為26億。

參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7398f01011eyc.html

5. 緬甸比中國過的貧還是富

緬甸比中國貧窮。
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目前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2001/2002—2005/2006年,GDP年均增長12.8%,經濟總量增加1.83倍。2010年GDP總額為383億美元,人均GDP約648美元。外債累計67億美元,外匯儲備約40.41億美元(2008/2009財年)。

6. 欠中國外債前十名國家

美國:22.6253萬億美元。
日本:12.5789萬億美元。
義大利:2.7498萬億美元。
法國:2.7038萬億美元。
德國:2.4362萬億美元。
英國:2.3958萬億美元。
印度:1.9479萬億美元。
加拿大:1.5505萬億美元。
巴西:1.4441萬億美元。
西班牙:1.3854億萬美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2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截止到2021年,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2020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

7. 中南半島經濟實力

中南半島位置:
中南半島(Indo-China Peninsula),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舊稱印度支那半島,又稱中印半島。位於中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西臨孟加拉灣、安達曼海和馬六甲海峽,東臨太平洋的南海,為東亞與群島之間的橋梁。
國家:
緬甸、寮國、越南、泰國、柬埔寨下面逐個介紹
緬甸:經濟
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全球95%的翡翠、樹化玉產自緬甸,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緬甸貨幣--緬元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目前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 2001/2002—2005/2006年,GDP年均增長12.8%,經濟總量增加1.83倍。2010年GDP總額為383億美元,人均GDP約648美元。外債累計67億美元,外匯儲備約40.41億美元(2008/2009財年)。

寮國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屬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1986年起推行革新開放,調整經濟結構,即農林業、工業和服務業相結合,優先發展農林業;取消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轉入經營核算制,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經濟政策,逐步完善市場經濟機制,努力把自然和半自然經濟轉為商品經濟;對外實行開放,頒布外資法,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經濟關系,爭取引進更多的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1991年至1996年,國民經濟年均增長7%。1997年後,寮國經濟受亞洲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寮國政府採取加強宏觀調控、整頓金融秩序、擴大農業生產等措施,基本保持了社會安定和經濟穩定。2001年至2006年,寮國經濟年均增長6.8%。2006年至2010年,寮國經濟年均增長7.9%。 國內生產總值:63.41億美元(2010年)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84美元(2010年)

越南
越南屬發展中國家。1986年開始實行革新開放。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國家工業化、現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體制,並確定了三大經濟戰略重點,即以工業化和現代化為中心,發展多種經濟成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地位,建立市場經濟的配套管理體制。經過二十年的革新,越經濟保持較快增長,1990-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7%,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三產結構趨向協調,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 2006年,越南正式加入WTO,並成功舉辦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越南經濟繼續發展。政府採取措 越南服裝加工廠
施調整經濟結構,增加工業、建築和服務業比重,降低農業、林業和水產品業比重。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改善投資環境。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均獲完成和超額完成,但同時也面臨增長質量和效益低、結構調整尚未到位等制約因素。 國內生產總值(2010年):1,035.74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7年):8.48%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10年):1,174美元 貨幣名稱: 越南盾(Dong) 匯率: 1美元=20720.0越南盾(2011年6月19日) 物價上漲指數(2007年): 12.6% 城市失業率(2007年): 4.64% 外匯儲備(2007年):約210億美元

泰國
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屬外向型經濟,較依賴美、日、歐等外部市場。20世紀80年代,製造業尤其是電子工業發展迅速,經濟持續高速增長。1996年被列為中等收入國家。1997年金融危機後陷入衰退。1999年經濟開始復甦。 1961年起實施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2002年開始第九個五年計劃。 近年,經濟狀況明顯好轉。2003年7月提前兩年還清金融危機期間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貸的172億美元貸款。截至2010年底,泰國外債965億美元,外匯儲備1721億美元。 2010年主要經濟數據為: 國內生產總值:45958億銖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7.8% 貨幣名稱:銖 匯率(全年均價):1美元≈31.73銖 通貨膨脹率:3.3% 失業率:1.04%

柬埔寨
柬埔寨是傳統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屬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貧困人口占總 柬埔寨貨幣—瑞爾
人口28%。柬政府實行對外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推行經濟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把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作為首要任務。把農業、加工業、旅遊業、 基礎設施建設及人才培訓作為優先發展領域,推進行政、財經、軍隊和司法等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資環境,取得一定成效。 2009年柬GDP總值約109.4億美元,同比增長2.1%,人均GDP達到769美元,農業、工業、服務業產值分別佔GDP的 34.2%、21%、37.8%。國家外匯儲備17.58億美元,出口39億美元,進口54.5億美元, 財政支出約為17.14億美元,爭取到國際援助5.2億美元。通貨膨脹率為-1.2%。美元兌柬幣平均匯率為1:4100。2010年柬GDP總值113.6億美元,人均GDP達到814美元。

8. 緬甸國家經濟怎麼樣

21世紀初的緬甸經濟總體水平,並沒有在二戰之後有大幅的提高,反而比二次大戰前還低。據比較權威的一種估
算,1936年緬甸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121.97億美元(當時人口1570.8萬),人均年收入776美元。據2004年11月的統計數字,緬
甸國民人均年生產總值僅356美元,人均年收入自然比這個數字更低遠不及二戰前的人均年收入776美元。可見緬甸的經濟發展幾乎陷入停頓或倒退。
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全球95%的翡翠、樹化玉產自緬甸,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私營經濟占
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
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
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
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2001/2002—2005
/2006年,GDP年均增長12.8%,經濟總量增加1.83倍。2010年GDP總額為383億美元,人均GDP約648美元。外債累計67億美元,
外匯儲備約40.41億美元(2008/2009財年)。

9. 哪位兄弟姐妹可以詳細的給我介紹一下緬甸的經濟與現狀

  •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7月,因經濟形勢惡化,緬甸全國爆發遊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人接管政權,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1997年改名為「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宣布廢除憲法,解散人民議會和國家權力機構。1988年9月23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緬甸聯邦共和國新憲法獲得通過,規定實行總統制。緬甸於2010年依據新憲法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2011年2月4日,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
  • 2005年,緬甸政府將首都從最大城市仰光遷至內比都(前稱彬馬那)。緬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 21世紀初的緬甸經濟總體水平,並沒有在二戰之後有大幅的提高,反而比二次大戰前還低。據比較權威的一種估算,1936年緬甸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121.97億美元(當時人口1570.8萬),人均年收入776美元。據2004年11月的統計數字,緬甸國民人均年生產總值僅356美元,人均年收入自然比這個數字更低遠不及二戰前的人均年收入776美元。可見緬甸的經濟發展幾乎陷入停頓或倒退。
  • 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全球95%的翡翠、樹化玉產自緬甸,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私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5%。1992-95年緬甸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5%。1995年緬政府制訂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力圖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五年發展計劃期間,緬甸年均經濟增長率達8.4%。2001年度,政府制訂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經濟發展計劃,並制定經濟年均增長10%的目標。同時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通貨膨脹,使經濟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由於美等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及本身經濟結構的封閉性和脆弱性,緬甸經濟仍然未走出困境。2001/2002—2005/2006年,GDP年均增長12.8%,經濟總量增加1.83倍。2010年GDP總額為383億美元,人均GDP約648美元。外債累計67億美元,外匯儲備約40.41億美元(2008/2009財年)。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