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邊境有什麼小孩玩的

緬甸邊境有什麼小孩玩的

發布時間: 2023-02-03 01:15:41

Ⅰ 一村兩國,小孩每天都出國留學,是哪裡

這個村莊就是坐落於中國和緬甸交界處雲南省的銀井寨,整個村寨一半是中國,一半是緬甸,村民分為兩個國家的國籍,因此有一寨兩國的稱號。

Ⅱ 緬甸邊境有什麼特產

緬甸邊境特產:

1、珠寶翡翠

緬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寶玉石出產地,盛產的紅寶、藍寶、翡翠等珠寶玉石,品質上佳,要說去緬甸買什麼便宜,不得不提珠寶。

2、木雕

緬甸的木雕很出名,最珍貴的要數由柚木,黑木,還有花梨木這樣名貴的材料的雕刻而成的工藝品,體態與木紋肌理渾然天成,加之雕刻師們以恬靜、圓滿的內心世界面對生活去創作,賦予了木雕盎然的活力。

3、魚板面

緬甸的國食是魚板面——一種盛在豐盛的魚湯里的米粉,通常配有香脆的香蕉片。

魚板面上通常會裝飾有鹵蛋、阿恰布、油炸蔬菜或者一碟小扁豆粥。它通常用酸橙汁或者干辣椒來調味。

(2)緬甸邊境有什麼小孩玩的擴展閱讀:

緬甸服飾特點: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八大民族:緬族、克欽族、克耶族、克倫族、欽族、夢族、若開族、撣族。各個民族有其特色的民族服裝,獨顯其民族文化。

同處於緬甸區域文化內的八大民族,在文化上有著共同的特點,也有著自己特色的文化。在服飾上這八大民族有著一些相同的特色,如這八大民族的女士都穿紗籠,男式都扎包頭。但是在裝飾上的不同就顯示出了民族特色。

緬甸是一個將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

男女紗籠的穿法不一樣,男式的籠基是在腰際結一個花球,女式的是左右裙端扭成帶狀,互相結住。雖然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

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

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平時的生活中緬甸人都喜歡肩挎一個很有民族特色的顏色鮮艷的長帶包。出席正式場合時的服裝都很講究。

男士要穿無領的對襟長袖外衣,內穿襯衣,並且頭上戴用一條素色的薄紗或絲巾裹紮好的「崗包」,下穿拖鞋;女士正式場合穿顏色鮮艷的服飾,梳各式高而光亮的發髻,並戴鮮花。

Ⅲ 除了西雙版納,中緬邊境最值得去過冬的地方,藏著雲南最寶藏冬天



雲南出名的地方數不勝數,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每一個都值得一去再去。冬天來雲南,可以去昆明的海埂大壩喂海鷗,也可以在大理的洱海邊吹吹風曬曬太陽。


但有一個地方卻經常被我們忽略,那就是位於怒江下游的孔雀之鄉——德宏。這個冬日,不如來溫暖的德宏喂喂孔雀嘗嘗 美食 。



德宏位於雲南邊陲,東面與保山相鄰,西、南、北面則和緬甸山水相連。由於德宏全州緊靠北回歸線,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18.4 ~20 之間。


可以說,德宏是雲南在西雙版納之外,最值得過冬的地方,這里藏著99%的遊客都沒領略過的原始雲南。




德宏的民俗風情和西雙版納相似,同樣是以傣族為主,信奉南傳佛教,充滿東南亞異域風情。

德宏的主要遊玩地,一是州府芒市,另一個就是瑞麗。


芒市的標志性建築就是 勐煥大金塔 ,座落於芒市東南部孔雀湖畔雷牙讓山頂。這座金塔是中國第一金佛塔,亞洲第一空心佛塔。



除了金塔,大家耳熟能詳的芒市景點還有樹包塔、勐巴娜西大花園、孔雀谷。去年4月,芒市又多了一個特別冷門又超級漂亮的地方—— 勐煥銀塔


勐煥銀塔坐落在大金塔對面的山頭上,與金塔遙相呼應。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穿上當地的傣族服飾行走其間,好像一下穿越到了泰國,隨手一拍都是滿滿的ins風,特別容易出片。



相較於芒市的低調,瑞麗就比較出名一點。《孔雀公主》、《西遊記》、《邊寨烽火》、《戴手銬的旅客》等多部影視劇都在此取景。


瑞麗和緬甸僅有一河之隔,這里最吸引人的景點就是 一寨兩國 ,一寨兩國里,有中國最貴的玉石國境線,還有獨具特色的佛塔建築群。



此外,瑞麗還是中國的「翡翠之城」, 據統計,從緬甸銷往我國的玉石,幾乎有一半都是從瑞麗發往全國的。


瑞麗的德龍夜市是我國最大的「翡翠毛料交易市場與直播基地」,這里有句話叫「一刀窮一刀富,一刀披麻布」,朋友們可以在這里 體驗一把賭石,但要記得適可而止哦




如果說一定要找一定去德宏的理由,那就是 美食 。德宏是一個深受導演陳曉卿偏愛的 美食 天堂, 美食 紀錄片《風味人間》和《風味原產地·雲南》里都能找到德宏的身影。


這里有比版納更酸爽的傣味,比建水更生猛的燒烤,比大理更豐富的小吃,比紅河更稀奇的水果。在德宏,足不出戶,就能吃遍最正宗的東南亞 美食 。



來到德宏,一定要嘗試一下最重口味的黑暗料理——撒撇。將動物苦腸熬成的苦水作調料,用肉加韭菜、緬芫荽、小米辣和米線蘸著吃,因此,撒撇又叫德宏的過橋米線。


每個人都知道雲南的「過橋米線」,卻不知道德宏的阿昌族,有一道「只過手不過橋」的 過手米線 。將米線放在手心,就著佐料吃下去,吃完還得再舔舔手指。(友情提示:記得手要清洗干凈)



德宏的 美食 ,看起來和西雙版納很類似,但因為德宏獨特的火燒技法和佐料,又使得其形成獨特的風味。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鬼雞和火燒豬。


此外,在德宏街頭,還可以輕松吃到越南卷粉、春卷、緬甸炒麵、泰國甩手粑粑,還有泡魯達等各種東南亞小吃。



對了,如果你在德宏看到加大號的水果,別驚訝,沒有打膨大劑,它們本來就是這么大。不想出國就能體驗異域風情,嘗遍各種極致 美食 ,那就趁早來德宏吧!

Ⅳ 菜菜東南亞游 泰緬邊境的華人村落 密窩村

密窩村位於泰緬邊界,入村前得經過全長250公里,繞過1864個彎的山路。這是個有故事的泰國華人村落。

密窩村(Baan Rak Thai)是位於泰緬邊界的一個華人山村。由清邁前往密窩村的1095號公路是條漫長又曲折蜿蜒的道路。選擇自駕游是自我挑戰,也是避免暈車的上策。全長250公里的路程耗時至少5小時30分鍾,得繞過共計1864個彎的山路,才得以進入這個隱藏在鬱郁蔥蔥的山區里,恍如隔世的華人村落。

中途的拜縣(Pai)咖啡館林立,是個受背包客青睞的慢活小鎮,適合看書、寫信、發呆。我和伴侶則為了拜縣夜市裡的 美食 而逗留了兩天。雖然沿途風景絢麗,行駛在如發夾彎的山路也有親歷《頭文字D》里山道飆車的樂趣,但長時間消耗專注力,終於抵達密窩村時,我倆才有所釋懷。

密窩村的中國文化,入村前的拱門就已展露無疑。這里盛產高山茶葉,一入村子左手邊便是茶園與酒庄,茶園間一棟棟的土樓民宿是整個村落觀賞日出的最佳位置。街道兩旁大紅燈籠高掛,寫著客棧、茶樓等字樣,大部分店家的門口也都寫上橫批與對聯。右邊是水庫,村落後的山巒倩影映在水面上,無風的時候,靜止的湖面完美地呈現出一個顛倒世界,叫人如痴如醉。散步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喜愛的旅行方式,也是 探索 這個村落的最好方式。

密窩村住有約200戶人家,這里的村民原屬中國國民黨。1949年,國民黨戰敗給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大部分黨員逃向台灣,而國民黨93師則從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一直西撤到緬甸。上世紀60至70年代,這個區域曾是臭名昭彰的金三角一部分,受困於此地的國民黨黨員自然也成了整個「特貨」交易中的重要角色。後來,泰國政府想通過國民黨士兵去牽制邊境地區的其他獨立武裝,雙方才達成協議,泰國政府允許他們在北部邊境居留,作為交換條件,他們則協助打擊泰共武裝。1980年代中期,泰國平定了下來,國民黨士兵放下槍支改握鋤頭,開始務農。

在泰國郊區,言語不通的窘境不時上演,但在密窩村,一句「你會說中文嗎?」就能輕松打破僵局。這是我們無意間走進一家以黃土及稻草築成的土樓小鋪後收獲的 歷史 故事。店內的老先生指著牆上的照片與舊文物樂此不疲地與我們分享著,帶有濃濃雲南鄉音的口吻始終親切。

以水庫為中心環湖而建的密窩村,很快就能繞完一周。村莊再往北一公里,就是泰緬邊境的管制站。管制站只有兩個亭子與一條紅白相間的橫欄,不時有人騎著電單車或進入或離開邊界,搞不清楚他們是泰國人還是緬甸人。駐守軍人拒絕了我們越境的請求,但卻為我們指點了一個不在計劃中的景點,說只要爬上關口的制高點就可以眺望緬甸。小小的山坡上保留了戰爭年代的哨崗戰壕,布滿沙包和地道,還有一個以軍綠色帆布搭建的半露天廚房,是意料之外的驚喜。抵達坡頂,對面山丘一條土路直通緬甸的撣族村。啊,我這是站在泰國,眺望緬甸啊!更微妙的是,緬甸小孩的朗讀與嬉戲聲穿越山谷,由風傳遞到我耳邊,聲聲回盪。在如此安逸的氛圍中,確實很難想像這里曾是軍火酣戰。

傍晚時分,回到密窩村的主要大街,十字路口處一所不設窗戶的單層平房上掛了個「密窩學校」的簡陋牌匾,此時正有20來個年齡看起來參差不齊的小孩在學 華語 。老師見在一旁張望的我們便忙著過來招呼,一以華語搭上話,魯老師的話匣子便打開來。密窩學校2016年才正式開課,他和兒媳婦就是密窩學校里僅有的兩位老師。即便村裡的小孩都有政府的泰文學校接受正規教育,但他們堅持讓小孩學中文,莫忘傳統。以前,他們教學生學習繁體字,後來年輕一輩反映在外頭當導游時看不懂簡體,出了糗,魯老師這才意識到簡體字更為通用,改以簡體教學。

密窩村的夜晚空氣持續降溫,少了日間玩鬧的小孩與遊客,一切又恢復寧靜。繼店長與魯老師之後,我們還遇上好幾個歷盡歲月滿腹 歷史 故事的老人,見到祖輩一樣源自中國的我們,眼神不經意地就流露出雀躍光芒。可見即使生活習俗日漸同化,密窩村年長的一輩仍不忘 歷史 ,不忘先輩,對遙遠的家鄉抱有根深蒂固的情懷。

我們學泰國當地遊客在這個古樸自然的村落湖畔扎營。12 月的泰北冬季,隔著雙層帳篷裹著棉被,依然可以感受到帆布外冰冷冷的空氣。隔天一早查看溫度計,竟然是攝氏8度那麼低。我說這個地方嘛,不管是人文、建築、氣候還是 美食 ,都顛覆了一般人對泰國的傳統印象。

離開的那個清晨,陽光微暖,漂浮在湖面上的蒸氣令村莊籠罩在一片朦朧 之美 。這個曾經民風彪悍的地方,如今竟略顯靦腆。

雖有 旅遊 業的加持,但村落依然朴實無華,不過相較老兵們初來乍到時的一片荒蠻,這群遺留在泰北的孤軍老兵與後裔總算可以在這個稱得上家的地方安頓下來。臨行前我再次回望,早起的村民已開始為生活耕耘,一貫作業,恬淡。

歲月靜好,安然若素,我步入車內,准備再次踏上那條路轉峰迴的來時路。

Ⅳ 緬甸有什麼特產

1、緬甸著名的手工藝品,首推珠寶和玉石。緬甸珠寶和玉石,本身就瑩潤透美,以品質優良、獨特,著稱於世。在不同工匠的手中,這些珠寶和玉石手工藝品產生了不可復制的個性美。

2、緬甸紙傘多達70多道製作工藝,紙傘結構緊密、工藝精細,經久耐用,且物美價廉。傘面選用綿紙和構皮紙,繪上吉祥圖案,既美觀大方,又能遮風避雨。

3、緬甸漆器之所以出名,就在於所用的漆料和其他顏料都是純天然的,非常環保。漆器上面的圖案簡潔,既有佛教色彩,又有自然特色,極富民族風格。有的漆器外表圖案採用鍍金工藝,看上去格外高貴。

4、香木粉,是緬甸獨有的化妝品,幾乎全民都用這種古老的材料來美容,沾水塗抹在臉上,這是最有效的防曬霜了。

(5)緬甸邊境有什麼小孩玩的擴展閱讀: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

Ⅵ 中緬邊境小城瑞麗,都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在中緬邊境,有很多景色優美的小城,這些小城雖然地處祖國邊陲,但由於靠近邊境,經過幾十年的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的也十分不錯。

因此,這些小城也有資金對景點進行開發建設,瑞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那麼瑞麗都有哪些好玩的景點,以及未被完全開發的處女地呢?

一寨兩國


一寨兩國是瑞麗名氣最大的景點,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讓一國兩寨成為全國知名的具有邊境特色的網紅景點。

一寨兩國位於瑞麗市西郊的銀井行政村,有銀井口岸可通往緬甸,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個寨子一半位於中國,一半位於緬甸。

弄莫湖公園


弄莫湖公園位於瑞麗市西側,是瑞麗市現存的唯一天然湖泊,屬於南宛河流域,湖中有一人工島,自人工島建成以來,吸引了大量珍稀鳥類,是觀鳥的絕佳場所。

弄莫湖公園初建時,周邊還是未被開發的荒田,現在四周都在建設,不遠的將來,弄莫湖將成為瑞麗市的內湖,穩坐瑞麗市民休閑 娛樂 的最佳場所。

獨樹成林


獨樹成林位於瑞麗市東,是瑞麗經典的 旅遊 景點,顧名思義,這片樹林是由一棵樹組成的。

由於地處亞熱帶,很適合這種樹的生長發育,它的枝幹一根一根地插入土中,就好像一顆新的樹木,這種枝幹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一片樹林。

姐告大國門


姐告是瑞麗市下轄的一個邊境貿易區,位於瑞麗江對岸,與瑞麗市隔江相望,姐告總共有3個國門,其中大國門最出名,是瑞麗的門面。

很多國內媒體報道瑞麗的新聞都配大國門的照片,大國門已然成為瑞麗市的象徵,是到瑞麗 旅遊 必去景點。

以上就是瑞麗比較出名的幾個景點,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小范圍知名的景點,比如南卯湖公園、莫里瀑布、姐東崍等。

Ⅶ 緬甸密支在哪裡那裡有什麼好玩的嗎

密支那(Myitkyina)
緬甸聯邦北部城市,克欽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邊,伊洛瓦底江兩條支脈東支恩梅開江和西支邁立開江的匯流處(稱作 Myit-son )的下游,東距中國邊境約50公里。密支那是緬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鐵路線終點。人口約3.5萬,由克欽族,撣族和緬族組成。以產砂金著名。柚木採伐和加工中心。有繅絲廠和食品工業。貿易中心。仰光—密支那鐵路的終點;又是伊洛瓦底江航運的起點;公路南經八莫至中國雲南邊境城市畹町,西北與印度邊境相通,向北沿邁立開江可通向中國西藏邊境。有機場。在密支那附近出產的香米稱作 khat cho ,被認為是緬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產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蘿,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民黨部隊和北戰區司令部的麥瑞爾突擊隊(簡稱麥支隊)對本多政材中將的日軍三十三軍一部分進行了長久的圍困和激烈的戰斗, 最終,密支那被史迪威將軍領導的盟軍攻克(被稱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不僅因為它連接緬甸其他地方的鐵路和水路,還因為它在計劃修建的利多公路(也譯作雷多公路或列多公路,後改名為史迪威公路)路線上。
密支那 Myitkyina
緬甸北部邊陲重鎮,克欽邦首府。位於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邁立開江西岸 ,是緬甸北部最重要河港。人口約 3.5萬。地處北部山地丘陵區,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23.7℃,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戰略據點。產柚木和其他木材,種植水稻、甘蔗等。繅絲、木材和食品加工中心。農產品集散地。北部地區交通重鎮,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貿易中心。公路南經八莫可達中國雲南省畹町,北經葡萄城可抵中國西藏;是縱貫南北的仰光一密支那鐵路線終點,與全國最大的玉石產地孟拱也有鐵路相通。建有機場和熱電廠。克欽人每年5月在此舉行宗教儀式。
密支那(Myitkyina)是緬甸聯邦之克欽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邊,伊洛瓦底江兩條支脈東支恩梅開江和西支邁立開江的匯流處(稱作 Myit-son )的下游。密支那是緬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鐵路線終點。人口約3.5萬,由克欽族,撣組和緬族組成。在密支那附近出產的香米稱作 khat cho ,被認為是緬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產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蘿,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民黨部隊和北戰區司令部的麥瑞爾突擊隊(簡稱麥支隊)對本多政材中將的日軍三十三軍一部分進行了長久的圍困和激烈的戰斗, 最終,密支那被史迪威將軍領導的盟軍攻克(被稱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不僅因為它連接緬甸其他地方的鐵路和水路,還因為它在計劃修建的利多公路(也譯作雷多公路或列多公路,後改名為史迪威公路)路線上。
該城市僅通過特殊允許才對外國人開放。

Ⅷ 緬甸有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緬甸有以下地方值得一去:

  1. 茵萊湖

    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水盆地,是緬甸的第二大淡水湖。
    這里三面環山,湖水清澈,陽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著多種魚類。茵萊湖的清晨如同仙境一般,「 獨腳漁夫 」 更是令人難忘,走進水上村莊又是別一番市井。
    湖中有30多個村莊,這里的茵達人世代生活在湖上,是名副其實的水上人家。

2.蒲甘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區域,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部分,是緬甸著名的宗教古城,也是東南亞最重要的佛教遺址之一。蒲甘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分為舊蒲甘、新蒲甘和良吁三部分。舊蒲甘是城市中心,也是佛教遺址所在的地域。為了保護遺址,緬甸政府將原生活在老城的居民強制遷往新蒲甘,新蒲甘在老蒲甘外三公里處,是一個以居為點和商業點為主的新城鎮;良吁鎮在老城東北四公里處。三鎮之外便是荒野之地。「手指之處必有浮屠」,這是對蒲甘佛塔之多的形容。無論朝哪個方向隨手一指,總有屬不清佛塔在眼前,而每個佛塔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據說在蒲甘方圓數十公里范圍內,最多時共有寶塔440萬多座。

3.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長長的柚木橋,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緬甸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到烏本橋參觀游覽的最佳時間是黃昏時分,這里是觀賞落日的最佳地點。您可以靜靜地坐在湖邊,看遠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漸變為深紅,最後一縷夕陽慢慢消失在天際間,感受這里寧靜祥和的氣氛。

4.瑞山都塔

瑞山都塔被稱為瞭望之塔,位於蒲甘平原中心靠南,是欣賞日出日落的好地方。Shwesandaw的意思是「金色神聖的發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內佑庇古王進貢的佛發舍利為塔名。瑞山都的塔基呈瑪雅金字塔形,底座四方,塔身四面有五層台階層層往上,到頂層平台還有兩層八角形的台基,上立覆鍾形的白塔,構成結構清晰的七級浮屠。瑞山都在75年地震掉了塔剎,事後換了一個新的,原先那個供在塔南邊的院子裡面安放著。作為當之無愧的日落之塔,首先是高度,在他冰瑜塔的塔內台階關閉後,它是蒲甘平原上可以登上的最高海拔;其次是位置,主要是大塔環繞在它的四周,往西可以看見大江,往東是體量巨大的達瑪央吉佛塔(Dhammayangyi Temple)和最雅緻的蘇拉瑪尼佛塔(Sulamani Pahto),往北則是他冰瑜塔和阿南達寺,往南明卡巴村周圍的佛寺層層疊疊,東南方向的遠處,達瑪斯迦寺的大金頂在落日下熠熠生輝。

5.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又稱仰光大金塔或雪德宮大金塔,高度為98米,表面貼滿了一層金箔,再加上它位於皇家園林西的聖山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鰲頭了。它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因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全塔上下通體貼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金箔27噸多。在塔頂的金傘上,還掛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純金箔貼面,頂端鑲有4531顆寶石,其中有一顆72克拉鑽石。

6.阿南達寺

阿南達寺坐落在Old Bagan古城牆的東面,寺名來自於佛陀的聲聞弟子以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它是一座優雅美麗的佛教建築,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築,孟族式樣的建築同時帶有北印度的風格,反映了蒲甘早期寺廟向中期演變的過程。寺內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高9.5米,被公認為蒲甘最庄嚴美麗的佛像。其中南北兩尊是原始遺留下來的,而東西兩尊損於火災,後於18世紀重建。南面的大佛最嘆為觀止,當您遠看佛像時,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藹,但是當您走到大佛的腳下再抬頭,法相卻變得庄嚴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