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說漢語的人多少
㈠ 緬甸人會說中國話嗎
少數人會,緬甸人主要說緬甸語。
緬甸語是緬甸的官方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區。使用人口約2800萬,在泰國、孟加拉、美國等也有少量分布。
仰光話是現代緬甸語的標准語。緬甸語既然是緬甸的官方語言,這就說明了緬甸語翻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還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1)緬甸說漢語的人多少擴展閱讀
緬甸語是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中的一個重要語言,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數約有2500萬。它是緬甸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通用語。它的書面語從公元1058年鐫刻的緬文「雷德謝碑」算起,已經有九百多年歷史。
緬文是拼音文字,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記載。從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到,緬甸語言在近一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無論是語音、詞彙還是語法,各方面都起了不少變化。其中,輔音韻尾的變化就是一個重要的語音變化現象。
對緬甸語中的輔音韻尾變化作了一些研究,發現緬甸語中輔音韻尾的變化過程及其變化規律與漢語以及中國部分少數民族的語言變化規律極為相似。對緬甸語的歷史演變進行研究,不僅可以找出緬甸語言本身發展的規律,也可以為研究親屬語言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㈡ 緬甸人能說漢語嗎
很多緬甸人都在開始學中文的,因為緬甸和中國是交際的國家,而且緬甸那邊也有很多的中國人在做貿易,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會將中文的,而且現在中國附近的一些國家特別是東南亞這些國家學習漢語的熱情也是非常高的。
㈢ 果敢、佤邦人說漢語嗎他們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一、果敢人、佤邦人均使用漢語。
果敢人的語言是西南官話(漢語北方方言)和緬語。
佤邦人的語言是西南官話(漢語北方方言)和佤語。居住在果敢的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長期與漢族雜居,其語言、生活、文化,已與漢族相同。
二、兩者之間的聯系:
果敢和佤邦歷史上都是中國領土,現在均屬於緬甸的領土,受緬甸政府的管轄。在果敢當地總人口中有90%人口為果敢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果敢在明、清兩朝屬於鎮康州之地,楊國華在1840年被清廷冊封領有果敢縣,領原鎮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戶地。
果敢曾經(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權。2015年3月26日緬甸軍方宣布已控制整個果敢地區,對果敢地區採取了融入緬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緬語教師,採用緬語教學。
佤邦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佤邦轄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北佤與南佤地區之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佤邦的總人口約55.8萬,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三、果敢和佤邦有3點不同:
1、兩者行政區類別不同:
(1)果敢的行政區類別: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
(2)佤邦的行政區類別:緬甸第二特區或者撣邦第二特區。
2、兩者的地理位置不同:
(1)果敢的地理位置: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接壤。
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南鄧特區相對,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的勐古鎮和貴概鎮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滾弄鎮,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
(2)佤邦的地理位置:佤邦通用漢語與中文,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首府為邦康市。
3、兩者的人口民族不同:
(1)果敢的人口民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
(2)佤邦的人口民族:以佤族為主體民族,同時也居住著傣族、漢族、景頗族(克欽族)、拉祜族、苗族、德昂族(崩龍族)、傈僳族、布朗族、緬族、回族等16個民族。
㈣ 緬甸說普通話嗎
緬甸的華人占總人口的2%左右。當地有華人自己開辦的中文學校,並且華人都喜歡聚居在一起,交流的主要語言為雲南話和福建話。只要是受過中文教育的華人都會說普通話。
㈤ 緬甸靠近中國的地區會說中文的多不啊
靠近中國的幾個邊境城鎮基本都會說漢語 瑞麗是中緬最大的邊境城市 也是最大的玉石交易市場
㈥ 果敢說漢語、寫漢字,被稱為世界上第二個中國,這是為何
果敢被稱為世界上第二個中國,這是因為這個地方的人講漢語、使用漢字,他們使用的流通貨幣是我國人民幣,就連通訊也是使用我國移動通訊。
果敢人將漢語作為他們的母語。果敢位於緬甸與我國雲南搭界處,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里。在籍人口約30萬人,其中90%的人口為緬甸華裔,他們自稱是果敢族,他們的語言是我國西南官話,和雲南漢人的方言是一樣的。果敢的小學教育也是學習我國的模式,甚至連教材也是採用我國的教材。
直到今天,果敢也不屬於我們國家,可是這里的人跟我國的人有著一樣的特色,有著黃皮膚,黑眼睛,不了解他們的人都還以為這里是我國的一個地區。
㈦ 說漢語的國家有哪些
漢語主要分布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會說漢語的人大約有16億,居世界人口數量使用語言第一(佔世界人口使用語言五分之一)、使用廣泛度居世界第三(第一為英語,第二為西班牙語,有5000多萬外國人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漢語是聯合國六種官方語言之一。
(7)緬甸說漢語的人多少擴展閱讀
漢語亦為當今世界上作為母語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除中國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是廣泛使用漢語的國家。在中國港澳地區和新加坡,漢語被定為官方語言。
而在中國台灣作為非法定的行政用語,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章第九條規定:國家機關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公務用語用字。很多國家都開始將漢語列為第二語言,加入授課內容。
㈧ 緬甸說中文的人多嗎
在緬甸,尤其是緬北,是華橋的聚集地,他們都用雙語交流,即華人和華人交流用華語,華人和緬人交流用緬語。
那裡有很多漢人並且會學會說漢語,特別是果敢地區,那裡基本是漢人,說的是漢語雲南方言,用地是人民幣,手機都是中國移動信號,區號都是雲南的區號,就連官方新聞播報都是漢語,在這兩個地區,漢語漢字隨處可見。
(8)緬甸說漢語的人多少擴展閱讀
緬甸語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居民以農耕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以蒲甘王朝為代表,建於十一世紀初,以蒲甘為首都。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並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並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
佛塔建築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
禮儀
緬甸是個佛教的國度,生活中的各種禮俗都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在仰光的大街小巷,花間樹叢,常可見到各種鳥在追逐嬉戲,原因在於當地人養成了不殺生的習俗,他們視烏鴉為「神鳥」,對其倍加愛護。他們對牛也敬若神明,在鬧市遇上「神牛」,行人和車輛都要迴避讓路。
不論何人,即便是外國遊客,進入佛塔或寺廟時,也都必須脫鞋。
㈨ 緬甸的果敢人,為什麼使用漢字呢有何緣故
果敢人的歷史。
公元1659年,南明的皇帝朱由榔為了躲避清軍的追殺,帶著上千漢族侍衛逃亡到了果敢。後來,朱由榔被大漢奸吳三桂所殺。那些追隨朱由榔的漢族侍衛以明朝遺民的身份留在了果敢謀生。同時,果敢地區原本有一部分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漢族商人馬幫,以雲南、貴州、四川人居多。
對於緬甸國語來說180人中只有10人熟練掌握,68人略懂。對於果敢人來說,無論是家庭內外,無論是對本族人還是非本族人,他們使用的語言都是漢語果敢語,母語是他們家庭和社會交際最為主要或者唯一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