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洪門區是什麼地方
1. 洪門具體在哪裡女生可以加入么
洪門鎮位於市、區東南部,面積34.2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一個社區、3個家屬委員會,農業人口24893人,居民7.2萬餘人。鎮區內有新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協等國家機關和華北石油局第四物探大隊、第五普查大隊、信息產業部第二十二所等企業。市委、市政府規劃的大學城也位於鎮區內,其中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學院及新鄉師專、平原大學、河南機電高等專科等高校新校區已入駐大學城。107國道、京珠高速、新延、新濮公路及東二環和南二環公路穿境而過。村辦及個體私營企業發達,瀝青、水泥硬化道路、程式控制電話和市內公交車通及全鎮各村。
2. 洪門國家為什麼承認
洪門最開始只活躍於南方地區,它起源於福建,後來慢慢地擴大,直到後來發展到了台灣,廣東,廣西和湖南,浙江等地。但總的來說對北方地區的影響程度並不大。
其原址所有殿堂屋舍,均由明朝皇室周王府出錢所建造,故而其又被世人稱之為「八王子院」或曰「周府庵」;其也因此而演變成了祖庭少林寺唯一傳承曹洞正宗法嗣、選任少林寺院住持、教授禪武醫藝知識、統領少林禪武醫僧的皇家門堂。
少林永化堂說法是:「 少林永化堂,創建於明朝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開山祖師是明朝欽依祖庭少林寺傳曹洞正宗第二十六代住持大和尚、精通禪武醫學的無言正道禪師,原址在少室山陰的少溪河南岸,與少溪河北岸的祖庭少林寺常住院,隔河相望,故而俗稱少林南院。
少林永化堂,在開堂之初,先後有法名分別為圓寶、圓會、圓林、圓性、圓壐、圓明、圓亮及圓普的八個明朝皇室王子放下名利,追隨無言正道禪師,剃度出家為僧,修禪習武行醫,並用其禪武醫學,廣結善緣,普度眾生。
3. 誰知道洪門在哪
洪門又叫洪幫或紅幫,解放後改為中國致公黨,致公黨的前身就是洪幫,紅幫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幫派或黨派,產生於明末清初,最初的幫派宗旨是「反清復明」,「洪」就是朱元璋年號「洪武」,洪和朱明的色彩為紅色,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就是參加亳州紅巾軍郭子興的部隊,所以也叫「紅幫」或紅門,紅幫海外影響力很大,在清朝中葉又有「青幫」從「洪幫」中分離出來,「青幫」又叫「清幫」,其宗旨是「扶清滅洋」,是幫助清朝的,所以青幫也叫清幫。蔣介石就是上海青幫杜月笙的關門弟子。晚清的清洪幫會員密秘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武昌起義。青紅幫對推翻二千年的帝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決定性作用,只因為當時起義士兵中加入幫派會黨的人比較多,其實就是帶黑社會性質的。解放後,清幫徹底解散,洪幫改為政黨「致公黨」,紅幫的祖師爺信仰「洪鈞老祖」,幫內都有行話、黑話,圈內兄弟用手式、暗語接頭,明確身份,確認無誤後,才會當做幫內兄弟,出門在外,幫內兄弟會照顧的你飲食起居,吃飯不要錢,睡覺不要錢,還會打發你盤纏路費回家,如冒充幫內士,如對不上號,那你的小命就很快沒有了。都是一些江湖黑社會性質的密秘會黨,其中青幫主要走運河幫清朝運糧,活動在大運河一帶,也就是漕運,這是青幫的生存的經濟支柱,而紅幫則活動於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在江浙一帶販運私鹽,是些鹽販子組成的,後來晚清時湘軍解散之後,有大量湘軍兵士流落於江淅一帶,於是就加入了洪幫,所以紅幫的成分比較復雜,有販賣私鹽的,也有大量兵痞、還包括大量手工業者、商人、土匪、達官、名流、士大夫、海外僑民、學生等等社會各階層的人氏。
4. 洪門現在還存在嗎
問題一:現在青幫和洪門還存在嗎? 洪門是現今民主黨派致公黨的一個前身
青幫好像已經不復存在了
問題二:現在還有洪門嗎? 有啊,中國致公黨,總部在美國檀香山。
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中國致公黨的前身是由華僑社團――「美洲洪門致公堂」發起的洪門(又稱紅幫、天地會、三點會、三合會)組建的海外組織,旨在維護華僑的正當權益, 中國致公黨關注民族的獨立和祖國富強。而現在的中國致公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政治體制內,執政黨中國 *** 所認可的八個「民主黨派」之一,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政黨」。致公黨的成員,主要以歸僑、僑眷為主;現有成員約2萬人。
中國致公黨由歸僑p僑眷和與海外有聯系的代表性人士p專家學者組成p具有政治聯盟特點p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o是與執政黨中國 *** 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
問題三:現在洪門還存在嗎 洪門的起源什麼叫做洪門?有的說:「洪門就是漢門,因為喪失了中原的土地,所以在「漢」(繁體「漢」)字里要除去『中土』就成為洪字了。」有的說:「因為明太祖年號洪武,所以拿洪字來起名的。」據洪門秘冊所載,洪門 *** 為朱洪竺,軍師為陳近南,大將為萬雲龍諸人,最初起於福建,以少林寺為主動機關。其初少林寺以武技名於世,清朝康熙皇帝嫉妒他們,命少林寺僧侶遠征西域,後來戰勝回來了,乃借事端戕害功臣鄭君達。又派兵焚毀少林寺,一班寺里的和尚逃出來的不少。其中有個陳近南遂組織天地會,想培植勢力來謀復仇,曾派遣他的部下五大將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等設立支會,這就是所謂「前五祖」。
還有一種說法:「明末崇禎皇帝年間,有山西太平縣人殷洪盛,又名洪英,賢明練達,有義氣,有俠腸。四方豪傑,都慕名來歸。當時稱為集賢館。崇禎皇帝殉國後,滿清的軍隊入關,明朝忠臣史可法在揚州督率軍隊抵抗清軍南下,抵抗不住,史可法為國殉難,殷洪盛又投到明朝將官黃得功那裡。後來黃得功又被清兵打敗,黃自刎殉難。殷洪盛率師繼續和清兵打仗,不能勝,被清兵擊斃,他兒子洪旭,和洪盛的人就到杭州投潞王。那知潞王降了清,洪旭乃再投奔鄭成功。洪盛門人蔡得忠、方大洪、胡德帝、李式開、馬超興等都成了鄭成功的部將,繼續和清兵激戰。當他們在史可法領導下和清兵激戰時,被清兵圍攻甚急,史可法殉國。他們突圍而出,共約今後見到面的時候,應報一『洪』字為暗號,繼續奮斗,有恢復明朝天下的意義。」
洪門的源流,言人人殊,從來不一致,因為它化名特多,有三點會、三合會、三河會、添弟會、致公堂、或紅幫等等;尚有分支別名,不勝枚舉。但是一致的對外稱曰《天地會》,對內則稱《洪門》。由於清廷對天地會黨徒的嚴刑究辦,殺戮株連,所以洪門 *** 方式多用囗頭傳述來秘密結社,對來源出處,難免魯魚豕亥,錯綜雜沓了。
洪門創立有許多說法:一說是起於康熙甲寅十三年(1674年)3月25日;一說是雍正甲寅十二年(1734年)七月二十五日。以上是根據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抄本西魯敘事。
關於香堂上供奉的牌位,依次是:
始祖:洪英、傅清主、顧炎武、黃梨洲、王夫之
五宗:文宗史可法、武宗鄭成功、宣宗陳近南、達宗萬雲龍、威宗蘇洪光
前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
中五祖:楊仗佑、方惠成、吳天成、林大江、張敬之
後五祖:李式地、洪太歲、吳天佑、林永超、姚必達
五義:鄭君達、謝邦恆、黃昌成、吳廷貴、周洪英
五傑:鄭道德、鄭道芳、韓龍、韓虎、李昌國
三英:郭秀英、鄭玉蘭、鍾文君
二師:男軍師史明鑒、女軍師關玉英
第一步:開壇
擺設完成,就由白紙扇高叫:「恭請壇主。」所謂「壇主」即主持是次香堂儀式之重心人物,可以是坐館,二路元帥,或者堂口大佬主持。壇主以「三把半」香供奉,在場每人均需下跪。各就職司之位,「壇主」就座。
第二步:傳新人
之後白紙扇大叫:「傳新人!」把守門口的「天佑洪」人物,循例盤問,當然事先已「綵排」。新人過關,由「執事紅棍」派清香一枝,然後下跪,高舉過頭 。
第三步:三十六誓
「執事紅棍」提出大刀,以刀背輕拍「新馬」,然後大聲傳諭洪門三十六誓七十二例如有違反便要受家法「三刀六眼」。每名「新馬」循環前述,然後進行另一儀式。
第四步:斬鳳凰
「執事紅棍」提出生猛公雞,手執大刀,背誦鳳凰詩,念畢手起刀落,雞頭墮地,再以七分白酒承接雞血。上至「壇主」,下至「新馬」皆指頭沾血,口內一啜,代表「滴血為盟」,至此禮成。
入洪門前與其他兄弟一同誦讀,表示......>>
問題四:現在中國還有洪門嗎 洪門和青幫是活躍在我國南方沿海的黑社會組織,其前身是清初的反青天組織地會,其創始人為陳近南,為反清復明須大量金錢,所以依靠海外明朝殘余勢力的支持大量進行地下商業活動,同時擁有可觀的武裝,隨著清朝在中原的政權逐漸穩定,反清復明的希望越來越小,商業活動在天地會也逐漸從副業變成了本職工作,但是有一點沒變,就是其武裝暴力性質。由於只能進行地下活動,天地會上級對下級操控時斷時續,統治能力漸漸薄弱,逐漸趨於分裂,洪門和青幫遍由此而來,此外後來還有小刀會等一些幫派,但大都隨著共和國 *** 的建立和各地解放,或集散,或取締,或逃亡,而逃亡地主要是台灣、東南亞和美國等地區,洪門現在雖然現在很少聽到他的名字,但是依然活躍在海外華人圈中。現在所說的洪門三合會並不是指的某一個組織,而是對活躍在環太平洋和美洲的華人黑社會的統稱,華人由於其民族性質具有很強的組織性和團結,所以很容易形成很大的組織團體,並且由於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一定的排外性,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在陌生地區生存環境和利益,往往自發的組織起暴力性質的組織,保護自己,在加上一些商人主動加盟尋求保護,一個黑社會性質的團體便由此誕生了。
問題五:中國現在還有青幫洪門嗎 你好 這個在中國已經沒有了
而且黑幫在中國是違法的
望採納
問題六:洪門現在還在不?如果在,分布在哪裡? 師出洪門決,行俠義天下!
問題七:現在還有『洪門』嗎?進洪門有沒有什麼限制? 當然有洪門!!!去美國紐約唐人街!!不過現在的洪門已經不同往昔了!!!具體進門規矩你得自己上門去問了
問題八:現在還有洪門嗎?我可以去嗎? 可以,現在美國還有洪門組織!
問題九:現在中國還有洪門么? 有
問題十:現在青幫和洪門還存在嗎? 洪門是現今民主黨派致公黨的一個前身
青幫好像已經不復存在了
5. 世界上最大的幫派洪門的介紹
「反清復明」,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也不陌生吧,這個詞是明末清初的抗清秘密組織「天地會」的宗旨,世界上最大的幫派洪門應該有很多人比較了解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最大的幫派洪門的介紹,希望你們喜歡。
世界上最大的幫派洪門的介紹
洪門起源於「漢留」,經由南明東寧總制使陳近南先生發展,進而轉化為洪門,是由抗清義士殷洪盛起始,殷洪盛抗清犧牲後其子投奔鄭成功,漢留構想流傳至鄭成功所部。旨在反抗滿清迫害統治,留存漢族 文化 。故後人尊其為洪門始祖。1925年10月10日,洪門致公堂轉型為中國致公黨,陳炯明首任該黨。司徒美堂是愛國華僑領袖,也是世界洪門昆仲景仰的洪門元老。抗日戰爭期間,司徒美堂發動海外華僑以捐款捐物等各種方式積極支持祖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不朽貢獻。
洪門了其人數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幫派。據統計截至到2005年洪門在世界各地的幫眾超過了90多萬人。洪門由明清時期的「天地會」演變而來現今以成立400多年。分支遍布美國,法國,南非,澳大利亞,越南等20多個國家。1904年,孫中山就是以「洪門大哥」身份赴美進行**活動。1992年,「洪門老大」林紳在美國檀香山去世,前來參加追悼會的人數達到9萬多人其中包括世界各地的洪門壇主還包括全球各大社團,包括義大利3K黨,日本的雅庫扎,香港的三合會,俄羅斯的戰斧,台灣的竹聯幫等等。當時美國政府在僅在檀香山地區就布置了超過20萬的防暴亂,以防止暴亂的發生。
洪門的主要起源
由於洪門的 傳說 版本眾多,各不一致,一種說法就是:「洪門是天地會(又稱紅幫、三合會、三點會、三和會、萬順會等),致公堂是洪門的一個海外分支機構,他們一致的對外稱曰天地會或紅幫,對內則稱洪門。」1992年7月28日在美國舉行第3屆世界洪門懇親大會,經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代表兩天討論,通過總會章程,宣告成立世界洪門總會。首屆會長__鵬,總會設在美國檀香山。為什麼叫做洪門?有的說:「洪門就是漢門,因為喪失了中原的土地,所以在「漢」(繁體「漢」)字里要除去『中土』就成為洪字了。」有的說:「因為明太祖年號洪武,所以拿洪字來起名的。」據洪門秘冊所載,洪門真主為朱洪竺,軍師為陳近南,大將為萬雲龍(一稱鄭成功化名)等人,最初起於福建,以少林寺為主動機關。起初少林寺以武技名於世,清朝康熙皇帝嫉妒他們,命少林寺僧侶遠征西域,後來戰勝回來了,乃借事端戕害功臣鄭君達。又派兵焚毀少林寺,一班寺里的和尚逃出來的不少。其中有個陳近南遂組織天地會,想培植勢力來謀復仇,曾派遣他的部下五大將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等設立支會,這就是所謂「前五祖」。洪門的源流,言人人殊,從來不一致,因為它化名特多,有紅幫、三點會、三合會、三河會、天地會、致公堂等等;尚有分支別名,不勝枚舉。但是一致的對外稱曰「天地會」,對內則稱「洪門」。由於清廷對天地會黨徒的嚴刑究辦,殺戮株連,所以洪門集會方式多用囗頭傳述來秘密結社,對來源出處,難免魯魚豕亥,錯綜雜沓了。洪門創立有許多說法:一說是起於康熙甲寅十三年(1674年)3月25日;一說是雍正甲寅十二年(1734年)七月二十五日。以上是根據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抄本西魯敘事。一說前身是扶余渤海聯合國曼洛理族後裔中紅派和博派合力發起,以神武地皇高洪為名舉族轉變而來。一說是洪二和尚發起建立。以上是根據傳播最廣的民間野史記錄。關於香堂上供奉的牌位,依次是:始祖:洪英(殷洪盛)五先賢:朱之瑜、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傅山五宗:文宗史可法、武宗鄭成功、宣宗陳近南、達宗萬雲龍、威宗蘇洪光前五
洪門(漢留)內容關系表祖: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中五祖:楊仗佑、方惠成、吳天成、林大江、張敬之後五祖:李式地、洪太歲、吳天佑、林永超、姚必達五義:鄭君達、謝邦恆、黃昌成、吳廷貴、周洪英五傑:鄭道德、鄭道芳、韓龍、韓虎、李昌國三英:郭秀英、鄭玉蘭、鍾文君二師:男軍師史明鑒、女軍師關玉英
孫文對於洪門也有他的說法,在他所著的《孫文學說》裡面有一段記載,原文如下:「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蓋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圖恢復,誓不臣清,捨生赴義,屢起屢蹶,興虜拚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面明朝之忠烈,變殘廢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復明的宗旨,結成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助也。此殆洪門創設之本意。然其事必當極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覺也。夫政府之爪牙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為士紳,故凡所謂士大夫之類,皆所當忌而須嚴為杜絕者,然後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潛滋暗長於異族專制政府之下。以此條件而立會,將以何道而後可?必也以能全群眾心理之 事跡 ,而傳民族國家之思想。故洪門之拜會,則以演戲為之,蓋此最易動群眾之觀聽也。其傳布思想,以不平之心,復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聞而生厭遠而避之者也。其固結團體,則以博愛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顧,患難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無家遊子之需要也。而終乃傳以民族主義,以期達其反清復明之目的焉。」
孫文在和保皇黨論戰之後,覺得美洲的華僑比檀香山多。預備赴美洲宣傳革命。他知道美洲華僑力量的偉大,要加入洪門,因此在洪門前輩,孫文的叔父鍾水養介紹,於1903年冬天,毅然加入了檀香山致公堂。這天同時拜盟的有六十餘人。就在國安會館(同興公司舉行入盟禮節。並由主盟人封孫文為「洪棍」(洪門三把手,掌管執法)。據傳當時加入洪門的會員名冊,現保存在檀香山。
孫文到美國舊金山受到歡迎,當地華僑有90%參加洪門致公堂,總部設在三藩市(舊金山,又譯「聖弗朗西斯科」、「三藩市」),各埠設有分堂,主張各不一樣,再有保皇黨的人從中欺騙,幾乎忘了反清復明的本來面目,孫中山有見於此,乃建議舉行洪門總注冊,代致公堂擬定新章程,將反清復明的范圍更加擴大。使洪門無形成了一個革命團體。當時的洪門致公堂的總注冊和孫文重訂致公堂新章程,對於美洲華僑革命工作關系極為重大。美洲華僑七萬人共捐贈款項約二十一萬元美金,支持了孫中山先生的國內革命之急需。華僑對祖國革命,有莫大的貢獻,所以稱為華僑為革命之母。而因為華僑有90%名列洪門會籍,亦可稱洪門為華僑之母。因海外華僑,若無洪門,則華僑民族意識,不能如此堅強。
洪門的宗旨
海外洪門組織自開山立堂的宗旨,是愛國家,愛民族,抵禦外來侵略。300多年來,他們為了保衛祖國而浴血奮戰,抗禦外侮,鏟除軍閥,進行斗爭,進行革命。1923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三次懇親大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司徒美堂、黃三德及海外不少洪門團體的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次大會著重討論了改堂為黨,成立中國致公黨的問題,所以實際上了也是第一次正式籌備組黨會議,並通過了《中國致公黨黨綱草案》,會議決定成立中國致公黨籌備委員會。1925年8月籌備委員會總會又發出《通告全體洪門人士書》,就有關建黨的具體事項,通告了全體洪門人士。
1925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四次懇親大會在舊金山召開。來自美洲各地、香港、澳門和上海等地的洪門組織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的主要內容是:決定以洪門致公堂為基礎,組織華僑政黨,定名為中國致公黨;通過《中國致公黨黨綱》;選舉陳炯明(1878-1933)、唐繼堯(1883-1927)為黨的正副主席。這一次懇親大會為中國致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中國致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致公黨的成立,標志著華僑政治力量的新的崛起。中國致公黨成立後,在美洲凡是有堂的地方都建立了黨的組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致公堂組織也實行改堂為黨,使致公黨的組織遍布亞洲、美洲等30多個國家,但由於洪門之間有較強的獨立性,改堂為黨的決議,未能在海外各地洪門團體中普遍實行,實際上形成了黨堂並存、堂黨不分的格局。在中國致公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後,又決定存堂保黨,以黨領導堂,這一決定和「一大」相比是很大進步。「九·一八」事變後,致公黨領導廣大黨員投入了抗日救國斗爭,譴責蔣介石不抵抗政策,並通過致公堂等洪門團體發動華僑積極支持國內一切抗日救亡運動。司徒美堂也立即聯合各僑團組織,發動了募捐救國,又親自攜帶僑胞及捐贈物資到上海慰問十九路軍。1937年「七·七」事變後,司徒美堂以古稀之年,奔赴呼號於美國、加拿大、古巴、秘魯、巴西、巴拿馬等國之間,宣傳抗日救國。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南下侵略南洋各國,激起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憤怒反抗,海外的致公黨(堂)組織也運用各種方式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或組織華僑抗日武裝,參加當地人民的抗日軍。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的洪門人士許志猛、官文森、陳演生秘密組織發動華僑青年回國參加抗戰。
洪門的團體性質
天地會一直深處民間,逃避滿清公家的查緝。其起源有下列諸說。
起義團體
起義團體:認為天地會是明朝遺民所創辦的起義團體,或鄭成功部將陳永華草創的組織,有「反清復明」的宗旨。
互助團體
互助團體:認為天地會是社會下層人士如苦力、佃農等組織的互助團體,初期只是為了積累力量,對抗地方門閥甚至恐嚇人財物的土豪劣紳,成立之初並無「反清復明」的宗旨,後因受到反清人士的薰陶,逐漸步向反清。
軍人團體
退伍綠營、湘軍、楚軍等軍人,有武無職,遂時常參與江湖黑道組織,謀取所得,卻屢遭公家查禁,憤而抗清,託言「延平王克復之志」,行黑幫擄掠不法之實。四川一帶稱之為袍哥會。
猜你喜歡:
1. 世界上最大幫派是哪個
2. 中國最大的黑幫:洪門
3. 世界上最大的幫派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