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避暑有哪些地方
① 緬甸有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緬甸有以下地方值得一去:
茵萊湖
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水盆地,是緬甸的第二大淡水湖。
這里三面環山,湖水清澈,陽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著多種魚類。茵萊湖的清晨如同仙境一般,「 獨腳漁夫 」 更是令人難忘,走進水上村莊又是別一番市井。
湖中有30多個村莊,這里的茵達人世代生活在湖上,是名副其實的水上人家。
2.蒲甘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區域,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部分,是緬甸著名的宗教古城,也是東南亞最重要的佛教遺址之一。蒲甘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分為舊蒲甘、新蒲甘和良吁三部分。舊蒲甘是城市中心,也是佛教遺址所在的地域。為了保護遺址,緬甸政府將原生活在老城的居民強制遷往新蒲甘,新蒲甘在老蒲甘外三公里處,是一個以居為點和商業點為主的新城鎮;良吁鎮在老城東北四公里處。三鎮之外便是荒野之地。「手指之處必有浮屠」,這是對蒲甘佛塔之多的形容。無論朝哪個方向隨手一指,總有屬不清佛塔在眼前,而每個佛塔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據說在蒲甘方圓數十公里范圍內,最多時共有寶塔440萬多座。
3.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長長的柚木橋,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緬甸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到烏本橋參觀游覽的最佳時間是黃昏時分,這里是觀賞落日的最佳地點。您可以靜靜地坐在湖邊,看遠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漸變為深紅,最後一縷夕陽慢慢消失在天際間,感受這里寧靜祥和的氣氛。
4.瑞山都塔
瑞山都塔被稱為瞭望之塔,位於蒲甘平原中心靠南,是欣賞日出日落的好地方。Shwesandaw的意思是「金色神聖的發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內佑庇古王進貢的佛發舍利為塔名。瑞山都的塔基呈瑪雅金字塔形,底座四方,塔身四面有五層台階層層往上,到頂層平台還有兩層八角形的台基,上立覆鍾形的白塔,構成結構清晰的七級浮屠。瑞山都在75年地震掉了塔剎,事後換了一個新的,原先那個供在塔南邊的院子裡面安放著。作為當之無愧的日落之塔,首先是高度,在他冰瑜塔的塔內台階關閉後,它是蒲甘平原上可以登上的最高海拔;其次是位置,主要是大塔環繞在它的四周,往西可以看見大江,往東是體量巨大的達瑪央吉佛塔(Dhammayangyi Temple)和最雅緻的蘇拉瑪尼佛塔(Sulamani Pahto),往北則是他冰瑜塔和阿南達寺,往南明卡巴村周圍的佛寺層層疊疊,東南方向的遠處,達瑪斯迦寺的大金頂在落日下熠熠生輝。
5.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又稱仰光大金塔或雪德宮大金塔,高度為98米,表面貼滿了一層金箔,再加上它位於皇家園林西的聖山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鰲頭了。它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因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全塔上下通體貼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金箔27噸多。在塔頂的金傘上,還掛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純金箔貼面,頂端鑲有4531顆寶石,其中有一顆72克拉鑽石。
6.阿南達寺
阿南達寺坐落在Old Bagan古城牆的東面,寺名來自於佛陀的聲聞弟子以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它是一座優雅美麗的佛教建築,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築,孟族式樣的建築同時帶有北印度的風格,反映了蒲甘早期寺廟向中期演變的過程。寺內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高9.5米,被公認為蒲甘最庄嚴美麗的佛像。其中南北兩尊是原始遺留下來的,而東西兩尊損於火災,後於18世紀重建。南面的大佛最嘆為觀止,當您遠看佛像時,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藹,但是當您走到大佛的腳下再抬頭,法相卻變得庄嚴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
② 緬甸什麼地方最好玩
1、仰光
仰光,緬甸最大城市,位於緬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有著無數或鍍金或白石的佛塔,佛塔中最著名的是馳名世界的大金塔,它位於市北聖山,居全城最高點。仰光依然保持著作為港口城市輝煌時期的殖民地特色。每年4月這里都要舉行隆重盛大潑水節。
③ 勐外是緬甸嗎
勐外是勐外土司避暑山寨是緬甸,但是中國雲南也有一個村子叫勐外村在中國雲南省孟連縣娜允鎮。
④ 我要去緬甸瓦城旅遊,請問去過的人,那邊消費怎麼樣帶多少錢才能去!
仰光瑞光大金塔 (Shwedagon Pagoda)
位於仰光市中心茵雅湖畔的聖丁固山上,是一座國家級的聖塔,也是東南亞著名三大古跡之一。即使不打算在仰光停留的遊客也一定會抽時間去這里參觀。其引人駐足的除了歷史與宗教性地位外,大金塔也是仰光的地標性建築,隨著太陽的余暉漸隱,大金塔也亮起了燈光,用金箔與各色寶石包裹的外觀更是璀璨生輝。高聳的主塔四周散落著幾十座形態及材質各異的小塔。漫步其中,您能看到的除了各地前往參拜的信徒,還有打著蓮花座的紅杉僧侶。而每日黃昏來臨的時候,總有眾多女信徒們或是自發,或是因默認的習俗來為塔內打掃衛生。
乘一次熱氣球,俯瞰蒲甘平原 (Bagan)
倘若能在空中俯瞰一次成千佛塔遍布的蒲甘平原,更是種值得炫耀的無與倫比的體驗。躲過燥熱的夏季與瓢潑的雨季,揀一晴日,乘一隻熱氣球去看日出,免去了與眾多遊人一起等候的擁擠與嘈雜,在冉冉升起的薄霧中,看橙黃色的太陽掙扎出地平線的瞬間,相信連心都會跟著一起融化吧。想像跟心愛的人牽手經歷此刻,在將來的日夜裡,總是種溫暖的回憶,像那和煦的日光般照亮了彼此。
走過烏本橋,走過一片寧靜 (UBein Bridge)
世上最長的柚木橋,長為1.6公里,全橋沒有一顆鐵釘用來加固橋身。除了這些技術上的資料,烏本橋上的六座亭子還代表了佛教中的「六和精神」,並且親切地被當地人稱為「情人橋」。不似國內的景點總掛滿了情人鎖,整座烏本橋剎看去不過是座簡陋的木橋嘛,然而歷經了150多年的風雨,歲月沉澱在木頭上留下的除了滄桑還有一股子厚重的味道。沿著橋踏過一片澤國,連接處是湖心一座綠意盎然的小島,藏在那林間的,是所躲於幽靜處的佛學院。天氣晴朗時也能欣賞孩子們以各種身姿跳水的有趣場景,或是租一艘小船,與情人一起泛舟耳語。
佛法普度,不度無緣之人
盡管對許多國人而言,寺廟參拜盡是求得一絲安慰或是迷信之所在,在西方國家卻漸漸流行起去遙遠東方的寺廟靜修了。緬甸佛教為上座部佛教,由於僧侶眾多,許多外籍佛學者也會申請到冥想類型的簽證(meditation visa),這種簽證往往需要寺廟出具一份邀請信,而此簽證也是可以在緬甸逗留長達半年之久。若是不想去寺廟學習冥想,也可到國際佛學院詢問,不過相信只適合已經去過一次緬甸並且願意在物質世界尋求精神層面滿足的人。
當一回皇帝,享滿桌佳宴
在緬甸,不可不嘗的即傳統緬餐。其實主菜的品種並不多,通常為牛羊肉、大蝦任意選一,由特殊醬料烹飪而成,裝在小碗里乘上,分量並不多,不容錯過的是大量配菜,幾乎都是素菜,有秋葵,腌筍,豆角,茄子,綠葉菜,加上些叫不上名字的醬菜還有新鮮沙拉與配湯。滿滿一大桌,旁邊是隨時等待差遣的服務員,頓時有種招待貴客要人的錯覺。而一些小店的服務非常好,小菜還能再加。這時候點上一杯鮮榨果汁現做的奶昔(milk shake),真是快活似神仙啊!
不可錯過的城市
仰光
仰光是緬甸聯邦的原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都內比都)和最大城市,仰光素有「和平城」的美稱。地處緬甸最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曼德勒
曼德勒又名「瓦城」。緬甸故都,曼德勒省省會,全國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區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蒲甘
蒲甘是緬甸歷史古城、佛教文化遺址、著名旅遊勝地。蒲甘位於國境中部,座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市區保留著緬甸各個歷史時期建造的眾多的佛塔、佛寺,城市佛塔。
內比都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緬甸的首都,屬緬甸中部地區。從「內比都」再往北320公里是緬著名古都曼德勒。「內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
眉苗
眉苗又稱「彬塢倫」,意為「第一個平原城市」。現為曼德勒省眉苗鎮區政府所在地,是緬甸內陸最著名的避暑勝地。位於曼德勒至臘戍的公路之間,座落在一塊既是山頂、卻又被遠山環抱著的平地上,距曼德勒68公里。
萊茵湖
茵萊湖Inle Lake位於緬甸撣邦首府—東枝的南面,為緬甸第一大湖,是緬甸著名的游覽避暑勝地。該湖海拔大約1300米左右,湖面東西寬約十公里,南北長二十二公里,面積一百四十五萬平方公里,三面環山。
不可錯過的城市
仰光
仰光是緬甸聯邦的原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都內比都)和最大城市,仰光素有「和平城」的美稱。地處緬甸最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曼德勒
曼德勒又名「瓦城」。緬甸故都,曼德勒省省會,全國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區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蒲甘
蒲甘是緬甸歷史古城、佛教文化遺址、著名旅遊勝地。蒲甘位於國境中部,座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市區保留著緬甸各個歷史時期建造的眾多的佛塔、佛寺,城市佛塔。
內比都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緬甸的首都,屬緬甸中部地區。從「內比都」再往北320公里是緬著名古都曼德勒。「內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
眉苗
眉苗又稱「彬塢倫」,意為「第一個平原城市」。現為曼德勒省眉苗鎮區政府所在地,是緬甸內陸最著名的避暑勝地。位於曼德勒至臘戍的公路之間,座落在一塊既是山頂、卻又被遠山環抱著的平地上,距曼德勒68公里。
萊茵湖
茵萊湖Inle Lake位於緬甸撣邦首府—東枝的南面,為緬甸第一大湖,是緬甸著名的游覽避暑勝地。該湖海拔大約1300米左右,湖面東西寬約十公里,南北長二十二公里,面積一百四十五萬平方公里,三面環山。
貼士
取名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
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婚姻禁忌
緬暦4月15日至7月15日三個月為佛教僧侶安居期間,緬甸人不許舉行婚禮。此外,緬甸人也忌諱在緬暦9月、10 月、12月內結婚。
數字禁忌
緬甸人忌諱9、13和尾數是零的「補」數(10、20、30、40、50、60、70、80、90)等數字,也忌諱「9」人共同遠行,認為「9」人同行必有災禍,若是9人同行則需帶一塊石頭,以破9的數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人認為「13」這一數字不吉利,因此機會買有編號13的房子和車子。緬甸商人忌諱補數,因為補數帶有零的數字,零即為輸,故視補數不吉利。在緬甸,若汽車牌照的總計為補數,如10、20、30……等就很難賣出去。
生活禁忌
緬甸人有「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視作是不潔凈的。
緬甸人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摸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裡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面和南面稱為頭頂部,把西面和北面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女子穿的筒裙(緬語稱「特敏」(TaMane))被視為不吉祥之物,不充許晾曬在超過人頭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諱在晾著衣服的繩索或桿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則男子身上的「神力」會丟失,並會倒霉一輩子。故此,到佛塔寺廟朝拜的信
電壓
220V
⑤ 國外旅遊之緬甸,不一樣的水上人家,是茵萊的一張名片嗎
剛剛結束了七彩雲南之行,這個月匆匆忙忙,很久都沒有回家了,而我的旅途將要去到國外。不再像待在麗江那樣,時間慢慢的,甚至感覺停留,這次我去往了緬甸。在一個充滿信仰的國家開始佛國佛系之旅。緬甸,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遊走於茵萊湖畔,忘卻那些煩塵俗事,享受那原本只屬於緬甸人的寧靜。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跳貓寺
這是一間位在茵萊湖畔的木造佛寺,已經有一百五十五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茵萊湖地區最古老,最大的修道院。這座迷人的木製修道院分別以撣族,西藏,蒲甘和阿瓦風格收藏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佛像。高大的馬賽克裝飾的基座和用於展示撣族和泰國北部佛教藝術的圖像的箱子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緬甸大部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7度,出行只需要帶上夏裝和薄外套即可。但是如果需要坐夜車大巴、火車等交通工具,十分有必要帶上長衣長褲,乃至稍厚的外套,因為這些夜車往往把冷氣開到最大,會讓人感覺很冷。簡而言之,最好穿長褲和保守的短袖衫。另外,因為無論是進入佛塔寺廟還是水上工坊都需要經常脫鞋脫襪,游覽參觀時最好穿上拖鞋,這樣穿脫比較方便。
⑥ 去緬甸旅遊玩什麼 緬甸旅遊玩法推薦
緬甸,這片被稱為“佛教之國”的神聖土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佛教在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很多人到緬甸旅遊,都是為了暫時忘卻那些煩塵俗事。的小編今天帶來了緬甸旅遊玩法推薦,大家可以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去緬甸旅遊玩什麼~
打卡萬塔之城
“手指之處,皆為浮屠”,曾經輝煌一時的蒲甘王朝修建了數百萬座佛寺佛塔,即使經歷了千年風雨滄桑後,如今4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依然殘存著2000多座,每座佛塔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前往蒲甘平原的制高點,從高空俯瞰日出時分的蒲甘,萬千佛塔被晨霧繚繞,待到第一束光打破平靜,漫天的熱氣球在蒲甘上空緩緩飄過,此等畫面足以令人屏息凝神,贊嘆不已。
去蒙育瓦賞佛像
蒙育瓦是緬甸中部的一個城市,位於曼德勒市欽敦江以東,沿曼德勒-布德林鐵路支線向西北136公里處。蒙育瓦最著名的地標是天波得佛塔,天波得佛塔又稱童話寺,主塔高40米,圍繞有864個衛星小塔,塔內的壁龕里有58萬多尊佛像,以矩陣排列,塔基四周的雕刻千姿百態。緬甸的小莫高窟-蒲文桐石窟-蒲文桐石窟有著492個佛龕,446444尊佛像,完成於14-18世紀。許多洞窟都保存的十分完好,洞窟中保留了繪制精良的彩色壁畫和精美的佛像。對於痴迷人文的旅行者來說這里將會是蒙育瓦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旅遊目的地。
額布裏海灘避世度假
根據全球最大的旅評網站TripAdvisor對亞洲地區超過300個海灘的票選結果,深藏於緬甸若開邦的額布裏海灘以黑馬之姿一舉奪魁,成為了全亞洲排名第一的旅行者首選海灘。鄉村田園詩一般原始的白沙灘,像麵粉那樣的細膩柔軟;孟加拉灣如夢似幻祖母綠色的海水,是造物主最慷慨的饋贈。漫步在長達數十公里卻是幾乎無人的海灘之上,彷彿自己就是這片土地的主宰,椰風樹影間,滿足你對海灘所有的念想。
在格勞這個有機田園鄉村徒步
殖民地小鎮格勞並不大,隨處可見高大芬芳的松林。高大樹木的掩映下,在異鄉明媚的陽光和空氣,最令人流連忘返的景觀,是那些散布著的殖民地時代顏色鮮艷的老房子和花園。
茵萊湖欣賞水上芭蕾
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是緬甸第二大湖。這里氣候涼爽,景色宜人,是個絕好的游覽避暑勝地。即可以欣賞到奇妙的浮島和緬甸最大的水上市場,又可以目睹打魚人以腳劃船捕魚的絕技。在這里,觀看漁民捕魚就像看一場優美的舞蹈表演。
探索丹老群島
丹老群島是地球上即將消失的景點之一,是中南半島沿海最大的島群,丹老群島由800多座島嶼,面積約3500平方公里,生活著2000多名莫肯人。丹老群島是世界上僅存的原始生態群島,是人跡罕至的東南亞處女地,被《國家地理》評選為最值得去的小眾目的地,世界上只有1%的人知道她的存在。因有數以千計未被開發的白沙灘、茂盛的原始叢林和神秘的“海上吉普賽人”莫肯族土著,被稱為“失落的世界”。
到烏本橋看唯美日落
烏本橋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到烏本橋參觀游覽的最佳時間是黃昏時分,這里是觀賞落日的最佳地點。許多人來緬甸,在很大程度上是沖著烏本橋來的,或者說是沖著烏本橋的日落來的。不知在什麼時候,烏本橋被旅遊界評為了世界上最美的十大日落地之一,黃昏金橘色的烏本橋剪影成了緬甸旅遊的金名片。
到馬哈伽納揚僧院參與布施
馬哈伽納揚僧院位於烏本橋頭,是全緬甸最大的僧院。每天上午10點,可拍攝到僧學院千名僧人共同用膳的壯觀場面。布施在緬甸已經不僅僅是傳統和傳承,也是信奉佛教的最基本覺悟,小小的一塊餅干或是糕點便將幾百年來將信眾、僧侶、佛祖聯系在一起,此時你會覺得非常的莊重和神聖。這是天地間、人與神、信眾與僧侶最直接的一次接受,一次對話,一次融合。
以上就是帶來的緬甸旅遊玩法推薦。第一次去緬甸,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拜訪仰光、蒲甘、曼德勒等熱門目的地,對於第一次造訪這里的你來說,你至少需要1周以上的天時間將緬甸的那些經典美景一網打盡。知道了去緬甸旅遊玩什麼的你,一定要給每個城市留出足夠的時間哦~
重慶到緬甸旅遊/xianlu/miandian
⑦ 緬甸有幾個邦幾個特區
緬甸有一個邦和四個特區。撣邦是獨立自治邦。面積為62500平方英里,是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個邦。主要居民是傣族而緬人稱為撣人。首府在東枝鎮,多柚木林,以種植水稻為主,還有玉米、小麥、煙草、茶等。
北部南渡附近有銀、鉛、鋅、銅等礦,內外交通不便,僅北部和西部有鐵路,分別由臘戍和東枝通向緬甸中部。中國畹町到臘戍公路是中緬陸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東枝是避暑勝地,其西南的因萊湖為著名風景區。
撣邦位於緬甸東部,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面與寮國和泰國相接壤,西面與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相連。
⑧ 昆明離緬甸最近的城市
昆明離緬甸最近的城市是騰沖,位於雲南西南部,與緬甸交界,距離省會昆明606公里,距離緬甸密支那200公里,距離印度雷多602公里,地理位置顯要,被稱為「極邊第一城」。相比麗江和大理,騰沖的資源更為豐富,有濕地、火山、溫泉、銀杏、古鎮等等。
騰沖被稱為中國翡翠城,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翡翠集散地,因與緬甸交界,從緬甸到內地的翡翠基本都會在騰沖中轉,再散發到全國各地,因此騰沖隨處可見翡翠店鋪和加工廠,價格也比內地很多城市更便宜,因此吸引了很多遊客和生意人,可以說翡翠是騰沖的支柱產業之一。
氣候特徵
騰沖市屬熱帶季風氣候,集大陸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的優點為一體,冬春天氣晴朗,氣候暖和,夏秋晴雨相兼,氣候涼爽宜人,年平均降雨量為1531毫米。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0℃可避寒,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30℃可避暑,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境內空氣質量良好,負氧離子平均含量每立方厘米3827個,最高達38000多個,PM2.5小於10,稱為「天然大氧吧」。
⑨ 誰能介紹一下緬甸撣邦的情況
這個地方07年2月我去過。把旅行日記給你看:)
緬甸有14個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著27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撣邦省東枝Taunggyi,因為海拔高所以氣候涼爽,加上萊茵湖的魅力,使它成為近年來緬甸最吸引人的避暑勝地……
撣邦算是緬甸最保有原始味的一個邦,這里也是傳說中下蠱毒最厲害的地方,所以,男士們可別輕易去招惹此地的姑娘──華人導游小李的開場白挺嚇人的。而三年前女導游阿英也曾提及一則傳說,原來這深山裡的水上民族有一種行水葬的怪習俗,阿英的祖父在50多年前就親眼見過,他們將棺木鑿了許多小洞沉入茵萊湖中,目的是讓小魚入棺啃食屍身,以屍體養魚。等過約三個月再撈起棺木打開,哇!裡面全是又肥又大的鱔魚,煮出來的湯味道可是甜美!人們把魚撈來吃,把人骨再丟回水中,實在令人毛骨聳然,後來只要飯桌上有鱔魚大夥就都反胃不吃。不過小李說這習俗已然廢除了。就在奇風異俗的流轉下,我展開了真正深入茵萊湖風土民情的旅程。
黃香粉、純煙草集市采風樂趣多
我們首先就去趕這熱鬧的集市,集市裡的物品對我們來說都是稀奇罕見的,像那鋸成一節節賣的木頭,第一次看到還以為是賣給人當柴火的,其實是一種黃香樹(MureaExotica),也就是緬甸女人臉上塗的那一圈圈黃粉的來源。緬甸人家裡都有座小石磨,就是用來磨這種樹皮的,磨成粉狀再沾水擦在臉上可防曬去斑,這也是她們的習俗,阿英說小時候曾因未擦黃香粉去上學而被老師處罰呢!
市集里還有他們自製的紙卷煙、葉卷煙,緬甸的方頭雪茄Cheroots大部分是此地做的,這里的煙草沒有加化學品很純,可以慢慢的抽上數個小時,是一種享受。其他還有炸蟋蟀、炸橡樹蟲,橡蟲很肥,一棵樹只有一隻,一隻賣200緬幣,約合台幣10元,可油炸也可生吃,真是無奇不有。市集也是少數民族集聚處,以墠族人居多,他們著深藍服飾很好辨認。
觀浮田、賞月色、湖上飯店做好夢
Inlay的In是緬語數字的4,Lay是湖,茵萊湖原是由四個小湖泊匯成的大湖,它位在多霧的墠山群山環抱中,是座天然高山湖泊,海拔2.900多公尺,面積158平方公里,近年來湖水乾涸,湖面也縮小了。
茵萊湖也有人稱它夢湖、奇幻湖,傳說此湖是湖之仙子茵撒斯Inthas的家。茵萊湖上有二百多個水上村落,彼此間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條水道也和陸上街道一般各有名字,水道口還有指標標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數,只差沒有紅綠燈和交通警察,但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規則,在茫茫湖面上絕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隻,游湖的馬達船船身很長,船頭高高翹起,重心落在後半段,觀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個人;當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們由湖北岸的良瑞碼頭進湖去,長長水道上一路迎面而來的船隻多是載著湖中浮田出產的蔬果,還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單腳劃船Leg Rowers只在茵萊湖看得到(中國紹興的東湖船夫是坐著用雙腳搖櫓)如今已成了茵萊湖的獨特標志,他們多半用左腳支撐右腳勾住槳一張一合的劃,穿著沙龍也照劃不誤,遠看就像跛子在水上行進,很搶眼,也是拍攝剪影的最佳目標。他們空出的雙手可以用來捕魚,茵萊湖的捕魚郎可不用網捕魚,他們用一個喇叭狀的大竹簍,捕魚時將喇叭口朝下放入水中,再用手中的竹竿(槳)插入竹簍中戳呀戳的,讓水草中的魚兒亂了方寸四處竄逃,結果便卡在竹簍上成了漁人的階下囚。這種捕魚方式在我看來有點拙,很少看到豐收鏡頭,但看他們一個個悠閑而與世無爭的模樣,根本漁翁之意不在魚,你就不會替他們擔憂了,捕不到魚時他們會挖些污泥回去填補菜園或撈些水草做肥料,一天在湖上晃呀晃、拐呀拐的也是一種度日方式吧!至少為萊茵湖平添了一份吸引力。
⑩ 緬甸的問題
緬甸著名之特產品,首推珠寶玉石和珍珠,其它和竹編手工"漆器",表現在傢俱、花瓶等,相當精緻。
緬甸盛產金礦,由寶塔、佛身表面所鋪的金箔,即可強烈感受到,盛產金礦、金飾自然物美價廉,但要特別注意,皆凡金飾、珠寶及遠近馳名的緬甸玉,都只能在國營的商店購買,因為緬甸法律規定,必須持有國家的購物憑證,你購買的商品才能出關。
除此之外,傳統手工藝品如木雕、藤製品、綴滿亮片色彩艷麗的沙籠,在仰光的翁山市場都可以買得到,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藝術品,你才會深刻地體會到,緬甸這個文明古國絕非浪得虛名。
在中國有市場的肯定是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