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叢林什麼動物多

緬甸叢林什麼動物多

發布時間: 2023-02-07 09:39:54

❶ 分布在緬甸的野獸有哪些

緬甸最北端的雪山上有羚牛和麝鹿之類的稀有動物;南部的德米拉島上有包括烏龜之類水族動物在內的各種動物;中部山脈地區有羌鹿、叉角鹿、犀牛、麖、虎、豹、獏、象、爪哇牛、騣犎等獸類和兔子、松鼠之類的小動物及各種鳥類、水鴨、秧雞。

❷ 緬甸有多少頭馴化了的大象

在緬甸叢林,機械化的車輛絕對「此路不通」。這時候就靠大象顯身手了。公象用長牙、粗鼻子和腦門頂著成噸重的柚木緩緩前行。它的身上還馱著它的主人,他一共擁有28頭這種役用象,他稱它們是「活的車輛」。

在緬甸,現代化交通及運輸工具還不太發達,而且這個國家的地形比較復雜,更為主要的是緬甸有著古老的使用大象的傳統,所以役用象仍有用武之地,至少只要還有森林存在,它們也就有存在的理由,可即使這樣,大象的數量也正在減少。

緬甸有7000多頭馴化了的大象,佔全世界馴養大象數量的30%,另外,緬甸還有6000多頭野生大象。

緬甸伐木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僱用了2700頭大象,完成著19世紀就進行的傳統伐木作業。在緬甸中部勃固山脈的瑞比阿耶有一個伐木營地,那裡到處都是用茅草和竹子建成的窩棚,該伐木營地共有82頭大象和25名「馴象人」,其實他們不需要馴象,只是在大象幹活時騎在它們的背上指揮控制著它們,這些伐木工人和大象在森林的深處有7處原始的伐木區。

❸ 緬甸陸龜如何散養,沒龜箱,有暖氣家裡20多度,可以散養嗎

緬甸陸龜散養條件長期保持25度以上的話還可以散養,否則還是弄個箱子,長期低溫容易患腸炎和肺炎。
緬甸陸龜,英文名Elongated tortoise,分類屬爬行綱、龜鱉目、陸龜科。該龜生活環境主要是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地、丘陵地區,耐熱性強。主食植物性的餌料,以植物的莖、葉、果實等為食。
生活環境折疊編輯本段
緬甸陸龜通常居住在濕度高的柚樹林,但在炎熱、乾燥的條件下於印度空地上也有被觀察到。緬甸陸龜棲息於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
【生活習性】
喜暖怕寒。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少,夜晚活動多。當環境溫度為22-33℃時,野生緬甸陸龜的活動量、進食量較大,17-20℃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當12-15℃時,龜攝食很少或不攝食,較多攝食有消化不良現象。每年的6-9月為活動、攝食旺盛。8月遇長期乾旱後,突然下雨,龜喜在雨水中爬行,顯得非常興奮,有的低頭飲水,有的停在沙土上。若遇黃梅季節,連續陰雨數天,龜多數棲息在人工建的洞穴或遮陽篷下。十一月下旬,氣溫降低,龜的活動緩慢,有的數天也未見爬動,溫度低於14℃,龜進入冬眠狀態,若長期處於低溫5-7℃左右,易患病。翌年三月末,氣溫達到近二十攝氏度時,國內產地的龜出蟄,19℃時已能正常攝食,且消化正常。
緬甸陸龜有固定的棲息場所。若將其移到距原棲息場所數米遠處,且拐彎,第二天清晨龜仍在原地。家養條件下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溫順,未發現互相撕咬,但有搶食現象。但在原生環境下,緬甸陸龜爬動較為迅速,相互之間有撞殼的行為。
緬甸陸龜適應力較強,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植物。香蕉、西紅柿、柑橘等對其誘惑較大,在野外,緬甸陸龜還吃花、草、野果及真菌、昆蟲、節肢動物和軟體動物。在人工飼養下,可作為主食的有油麥菜、白菜葉、上海青、地瓜葉、蒲公英、桑葉及香麻葉等;西紅柿、香蕉、蘋果、米飯、鮮玉米、車前草、黃瓜、豆角、香瓜、西瓜皮等可少量餵食,但是不能作為主食投喂;餵食草酸含量過高的食物對龜的代謝不利。可定期喂動物性食物,如瘦肉、蝸牛等。

❹ 原始森林有哪些珍稀動物

1、 大熊貓
大熊貓屬食肉目,大熊貓科,是我國特產的稀有珍貴動物。野生時棲息於海拔1500--3500米之間的高山深谷茂密竹林中,受季節、植被類型、地貌以及食物、水源、氣候的綜合影響,其活動的海拔高度不斷變化,大熊貓多生活在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的陰濕涼爽環境中,沒有固定的棲息處所,喜單獨活動,四處游盪,只有在發情期內才會有雌雄一起出現,它不會築窩,棲息於樹洞、岩穴或樹下亂草堆處,早晚出來覓食飲水,其餘時間睡眠、視覺、聽覺均較遲鈍,行動緩慢。但卻能快速而靈活地爬上高大的樹木,而且能泅渡湍流的河溪。
大熊貓主食是各種竹類,竹筍為大熊貓最喜愛的食物。其性成熟年齡一般為5-7歲,每年3--5月份發情妊娠期約為5個月左右。
距今幾十萬年前是大熊貓的極盛時期,與它同期的植物大部分滅絕了,因此它被稱為「活化石」現僅存活127
只,大熊貓的存亡早已為世人所關注,大熊貓的保護研究工作一直在不斷地繼續。

2、朱䴉 又名朱鷺 朱屬形目
科,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棲息於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帶,在附近的溪流、沼澤及稻田內涉水,漫步覓食小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兼食昆蟲。在高大的樹上休息及夜宿,喜群居,秋、冬季節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圍游盪。4---5月份開始築巢,每年繁殖1窩,每窩產2---4枚卵,雙親共同孵化、育雛,雛鳥約在30天後破殼,出殼後40天離巢。
朱䴉
分布在亞洲,過去在中國、日本、朝鮮及蘇聯南部有廣泛分布,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其野生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至本世紀70年代,野外已無蹤影,我國鳥類學家經過多年考察,於1981年5月在陝西省縣重新發現朱
䴉種群,也是世界上僅有的種群,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國內對朱䴉 的保護工作開展的較為成功,有其種群數量已有所增加。

3、華南虎
華南虎屬食肉目,貓科,主要生活在森林、叢林和野草叢生的地方,沒有固定的巢穴,活動區域特別大,可行走50多公里,屬夜行性動物,白天休息,晨昏活動最頻繁,善於游泳,不會攀爬,捕食勇猛,喜單獨行動,視覺、聽覺極為發達,脊柱關節靈活,行走時爪能收縮,沒有響聲,十分輕巧迅速,主要捕食大型食草類動物,飽餐後可維持數日,冬季發情交配,孕期100天左右,每胎產2--4仔,平均壽命20餘年,性成熟年齡3--6歲。
華南虎為我國特有種,歷史上分布廣泛,六十年代之後,其數量急劇下降,野外調查,其數量已相當稀少。現存活個體20--30隻,而且由於其數量少,繁殖相當困難,所以對華南虎的保護工作,相對來講難度較大。

4、白鰭豚
白鰭豚屬鯨目,豚科,是中國長江特有的水生哺乳動物,是世界上目前僅存的4種淡水豚類之一。它類似海豚而生活於江河湖泊中,生存范圍過去可從三峽至長江入海口,現已局限於長江中下游許多江心洲和邊灘。白鰭豚食性單一,僅以魚類為食,長江中下游的一些魚類:鯉、鯽、鰱、青、鱅、草、鯿、鯰等都是它們的食料。在食物魚的種類上沒有選擇性,但對大小有選擇。每兩年繁殖一次,春季發情,性成熟年齡4---8歲,妊娠期10---11個月。
白鰭豚種群數量很少。由於其生存水域的污染等問題,其保護工作亟待加強。

5、亞洲象
亞洲象屬長鼻目,象科,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大陸生動物,棲息於熱帶地區,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溝谷、河邊、竹林、闊葉混交林中游盪,營群居生活,每群數頭或數十頭不等,由一頭成年公象作為群體的首領帶著活動,沒有固定的住所,活動范圍很廣,主食竹筍、嫩葉、野芭蕉和棕葉蘆等。
象非常聰明,易馴化,記憶力好,野生狀態下,象對破壞其生存環境、傷害其同類及冒犯其尊嚴的挑釁都有自衛、報復行為。
象的性成熟年齡在12歲左右,妊娠期600--640天,每胎產1仔,壽命50--60歲。
象一般在早晨、傍晚活動,若是夜間明月當空,它們也會出來覓食,象群行動時大有排山倒海之勢,視力較差,但它的嗅覺和聽力非常好,野生亞洲象現已很少,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馴養的家象、役象很多。我國野生象僅分布於雲南省與緬甸、寮國相鄰的邊境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屢遭獵殺,破壞十分嚴重。

6、金絲猴
屬靈長目,猴科,是中國特有的猴類,棲息於海拔2000--3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帶,有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在海拔高的山林中活動,冬季下到較低地區,喜歡群居,有十幾只到幾十隻一群的,也有上百隻一群的,成群游盪,有一定的活動范圍和相對固定的路線。動作敏捷,攀跳如飛,每群中都有雌、雄老幼,由一個強健的成年雄猴---猴王帶領,群體內個體之間很少撕打、對弱小猴關懷備至,尤喜搶抱幼仔。
金絲猴在野外時食物類型極為廣泛,以多種野生植物的嫩葉、花、果實、皮甚至根、枝為食。其性成熟年齡在4歲左右,雌猴性成熟年齡稍有提前,每年夏季產仔,孕期210天左右,每胎1仔,少有2仔。
金絲猴有三個亞種:川金絲猴、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分別分布在我國四川、陝西、甘肅、湖北;貴州梵凈山;雲南西北部、西藏西南部。在其各自集中分布的主要棲息地,已分別建立了一批自然保護區,其保護工作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棲息地的不斷迅速地縮減。

7、長臂猿
屬靈長目,長臂猿科,棲息於熱帶亞熱帶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幾乎常年生活在樹上,借兩條長臂和鉤型的長手,把自己懸掛在樹枝上,象盪鞦韆似的盪越前進,動作迅速准確,偶爾也到地上行走。在地上行走時樣子非常滑稽,身體半直立,兩臂有時彎在身子兩側,有時舉過頭頂,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營家庭式生活,通常3--5隻為一個群體。喜歡鳴叫,早晨太陽初生時,成年猿首先鳴叫,最後全體共鳴,聲長悅耳,數里之內可聞。在野外通過鳴叫相互傳遞信息,所以人們模擬長臂猿叫聲,很容易抓到長臂猿。
長臂猿食性雜,以嫩樹枝芽、樹葉、果實、花、昆蟲以及鳥卵為食,長臂猿從不搭窩,睡眠、休息全都在樹上,幼猿8---9歲性成熟,冬季產仔,妊娠期7個月,每胎產仔一隻。
長臂猿種類有好幾種,其現存數量都非常少,由於人類的開墾行為,使長臂猿的棲息地范圍大大縮減,因此長臂猿的數量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減少。為了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我國在各種長臂猿棲息地附近建立保護區。

8、揚子鱷
屬鱷目,鈍吻鱷科,是鱷魚中體型偏小的一種,也是一種較耐寒的溫帶鱷類。揚子鱷在江湖和水塘邊掘穴而棲,性情兇猛,喜群居,由大小差不多的個體組成一群,用肺呼吸,能潛水,但隔一段時間必須露出水面呼吸,否則會被悶死。揚子鱷屬變溫動物,常在吃飽喝足之後爬到岸邊曬太陽,張嘴調節體溫。其視覺、聽覺、嗅覺都很發達,即使在大霧或黑夜裡也能看見周圍的東西,夜晚活動,覓食、具冬眠習性。
在自然環境里,揚子鱷以田螺、小魚、蝦、螺,河蚌及其它水生昆蟲為食,偶爾也食小鳥和鼠類、野兔。6月份發情交配,7--8月份產卵,每窩可產卵20枚以上,卵產於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鱷守護一旁,借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
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孑遺物種,分布在安徽、浙江和江蘇的交界處,揚子鱷瀕危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雛鱷死亡率高。

9、斑海豹
屬鰭其足目,海豹科,是一種水生哺乳動物,生活在寒溫帶海洋中,除產仔、休息和換毛季節需要到冰上、沙灘或岩石礁上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戲。性情溫順,喜歡群居。以魚類為主要食物,也吃甲殼類及頭足類。
斑海豹冬季產仔在冰上,當冰融化之後,幼崽才開始獨立在水中生活,繁殖期不集群,仔獸
出生後,組成家庭群,哺乳期過後,家庭群結束,也有少數繁殖期推後的個體則不得不在沿岸的沙灘上產仔。
近年來,由於人工捕捉、棲息環境污染等原因,致使斑海豹種群數量不斷減少,而且斑海豹在國內動物園內還未見有成功繁殖的例子。因此,斑海豹的保護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

10、黑葉猴
黑葉猴屬靈長目,猴科,是一種較為珍貴的猴類,主要分布在我國南部及越南、寮國等局部地區。生活於熱帶、亞熱帶局部地區的石灰山棲息的靈長類。在海拔1000多米的地區,也有少量黑葉猴,且峭壁、深澗、峽谷等復雜地形提供了它所理想的生境。營家族性群體生活,群體不大。占據一定地域,常以峭壁處的岩洞為家,居所固定。行動敏捷,膽小,耐熱而怕冷。以成熟的野果為主食,
也常食樹葉、花芽、鳥卵、昆蟲等小動物。繁殖季節不甚明顯,通常2-3月發情交配,妊娠期160天左右,8-9月產仔,再胎1仔。

11、雪豹
雪豹屬食肉目,貓科,其體形似豹,是貓科動物中最美麗的一種,雪豹是典型的高山動物終年棲息在雪線附近。冬季棲息於海拔2000--3500米的高度,夏季則移往6000米以上的高山峻嶺,也就是雪線以上,所以稱為「雪豹」。它從不到低山的叢林或草原,生活環境多為空曠多岩石的地方,有固定的巢穴,常設在岩石洞中,多成對棲息,屬夜行性動物,白天很少出來活動,黃昏或黎明時最為活躍。性兇猛,行動機靈,善於急速跳躍,捕殺時以貓科動物特有的伏擊式獵殺為主,輔以短距離快速追殺。捕食各種野羊、岩羊、鹿,或以旱獺充飢,有時也襲擊氂牛群,咬倒掉隊的牛犢。
雪豹性成熟年齡為2--3歲,每年1--3月份發情交配,5--7月份產仔,每胎2--4仔。
雪豹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四川和內蒙古等省區,野生數量不多。但在動物園里,雪豹繁殖已成功,這對雪豹這一物種的保護非常有意義。

12、黑頸鶴
屬鶴形目,鶴科,是一種大型涉禽,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為我國所特有的珍貴鳥類。分布區狹窄,除我國青海省外,西藏南部和四川北部也有。由於它們的生活條件嚴酷,幼體死亡率很高,所以野生的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國際上已把它列為急需挽救的瀕臨物種。
黑頸鶴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通常生活在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以綠色植物的根、芽為主食,兼食軟體動物、昆蟲、蛙類、魚類等。早春3月,黑頸鶴集群離開越冬地雲貴高原,集群北上,飛抵青藏高原的草甸、沼澤地帶,成雙結對,於4月下旬開始繁殖,築巢於沼澤地帶地勢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每窩產卵1---2枚,孵化期31--33天。到9--10月,黑頸鶴離開繁殖地結群南遷,由於其反抗天敵,保護幼鶴的能力太弱,因此帶到越冬地的幼鶴已寥寥無己。

❺ 緬甸的國獸是哪種動物

獅子被譽為緬甸的國獸,稱聖獅,是吉祥的標志,形容人民慢慢強大。國獸:國獸講究氣勢,渾圓飽滿,雄壯威武。中國的國獸是大熊貓,俄羅斯是北極熊,印度是老虎,澳大利亞的是袋鼠。

❻ 揚子鱷緬甸陸龜克氏原螯蝦玳瑁下列爬行動物中生活在海洋中的是哪種

只有玳瑁是海洋生物。
揚子鱷生活在長江流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
緬陸屬亞熱帶陸棲龜類,棲息於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晚上活動活躍,喜暖怕寒。性溫順、有靈性,以草食性為主,也攝食動物性食物。
克氏原螯蝦就是小龍蝦。棲息於淡水永久性溪流和沼澤,臨時的棲息地,包括溝渠和池塘。

❼ 這個是緬甸陸龜嗎如果是應該怎麼樣養

是緬甸陸龜。
搜索詞條
緬甸陸龜

更多圖片(12張)
緬甸陸龜也稱之為象龜、龍爪龜、旱龜、枕龜等,英文名Elongated Tortoise,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陸龜之一。中國分布於廣西、雲南,雖然在其他省市的農貿市場、寵物市場上常有緬甸陸龜出售,但它們並不產於本地,大多數是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再分散到各地,近年來的資源枯竭使得幾乎盡數的緬甸陸龜都依賴進口及部分商販走私。除中國外,緬甸陸龜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至越南、馬來半島地區,包括:尼泊爾、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等國,產量最高的地區集中在泰國、緬甸、越南南部、寮國等。由於該龜類被產地人們把它作為一種資源動物,無限制地加以捕捉並出售,特別是有些國家大肆走私進出口,造成其現存數量銳減。至今,在兩廣的農貿市場上仍然經常可以看到緬甸陸龜被當做野味來販售。

中文學名:緬甸陸龜
拉丁學名:Indotestudo elongata
別稱:黃象龜、枕龜、旱龜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無孔亞綱
目:龜鱉目
亞目:曲頸龜亞目
科:陸龜科
屬:緬甸陸龜屬
種:緬甸陸龜
分布區域:印度、尼泊爾、經孟加拉、緬甸到印度、馬來西亞以及中國的廣西
分享
外形特徵

識別特徵
成體背甲長20cm以上,最長可達40cm左右。頭中等,頭頂具一對前額鱗及一枚大的、常分裂的額鱗,其餘鱗片小而無規則;吻

緬甸陸龜前視圖
短,上顎具有三個鋸齒。背高而甲長,有一頸盾,脊部較平;臀盾單枚,向下包。腹甲大,前緣平而厚實,後緣缺刻深。四肢粗壯,前肢扁圓,後肢圓柱形;前肢5爪;指、趾間無蹼。尾短,其端部有一爪狀角質突,雄性發達。生活時,頭淡黃綠色到灰白色,體淡黃褐色,每一盾片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個別毫無斑塊);四肢覆蓋鱗片,鱗片呈黃綠色到黃褐色,有不規則黑色斑點。

外部
頭部呈淡黃色,頂部有排列對稱的大鱗,吻鈍,上喙略勾曲,鼻孔處為粉紅或淡黃色。背甲高隆,前後緣不呈鋸齒狀。每塊盾片中央有大黑斑塊,同心紋明顯,頭部淺綠黃色。腹甲前緣較厚,後部缺刻較深。四肢粗壯,扁圓形到圓柱形,有爪無蹼,適於陸地行走。表面有大塊鱗片,呈灰褐色。

由於緬甸陸龜的體色、體態多變,所以往往被飼養者或商家區分為所謂的「亞種」;但其只存在地域差異,並不能在動物學上劃分亞種。其在國內的市場統貨一般分為兩種,即越南和泰緬兩個主產區的貨。越南產區的緬陸成體殼型較長,頭色不甚鮮亮,而泰緬的貨則顯得豐腴,頭色黃綠色明顯。因體色、體態而劃分亞種、品系只是商業噱頭或一些人的主觀意識,並不具有學術性、權威性。

雌雄鑒別
體重500克左右可鑒別性別。雌性龜的腹甲中央平坦,無凹陷,尾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後部邊緣較近;而大多數雄性龜的腹甲中央凹陷(500克時的雄龜未發育完全,腹甲大多不凹陷),年齡大的龜腹甲凹陷的程度越大,尾長且粗壯,泄殖腔孔距腹甲後部邊緣較遠。在繁殖季節,雌、雄龜的眼、鼻周圍的殼趨向粉紅色,爪呈灰色。

分布范圍

在中國僅分布於廣西、雲南,主要生活在山區和丘陵地帶。雖然在其他省市的農貿市場、寵物市場上常有緬甸陸龜出售,但它們並不產於本地,大多數是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再分散到各地。在世界其他地區,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至越南、馬來半島地區,包括:尼泊爾、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等國。

生活環境

緬甸陸龜通常居住在濕度高的柚樹林,但在炎熱、乾燥的條件下於印度空地上也有被觀察到。緬甸陸龜棲息於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

生活習性

喜暖怕寒。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少,夜晚活動多。當環境溫度為22-33℃時,龜

野生緬甸陸龜
的活動量、進食量較大,17-20℃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當12-15℃時,龜攝食很少或不攝食,較多攝食有消化不良現象。每年的6-9月為活動、攝食旺盛。8月遇長期乾旱後,突然下雨,龜喜在雨水中爬行,顯得非常興奮,有的低頭飲水,有的停在沙土上。若遇黃梅季節,連續陰雨數天,龜多數棲息在人工建的洞穴或遮陽篷下。十一月下旬,氣溫降低,龜的活動緩慢,有的數天也未見爬動,溫度低於14℃,龜進入冬眠狀態,若長期處於低溫5-7℃左右,易患病。翌年三月末,氣溫達到近二十攝氏度時,國內產地的龜出蟄,19℃時已能正常攝食,且消化正常。

緬甸陸龜有固定的棲息場所。若將其移到距原棲息場所數米遠處,且拐彎,第二天清晨龜仍在原地。家養條件下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溫順,未發現互相撕咬,但有搶食現象。但在原生環境下,緬甸陸龜爬動較為迅速,相互之間有撞殼的行為。

緬甸陸龜適應力較強,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植物。香蕉、西紅柿、柑橘等對其誘惑較大,在野外,緬甸陸龜還吃花、草、野果及真菌、昆蟲、節肢動物和軟體動物。在人工飼養下,可作為主食的有油麥菜、白菜葉、上海

❽ 一隻緬甸陸龜能活多久~能長多大。。。。

一般緬甸陸龜都是25~55年左右,養得好可以獲得更長,緬甸陸龜根據記錄,澳大利亞有一隻活了80年了,到現在,這個是最長壽的緬甸陸龜了。

成體背甲長20cm以上,最長可達40cm左右,4年大就可以交配產卵了。緬甸陸龜一般在5月開始交配,7-8月是交配旺季。

(8)緬甸叢林什麼動物多擴展閱讀:

緬甸陸龜在中國僅分布於廣西、雲南,主要生活在山區和丘陵地帶。雖然在其他省市的農貿市場、寵物市場上常有緬甸陸龜出售,但它們並不產於本地,大多數是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再分散到各地。

在世界其他地區,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至越南、馬來半島地區,包括:尼泊爾、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等國。

緬甸陸龜通常居住在濕度高的柚樹林,但在炎熱、乾燥的條件下於印度空地上也有被觀察到。緬甸陸龜棲息於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緬甸陸龜於6、7、9、11月產卵。卵白色,長橢圓形,殼較其他龜殼厚,每次產蛋大約5-10枚,少數可達十數枚,1年產蛋1-3批。卵長徑43-48毫米,短徑34-37毫米。卵重28-38克。

緬甸陸龜已於2000年8月1日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❾ 雲南原始森林中的雲豹情況不容樂觀,我們能為這種美麗的大貓做點什麼

雲豹生活在情況復雜的邊境叢林中,可能真的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急需相關國家聯合執法,才能保護好這種美麗的大貓。

在以前,雲豹廣泛地分布於中國亞熱帶和熱帶林區,藏東南的森林、中南半島、馬來半島。100年前開始,人類大量地捕殺貓科動物,獲取它們的皮毛,砍伐森林,破壞它們的棲息地,導致所有種類的貓科動物瀕危,甚至滅絕。今天,我們已經很少能夠見到雲豹的身影,它們的數量,遠少於花豹和雪豹,或許僅比野生老虎多一點。


這些潛移默化的大眾保護意識手段非常重要。但在這些科普觀賞點,須配備科研團隊,以監測猴群、棲息地變化,便於及時提出調整改良措施。

❿ 緬陸品種

目前國內(國際生物界還沒有達成普遍共識)把緬陸分為三個品種:緬甸-中國種、越南種、東南亞種。

區別起來東南亞種最容易識別,其特徵就是青頭而非金頭,所以並非所有緬陸都是金黃頭色。

市面上最常見的緬甸種和越南種區別不大,主要表現在背甲形態上。緬甸種的背甲相對較為高拱,體型略偏細長,而越南種的背甲相對寬扁一些。特別強調的是緬甸種和越南種很難由甲殼上的黑斑面積的大小來區分,同樣是玉緬,很難判斷是哪個品種的。

一般商家所說的瑞麗種從名稱上應指雲南瑞麗的緬甸種,但實際上中國國內市場上的緬陸大部分來源於越南,所以魚目混珠的情況比較常見,買家也無需過於在意。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