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湄公河過後是哪個城市
❶ 雲南與緬甸的邊境城市有哪些
雲南與緬甸邊境的城市:
1、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是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瑞麗還是中國17個國際陸港城市之一,也是中緬油氣管道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瑞麗,位於雲南省西部,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其東連芒市,北接隴川,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是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
2、芒市
芒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首府;,東、東北接龍陵縣,西南連瑞麗市,西、西北與梁河縣、隴川縣隔龍川江相望,南與緬甸聯邦共和國交界,國境線長68.3公里;是通往瑞麗、隴川、盈江、梁河的交通樞紐,也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
3、隴川
隸屬雲南省德宏州,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山水相連,阡陌相連,國境線長50.899公里,國土面積1931平方公里,總人口181580人(2010年),縣城章鳳距省府昆明779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最端。
4、盈江縣
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傣語稱「勐辣」,位於雲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其東北面與騰沖市接壤,東南面與梁河縣接壤,南面與隴川縣接壤,西面、西北、西南面與緬甸為界。距緬甸密支那197公里,距緬甸八莫131公里。
(1)緬甸湄公河過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雲南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地處中國與東南亞,南亞三大區域的結合部,擁有國家一類口岸16個,二類口岸7個,與緬甸,越南,寮國三國接壤;與泰國和柬埔寨通過瀾滄江湄公河相連,並與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國鄰近,是我國毗鄰周邊國家最多的省份之一。
雲南與緬甸臨近的還有很多口岸:
1、猴橋口岸,位於騰沖西部的猴橋鎮,是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相聯的一個重要的通商口岸,中緬貿易的重要前沿。與緬甸山水相連,距緬甸甘拜地口岸8公里,是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2、滇灘口岸,位於中國雲南省保山市騰沖縣北部邊境滇灘鎮,與緬甸克欽邦接壤。距離陽臘幸溫泉11公里,距縣城61公里,距緬北經濟特區板瓦僅10公里。
3、南傘口岸,位於雲南鎮康縣城西南的南傘鎮,鎮西鄰緬甸果敢,明清時即有邊民互市活動。今為中緬邊民互市口岸,國境線37.358公里。
4.清水河口岸,位於中國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與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清水河市清水河口岸相對接,與緬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南登隔河相望。
5.章風口岸,位於中國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中緬邊境內,與緬甸克欽邦八莫市雷基口岸交界,於1991年8月被國家確定為國家二類口岸。
❷ 中緬邊境有那些中國城市
緬甸和中國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臨滄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界。
1、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最南端,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東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鄰近泰國和越南。
2、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北緯22°02′—24°50′、東經99°09′—102°19′之間,東臨紅河、玉溪,南接西雙版納,西北連臨滄,北靠大理、楚雄。東南與越南、寮國接壤,西南與緬甸毗鄰。
3、臨滄為雲南省地級市,地處雲南省西南部,東鄰普洱市,北連大理州,西接保山市,西南與緬甸交界,地處瀾滄江與怒江之間,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
4、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屬的地級行政區,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五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五縣」。
5、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怒江州是中緬滇藏的結合部。
(2)緬甸湄公河過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11] 。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
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
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東經96度線上,緬甸的標准時間就以東經96度為准。
參考鏈接:緬甸_網路
❸ 湄公河在什麼地方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流經西藏自治區與雲南省,此後成為緬甸與寮國之間,以及寮國與泰國之間的部分國際邊界,還流經寮國、柬埔寨與越南,然後在胡志明市(即原稱西貢)南面注入南海。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後的河段稱為湄公河。
湄公河幹流全長4909公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為扎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
湄公河上游是中國境內的瀾滄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
其中南阿河河口至南臘河河口31千米為中國與緬甸界河;寮國,湄公河寮國境內幹流為777.4千米;寮國與緬甸界河為234千米;寮國和泰國界河為976.3千米;柬埔寨境內為501.7千米;越南境內的湄公河三角洲為229.8千米。
由於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極大變化,以及主幹流有不少激流及瀑布,造成湄公河的航運能力差。目前湄公河只有下游550千米可通航。
(3)緬甸湄公河過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寮國首都萬象與柬埔寨首都金邊均在岸邊。湄公河約3/4的流域面積在其下游流經的5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與越南。
瀾滄江流出中國國境以後的河段稱湄公河,占湄公河一瀾滄江總流面積的77.8%,幾乎包括整個老 撾、柬埔寨和泰國的大部分地區、越南的三角洲地區和部分中部高厲河道平均比降約0.16‰。
第二大國際河流,注入太平洋的南海。
主要支流有南塔河、南烏江、南康河、南俄河、南屯河、邦非河、色邦亨河、蒙河、桑河、洞里薩河等,其中蒙河為最大支流。
流域面積
湄公河(瀾滄江)流域面積大於5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2條。中國,瀾滄江流域面積16.48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 140m³,平均年出境水量765億立方米.
❹ 湄公河經過哪些國家
湄公河經過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六個國家。
湄公河(Mekong River),發源於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Lancang Jiang或Lan-ts'ang Chiang),流入中南半島後的河段稱為湄公河。湄公河幹流全長4909公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為扎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
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
(4)緬甸湄公河過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湄公河委員會
1995年4月5日,下湄公河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四國在泰國清萊簽署了《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合作協定》,簡稱《1995年協定》。成立新的下湄公河流域河流組織一一湄公河委員會,其目標為追求湄公河流域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保護和管理,繼承並發揚「湄公河精神」。
湄公河自然地理
湄公河在其上游系薩爾溫江與長江之間的高原上發源的一叢大河之一;河床深切入其流經的崎嶇地區。在緬甸與寮國之間,約20720㎞²緬甸領土為湄公河流域,全系坎坷不平的地區。
湄公河較為平緩的下遊河段,構成寮國與泰國之間的一段相當長的邊界,成為柬埔寨、寮國、泰國與越南四國之間摩擦與合作的一個主因。
❺ 瀾滄江和湄公河流經哪些城市
瀾滄江源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E94°41′12″,N33°45′35″,海拔5552米)的山頭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0′52″,N33°45‵48″,海拔5160米)。
瀾滄江主要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出境成為寮國和緬甸的界河,後始稱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
(5)緬甸湄公河過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歷史
瀾滄江流域由於地處偏僻,交通條件差,其流域的文化內含也無法與黃河、長江相比,在黃河、長江不斷得到開發、利用的時候,瀾滄江卻靜靜地躺在那裡等待著有識之士,前來認識它、開發它。
民國初年,周希武等人來到瀾滄江進行考察,為後人留下了極為寶貴的資料。
民國3年(1914年)甘肅天水人周希武,作為甘肅勘界大員周務學的隨員,與洮陽人牛載坤合作在玉樹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考察。
❻ 湄公河的上游叫什麼
湄公河的上游叫瀾滄江。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瀾滄江源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的山頭下。
主幹流總長度4909千米,其中國內長2139千米,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出境成為寮國和緬甸的界河,後始稱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
(6)緬甸湄公河過後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一、湄公河在各地區的稱呼
中國西藏:郭涌曲、扎阿曲、扎曲
中國雲南:瀾滄江(傣語意為「百萬大象」)
緬甸:湄公河(mellhkaung)
寮國、泰國:湄公河(แม่น้ำโขง,「湄南公」)
柬埔寨:湄公河(ទន្លេមេគង្គ,「洞里湄公」)、大河(ទន្លេធំ,「洞里通」)
越南南部:湄公河(Sông Mê Kông)、大河(Sông Lớn)、九龍江(Sông Cửu Long)
瀾滄江上流有二源:北曰雜曲河,南曰邪穆曲河。
二、湄公河水系組成
湄公河幹流河谷較寬,多彎道,經寮國境內的孔(Khone)瀑布進入低地,到柬埔寨金邊與洞里薩(TonleSap)河交匯後,進入越南三角洲。三角洲面積4.95萬平方千米,土地肥沃。河流過金邊後分成兩條河,一條叫湄公河,一條叫巴塞河。
在河口附近,湄公河又分成3條汊河入海。幹流桔井以下可全年通航,桔井以上大水時可通小汽船,3 000-4 000噸級船可上溯至金邊。通過適當整治,湄公河可成為全線通航河流。
湄公河的主要支流都比較短小,長度均只有數百公里。其中最大支流是泰國境內的蒙河,該河發源於呵叻府,河流先向東北流,然後轉向東流,最後在空堅附近注入湄公河,河流全長550千米,流域面積15.4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20立方米/秒,其最大支流是錫河。
湄公河另一條較大支流是洞里薩河,該河發源於柬泰邊境,河流向東南流,最後在金邊注入湄公河。該河全長400千米,流域面積是8.4萬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約960m³/s,其上游有洞里薩湖。
金邊附近分成前江與後江,三角洲上再分六支,經九個河口入海,故入海河段又名「九龍江」。
大部分河槽深切,多峽谷,適宜建壩。於流有1 000餘萬千瓦水力,金邊以下通3 000噸海輪。湄公河漲水時,水注入洞里薩湖,湖面積由2 590平方千米增加到7700平方千米,而冬季,湄公河水消退後,水從洞里薩河流入湄公河。洞里薩湖和洞里薩河可以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