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二戰日本怎麼打的緬甸

二戰日本怎麼打的緬甸

發布時間: 2023-02-18 13:34:16

① 日軍為何進攻緬甸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東北與中國接壤,西北和印度相鄰,東南和泰國、印支交界,西南瀕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是中南半島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1885年起,緬甸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改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緬甸是東南亞惟一未被佔領的國家。成為同盟國在亞洲大陸的南翼屏障。從仰光到昆明的中緬公路是美國向中國國民黨政府運輸戰爭物資的惟一陸上通道。

進攻緬甸是日軍在東南亞發動進攻期間所進行的最後一次戰役。由於兵力不足,日軍大本營指示南方方面軍,在南方作戰期間,首先相機奪取緬甸南部的航空兵基地;當作戰告一段落後,在情況許可的范圍內,再繼續發動進攻。日軍佔領緬甸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大陸屏障,截斷美、英對中國國民黨軍隊進行補給的中緬公路交通線,以便早日結束中國戰場的軍事行動;同時,進逼印度,促使其脫離英國。擔負對緬作戰的兵力是陸軍第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陸軍中將,下轄第33師團和第55師團,共3.5萬餘人。開戰後增至4個師團,6.3萬人。支援作戰的飛機564架。為了進攻緬甸、控制泰國,日本第15軍於1941年12月8日在曼谷登陸。12月19日,日軍一部進入緬甸南端的丹那沙林地區,奪取了3個機場,切斷了英軍從印度、緬甸對馬來亞的空中支援。此後,日軍加緊構築道路,加強偵察,組訓緬甸反英親日分子,厲兵以待。

英國在戰前認為日本不會進攻緬甸,只把緬甸作為美、英對新加坡和中國進行陸空補給的中轉站。因此,緬甸在英國的防禦體系中未被重視,它曾先後隸屬印度司令部、新馬司令部、南亞盟軍司令部,最後又歸屬了駐印英軍,但緬甸的防禦始終未能建立。1942年初,盟軍在新、馬、菲和荷屬東印度地區相繼失敗之後,緬甸這個南亞大陸的前哨屏障的作用才被重視起來,但已為時過晚。當日軍向緬甸大舉進攻時,英國的防禦兵力只有1個印度步兵旅、1個緬甸步兵旅和一些分隊,另1個印度旅還沒有到達。總兵力只有2.6萬人。部隊都組建不久,裝備訓練不足,戰鬥力很弱。支援作戰的有美、英各1個戰斗機中隊,共有飛機36架。英國在印緬戰區已無兵可派。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英首相丘吉爾要求澳大利亞把正從非洲調回的1個師改道運至仰光。但澳政府認為,由於荷屬東印度地區被佔領,澳大利亞本土已岌岌可危,因而拒絕了丘吉爾和羅斯福的強烈要求。當時,緬甸之戰已經開始,英國轉向蔣介石求援。

中國國民黨政府應英國政府的請求和為了保持中緬公路的暢通,同意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但交涉過程頗為曲折。自1940年日本侵佔海南島和印度支那,切斷了中國經南海和印支的海、陸對外交通之後,中國國民黨政府對緬甸通道的安全日益擔心。1941年2月,國民黨政府派遣一個高級軍事代表團赴緬甸、印度和馬來亞進行考察,探討和英國聯合保衛緬甸問題。但英國顧慮較多,不願擔負中國遠征軍的後勤供應。1941年夏,韋維爾以印緬戰區總司令的身份到重慶活動時,蔣介石曾當面提出派遣部隊入緬和英國部隊共同保衛緬甸,但韋維爾態度消極,強調中國軍隊以防守中緬、中老邊界為宜。蔣介石對此大為不滿。1941年12月下旬,中國國民黨政府和英國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准備先以3個軍入緬作戰。但英國一直不同意遠征軍提前入緬,雙方爭執多時,中國遠征軍歷經三次動員和變更行動時間,直到仰光不保,英國才最後同意中國軍隊入緬作戰。國民黨遠征軍統稱「中國遠征軍第1路軍」,先由衛立煌任司令,後改派羅卓英為司令,杜聿明為副司令,下轄3個軍;即第5軍,軍長杜聿明兼;第6軍,軍長甘麗初;第66軍,軍長張軫。在中國遠征軍入緬前後,英國、美國和中國國民黨政府又在指揮權問題上爭吵不休,各有打算,最後同意由英國的亞歷山大上將和美國的史迪威中將實行雙重領導,蔣介石也在幕後指揮,實際仍是各行其是,嚴重地影響了遠征軍的作戰。

1941年12月23日和25日,日軍對仰光猛烈空襲。1942年1月4日和19日,日軍2個師團從泰國向緬甸南部的土瓦和毛淡棉發動進攻,至1月31日,佔領了毛淡棉及其以南地區。此後,日軍急速向仰光推進,於2月21日渡過薩爾溫江,突破了英軍在米鄰河和錫唐河的防禦,英印守軍第17印度師只餘下3000餘人棄械逃回東吁。日軍於3月4日前到仰光東北的勃固,仰光受到嚴重威脅。3月6日,緬甸戰區新任司令亞歷山大上將下令撤出仰光。此時日軍已對仰光形成包圍之勢,幸而北面日軍機械地執行命令,在達成合圍之後,沒有等待接替部隊的到來即自行撤離,仰光守軍得以僥幸撤出。3月8日,日軍進入仰光時,該市已是一座空城。

日軍佔領仰光後,海上補給得到了保障,經短期休整補充,並得到2個師團的增援後,分三路向曼德勒推進。右翼第56師團經勃固、東枝,直插臘戍,以切斷英軍和遠征軍的退路;中路第18、第55師團沿鐵路向曼德勒進攻;左翼第33師團沿伊洛瓦底江向卑謬、仁安羌進擊,以佔領仁安羌油田,從左側包圍曼德勒守軍。由仰光撤出的英軍邊打邊退,戰鬥力已大為削弱,至4月初英軍約6萬人在曼德勒以南240公里防守一條由西至東的防線。英軍東側由中國遠征軍防守。其中第6軍防守景棟、孟迤地區,第5軍防守東吁至曼德勒一線,第66軍為預備隊。第5軍先遣部隊第200師於3月7日開抵東吁後,立即掩護英軍退卻,並抗擊北進的日軍。雙方激戰12天,日軍傷亡較大,這是日軍人緬以來遇到的最頑強的抵抗。由於遠征軍上層指揮混亂,守軍得不到有力增援,於3月29日棄守東吁。左路日軍3月23日佔領緬甸南部主要機場勃生,從此英軍失去了空中掩護。4月中旬,日軍佔領卑謬後,逼近仁安羌,並對該地英軍形成包圍。英軍緊急要求駐守曼德勒以南的中國遠征軍前往解圍。第66軍所屬第38師1個團擊退了日軍,使英軍七千餘人,其中包括英軍司令亞歷山大安全轉移。4月下旬,佔領東吁之日軍又攻克東枝,並換乘汽車向深遠後方臘戍猛插,於29日攻佔臘戍,從而切斷了遠征軍和英軍的退路。至此,英軍和中國遠征軍未能實現在曼德勒以南與日軍會戰的企圖,部隊被迫後撤。5月1日,曼德勒失守,英軍丟棄了大量武器裝備,爬山越嶺,歷盡艱辛,退至印境阿薩姆邦的英帕爾。中國遠征軍一部進入印度的利多,大部退回國內。遠征軍在撤退中組織指揮混亂,給養缺乏,又兼雨季已到,山洪暴發,蚊蠅螞蟥為害,疾病流行,部隊非戰斗減員比作戰傷亡還大。日軍圍追堵截,西路到達親敦江以西,東路佔領了八莫和密支那,並進入中國雲南境內,於5月10日佔領騰沖,前出至怒江西岸,雙方沿江兩岸對峙。至此,日軍已達成其作戰目的。這次戰役英軍傷亡約1.3萬人,中國遠征軍傷亡約3萬餘人。日軍傷亡4600餘人。

日軍在進攻緬甸的同時,為了保障緬甸的海路補給,於1942年3月23日,以陸海軍一部佔領緬甸南端的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英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對日本的進攻能力估計不足,在新、馬、緬都吃了大虧。新加坡失守之後,印度洋門戶洞開,印度、錫蘭失去屏障。英國十分擔心東印度洋這兩個殖民地的安危,在緬甸兵力非常缺乏的情況下,立即動員了6個旅防守錫蘭,還於3月間在錫蘭成立一支新的艦隊。日軍深怕英國海軍勢力的增長危及它由海路向仰光的增援,於1942年4月5日和9日出動了由南雲指揮的第1航空艦隊為主的機動編隊,對錫蘭科倫坡港和亭可馬裏海軍基地進行了空襲,共擊沉英軍輕重巡洋艦5艘、航母和驅逐艦各1艘,擊落飛機約90架,同期還在孟加拉灣等海域擊沉艦只30餘艘。英國在遭受襲擊之後,將東方艦隊主要力量撤往東非,實際上除了非洲東部海岸以外,全部放棄了印度洋。英國以焦慮的心情擔心日本會在掌握印度洋制海權之後,大舉進犯印度大陸。但日本這時已成強弩之末,力量有限。日艦隊解除了對仰光的海上威脅之後,已收兵回營。其陸上兵力的擴張能力亦達極限,再也無力佔領錫蘭、特別是印度這樣的大國了。

在太平洋戰爭第一階段作戰中,日軍實施戰略進攻,達到了預期目的。盟軍處於戰略防禦,遭受了嚴重的挫折。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打敗了美、英、荷在遠東的部隊,相繼佔領了泰國、香港、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緬甸,以及西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島。強占的土地面積達380萬平方公里,人口1.5億。日本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戰前周密准備,開戰時集中兵力實施突然襲擊,一舉奪取了海空控制權,海戰力求速戰速決,不間斷地實施登陸和進攻戰役,從而使同盟國完全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② 國軍和日軍怎麼會在緬甸打起來

實際上這種演算法是到了1939年之後階段,當時計算戰鬥力的時候基本按照日軍一個大隊打國軍一個師計算有以下原因1、編制問題,到了39年,正面戰場基本穩定下來的時候,國軍的編制已經很不足了,即便是中央軍的嫡系師,如36、87、88之類的,只有4000-6000人,至於雜牌軍,一個師能有2000人就不錯了而日本一個大隊的人數在800-1000人之間雙方的兵力對比充其量是1:4考慮人員素質以後,就能發現差異更大。國軍的士兵基本都是臨時拉來的,而日軍都是百戰精兵(順便說句題外話,解放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共軍打國軍也要集中數倍的人員,可到了渡江戰役之後,一個連、一個營往往敢於挑戰對方更大規模的部隊,就是明證)2、裝備和訓練差異,國軍裝備太差,師一級也就是有點小口徑火炮,很多還沒有。至於槍械,質量更差,無法壓制對方火力而日軍大隊有大隊跑和其他重武器士兵訓練也是日本人強,這么算下來自然是日本人狠3、戰術因素國軍的主動性太差,不敢主動出擊,只是被動等著對方來攻擊,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被各個擊破

③ 二戰時期日本在緬甸投入了多少軍隊

二戰時期日本在緬甸投入日軍緬甸方面軍下屬三個軍,其中本多政材的33軍負責防守緬甸北部,處於中國軍隊的進攻范圍之內,其中四18師團主要對抗從中國駐印軍,第56師團負責對抗雲南方向的中國遠征軍。

緬北滇西戰役背景:1942年春,日軍入侵緬甸。中國應英軍要求,派遠征軍入緬支援英軍作戰。1943年10月,為執行盟軍魁北克會議關於在緬甸對日軍發動攻勢和打通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的決定,駐印軍在總指揮史迪威指揮下逐次集結於印緬邊境的雷多地區,准備向緬北日軍發動進攻。

駐滇西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決定以騰沖為目標對日軍發動進攻。駐緬北和怒江西岸的日軍共4個師團,轄9個步兵聯隊、8個特種兵聯隊,在第33軍司令官本多政材指揮下實施防禦。

(3)二戰日本怎麼打的緬甸擴展閱讀

戰役影響

緬北滇西反攻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唯一獲得徹底勝利的大規模進攻作戰,這次勝利不僅打通了中國與盟國間的陸上交通線,而且揭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向日軍反攻的序幕。緬北滇西之戰被後來的軍事學家稱為「東方諾曼底之戰」。

滇西緬北反攻的勝利,再一次表現了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使全國軍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從而重新振奮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④ 緬甸戰役是什麼時候

緬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隊從1942年1月20日至5月20日在緬甸進行的一次進攻戰役。戰役目的是切斷連接中國與英美盟國的唯一的陸上交通線,佔領緬甸,並推進到印度邊境。

緬甸戰役是日本第15軍實施的。這次戰役於1月20日從泰國領土發起。英國軍隊曾企圖將敵人阻止在薩爾溫江、米鄰和錫唐河地區,但未成功。1月31日,日軍佔領毛淡棉,2月23日奪佔了錫唐河上唯一的一座橋梁,3月8日進入仰光。中國的3個軍開到緬甸也未能扭轉局勢。日軍繼續進攻,佔領了東吁、仁安羌、臘戍、曼德勒等城市。英國軍隊和中國軍隊隨即退卻並形成毫無組織的潰退。日軍佔領了緬甸,並侵佔了中國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及騰沖、龍陵等城市。

為了防止英國海軍可能參加作戰而影響緬甸戰役的結局,以及為了徹底擊潰英軍,日本海軍對在錫蘭的英國海軍基地進行了襲擊,迫使英國海軍退駐馬爾地夫群島海域。日軍採用了迂迴、包圍和果斷深入敵人後方等戰術,其作戰行動比英軍更為機動靈活。

日軍進攻獲勝的一個有利因素是,為數頗多的緬甸居民相信,靠日本人的幫助,就可以使國內反對英國統治的長期斗爭最後完成。昂山領導的緬甸獨立軍迅速發展壯大。許多城市為緬甸獨立軍派出的隊伍所佔據;這些地方建立的政權機構,對入侵的日軍分隊均善意相待。

但是,緬甸獨立軍的領導人很快就看清了日本「同盟者」的狡詐和虛偽。不過,要撲滅對昔日殖民者的怒火,尤其是要使怒火轉向日軍,已很困難,這需要時間。至5月底,倖存的英國軍隊的大部分到達印度境內的英帕爾城。

在翻越山嶺之前,他們丟棄了自己所有的武器。到達印度的只有1.2萬人,只佔參加緬甸戰役的英軍的1/3左右。與此同時,中國軍隊的第38師殘部也開到了英帕爾。日本在完成緬甸戰役之後得到了一次暫息的機會,遂利用這一機會鞏固了在緬甸的地位。

⑤ 日軍是如何入侵緬甸境內的

1942年1月4日,日軍兩個師團從泰國出發,經麥索侵入緬甸境內。日軍攻佔緬甸首都仰光後,又增調兩個師團,總兵力約9.5萬人,飛機250架。1月19日,日軍佔領緬甸南部的戰略要地土瓦,控制了丹那沙林地區的3個主要機場,這就切斷了英國軍隊從緬甸對馬來亞的支援1月20日,日軍第55師團主力突破泰緬邊境守軍的防線。30日,第55師團進至毛淡棉附近時,與緬甸軍隊和英國軍隊發生激戰。2月4日,日軍第33師團佔領拔安。

⑥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為什麼要佔領緬甸

緬甸是日軍東南亞作戰的重要目標。日軍為了保證馬來亞作戰的側翼,鞏固印度支那、泰國佔領區;切斷美英對中國進行補給的滇緬公路,配合中國戰場的日軍作戰;脅迫蔣介石投降;威脅印度,迫使印度脫離英國,同時企圖將緬甸作為長期占據南亞地區的北翼據點,掠奪緬甸的豐富戰略資源,遂於1942年1月初發動緬甸戰役。

⑦ 二戰時緬甸全境同時被日本佔領過嗎

是的,緬甸全境都被佔領了。
1942年1月4日起,日軍第55、33兩個師團由泰國分別向緬甸南部的土瓦、毛淡棉發動進攻,至3月8日,即佔領仰光。隨即兵分三路北進,其作戰計劃:以一路追擊撤退的英軍,侵入米內瓦,直趨卡原里,佔領仁安羌油田,截斷英軍退路;一路攻佔同古,進逼曼德勒,圍殲我軍主力;一路由同古東進東枝(又名棠吉)進攻臘戌,北進八莫、密支那,截斷中國軍隊歸路。
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根據以上敵情,與中、美三方協商決定,對中、英在緬甸部隊,作如下部署:以仰光至曼德勒(又稱瓦城)鐵路為界,由鐵路以東至泰國邊境,為中國遠征軍防禦地區,鐵路以西,為英軍防地。中、英兩國軍隊,分三路布防迎敵,計劃在彬文那(又名平滿納)至曼德勒地區,與日軍會戰,圍殲敵人。
英軍為西路軍(有2個軍,轄:第1、17、36師、第63旅、第7裝甲旅等部隊4萬餘人)位於卑謬以北,伊洛瓦底江地區,防止敵人北進。中國遠征軍第5軍為中路軍,其先頭部隊第200師已於同年3月8日到達同古(又稱東吁、東瓜)接替英軍第1師防務,防守同古,該軍擔任同古以北鐵路線兩側和正面防禦,軍部設於漂貝,新22師、第96師集結於曼德勒東北地區。中國遠征軍第6軍為東路軍,軍部設於雷列姆,暫編第55師,位於壘固地區,第49師,位於孟畔地區,第93師,位於景東地區,防止降日泰軍從東進攻,及掩護第5軍左側背,原先已進入景東的劉觀龍支隊,在孟勇芒林等地,中國遠征軍第66軍,位於曼德勒至臘戌之間,為機動部隊。
同年3月17日,日軍再度發起攻勢,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西路英軍一觸即潰,只有兩路中國遠征軍頑強抵抗,同時還不得不分兵馳援被圍困的英軍,整個戰線開始崩潰。4月底,日軍攻佔臘戍,切斷滇緬路,同年5月1日進占曼德勒。中英軍隊被迫向印度和中國境內撤退。至5月下旬,日軍佔領緬甸境內全部要地,並侵佔中國雲南省龍陵、騰沖等地。

⑧ 二戰在緬甸橫行肆虐的日本 ,遭到遠征軍奮力抵抗

我們都知道納粹德國有一支被稱為「死亡之星」的納粹第三武裝黨衛隊裝甲師「骷髏師」。在侵華日軍中也有著一支以骷髏為標志的部隊卻鮮為人知,他們在日本太陽旗中央放上白色的骷髏圖案,以區別自己。

緬甸被日軍佔領後,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日本佔領緬甸後,在緬甸實行殖民統治。許多緬甸人民積極展開與日本的斗爭,抗日戰爭一直堅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