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最大的茶樹是什麼茶
❶ 緬甸普洱茶的功效怎麼樣,口感好嗎
緬甸野生茶不錯,茶味夠!雲霧茶更好,可惜很難弄出來!
❷ 南方的一種茶用大紙袋包裝的特別大那是什麼茶
普洱茶。
普洱生茶是指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陳放,不經過人工「發酵」、「渥堆」處理,但經過加工整理、修飾形狀的各種雲南茶葉(餅茶、磚茶、沱茶、龍珠)的統稱。
普洱主要產於雲南,由北向南分別是保山市、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生於海拔1200~1400米亞熱帶、熱帶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國、緬甸、印度也有分布。稀有種。野茶樹(包括栽培型野茶樹)又名普洱茶,在雲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
其中雲南有樹齡達1800多年的「茶樹王」,為較大的植株,當地雖已採取措施進行保護,但植株仍在受到人為干擾,如不加強管護,將有被摧殘致死的危險。隨著雲南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劇縮減,同時每年「清明節」前後上山采野茶葉的人眾多,野茶樹也日益減少。
❸ 緬甸哪些寨子有古樹茶
景洪勐宋古茶山位於景洪市大勐龍鎮勐宋村委會,是哈尼族聚居的緬甸邊境古寨,我們寨子與緬甸邊境只有1.5公里左右。
❹ 果敢茶屬於哪個茶山
果敢茶最大的茶葉產地在那麼山,附近的江古廬山中也有野生茶樹。喬木型葉大,樹高5公尺以上。
果敢屬典型低緯度高海拔高原濕潤季風氣候區,至今仍保留了原始的生態環境,這里的野生喬木茶
樹在原始生長環境下成為了制茶最上乘的生態原料。
果敢茶葉的特點干茶條索清晰,餅面墨綠芽葉肥嫩,干茶香氣愉悅,青葉香,湯色黃綠透亮有粘稠
感,香濃持久青葉香,煙熏香,花香復合,滋味鮮濃,輕盈爽口,微苦微澀,甘津有力耐泡度高,
葉底勻齊,嫩綠明亮有活力,柔韌有彈性。
相關信息:
1、果敢古樹茶,按照普洱茶的定義,所有的不屬於雲南省的境外茶都不能叫普洱茶。但有人照樣用
普洱茶的傳統工藝來曬青,來壓餅為了避免爭端,我們就叫它果敢古樹茶吧。之所以這樣稱呼,還
有一層意思即果敢的茶全部是古樹茶,這也是果敢茶產區獨有的特點。
2、在果敢老街附近的「南湖塘」有樹齡在1500年以上的野生古茶樹,彰顯著果敢茶源地的歷史,
而樹齡200-300年的數量也頗具規模,即使是最「年輕」的樹齡亦在100年以上。
3、緬甸果敢自治區屬於世界茶源地之一,有著豐富的古茶樹自然資源,其樹種為雲南原生大葉種,
是高端普洱茶的優質原料。
4、緬甸因為經濟落後、交通閉塞。茶樹完全長在原始森林裡面,沒有人打理、更不可能接觸到農
葯、化肥。緬甸果敢的茶葉是真正的原生態、有不少人喝過後都說,一喝就能喝到真正大自然的味
道。
❺ 景邁茶的特點
1.苦弱澀顯,景邁茶屬澀底茶,苦味有但不強,澀味較為明顯
2.條索緊結,較細且黑亮。景邁制茶有充分捻揉的傳統,條索較緊結黑細,同時長於山野中有古樹避光,且生長周期長,因此色澤黑亮。
3.耐沖泡,一般可以到20泡。
4.蘭花香儲存得當,香氣越存越顯。
景邁古樹茶中國雲南省的西南邊陲,在普洱市瀾滄拉祜自治縣惠民鄉,東鄰西雙版納勐海縣,西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
(5)緬甸最大的茶樹是什麼茶擴展閱讀:
古茶園的茶樹主要以百年的茶樹為主。整個古茶園佔地面積2.8萬畝,實有茶樹採摘面積1.2萬畝。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1、生態環境好,茶樹沒經過人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樹混生在一起,這種混生正是景邁茶香氣獨特而強烈的源泉之一,由於這些茶樹樹齡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顯得歷盡滄桑、飽含風霜。
2、由於與森林混生,具有強烈的山野氣韻,是喬木古樹茶中山野氣韻最明顯的古茶之一,而且還具有特別的、濃郁的、持久的花香。蘭花香是景邁茶獨有的香。
3、甜味明顯而持久。景邁的甜是直接的快速來,同時又是持久的。
❻ 勐宋古樹茶特點是什麼
勐宋古樹茶特點是茶香持久,香味獨特,水柔香甜。
勐宋古樹茶指的是勐宋區地的普洱茶,早在清代民國時期就雲南勐宋已是普洱茶的原料產地,當地的普洱茶外形是肥厚的條形,芽頭露毫,光澤度很好,它的苦味較重,回甘很快。泡出來的茶初入口苦感十足,中後期香味獨特,韻味回甘極佳。
勐宋古樹茶有人說它是先苦後甘,就像品味人生一樣,能給人持久舒適的感覺。它持久的香氣,韻味飽滿,喝後喉韻清爽,不僅在當地名氣大,而且在全國也是優質普洱茶的代表。
勐宋的特點是水柔香甜,世人皆知老班章回甘霸氣,卻鮮有人知勐宋回甘迅速。勐宋茶香氣內斂且不張揚,持續時間久,被茶人稱作「勐宋之韻」。所以勐宋的茶一直受到過去雲南土司的喜愛。
相關內容
勐宋古茶山的樹齡超過300年的古茶樹分布范圍廣、品種多,口感差異較大,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那卡和壩勐。茶高香、口感靠前,刺激性較大,是勐宋古茶區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樹茶,有「茶中貴族」的美譽。
在清代勐宋茶就聞名遐邇,每年都要上貢「車里宣慰府」,不僅是上貢給傣族土司的貢品,據歷史記載緬甸國王也指定「竹筒古樹茶」為貢茶,竹筒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茶葉的原汁原味,存放一段時間以後喝起來還有一絲毛竹的清香,由此可見當年名氣之重。而,又有勐宋古茶特有的回甘。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勐宋好茶。
❼ 三分鍾了解古樹茶山,帶你走進老曼峨村寨
隨著普洱茶的風靡,老曼峨村寨逐漸被許多人關注,「老曼峨」三個字也成為普洱茶行內一個非常有名的符號。許多愛茶之人沖向老曼峨收茶,買茶,關於村寨風土人情描述的文章也在網路廣泛傳播,但是諸多信息都不是非常嚴謹。筆者是人類學專業研究生,在老曼峨村寨從事茶文化的調研與學習持續一年之久,各種材料和信息經過考證,尚且算是嚴謹,僅供參考。 1、村寨 歷史 狀況 記載著本寨布朗族 歷史 傳說及遷徙的傣文書籍名《巴布朗收本滿曼峨》,意為「曼峨布朗族古代大事記」,該書寫於公元1749年,距今215年。書中記載著老曼峨村寨來源的神話傳說。 傳說這樣講到:古代勐勇(今緬甸境內)地方有一個傣族土司,名「召法書托·淘麻拉甲·芒亥桑勐」,在他的領地內發生了戰爭,人民四處逃散,田地荒蕪。該土司便帶領侍衛到處召集流亡的百姓,從勐勇到曼達(一個靠山的寨),從曼達又到景康(一個靠近大江的小鎮),再從景康來到磨和(距南東寨不遠,居民為布朗族),沿途由群眾為他修路開道。這樣整整走了兩天,抬頭一望,只見叢山疊嶂,一片蔥綠,於是問左右道:「這附近有什麼人住?」隨從答不知。又去問磨和本地人,磨和人回說:「那邊有一個相飛,他是從法空竜峨來的,他現管理這片土地,召如果需要他,可以令人去叫。」召法書托看見這一大片原始森林十分可愛,且位於邊境上,感到需要有人來管理,於是命令人叫來相飛。召法書託命相飛協助自己找回善良的百姓,重新建立寨子,恢復生產。相飛回說:「我辦不到,我們的人很少,能拿長刀修路的只有10人,能拿斧子砍樹的只有15人,下河不會游水,上山不能砍樹。」召法書托只好答應加派其奴隸曼哈寨的布朗族來幫助相飛。 召法書托來到相飛搞生產的臨時住地朗達,並在那裡休息,召法書托帶來的一頭象和兩匹馬也拴在那裡。由此,該地即名為「構亮賬亮麻」。後來,召法書托的兩匹馬跑了,相飛就到處去尋找,在一座石崖下找到了馬,抬頭見石崖上有三窩崖蜂,他取了兩窩回來送給召法書托(從此,老曼峨就得年年向土司繳納崖蜂,稱之為「稅惰」)。 休息後,召法書托從朗達動身向勐昂前進,一路上由相飛帶領曼哈人、磨和人及召法書托的衛兵修路開道。到達勐昂壩時天黑了,召法書托在勐昂住宿一夜,次日繼續前進。而曼哈人、磨和人折回去了,只剩下相飛及其隨從,逢山開道,遇水架橋,經過放勐(距老曼峨十里余)來到一條小河邊,天又黑了,就在這里歇宿,該河即名為「南捫」 (意「黑河」,距老曼峨一二里地)。次日向班章進發,再從班章經打別、打過,渡河到打勐(今勐混壩某地),當時那裡遍地莽草叢林,大象進去望不見肩,黃牛進去辨不清花紋,長矛插進去看不見矛柄。 相飛把召法書托送到勐混後,次日就帶著他的人回朗達,住了一月,又帶著許多人到放勐開了一大片土地,播上旱谷。當年雖然播得很遲,量很少,但卻收獲得很早、很多。於是,就決定遷來建寨。 過南捫不遠,他們來到一個群山環抱、樹木茂密的小山谷,這里有一較平緩的山坡,坡下又有一條小河,大家感到環境很好,於是就在此砍草立寨,當時這里生長著很多壩峨草(即蘆葦),所以就命名為「朗峨」,此即「曼峨」命名的由來(「曼」,傣語「寨子」之意)。 從傳說之中可以知道,曼峨作為村寨的寨名,來自於遷入此地的老曼峨祖先看到的峨草,那麼「老」字從何而來呢?布朗族傳統文化之中對於年紀比較長的人通常都以「老」字來稱呼,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例如「老伯頭」通常指男性老人,「老米頭」通常指女性老人,這種稱謂一般不用於面對面的稱呼通常用於第三方轉述。曼峨村寨是一個具有悠久 歷史 文化的村寨,因此冠以「老」字,這就是村寨的名稱的來源。 2、人口狀況 老曼峨村寨位於雲南勐海縣布朗山鄉班章村委會,據村寨佛寺都比以及村寨老人介紹,該村寨是最早在布朗山建寨,是布朗山 歷史 最悠久的寨子。老曼峨有1376年的 歷史 ,全寨人口有225戶左右,1000人左右,是布朗山鄉人口最多的寨子。 3、氣候及自然環境狀況 老曼峨村寨所屬的布朗山是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基本無霜或霜期很短。一年有干濕兩季,最大蒸發量出現在3—4月,最小蒸發量出現在11—12月,年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冬春兩季多霧,夏秋兩季多陰雨。夏秋季受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氣流控制,冬春季受來自印度半島的乾暖西風氣流控制,加之北部有哀牢山和無量山的屏障作用,形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的氣候特點。布朗山處於絕對高度多在1000—2000米之間,相對高差500—1000米,形成明顯的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20 ,年降雨量1374毫米,年日照數在1754小時(日照4.8小時)左右。 老曼峨村寨坐落在一個趨向東北的緩坡上,背靠高峻的大山,南阿河經寨腳蜿蜒東流,流向大勐龍,村寨被大山包圍著。境內除南阿河外,還有其支流小南阿河、放勐河、朗斗河、朗門河等,村內的一些小壩子所開水田均依賴其灌溉。此外,還蘊藏著豐富的山 4、茶樹基本狀況 老曼峨村寨位於布朗山深處,海拔1300-1400米左右。據村寨的老人講述,目前古樹茶園4000餘畝,年產量約100多噸,是勐海縣古樹茶最多的寨子,經過政府考證比較古老的茶樹都有政府掛上的牌子作為標志要重點保護的對象。布朗族是一個種茶愛茶的民族,有著種植茶樹的優良傳統,因此,除古樹茶之外各個年齡段的茶樹都有存在。也有不斷種植的的新茶樹,大概樹齡在十幾年也有幾十年,就是所謂的小樹。 5、老曼峨茶分布與口味 老曼峨村寨的茶樹分布在寨子周圍,有著「遠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山」的特點。從遠處看,好似茂密的森林密布,但是走進山裡才能看到,山上廣泛種植的都是茶樹,分布在東、南、西、北各個方向,村寨內沒有所謂的台地茶。有些茶地圍繞在寨子周圍,步行就可以達到,有些茶樹就深入到森林之中,開車可以到達。 老曼峨的茶有甜茶和苦茶之分,但是以苦茶為主,苦茶的味道極苦,一般第一次喝老曼峨苦茶的人都會感覺難以下咽,奇苦無比,但是作為苦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按照布朗族老人說就是先苦後甜,苦味過後有回甘,但是回甘慢而持久,甘甜味道會長時間的停在口腔之中,這也是判斷苦茶的一個重要方法。市場是有諸多的苦茶,許多人也拿來作為老曼峨苦茶賣,但是許多苦茶苦而不化,沒有回甘,這就不是老曼峨的苦茶。甜茶並不像易武片區那樣甘甜,老曼峨茶以苦為主,甜茶也有非常明顯的苦底,古樹茶與小樹茶除了樹齡之外,最容易區分的就是耐泡度,古樹茶無論苦、甜都可以達到二十多泡,小樹茶可以達到十幾泡。 6、老曼峨茶的文化圍度 在老曼峨村寨,茶具有非常重要的 社會 文化價值,茶葉承載的傳統的布朗族 社會 文化構建了村寨整體的 社會 結構與文化結構。 茶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與人生禮儀密切相關,小孩起名字,結婚,上新房活動幾乎伴隨著茶的出現與運用,以茶定情,以茶安居,以茶為禮,以茶作為交換勞動物,以茶作為契約,村寨的布朗族人過著無茶不歡的茶飲生活,茶是具有文化意義的飲品。 茶在宗教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思。布朗族 社會 里存在著佛教與傳統民間信仰融合的情況,傳統民間信仰之中,主要表現在潑水節的迎太陽神以及關門節前以及開門節前對於竜神以及寨神的祭祀活動,茶具有重要的功能,人與茶,人與人的互動,構成了傳統民間信仰活動的主要成分。 賧佛、男子出家、祭祀神靈、驅鬼以及祭祀祖先等重要的儀式中,茶聯系的世俗的人的世界與神聖佛的世界以及鬼神的世界。茶是男子出家中請求達章的「物」,是拜託住持時,託付的「物」,是賧佛中敬獻佛祖的「物」,是祭祀神靈、驅鬼時呈現的「物」,是祭祀祖先時尊敬的「物」。 有茶,即有禮。茶作為禮,體現在前兩個維度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日常生活中的結婚,以茶作為聘禮,青年男女才可以輕輕,婚禮之中的酸茶的在場又是茶禮的主要表演,沒有酸茶的在場,婚禮儀式便失去了意義。同時,過新年請老人吃飯的茶包、舉行集體活動請人來勞動的茶包、男子出家請求達章的茶包,都有著重要的「禮」的含義。結果茶包,在一定意義上相當於 「簽訂了合同」,跟送出者越好的事情,另一個含義是一旦接受了茶包的要請,無論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樣的危險,接受者都沒有權利向送出者要求賠償。 老曼峨的布朗族人正是圍繞著茶,圍繞著由茶衍生出來 社會 文化生存和發展。 打開茶包的姑娘,接到茶包將在第二天為送茶包的家庭付出勞動,一般是結婚、上新房中做飯做菜。 放有茶葉的枯松,在賧佛和上新房活動之中必須用到用於祭祀神靈,其中茶葉是必不可少的祭品。通常情況下做九個也有做五個的,在重要念經儀式中分不公的環節放在放在東、南、西、北、中各一個。 男子出家時父母送給寺院長老的茶包,長老收了茶包就代表收了徒弟,接管了孩子的教育與撫養權。❽ 緬甸哪個地區的普洱茶好
緬甸茶大部分產於撣州,北撣州栽培最多,最大的茶葉產地在那麼山,附近的江古廬山中也有野生茶樹,喬木型,葉大,樹高5公尺以上。伊洛瓦底河也有野生茶樹分布
2014年茶學專家在考察果敢茶產區時,發現多株野生古茶樹,尤其是位於果敢老街東南5公里,海拔為1000米南湖塘區域的一株初步鑒定超過1500年樹齡的雲南大葉種古樹茶。
樹種為雲南原生大葉種和阿薩姆種
緬甸主要的產茶區在果敢,果敢屬典型低緯度高海拔高原濕潤季風氣候區,至今仍保留了原始的生態環境,這里的野生喬木茶樹在原始生長環境下成為了制茶最上乘的生態原料。
果敢有著豐富的古茶樹自然資源,茶樹齡都在200-500年不等,其樹種為雲南原生大葉種和阿薩姆種,分別是高端普洱茶和紅茶的優質原料。以上回答來自 只見普洱
❾ 「干貨分享」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及其各茶山的古樹茶口感特點
勐宋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區之一,從勐宋保塘村留下的幾十畝特大型古茶樹來分析,勐宋山區少數民族種茶的 歷史 與南糯山少數民族種茶的 歷史 一樣悠久。
勐宋古茶山如今保存下來的古茶園還有三千多畝,主要分布在大安、三邁上寨、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臘卡等寨子。保塘離鄉政府約10公里,是勐宋鄉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古茶村。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一、大勐宋山的名寨
勐宋山的名寨,滑竹梁子和那卡不得不說,此外,還保塘和南本老寨。
勐宋古茶區中最具代表性的那卡茶可以與班章茶、南糯山茶媲美,那卡茶也被稱為「小班章」「茶中貴族」。
勐宋境內的滑竹梁子是西雙版納州的最高峰,滑竹梁子也被譽為「西雙版納屋脊」,勐宋古茶山3800畝古茶園,基本都是圍繞著滑竹梁子分布。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二、勐宋茶區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古樹茶
那卡是勐海縣勐宋鄉大曼呂村委會的一個拉祜族寨子。位於滑竹梁子山的東面,全寨有600多畝成片古樹茶園,其茶樹齡在300-500年之間。
那卡茶歷來是勐宋價格最高的茶,那卡純料茶在勐海的名氣可以和南糯山、班章茶比肩。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聞名遐邇,每年都要上貢「車里宣慰府」,據 歷史 記載緬甸國王也指定「那卡竹筒茶」為貢茶。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那卡古樹茶的主要特點: 拉祜族純手工傳統制茶方式加工,條索緊結、芽頭較為瘦小;湯色金黃透亮、香氣高昂、經久耐泡;春秋茶香氣更為突出,且回甘生津強烈而明顯。
那卡大樹茶,雖比不上易武的香氣,班章的茶氣;卻沒有布朗山的苦、格朗河的澀。它有獨特的回甘持久、入口潤甜,非常適合大眾口味!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三、高山雲霧出好茶——滑竹梁子古樹茶
滑竹梁子並不是一個寨子,它是一條山脈,包含保塘四個寨子,蚌龍三個寨子,還有壩檬,共8個寨子茶園的一個總稱,是哈尼族、拉祜族、漢族三種民族居住地。
滑竹梁子古樹茶園海拔在1650m-2100m之間,各寨茶園連成一片,茶園面廣,古茶樹高大,樹齡久遠。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古樹茶園,林、草構成一個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古茶樹沒有病蟲災害,不需用葯防治,施肥等管理。
滑竹梁子古樹茶的口感特點: 海拔高,常年日照時間長,甜度好、鮮爽度高;葉片肥厚,內含物質豐富,其湯色黃亮透亮,茶湯入口苦澀有度,茶氣足且回甘生津持久,有一股山野氣韻在其中;喉韻好,悠長飄逸,唇齒留香。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四、山高鎖不住,茶好名自傳——保塘古樹茶
保塘距離勐宋鄉政府駐地約10公里,分新寨和老寨。新寨現在大部分人家是漢族,而老寨仍然是拉祜族居住。
老寨與古茶園緊密相連。這里的古茶園基本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林里。保塘新、老寨有1050畝連片的古茶園。就古茶樹規模和樹齡而言,據說是整個勐宋鄉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片古茶園。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保塘古樹茶的特點: 芽頭肥大,顯毫。湯色濃黃透亮,茶水入口,柔烈適中,不苦稍澀,舌面如同柔軟羊絨拂過一樣,過後生津。回甘中有種似曾相識的淡蜜香。冷了的葉底在有點點煙味混雜著蜜香。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五、品質優越的古樹茶——南本老寨古樹茶
南本老寨隸屬於勐宋鄉三邁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鄉西邊,距離三邁村委會3公里,距離勐宋鄉20.00公里。
南本老寨茶山的海拔大多集中在1800—2000米之間,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降雨量1600多毫米,山高谷深,氣候濕潤,常年雲霧繚繞,有著茶樹生長的自然條件。
南本老寨沒有霸氣和清香,沒有歸為熱門茶山,但它的古茶樹滋味依舊甘甜,保留完整,樹齡在200年左右,由於勐宋茶在大廠貨中屬於配角,加上公路不通暢,市場上人們對它的認識不多。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南本老寨古樹茶的特點: 色澤墨綠油潤顯深,條索寬厚,肥實,扁平,顯毫。花香清幽而持久(蜜蘭香),湯色黃綠油潤透亮。
滋味鮮醇柔和,茶湯在舌面及上頜中段有微弱苦澀,甜柔細膩回甘生津極好,湯感稍欠厚重飽滿。
葉底柔嫩鮮活,芽頭飽滿葉脈清晰,具革質感。
勐宋古樹茶園主要分布在哪裡?各個茶山的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雲南古茶群落雖眾多,每一個茶區都以獨立的生長姿態,呈現著獨特的茶湯口感。這就是古茶寨,每一寨帶給茶人最平淡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