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用什麼槍最先進
A. 緬甸佤邦軍隊裝備的是不是81步槍
佤邦因為歷史原因,裝備了許多中國武器。佤邦的前身是緬甸共產黨的部隊,當時緬共接受了中國的援助,從武器到人員,人多知青在緬共參戰的,改革開放之後停止了,有少數中國人放棄了中國國籍留在緬甸繼續打仗。中國武器也一直是緬甸北部各武裝力量的主要裝備。
B. 乾隆時期,清朝與緬甸的戰爭,為何清軍沒能大勝緬甸呢
1762年,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乾隆皇帝下令對緬軍展開反擊,清緬戰爭由此打響。這場戰爭打了7年多,最終雙方前線將領自行決定停戰議和。一直到1788年,緬甸國王孟雲主動派出使節奉表納貢,這場戰爭才算真正意義上了結。
盡管這場仗表面上是以清朝的勝利告終,但實際上清朝卻在此戰中損失了大量兵員,平白耗費了大量白銀,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
那麼,清朝為什麼會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呢?
(傅恆劇照)
停戰之後,緬甸方面主動派出使節進京議和。乾隆皇帝盡管「極不情願」,但最終還是同意了議和的請求。
說起來,乾隆之所以會很「不情願」。其實是他一直認為清朝乃是「天朝上國」,打緬甸根本費不了什麼力氣。但緬甸使者在議和時卻沒有送上貢表,這讓乾隆感覺很沒有面子,甚至差一點又下令重啟戰事。
不過,這場爭端最終變成了漫長的外交戰。直到1788年,緬甸主動奉表納貢,這場清緬之戰才真正意義上完結。
對於清朝來說,這場戰爭其實是非常失敗的。清朝之所以會損失大量士兵,主要是因為清朝使用的武器火繩槍,遭到了緬甸更先進的燧發槍全面碾壓。但乾隆皇帝卻根本看不到火器在戰爭中的作用,沒有引起警惕,只一味端著「天朝上國」的姿態,這最終讓清朝在百年之後,遭到了列強的欺辱。
C. 緬甸日軍用過100式沖鋒槍嗎
百式沖鋒槍在1940年量產後,由於定位不明的因素產量不大(一般型1萬把左右,傘兵型7500把以上),1944年後由於戰況吃緊加上日軍作戰經驗發現沖鋒槍在南方島嶼作戰時比一般步槍來的容易使用,因此日軍開始量產百式沖鋒槍。1944年生產時接受了實戰經驗將沖鋒槍上不應該出現的東西(腳架.刺刀座)通通撤除,但是槍口仍然保留安裝刺刀的功能;撤銷降低射速零件並加強槍機結構提高槍支射速,表尺縮減到100米,除此之外大量使用點焊以加速生產,但是因為用料不如初期型因此重量反而加重,雖然加速生產,但 百式沖鋒槍是同時期美軍主力湯普森沖鋒槍的產量已經超過150萬把,兩國工業力差距由此可見。百式沖鋒槍由於定位因素日軍一開始不打算大量配發,僅配發在特殊作戰兵科(海軍陸戰隊,傘兵部隊)以及騎兵將校的護衛隊中。第一次正式作戰是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對印尼巨港油田的傘兵突擊,但是此時傘兵用款式尚未正式配發,傘兵仍然無法在降落時攜帶沖鋒槍而是必須在降落後撿拾空投下來的武器箱,作戰中日軍傘兵來不及回收武器箱就以手上的手槍以及手榴彈直接對荷蘭部隊突襲,因此百式沖鋒槍的實質效益並不明顯,隨後傘兵部隊因為戰況陷入膠著而沒有投入作戰。
第二次比較明顯的作戰為沖繩戰役期間由傘兵部隊所進行的義號作戰,突擊隊大量裝備了百式沖鋒槍作為單兵標准武器,作戰中突擊隊雖然成功的癱瘓美軍機場3天運作,但是整場作戰中美軍僅傷亡20人,突擊隊卻死亡50人以上。百式沖鋒槍的火力在這場作戰中造成不成比例的損傷,為其威力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因此可見駐緬日軍不裝備百式沖鋒槍
D. 關於緬甸槍械問題
這是克欽獨立軍生產的M22 槍托不可折疊 別的性能跟佤幫產的M22差不多
E. 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究竟誰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雖然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但是從武器方面,管轄土地范圍和軍隊人數方面對比,佤邦軍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由緬甸第六大克欽族支持的克欽軍隊預計總人口約100萬。克欽軍規定,13歲以上的人必須在軍隊服役,終身不能退休。每個家庭的子女都必須按一定比例參軍,因此據稱兵力已達到總人口的7%,即7萬人。不過,這只是為了嚇阻政府軍而誇大其詞。克欽軍的武裝戰士大約有15000人,其中包括攜帶槍支的平民和政府人員,總人數為32000人。佤族方面,佤族國軍管轄的人口有66萬,沒有克欽邦軍隊那麼多,但佤族人民更加團結,年輕人參軍意願很高,武裝戰士有3萬人。
F. 清緬戰爭,緬甸這些先進的西方火器哪裡來的
火器方面,緬軍一直要勝過清軍一大截,清軍一直說緬甸裝備的是「自來火」,炮火也很先進。這是因為緬軍里不光有大量的葡萄牙,法國僱傭軍,士兵的槍火技術直接來源於西式訓練,武器購買渠道在雍籍牙王朝時代已經不再局限於葡萄牙一國,而是法國和英國這些更強大更新的軍事強國,基本能大規模使用燧發槍。所以在火器方面,相對於清軍的鳥槍和因為運輸困難只能帶過來的一些小口徑火炮來說,緬軍是有壓倒性優勢的,緬軍當時的火炮已經有法國提供的艦載炮以及陸戰炮,和清軍在炮火的戰術思維上已經有了初步的代差,而且主力部隊直接是外籍雇傭兵操炮,所以清軍之前的武器優勢只在自己想像中。
G. 緬甸國防軍用什麼步槍
主要是中國造的56自動步槍.再就是81式
H. 緬甸軍隊這款槍的名字和型號
緬甸自行研製的MA1自動步槍(MA是Myanmar Army的字首縮寫),主要特徵的7孔護木,技術來源似乎是以色列的加利爾步槍。
I. 佤邦有哪些最好的武器
裝甲車,大型狙擊槍……哈哈,還有無數驍勇善戰的老百姓~
J. 緬甸克倫邦安全嗎
從這事看來不安全!
2022年4月19日上午8點30分,包括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1旅在內的聯軍攻擊了位於克倫邦和孟邦交界處的一個緬甸警察部隊(MPF)哨所,並繳獲了部分武器彈葯。
該警察哨所設在克倫邦帕安至孟邦直通的公路上,軍政府利用這個哨所強行向過往車輛收取保護費,當天的襲擊中有6名警察喪生,繳獲了3支輕武器和15發子彈,在聯軍離開當地後,軍政府加強了該區域的安全措施。
繳獲的武器分別是一支56式半自動步槍、一支MA-13沖鋒槍和一支56式沖鋒槍,每支槍上帶有5發子彈。MA-13沖鋒槍是仿以色列烏茲沖鋒槍的緬甸授權版本,緬軍特種部隊和炮兵等後勤單位中都有使用,56式沖鋒槍即56式自動步槍,沖鋒槍的名稱是一種歷史沿用,而56式沖鋒槍和56式半自動步槍都不是緬軍制式裝備,只有緬甸警察部隊和民團在使用。
從這些繳獲武器的外觀來看平時缺乏保養,其中的那支56式沖鋒槍甚至還缺少握把,另外配發的子彈也明顯不足,由此可見這些這些警察平時是有多鬆散,因此面對攻擊才會如此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