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瀕臨哪個洋
⑴ 緬甸位置
緬甸位於亞洲中南半島西北部,地處北緯9°58′至28°31′之間和東經92°20′至101°11′之間。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毗鄰,東部和東南部與寮國和泰國相連,西南瀕臨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西部和西北部與孟加拉國和印度接壤,海岸線長2832公里。國土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緬甸位於東6.5區,GMT+06:30,比北京時間晚一個半小時,無夏令時
⑵ 面絢歷史請幫幫忙!
緬甸,國名全稱緬甸聯邦(Union 0f Myanmar),位於亞洲中南半島的西北部,形狀呈長菱形,南北最長約2050公里,東西最寬約850公里,全國面積67658平方公里,是中南半島上最大的國家。
緬甸北部和東北部與我國西藏自治區和雲南省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寮國和泰國為鄰,西部和西北部與孟加拉國和印度毗連。
西南瀕臨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與鄰國的陸地邊界線總長約6000公里,其中與中國的邊界線長約2100多公里。
緬甸地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中間為平原地區。北部是喜馬拉雅山山脈,西部是若開山脈,東部是撣邦高原,中央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為平原。整個地形北高南低,猶如一個大斜坡。境內江河眾多,湖塘遍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錫唐河。伊洛瓦底江是緬甸第一大河,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的察隅地區,自北向南流貫緬甸全境,注入安達曼海,是緬甸民族的搖籃和緬甸文化的發源地。
薩爾溫江是緬甸第二大河,源於中國西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上游為中國的怒江,在緬甸境內長約1660公里。錫唐河源於撣邦高原,注入莫達瑪灣,全長560公里。緬甸著名的湖泊是撣邦的茵麗湖,面積約67平方英里。茵麗湖四面青山環抱,湖水清澈見底,風光秀麗,素以「高原藍海」著稱。尤其是世代居住在茵麗湖上的茵麗人用腳劃船的獨特習俗,湖中的「水上人家」、「水上集市」、「水上園田」、「水上佛塔」等更使觀光旅遊者流連忘返。
緬甸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緬甸政府宣稱全緬甸境內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民族有7個,即緬族、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克耶族、孟族、若開族。其他民族都是上述民族的支系。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約佔全國人口三分之二。主要聚居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及三角洲一帶。緬族屬蒙古人種,起源於中國西北蒙古高原的邊緣和西藏東北部、甘肅南部地區,屬羌族的一個支系。公元7世紀中葉南遷至緬甸境內。ll世紀時,建立了以緬族為主體的蒲甘王朝。克倫族是緬甸第二大民族,總人口近200萬,主要分布在克倫邦和克耶邦。
源於中國西北的羌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克耶族與克倫族是兄弟民族,1951年前被稱之為「紅克倫」,屬克倫族的一個支系,1951年緬甸議會決定把克耶族同克倫族分開,單獨建邦。撣族是一個跨境民族。在緬甸主要集居在撣邦,人口約130多萬人。克欽族也是一個跨境民族,在緬甸克欽族約有45萬多人,主要聚居在克欽邦,源於中國青藏高原東部。若開族亦稱阿拉干族,主要聚居在緬甸西部若開邦。族源與緬族相同,語言相似,風俗習慣也大同小異。孟族是緬甸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燦爛的古老文化,主要聚居在孟邦,人口約100多萬。源於中國青藏高原。
中緬兩國山水相連,民族同源,兩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友好相處,親如兄弟。據緬甸著名史書《琉璃宮史》記載,早在帝釋時代,太陽神的後裔,與龍公主邂逅相愛,龍公主生下三個龍蛋。一個龍蛋漂至中國,變成一位美貌的少女,後來成為中國的皇後。一個龍蛋沿江漂到緬甸境內抹谷,變成了紅寶石(抹谷是緬甸著名紅寶石產地)。另一個龍蛋沿伊洛瓦底江漂到緬甸境內良宇,變成一個英俊的男孩子,長大後智慧超群,力大無比,是一位力挽千斤的神箭手。後來成為駙馬,並繼承了王位。這位國王就是蒲甘國的始祖、歷史上有名的驃苴低國王。緬甸人據此稱中國人民為「胞波」,即同胞兄妹之意。
中緬兩國的正式交往,始自中國的漢代。漢永元六年(公元94年)緬甸部落國家第一次遣使中國,以後在三國、唐、宋、元、明、清各時期,兩國互派使節頻繁。經貿往來不斷。公元802年,緬甸還派團到唐朝首都長安獻樂。唐代著名詩人自居易曾寫下贊美緬甸樂舞的不朽詩篇《驃國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緬兩國人民,共同修築了著名的《滇緬公路》,攜手並肩抗擊日本法西斯,在世界近現代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中國解放和緬甸獨立以後,兩國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緬甸是最早承認中國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同中國簽定邊界條約的國家。周恩來總理生前曾九次訪問緬甸,奈溫將軍13次訪問中國。兩國領導人的多次會晤。為中緬友誼進一步發展開辟了道路。近年來,中緬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和衛生等方面交往和合作進一步擴大,中緬兩國人民之間的「胞波」友誼揭開了新的一頁。
⑶ 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印度,菲律賓個臨近什麽河流或海洋
從區域地理的角度劃分,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菲律賓屬於東南亞,而印度屬於南亞。
印度的主要河流有恆河(由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布拉馬普特拉河(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稱馬泉河;流經雅魯藏布大峽谷時,稱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境內時,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孟加拉國時稱賈木納河,最後在孟加拉國匯入恆河,一並注入孟加拉灣)。
值得一提的是,南亞的另一條重要河流印度河,雖然從名稱上看在印度,實際上位於巴基斯坦境內。該河發源於我國西藏,流經克什米爾地區,並進入巴基斯坦,最後在巴基斯坦唯一海港卡拉奇附近流入阿拉伯海。
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都位於中南半島上,有一條共同的國際河流,湄公河(發源於我國青海,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按順序,分別流經緬甸、泰國、寮國(湄公河流經之處正是三國國界,也就是著名的罌粟產區「金三角」),遠離國界之後,進入寮國境內,並再次流經泰國,隨後流經柬埔寨、越南,最後在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的衛星城嘉定附近注入南海。
除了湄公河之外,中南半島各國還有許多著名河流,比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發源於我國西藏,在中國境內稱怒江);泰國的湄南河(也稱昭坡耶河);越南的紅河(發源於中國雲南境內,我國稱元江)。
菲律賓由於是群島國家,雖然島的數量不如印度尼西亞多,但也有9996個,河流多短小、急促,富水力資源,沒有有名氣的大河。
至於臨海方面,印度瀕印度洋(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安達曼海、保克海峽、十度海峽),越南臨太平洋(北部灣和南海),柬埔寨臨太平洋(泰國灣),泰國臨太平洋(曼谷灣、泰國灣)和印度洋(安達曼海),緬甸臨印度洋(安達曼海、孟加拉灣、摩塔馬灣也稱馬達班灣、曼昂海峽、北普雷帕里斯海峽、南普雷帕里斯海峽、科科海峽),菲律賓臨太平洋(南海、蘇祿海、蘇拉威西海、保和海、錫布延海、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由於菲律賓是群島國家,還有許多海灣、海峽,我也叫不出名稱了)。
由於寮國是內陸國,也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因此寮國不臨海。
⑷ 從海陸位置來看,蒙古寮國,緬甸三個國家有何不同
蒙古面積大,屬於內陸國,距海較遠,降水少,冬季氣溫低,河流有結冰期。寮國位於中南半島,面積小,氣溫高,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緬甸瀕臨印度洋,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多山,面積小
⑸ 緬甸西南側臨什麼海洋
緬甸西南側臨安達曼海
安達曼海也稱緬甸海,是印度洋的一部分,包括緬甸之南、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之東、新加坡之西的整個水域,包括馬六甲海峽的大部分。
⑹ 緬甸在不在中亞
緬甸屬於中亞地區,其實緬甸離我們國家還是很近的,就在我們雲南過去一點點的地方,他是屬於中亞地區的,而且它裡面有豐富的礦物質,比如說翡翠,我們都是非常喜歡的手勢,不過現在和緬甸已經不能往來,因為疫情的原因已經築起了高高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