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紙票頭像是什麼
Ⅰ 100緬幣=人民幣
100緬甸緬元=人民幣0.35842元
緬幣是緬甸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符號,最大面值有1000元。
緬幣跟人民幣互相提起可以說不值錢,最小面值五十元,最大面值一萬元,目前緬幣面額有五十元、一百元、兩百元、伍佰元、一千元、五千元和一萬元、但一百元緬幣只能兌換幾角人民幣,基本上屬於買東西要用麻袋裝錢的那種貨幣。
(1)緬甸的紙票頭像是什麼擴展閱讀
但緬幣不是這樣。面值一百元以上的貨幣正面都是類似麒麟的一種吉祥物,背面內容充分反映了這個民族和我們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一千元的背面是象徵國家權力的政府辦公大樓,體現了緬甸人對國家權力的尊重和崇拜,反映了公權至上的國家意識。這一點和我們最大面值的一百元的背面圖案是人民大會堂基本一致,可以理解。
五百元作其背面描繪的卻是緬甸國王被英屬殖民地印度人俘虜的圖案,讓人費解。1885年11月27日,在緬甸曼德勒城下,緬甸國王錫袍王被迫投降入侵的英軍,從此開始了緬甸遭受英國殖民統治的屈辱歷史。這讓我們這個有著悠久的為尊者諱的傳統和強烈自尊心的民族難以理解。這是民族的恥辱,是永遠都無法抹平的傷疤,但緬甸人卻能夠坦然面對,秉筆直書。按照導游的說法,緬甸國王被俘虜後,緬甸王國就消失了,緬甸從此開始了被奴役的屈辱歷史,這一歷史必須銘記。作為一個小國家,其表現出的大胸懷和大氣魄讓人欽佩!
緬幣也不是完全沒有領袖頭像,但面值都很小,而且幣種也很少。緬幣只在五元和一元兩種面值上採用了緬甸國父昂山將軍的頭像。但讓我們難以理解的是,在一元面值的緬幣上,無論老版還是新版,都採用的是昂山將軍一身日本戎裝的圖案。導游解釋說,昂山將軍因為在日本受到了良好的軍事訓練,回國後才推翻了英國人的統治,使緬甸在1948年獨立,建立了現在的緬甸。
Ⅱ 500塊錢的紙幣上有獅子頭像是那個國家的錢
500塊錢的紙幣上有獅子頭像是緬甸的貨幣。緬甸貨幣的紙幣面額有50分和1、5、10、20、50、100、200、500、1000、5000和10000緬元。其中,5000緬元紙幣於2009年10月1日起發行,雖然為緬甸銀行歷史上發行面值最大的紙幣,但其實際價值仍低於5美元。
2012年,緬甸發行新的10000緬甸元,其實際價值低於10美元。硬幣面值有5、10、20、50分和1緬元。1緬元=100分。
(2)緬甸的紙票頭像是什麼擴展閱讀:
緬元的價值是比較低的,緬甸一線城市的飲食可能吃一頓早餐要花2000多緬元,摺合成人民幣大概就是12元左右,若是吃有菜有湯的午餐時,價格大概在7000緬元,摺合成人民幣為30元,很多人感覺這樣的價格在國內也比較相相似;
其實若是在緬甸旅遊的話,會發現這里的價格並不貴,大概需要40、50元人民幣就可以了,按照緬甸的消費來說,當地的景點比國內確實會便宜很多,這也是吸引很多遊客來這里遊玩的主要原因。
Ⅲ 越南錢幣上的獸是紙幣背面貌似都有~
這不是越南的紙幣,而是緬甸的紙幣(越南紙幣上都是人頭像——胡志明的頭像)。
這是緬甸的1000緬元紙幣。紙幣正面是緬甸傳說中的一種半獅半龍的動物——緬甸護法神獅(緬甸語:「Chinthe」),背面是緬甸中央銀行大樓。目前緬甸元與人民幣無直接兌換率,所以是換不了錢的。不過有收藏價值,全新一張在郵幣交易市場上價值25元人民幣左右。
Ⅳ 緬甸200元是什麼樣子
2012年,緬甸發行的200元面值的緬元的樣式如圖所示:
1、正面
(4)緬甸的紙票頭像是什麼擴展閱讀
緬元(緬甸語:ကျပ်,拉丁轉寫:kyap,國際音標:[tɕaʔ])為緬甸所通用的貨幣。貨幣符號為MMK。
緬元的匯率:
由於緬甸開發程度較低,且外匯管制比較嚴格,因此雖然緬元官方匯率之前長期維持在一美元兌換6.312緬元的匯率,但民間黑市匯率則比較低。
2000年後為1美元兌換500緬元左右。
2007年年初已經達到1美元兌換1285緬元左右。
2010年國際金價大跌美元貶值,1美元兌換955緬元左右。
2012年4月1日起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截至2014年4月3日官方掛牌匯率為:
1美元=959緬元
1緬元=0.001043美元
1元人民幣=154.4184緬元
1緬元=0.006476元人民幣
在黑市,外國人及緬甸人持美元換緬幣,前者能換得較多緬幣。但交通、住宿、參觀寺廟,多數可用美元付款。
Ⅳ 緬甸國的紙幣上印著的人是誰
昂山(Aung San,1915—1947年)緬甸獨立運動領袖、將軍,緬甸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著名民族英雄。1947年7月19日,昂山等6人在部長會議室舉行會議時,被緬甸愛國黨主席吳素所派殺手刺殺,其屍體於1948年4月11日從仰光市柔美里大廈遷入烈士墓地安葬。
1915年2月13日,出生於緬甸北部,入仰光大學後,成為學生運動的領導人。1936年2月與吳努一起領導學生罷課。1938年加入德欽黨,1939年至1940年任該黨總書記。1940年為反抗英國統治而尋求外國的支持,最終選擇與日本侵略軍合作。日本協助他建立了緬甸獨立軍。這支軍隊協助日軍擊敗了英軍及中國遠征軍攻佔了緬甸,導致中國遠征軍敗走野人山,傷亡慘重。並在佔領區實行法西斯統治。1943年至1945年昂山在巴莫為首的緬甸傀儡政府中任國防部長。1944年8月見日本敗局已定其又秘密成立反法西斯聯盟,任主席。1945年3月率緬甸國防軍倒戈進攻日軍,直至日本投降。1946年任緬甸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實際等於總理。1947年1月,率代表團赴英進行談判,於1月21日簽訂了「昂山——艾德禮協定」。根據協定,緬甸成立了以昂山為首的臨時政府。但時隔不久,英方在「臨時政府成立1年後,緬甸將完全獨立」的條款上採取了搪塞的態度,他公開譴責英政府背信棄義的行為,同年4月選舉制憲會議,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202個席位中贏得196席。同年7月19日,與其他6名部長同時遭刺殺。這一天,後被定為緬甸的「烈士節」。